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宋起波斯湾 >

第686章

宋起波斯湾-第686章

小说: 宋起波斯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得要承认,从基本的人类道德上来说,这绝对是一件不正确的事情。然而在国际社会里没有什么道德可言,所有在国际上呼风唤雨的政客们,无不是把国外的利益拉进来,把国内的危机抛出去。可以这样来表达,那就是谁如此做的越好,谁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有着巨大的功劳。

    而那种对内高压,对外讲究仁义道德的政府,历史也告诉我们两个字就评价了——S。B。显然如此做的宋高宗,就算是对蒙古人称臣纳贡,依然被灭了国。在后来的满清政府,也并没有得到八国联军的肯定,该抢紫禁城的时候一点也不手软。那充满了屈辱的事实是历史,对于这样窝囊而又愚昧的政府,一记最响亮的耳光。

    就像本章开始所说,无论喜不喜欢看爱不爱听,那都是历史事实!以史为鉴的赵伏波,无论如何都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因此,在半年之前,就在赵伏波打完了香格里拉行省之战的时候,“华夏帝国”皇室,对所有的领土上所有“华夏帝国”的人开放了一项“皇家探险任务”。即公开悬赏,能够拿来各地详细地图以及海图的探险队。在完成探险,并能够最先拿到赵伏波的那幅“世界地图”上所缺地区的详细地图、海图的人,整个航行之中的船只以及补给的费用完全由“华夏皇室”承担,同时他们在整个探险过程之中获得的财富,全部归探险队所有。

    以此进行世界范围探险的人,可以得到“华夏帝国皇家银行”的无息贷款,以获得一条船的使用。在完成探险之后,船只将会归探险队所有。而且还公开向探险队开放,“蟒蛇型军用左轮手枪”、“7连发唧筒式猎枪”,以及转轮式弹仓步枪的采购。这些装备同样在完成了探险活动,交回了地图之后,全部以旧换新并归各人所有。

    第一波响亮的是商人们,能够多条船对他们来说,会多许多财富。无非就是测量一下地图上没有标注的海岸,又或者是组织船队成探险队,到内陆里去探险,标出山脉的高度以及河流的位置包括原住民的态度。反正只要送回去,“华夏皇室”是愿意掏出钱来的。

    可以预见要不了许多年,赵伏波的那幅许多内陆还是空白的世界地图,就会因为这些探险家的探险,而变得充实起来。而且因为世界地图的充实,那么可以预见更多的商路会被开拓,会有更多的商品、原料的市场。不过原则来说,暂时“华夏帝国”除过地图上已经标识出来的,包括了澳洲、新西兰、南洋、扶桑、琉球、香格里拉行省等等区域的“华夏帝国”的版图之外,其他地方并不打算占有。当然太平洋上的夏威夷、关岛等等战略要点,自然也是要占领的地方。

    而在探险之中,最大的一支探险队是前往南美的一支,由多达20艘大船组成的船队。除过船上的弩炮之外,还有一支装备了从手枪、唧筒式散弹枪、轮式弹仓步枪的500人的内陆探险队。他们当中许多是退伍军人,还包括了测绘员、地质探矿员等等的专业人员,这是探险队必须带的“华夏帝国”的官方人员。地图、海图的测量工作,实际上是由他们完成的。

    此刻需要说明的是,赵伏波手下的商人们已经到了南美的印加帝国,一支探险队找到并且进行了初次交火之后,很轻松就达成的种种的便利。当然他们没有什么过多的武力可以对抗华夏帝国,试问被200名使用火绳枪的西班牙人,就征服了600万人口的印加帝国,有什么资格与华夏帝国谈什么交易。

    他们除过接受与顺从之外,根本没有其他的选择。因此就出现了,由印加帝国修筑的,华夏帝国专属的“马路”。印加帝国又是一个对外软弱,对内强硬的例子。

    好在“华夏帝国”用来探索全球的探险队,不过在那儿设立了一个有武装保卫的商站之后,就全部离开了那儿。作为商站则属于“华夏帝国”皇家的公务员以及军人在运作。商人们只是知道,那里有了一个新的商品销售渠道而已。他们也只会把产品运到那儿“代销”然后转头就走。这样的好处是,一来不会扰乱商品的销售,其实也不会把真正的文明带给那儿的人。

    说穿了赵伏波的心思,那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他最希望的事情全世界所有的国家、民族,都去崇拜祖先、宗教,那么他的“华夏帝国”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掠夺资源,压榨财富。

    不出所料,“华夏帝国”的商品轻易就征服了当地人。而且由于“华夏帝国”那种以黄金为基础的,以货易货的方式,就让美洲大陆上的玉米、马铃薯、橡胶树、咖啡、可可等等物产涌向华夏岛。而且这些东西,此刻也都已经被移向加里曼丹岛进行种植试验。毕竟这几种商品实在是太过于有名了,而且尤其是玉米与马铃薯,那是人口大量增加的另外一个重要前提。

    另外就是橡胶,它最终将成为华夏帝国农业上巨大产出的物种之一。因为提炼技术的垄断,也将会让它成为垄断性的产品。至于印加帝国,他们就只是部分原料的提供者而已,那么贫穷将会一直伴随着那个帝国持续下去。

124章 不需要活口

    “华夏帝国”皇室的探险任务,直接让华夏帝国进入到了大航海时代。事实上,这是航海技术尤其是“大鲸级快速运输船”这样的大船在经过了5~6年的航行经验,以及培训出大量的从业人员之后,必然所产生的结果。所以华夏帝国的大船,从济州岛、新加坡、华夏岛等等区别,向整个世界进行探索。

    这就是“华夏帝国”所主宰大航海时代,这是因为“华夏帝国”国内富裕而又稳定。尽管“华夏军”一直在进行战争,但总体上来说,战争对于他们的影响并不大。对于平民们来说,报纸上战争的进程他们十分清楚,而华夏皇室显然不打算因为战争,而让他们管理的领域产生什么影响。

    因此,华夏帝国依然在用他们的工业产品,侵吞着世界上的财富。而且华夏币这时已经开始在整个华夏范围内流通,但暂时来说还不打算把华夏币的系统推向世界。因为赵伏波的“华夏帝国”还没有被建立起来。眼前的,钦察汗国的征服,以及阿扎姆。突兰沙苏丹的叙利亚军队,拜伯尔斯。奔杜格达里国王的埃及军队,正在分别准备进攻东罗马帝国也即拜占庭帝国。

    完成了这里的事情,就是赵伏波率大军回到华夏故土的时候。而那时,也是用被命名为“华夏币”的货币体系,来控制整个世界财富的时候。

    那么现在,当“华夏帝国”海军的黑海舰队的大炮,面对着钦察汗国的国都——萨莱城打开炮门的时候,就是所有计划实施的开始。

    华夏军并不在乎萨莱城的蒙古人会做些什么,也不担心他们会派遣战船来迎战。他们在到达了这里之后的几天时间里,也不用火炮阻止钦察汗国从各处向国都调来大量的军队。唯一他们只是每天向城内开火,不过是宣传弹。漫天的纸片告诉城内的平民,他们有机会逃出城去。

    同时也劝告钦察汗国的国君——赛因汗拔都,把平民们放出城,不要进行一场没有荣誉的战争。除此之外,甚至“华夏军”海军,还告诉赛因汗拔都。他们是20艘战船,外加10000名海军陆战队,对于钦察汗国国都萨莱城里的敌军要进行全歼。

    “他们是太愚蠢,还是太骄傲!”

    此刻的萨莱城,已经不再是半年之前的萨莱城。大家可以设想一想,倘若知道半年之后地球就将毁灭,那么人类会疯狂成什么模样,那么萨莱城就是什么模样。这里的百姓们,对于蒙古人并没有多少好感。毕竟,作为未来的南俄的领土,这里主要是高加索人种。而且必须要知道的是,蒙古人一向都会以人种来划分社会权利。

    比方说南人最低,汉人倒数第二。那么就有一个问题,这些汉人、南人把蒙古人怎么了。如果搬开历史书就发现,华夏民族从来没有把蒙古人如何过,成吉斯汗之前,压榨他们的是金人,与汉人屁大一点关系都没有。那么凭什么汉人就是世界的二等民族?凭什么汉人就要跪伏在最低的两个等级上?

    其实归根结底,大宋朝的皇帝告诉了这些蛮族一件事,那就是汉人是“人傻,钱多”!可不可笑啊,没有沾过他们一滴鲜血的人,就被划成了最低贱的种族。帮助他们消灭了金国的大宋,就成了他们可以用屠杀来劫掠来屈辱的人群。事实如此夫复何言?

    所以对于侵略者(仅指侵略者)而言,别说什么一衣带水、世代友好,那都是要不得的屁话,只会告诉别人整个“中华民族”是“人傻、钱多”。而下面这一段,是来自某个人的演讲,他所说的恰好符合了某个世界的某些现实。

    “……你们要记住,一个只懂得抗议的国家,是一个没有骨头的国家!一个只懂得抗议的政府,是一个没有骨头的政府!当我们地尊严、领土、生存地空间都遭受践踏的时候,还不知羞耻地抗议地政府,我们是不需要的!你们最后也会抛弃它的!”

    而赵伏波对于蒙古人的态度,恰恰就是如此。简单的一句话,“谁不尊重我的族人,不必妄想我把他们当成是人,既然不是人杀牲口总不犯法!”这就是赵伏波要毁灭这时,是侵略者的蒙古民族的原因。那么今天,就是要萨莱城中所有的蒙古人明白,不尊重汉人的结果到底是什么模样。

    萨莱城,在这半年的疯狂准备里,已经有了不少的东西。最少城门上满布的是“飞燕III型弩炮”的身影,使用赵旭的底部排气弹的时候,可以轰到800米左右的距离,而且萨莱城也放弃了整个码头,全军都缩在厚实的城墙之后。值得一提的是,大概考虑到“荣誉的作战”,又或者是担心城内的平民们不配合,总之赛因汗拔都把城中的平民全都放了出来。

    甚至他还在里面安排了一些自己的手下,希望在萨莱城作战的时候,这些人可以在城外进行一些活动。好给进攻一方造成相当的麻烦。然而当战斗开始的时候,他才明白对方为何要让他放平民出城。原因就在于,对方并没有打算给整个萨莱城里的蒙古人,一个活命的机会。

    天空里飘浮着的“战场侦察照明系统II”的飞艇,为战船上的人提供了明确的炮击座标。在他们开始作战之前,都接受了明确的作战命令。

    “炮击开始最初的目标,是敌军城门系统。与此同时,陆战队要登陆并占领所有城门外面的地域,城中的人不允许出来。有人试图出城或者从城墙上离开城市,允许进行致命攻击。城外平民如果影响作战,允许进行致命攻击。重要的上,城内所有的人必须被击毙。开始炮击到正午十二点的时候,向城内发动进攻!”

    这就是海军的舰队司令迪亚艾丁与陆战队的司令麦吉德的联合命令,萨莱城内一个活口也不要!

125章 被神所抛弃

    “他们是太愚蠢还是太骄傲?”

    这个问题是赛因汗拔都在自己城内的,高大的王宫里提出的问题。然而仅仅几秒钟之后,海上的20艘战船组成的舰队,就用一次齐射给他答案。

    400发炮弹,其中200发300毫米的“龙熄臼炮”炮弹。这些圆椎形的炮弹飞行在空中的时候,发出一种如同滚雷一样的轰隆声。它代表着这个世界上最高级的炮弹,因为圆柱形的炮弹按照马丁那个时代的历史进程,要到几百年之后真正的大航海时代后期才会出现。

    最初炮弹的形式多种多样,而且当时炮弹的共同特点是,它们全都是实心的。随着火炮的发展,当爆破弹也就是说能够爆炸的炮弹出现之后,木质帆船也就到了要退出战船行列的时候。随后就是铁甲舰,即木板挂铁甲的战舰时代。不过铁甲的时代相当短,随着造船工业因为需求而发展之后,无畏舰就正式出现开始了大舰巨炮的年代。

    那么我们可以看得到,此刻赛因汗拔都与他聚集在城中的10万大军面对的,绝对不是他们应该,而且有能力承受的炮弹。300毫米口径的“龙熄臼炮”,划出高高的弹道落到城墙的后面。紧接着,伴随着因为城墙的阻挡而显得不大的爆炸声腾空面的,是一个高达50多米的烟柱。在弹着点50米直径的范围里,凡是没有足够保护的人,全都失去了生命。

    即便没有被飞溅的弹片以及各种各样的碎片所击中,依然死去的人他们双目、双耳之中流淌出一道道被灰尘覆盖了的,黑色的血迹。他们是在重磅炮弹的爆炸之中,被活活震死的。这一点也没有被夸张,曾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里的,德国人用的420毫米“大贝尔塔”攻城炮,一炮下去200米内的人会丧失战斗力,腾起的烟柱直窜150米的空中。

    虽然“华夏军”装备的300毫米“龙熄臼炮”远达不到德国人制造的“大贝尔塔”攻城炮的威力,以及它多达15公里的射程,但300毫米TNT装药炮弹的杀伤力,那是不容置疑的。重要的是,这样的炮弹整个舰队一次就抛射出去多达200枚之多,而且它集中在3500米的射程之内。

    如果需要形容的话,这3500米范围内给人的感觉,那就是一种毁天灭地式的感觉。另外200枚“阎罗追魂炮”则用他们12000米的射程,攻击了萨莱城的所有门户。几乎在同一时间,所有的城门全部坍塌。因为原本用来防御的,高大的城墙以及城门,这时成了阻碍城中军队离开的障碍。

    此刻呆若木鸡的赛因汗拔都已经不再问那个问题,此刻他唯一能够有的反应就是叹息。

    “完了,我的十万大军,我的钦察帝国完了!”

    随着第一轮炮击结束,几分钟之后第二轮火炮的打击降临了。看得出来,他们是没打算要萨莱城里有活人的。300毫米的重炮弹,按照一个个弹着点,一次延伸50米进行轰击。即第二波炮击时“龙熄臼炮”的弹着点距离第一次的弹着点为150米距离。那么第一次没有死亡的人,这一次恐怕就无法逃脱了。

    听着头顶上炮弹的轰鸣,原本还在等上,准备城头开战之后上城头与敌人交战的部队这时一起发出了恐怖的叫声。他们刚刚眼睁睁的看着远处,腾起的大量烟柱里,包含有许多人、马的尸体以及建筑的碎片。此刻那可怕的轰响,就如同死神的脚步那样越来越近,恐惧一瞬间就打垮了他们所有的勇气。

    因为在他们的脑海之中,这不是与人的战斗,人根本不可能有如此的力量,这样的力量只有天神才会有。虽然赛因汗拔都在“华夏军”来到之前,为了鼓舞士兵他要萨莱城的守军试射“飞燕III型弩炮”。那排炮的威力,许多萨莱城的官兵以及蒙古人都曾经见到过,也曾经为它的威力而欢呼过。甚至这里的蒙古人认为,有了这样火器的赛因汗拔都,才应该成为“蒙古的诸王之王”。

    可是现在,在他们惊恐的目光里,耳朵里听着那轰隆隆呼啸而来的炮弹,他们就不由的发出不受控制的,各种千奇百怪的尖叫声。然而,尖叫声无法阻挡死神的降临,尖叫声也不能改变他们命运。或者说,任何人的尖叫声,也不能改变这个世界的命运。

    当全世界面对“华夏帝国”这个掌握了超前科技的种族时,低下他们的头颅,放下他们所有的骄傲,完完全全的服从是他们唯一的选择。或者欧洲人对于阿拉伯人在心理上,还有一些盲目的优越赶。相信在装备了“地狱使者火炮”的属于埃及海军与叙利亚海军的“秦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