三八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宋起波斯湾 >

第664章

宋起波斯湾-第664章

小说: 宋起波斯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回事,到到轿前回话!”

    他稳稳的坐在轿子里,这个时候他出去显然伪装就要全都败露了。毕竟一个当朝一品的大官,可不会为了一个什么小兵而抛头露面。随着蒲金书的命令,刚刚拦住他他们轿子的人这时被带到他的面前。那是个年纪不大的小兵,大概也就是个十五六的光景。

    跟随在轿旁的崔红英替他掀来轿帘,蒲金书这才露出半个身子。只这一露头,他的一身官服,外带两个长帽翅的帽子,这就表明他绝对不是什么普通的芝麻绿豆小官。这让刚刚还在看热闹的宋兵们慌了,如同他身上这样的官服,只能说明那是朝堂上的一品大官,哪里是他们这些小兵有资格阻拦的。

    尤其心中一个个都明白,刚刚不明就里拦了轿子的小兵恐怕就要性命难保了。而且像是蒲金书仪仗的规模,恐怕就是他们的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川总领,兼夔州路转运使大人看到的话,也要官低一级吧。因此一个个下跪,高声言道。

    “小的们该死,不知道大人宪架到此有失远迎,实在是罪该万死!”

65章 官僚的文化

    看着跪在眼前的这些厢兵,蒲金书一阵辛酸。这不是他做作,因为心里想的事情不必做给别人看。而是在“华夏帝国”根据《华夏律》正在形成新的文化。华夏的高官们收入是非常高的,当然这是因为他们管理的区域里,工业的100倍暴利以及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农业、矿业产生的剪刀差。

    因此“华夏帝国”的人对于他们的官员,都有着相当不错的待遇。例如免税的商品,但必须是本城所产。比方蒲金书所采购的所有产品,倘若不是出产于济州岛,那么他就不可能免税。这将会催使官员们,设法在自己管辖的区域里发展工农业生产。

    另外他们都有单独的小二层楼式的住宅,不似平民们住的主要是所谓“小区”的住宅楼。因为钢筋水泥、因为模块化建筑、因为阿拉伯人的盖高楼之手段。盖高楼对于华夏岛来说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但官员们都是清一色的郊区的,带有小院以及几层的水上宅。除此之外,带有官员标志以及华夏帝国皇家标志的马车、仆人、护卫等等配备,绝对是普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尤其是此刻学校里毕业的,学过现代文化的学生们数量还不多,人才的数量还有待积累。因此高的福利绝对是让人眼红,而且可以肯定这些公务员们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会是当地上流社会的成员之一。

    但事情一般来说,有一利有就有弊。前面说过判刑的时候,官员是平民获刑的1。5倍。例如平民敢判10年,公务员就是15年。倘若平民是死缓,那么公务员铁定是绞刑。但人哪,那就是金钱以及地位的奴隶,即便“华夏帝国”要求如此严格,这公务员考试的时候,依然还是竞争激烈。

    而且作为“华夏帝国”的公务员,有许多被《华夏律》直接载明的义务。例如对于平民的爱护,就是官员必须遵守的原则之一。这不是请求,也不是命令,而是由国家强制力负责执行的法律。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一种新的“官僚文化”正在“华夏帝国”的范围里行成。

    因为真正的管理工作,绝对是门科学。而“华夏帝国”也就要求官员们在“行政科学”上下工夫。其中有一项就是,面对平民的时候,该如何获取他们的信任,如何在他们的监督下完成自己的职责。

    因此蒲金书在看到眼前的年轻人时,他的心中一阵辛酸。就仿佛看到了济州岛上的平民一样。毕竟他们全都是黑发、黑眼黄皮肤的中国人。将来必将成为高官的蒲金书的看法,自然会成为效仿他的官员的看法。

    “抬起头来!”

    蒲金书的声音不急不徐,这让被他的近卫捏着脖子压在地下的宋兵紧张的心里宽松了些。他抬起头的时候,带着十分的恐惧。

    “是……是的……大人……大……饶命罢!”

    仰起的脸上,那份恐惧是让人能够真真实实的感觉到。他的黑眼睛虽然不像是蒲金书那样乌溜溜的,仿佛两团黑水银那般乌的发亮,但他的黑眼睛之中有着一种暗暗的忧伤。也是,他不过是一个厢兵,是一个杂役、一个干杂活的,没有人正眼看他的厢兵。

    今天也是他倒霉,挡到了阿卜杜拉。哲玛尔的马头,让这家伙误以为了挡着他们不让进城的。这可不行,作为“华夏军”的军官,在外面的时候阿卜杜拉。哲玛尔那是蛮横惯了的。前面不是说过,在益州的时候,那些个官员往往都被“华夏军”的士兵们折磨的比较惨。

    早让官员们不爽的是,这些家伙不在乎钱。在海外当强盗,外加皇家军火工厂的收益,他们早就是有钱人了。因此他们看起人的时候骄傲,而且往往他们都是替平民说话的。起初官员们并不把他们当一回事,因为在大宋,虽然是个名将辈出的时代,但军人的地位也是最低的时代之一。

    然而,这些家伙身上带着步枪、左轮,路见不平就拔刀相助。还别拦着他们,对于那些有势力的人,这些家伙有的是办法。今天把他放倒,明天就敢给你开支大军过来。别不相信,因为士兵同样是“华夏人”,他们的命更金贵。别说益州将来要归华夏岛管,就算是不归华夏岛管,“华夏军”也绝对不会允许这件事存在下在。

    因此“华夏军”的士兵遇到外人的时候,尤其是遇到其他军队的时候,那举止简直可以说是飞扬跋扈的。此刻欧洲人和阿拉伯帝国的人已经有了成规,那就是遇到“华夏军”的时候,本国诉官员、军人应该绕着走。别管人家在做什么,就算是入侵,也没他们什么事。

    毕竟如同路易九世以及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知道,赵伏波那绝对是个护犊子的货。偏偏,他们的军力强大到,不允许别人反抗。那么除过那条怪“成规”之外,还能形成什么样的结果呢。

    蒲金书看着眼前的厢兵士兵,头上有发髻,至于和其他士兵一样的那顶有红缨的破毡帽,此刻早已经被人拿去扔到一边去了。头顶上则被他自己的护卫顶上一枝手枪,大概稍有不轨就是爆头的下场。

    “别怕,小兄弟,你为何要拦我的轿子呢?”

    “说话!”

    蒲金书还没有说话,他近卫手枪已经狠狠的在眼前这个少年厢兵的脑袋上戳了一下,吓得他跪在那儿不住的求饶。

    “不敢了……大人,小人再也不敢了,您就饶了小人吧……!”

    看着那凌乱的发髻以及惶恐的眼睛,蒲金书知道因为有近卫在身边吓得少年厢军不敢多说。他抬头看了一眼,附近虽然没有人敢于就近围观,但远处的墙后又或者其他地方,总是有些眼睛在窥伺。心中暗暗奇怪的同时,已经有了打算。

    “好了,你不必在这里了,他在这儿不算什么。你们倒是去给他找顶帽子来戴上,这样也不成个模样!”

66章 大人我冤枉

    虽然蒲金书的命令,让手下有些疑惑。不过他们可没有质疑命令的习惯,另外就是他们的职责不过是保护蒲金书,别让人伤了他就好。无论他是去抢人、还是去杀人,都与他们没有什么关系。当然《华夏律》之中,对此同样有严格的规定,倘若对象是“华夏人”那就蒲金书没有执法权,没有资格抓人或者破门而入。而且作为近卫,他们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这种违法的事情发生时,应该第一时间向他们的上级或者律政司报案。

    比方说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他们和长官让他们去强拆民居他们也不会做。因为那违反了《华夏律》之中的,“华夏公民权”中,任何人不得侵犯“华夏人”财产权的问题。强拆在《华夏律》管辖的范围里,那是死活都不会出现的。当然这要排除“华夏帝国”范围外的这一类事情,那就全都无所谓了。

    蒲金书手下近卫的行事手段,就让人明白他们在“华夏帝国”范围之外做事的时候,手段实在是有些问题。那个听从蒲金书命令的士兵,直接到道旁那些其他厢军那里,把他们的帽子全都收了来。大概意思是让眼前的少年厢兵自己去挑,至于当初属于谁,他压根没打算去问。

    看着自己手下的动作,蒲金书摇摇头,他感觉自己有天是不是该问问这些家伙。“华夏帝国”之外的那些人到底算什么。其实他也知道答案,因为《如山军令》他也是读过的。

    “算什么,如果说平民还算是人的话,那么外国的军队那就是屁,外国的官员是屁都不如。至于外国的君主,比屁好一点,就是陀屎而已!”

    别嫌难听,这是国际社会的事实。就算是一些在剥夺着对方利益的时候,也会微笑的伪君子,他们心底里依然是这样想的。没有科技,就没有尊严、没有地位、没有一切,仅仅不过是盘中之餐而已。谁人见过一只狮子向羊儿行礼呢?就算是豺狗,也不会把羊儿当成什么值得尊重的动物。而这才是剥除了一切假面的国际社会的起初写照,就算是戴上假面,也只有成为强者之后才有资格来选择。

    “阿全,拿瓶水给他喝!”

    跟随在蒲金书身边的人骑的同样是俊俏的阿拉伯马,相对来说好饲养的最战马与工作马的价格是相当低廉的。反而是阿拉伯马比较挑剔,当然像是赵伏波的飞火燃天兽,那是极端挑剔的,喂料的人不对它都不会吃的。

    阿全回答了一声拔转马头,后面是一辆六轮的大车。因为船上空间的问题,因此蒲金书并没有带旅行车,相反他倒是带了一辆装了许多食物的饮事车。这倒不是他要挑剔,而是与崔红英一起,自然不能让她受什么苦的。很快阿全拿了一瓶橙汗过来,递到了那个小厢军手中。

    大概是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东西,晶莹的玻璃瓶子上带着个被漆得花花绿绿的小木头盖,至于如何打开小厢军根本就没想过。阿全看着他摇了摇头叹了口气,从马上跳下身来,又从小厢军手中夺过去瓶子。小厢军大概是以为自己的行为惹到了阿全,吓得他连瓶子都不敢再拿回来。

    阿全拧了两下,随后把盖子扔了,就把橙汗打开,也是这儿边个垃圾桶都没有。这要在济州岛上,这些东西自然是要回收的。分为两个的垃圾筒标的很明白,一个是诸如菜叶之类的会腐烂的东西。另外一个则是如此瓶子、盒子等等可以回收再利用的。虽然这不带有强制性,但如果不按照分类执行,就会被记录身份证号码。结果就是影响个人的诚信分值,这一项被称为缺乏社会责任。而真正让人担心的是,缺乏诚信分会影响到诸如升迁、就业、涨薪水的问题。

    “喝吧!”

    当阿全把瓶子重新递回到小厢军手里的时候,小厢军明白这瓶东西是给自己喝的,不过他动作飞快的把那个瓶盖找捡起来,试了几下终于把盖子重新拧回到瓶子上。接着突然扑倒在地,冲着蒲金书大哭起来,嘴里反反复复的只嚷着一句话。

    “大人,我冤枉、我冤枉,求求青天大老爷给我作主啊……!”

    一声悲惨的哭声之后,小厢军不再多说,只是反反复得的叨念着这句话。这让蒲金书终于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原来这不过是大宋朝常常会出现的拦轿鸣冤。

    这时坐在后而轿子里的崔红英从轿子里出来,来到蒲金书的轿子的旁边。她有点担心,虽然在高丽的时候,这种事情也时有耳闻。毕竟在官僚极权的国度里,这里再正常也没有的事情了。因为法律管制不了官僚,法律变成了压榨的工具,变成了官僚们可以拿来自己贪。酷的基础。

    “夫君,这件事……你知道我们还有……”

    崔红英会意的用上了高丽话,这是蒲金书出于对她的尊重专门学习过的语言。除此之外,济州岛上的人多数还懂得拉丁语、法语、英语,不过没人学扶桑话。因为“华夏帝国”未来的皇帝说了,那个国家存在不了多久了。在将来,他们所有的人都会死,所有的一切都会消失,所以没有必要去学。

    蒲金书知道妻子提醒自己的事情更重要,那是自己此行的目标。不过他也知道,碰到这种被济州岛的人,称为“法律普及”的事情。他作为济州岛岛主,自然不能够轻易扔到一边。毕竟,他的作为代表着未来的“华夏帝国”一官的作为,此刻的宋人对他一人的失望,将来就是对“华夏帝国”猜忌的开始。因此,他不可能置此事于不顾,不是为了他自己的名,而是作为一个“华夏帝国”的官员,他义务完成“华夏帝国”的目标。

    “红英,你该记得我告诉过你,殿下说过,法治这种事情不争永远,是只争朝夕。也是不讲人情而只讲公理的。今天既然来了这里,不管是谁都得守我们华夏的道理!”

67章 这里有冤屈

    蒲金书向附近跪的人望了望,干脆自己从轿子里出来。除了自己的仪仗之外,这时因为他接了案子,自然是要受到万民颂的。看着百姓们的荆钗布裙,蒲金书暗暗把他们的生活水准,与济州岛上的人相比。

    不说别人,济州岛上就算是学生,他们也有着不错的月例。虽然“华夏币”不能在“华夏帝国”范围之外的地方使用,但在岛上东西比起外界更加精美百倍,就算是有外面来的东西,也卖不上价。机械化大工业打败传统手工业,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

    传统手工业不会消亡,它会在大工业产品饱和之后,再度焕发青春。就好比此刻更好的西装,不是服装厂批量生产的,而是来自于高级别技师的手里。但在这时,机械化大生产刚刚开始的时候,人们对于机械化生产的标准产品,充满了喜爱。

    而在四川这里,一直以来都没有什么济州岛的货物进来,自然一切的东西都还是原始状态。即便是绸缎,也不如济州岛上水力机械制造的产品光滑、整齐。从他们脸上的菜色也看得出来,这里的生活甚至还不如济州岛上的奴隶们好。那些家伙虽然天天在进行重体力劳动,但总算是吃得饱的。

    眼前的厢兵以及百姓们,就算是有一两个穿的比较体面,但多数人身上的衣服,依然还是补丁摞补丁。在济州岛上,军人、公务员以及奴隶们,全都有制式服装发放。尤其是奴隶们,他们的粗布劳动服,是半年从里到外发一整身。至于旧的棉布衣服,则完全作为造纸原料。

    可在这儿,看到许多女人的荆钗布裙。蒲金书突然有了一种新的想法,因为在华夏岛上旧衣服实在是非常多,时常有泛滥成灾的趋势。因为那是新的城市化的生活,旧衣服、旧鞋子等等都是机械化样式的批量生产。而城市化生活因为生活的节奏问题,也不存在什么大规模的仆人系统。即便是有仆人的人,因为仆人们同样是有工资的,甚至他们做的“工装”都是相当漂亮的产品。

    用旧绵质衣服生产的纸张,光洁度与质地都不太好。不过稍稍转换一下思维,那些七八成新衣服到这里绝对可以让这里的人面貌一新,至于报酬四川多的是树木与竹子,论及造纸这些材料比旧衣服好到哪里去了。

    不过这个念头只在蒲金书的脑海之中一掠而过,他随即意识到,百姓们还眼巴巴的等着他处理眼前的小厢军呢。

    “诸位,我蒲金书奉济王千岁的命令入川,既然接了这冤案就不会不理。请诸位百姓们放心,我们一定会为公处理的!”

    然而,令蒲金书没有料到的是,他这一个举动立即就引起了下面的变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