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宋起波斯湾 >

第720章

宋起波斯湾-第720章

小说: 宋起波斯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的事情,未必就有法条明文规定。如果是这样的话,法无明文不为罪这一原则,写在《华夏律》上,无论任何人都必须遵守。”

    是啊,这件事的确是没有法律规定的,最少《华夏律》里没有规定,一个逃家的敌国公主该如何处理。

    “这真是件麻烦的事情!”

31章 你个死太监

    不管曼弗雷德是不是感觉到月烈公主的事情麻烦,但现在蒙古大草原上真正的麻烦刚刚开始。因为忽勒台大会要召开了,这迫使亲王忽必烈与赵旭放下对于许多事情的争执,而不得不合伙干点正经事了。但在这件事开始之前,他们就受到了挑战。

    “旭爷……旭爷……”

    气急败坏的太监从门外冲进来,而赵旭这时正在于香莲“活动着筋骨”。这时正在紧要关头的赵旭皱了下眉,他可不喜欢在这时候被人打扰了。

    “拖下去掌嘴!”

    紧接着他使劲活动着自己的腰,并不去管那个被他吓得魂飞魄散的太监有什么反应。原本在屋里侍候的宫女,这时毫不费力拖着那个太监出去,而跪伏着身体的香莲勉力回过头来。

    她的脸上带着无限的妩媚风情,用眼睛催促着扶着自己腰的赵旭继续行动。在这个时候她已经完全放心了,因为赵旭专门带人去了一趟,回来的时候告诉她,师志冬永远不会再来麻烦他们了。而且令香莲放心的是,师志冬似乎并没有说出什么,最少从赵旭表面上看不出来。

    在香莲温柔而又强韧的伺候下,赵旭很快就完了事。稍事休息之后才离开了,依然瘫成一团的香莲。这时屋外的两个宫女,依然在掌着那个太监的嘴。太监,是赵旭为了自己生活的更轻松,而专门搞来的。这时两个金发碧眼的宫女,正挥舞着一个木质的,仿佛苍蝇拍一样的玩意。

    连续的掌嘴,已经让太监的脸高高的红肿起来,而挥舞着“苍蝇拍”的宫女似乎也有些累了。这些“宫女”都是赵旭从阿拉伯到蒙古帝国,一路之上搜罗来的妙龄少女。眼下的后宫,可比赵伏波充裕的多了。只不过可惜的是,他后宫里的女人们,许多都是抢来的。

    “好了,住手吧!”

    当赵旭来到两人宫女身边的时候,发现两人脸上都面带潮红,甚至还有些香汗淋漓的味道。他知道那是什么原因,而且可以肯定,绝对不是因为抽这个死太监,而过于费力所致。冲着两个宫女微微一笑,甚至还捏了捏其中一个的脸蛋。然后两个宫女为赵旭端来椅子,又有眼色的拿来酒水与烟斗。

    然后赵旭才带着满足与懒散,大模大样的坐在椅子上,吞云吐雾之中才问那个一直跪在旁边的太监。

    “什么事情,让你居然闯进殿来。现在说吧,要是真有事兴许还饶了你,不然杀你个大不敬你服也不服?”

    “旭爷,旭爷,饭了奴才吧……”

    不知为何,赵旭听到有人自称“奴才”的时候,很有一种满足感。因此他的宫廷里的太监,都是他搜罗来的年轻而又有几分姿色的少年。赵旭虽然喜欢女人,但偶尔他也会换换口味。娈童这种事,在大宋那个时代里,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据说宋末三杰之一的文天祥就有这样“无伤大雅”的爱好。

    其实这种事在中国绝对不是什么鲜见的事情,例如慕容冲且成了前秦天王苻坚的娈童,与其姐清河公主皆被苻坚宠幸,长安因而有歌谣:“一雌复一雄,双飞入紫宫。”

    赵旭看着眼前这个曾经有几分娇媚,但此刻被打的满脸红肿的年轻太监,突然他动了动身子,接着伸出一脚把那个太监踢得滚倒在地下。大约总是在责怪,这个太监有一张漂亮脸蛋和白净的身子,怎么就没有长一双明目呢。

    “到底出了什么事?”

    太监忙又跪后,低着头把被扇肿的脸藏起来,省得惊着了赵旭,不然那也可能造成他小命不保。

    “旭爷,外面刚刚来了军使,说是城堡遭袭,请求您派兵救援呢!”

    “什么,这么重要的事情,你干什么不早此喊叫出来。你个死太监,来人把这个死太监给我拉出去剁了!”

    随着他的吩咐,两个宫女抓住那个不住发出哀号的太监拖了出去。而赵旭此刻再也没有了寻欢作乐的兴趣,因为城堡那是刘千看守的地方。那小子打仗的本领,远不如贺齐。这也是为何赵旭把贺齐的火枪骑兵部署在自己地盘与大宋交界的地方。而刘千则部署在靠近蒙古其他势力的地方。

    急切中的赵旭,忙又叫其他太监发布出去另外一两道命令。

    “叫赵河派人把消息送给王爷,另外也叫人送信给贺。龙卫,要他准备好率兵出战!”

    发布了一系列命令之后,赵旭才在听到消息急着赶来的香莲帮助下,穿上了他的盔甲。香莲毕竟是见过大场面的女人,甚至在勃撒罗城下的时候,也救过赵旭的性命。尽管这时人人都因为开了战而心惊胆战,但她给赵旭披挂盔甲的时候,还稳得住神。

    “旭爷,您不必着急。怎么说他那里也有着1万多大军,虽然步兵军马难以出门作战,但有城堡在总不是容易攻下来地方。倒是其他调了兵的地方要小心些,您知道那个小城,才是我们最重要的地方呢!”

    香莲说的小城,是处于与亲王忽必烈的地盘接壤的,那个以生产武器装备为主要目标的小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赵旭没有了那儿的话,才是什么也不是的。

    “嗯,你说的对。这样吧香莲,你带赵河去那里,而且王爷要是派了兵来让他们赶向城堡。我带一些人去贺齐那里,与他一起出动。还有见到王爷的人,让他派兵去我们兵营,要防备大宋那边趁机行事!”

    香莲应下之后,赵旭这才放心率领了500名火枪骑兵前往贺齐军营。说起来他的地盘并不大,而且距离贺齐的兵营也并不遥远。基本上三个要点连接起来的话,是边长为50公里的等边三角形,想来面积是很容易求得的。

    说起来此刻他如此安排有着三层的打算,说就说明了赵旭势力的某种处境。他即要防备大宋,还要防备蒙古其他势力,而最重要的是一定要防备,亲王忽必烈可能窥伺的生产基地受到袭击。

    这才叫“人心隔肚皮,做事两不知”!

32章 小心些才好

    赵旭最后扔下哈桑看家,看起来对于那个生产基地,他是谁也不信任。相较之下,倒是香莲要可靠一些。这依然还是赵旭的老问题,他的手边没有多少可以用的人。虽然率军的军官倒不少,但问题在于如同贺齐又或者说哈桑、香莲这样能够独当一面的人太少。

    带着500人的火枪骑兵,赵旭奔驰在入夜,会稍感寒冷的草原上。这里不像是西亚的沙漠,草原上的夜晚稍稍有些潮,这让从小生活在西亚的他多少有些不适应。尤其是这些清凉的潮空气,让喜欢吸烟的他感觉到喉头发痒。他放下面甲,面甲内部有一个可以遮住口鼻的罩子,这可以阻止面甲上的玻璃起雾。

    “伏波手下的那些人硬是不简单,如果没有他们的话,如何能够用上这些东西。可惜啊,那些家伙不属于我,不然的话……”

    赵旭的叹息,事实上典型的封建帝王为有的叹息。他们看到别人的科技与强大时,往往会羡慕。但很少有人能够从根子上进行改变,除非从下至上的革。命,使其不得不改变。就好比像满清那样,真正的变革对于统治者而言,是绝对不允许的。虽然他们知道,当时立宪是唯一救国的手段,但当时的清政府依然选择了维护自己的统治。

    直到将要被赶出紫禁城的前一天,才慌忙立宪并下什么“罪己诏”,但已经与事无补。历史的教训说了这样一个道理,当“信任”丧失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改变。如果非抱着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结果也没有什么,灭亡而已!

    赵旭恰恰就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封建统治集团,他喜欢技术带来的收益,但他永远不会建立一个适合科学发展的社会。因为他以为,当限制了自己权利之后,灭亡的是皇族本身。这样的想法,看看世界,其愚昧的程度已经实在是太强大了。

    至于赵伏波作为一个封建皇族的一员,他的改变来源于知识,最少他现在的作为会仿佛未来的,那些立宪制君主一样。事实也证明,“立宪”并不会让一个统治的皇族灭亡,相反大不列颠日不落帝国的经历就证明。民主与法治,是建立一个科学发达的社会的前提,而科技发达的社会,将会给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带来深远的影响。

    所以请不要过多的关注中国历史,而要多读世界史,最少从那儿可以明白一个道理,强者的地位绝对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且依靠独裁取得的所谓“强者”的地位,永远不有持久。

    赵旭所居的豪宅,距离贺齐在营所在的位置并不遥远。所以赵旭对于武器装备更新的思考,也仅仅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毕竟精于权术与心计的他,根本不可能像学者那样,真正找到科技更新的动因。而且以他的仅仅只有“传统文化”的学识而言,不跳出那个圈子,永远也得不到什么正确的思考。

    而这恰恰是,这个时代的所谓领袖们,在相当久的时段内,无法跳出范围。“传统文化”有的时候,能够起到延续一个种族文明的作用,有的时候恰恰是阻碍这个民族的文明变得更加伟大的因素。

    当看到贺齐率领着一队火枪骑兵,来迎接自己的时候,赵旭停下他刚刚叹息的事情。

    “贺。龙卫,我们受到攻击了……”

    赵旭看到贺齐的时候,开时担心已经放下了一小部分。他知道贺齐是个顶用战将,不似其他两个手下,齐千与赵河固然算是亲信里能够提得大用的人,但与贺齐与哈桑比起来,他们又差的不是一点。最少像齐千守得住城堡,倘若再有几万大军,大约也对付得了在攻城的人,但贺齐率领10000火枪骑兵,就敢向数万蒙古军发动攻击,而且能够战而胜之,齐千肯定是没寻个本领的。

    “旭爷,我手下的骑兵已经做好了准备,就看您何时要用他们,只要一声令下就可以立即出动!”

    赵旭哈哈大笑,来时的担心一扫而空。

    “好吧,我看留5000人守在此,你率一万大军与我同行!”

    贺齐稍稍皱了下眉,他可没有赵旭那么乐观。虽然这一段时间里,他们向蒙古人卖的无非是些轮回断然之类的武器,然而倘若是一支极强大的军队,那么自己这10000骑兵去了,恐怕也是杯水车薪。

    “旭爷,敢问来攻之敌数量如何?”

    赵旭这时见到贺齐的时候,心中没有了压力。直到贺齐问起来时候,他才发现自己手下的军队就算加上刘千的手下,依然没有多少。

    “估计有3万余人,齐千那小子看到敌军到时,早就缩在城堡里。只是派兵请援,根本不知道敌方有多少军队!”

    赵旭的答话让贺齐大吃了一惊,因为这糊里糊涂上战场,可不是什么好事。一个不小心,就可能被蒙古军队四面围攻,就算了吧火枪骑兵战力非凡,但受到围攻的时候,自然也绝对难以讨得好处。

    “旭爷,我看咱们还是多派些人手四下里看看的好,万一蒙古兵围城是虚,半路埋伏是实,我们仓促而行,只怕就要中伏了呢!”

    贺齐的话让赵归吃了一惊,的确他并没有想到这些,甚至他此刻的布局也没有预料到这样的可能。倘若赵伏波在的话,就会告诉他,以蒙古人擅长机动作战为考虑,这很有可能是围打打援的老路数。匆忙行动,自然容易陷于陷阱之中。只不过“华夏军”有“战场侦察照明系统II”系统,想让他们上当并不容易。而且他们的火力也是普通冷兵器的10倍之强,自然想围攻他们,绝对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但赵旭的火枪骑兵,可不具备这个实力。甚至他的火枪骑兵的火力,还没有此刻欧洲以及阿拉伯的,“华夏帝国”的盟国的部队,使用的那种连发火枪强大。

    尤其在这草原上的战斗,就要更小心些才好!

33章 极大的风险

    贺齐到底比赵旭更懂得打仗,最少他是一个战将,不似赵旭还要应付那么多的勾心斗角的事情。随着贺齐安排的侦察骑兵出动,赵旭就只好呆在贺齐的大营里,与他一直等待消息回来。

    “唔,留一个千人队,沿着我们的边界巡逻。倘若发现宋军的异动,一是要飞报旭爷,同时要准备好战斗。倘若宋军出动,则进行骚扰之战,尽力迟滞他们的行动!”

    看着贺齐短短的时间就安排好了一切,赵旭终于可以放下心来。不久之后,回到豪宅里的骑兵带回来哈桑的回信。那里哈桑已经用大车围了起来,而且队派遣了所有的“飞燕III型弩炮”来给赵旭助阵。至于那种深重的铜炮,他留下来协助防御赵旭的豪宅。

    “嗯,这个哈桑也有些本领,短短时间就用大车与沙袋搞好了防御,想来就算有人攻向那儿,用烟花也就能够向我们报警了。现在就只看你这里骑兵侦察的结果了,这一次如果可以的话,贺。龙卫与我狠狠的教训他们。这些混蛋东西,没有一个值得信的!”

    对于赵旭对哈桑的表扬,贺齐只是冷淡而几乎轻不可闻的“哼”了一声。无论他们实际上如何,他与军师哈桑始终是处于“敌对”方面的,所以任何时候都应该看对方不顺眼才对。赵旭对于贺齐这稍有不恭的反应,只是淡淡的一笑。手里的大扇子摇了几摇。

    如同所有讲究御下技巧的,具有“王。八之气”的人一样,他同样不希望自己手下的将领关系太好,那样反而会让他担心起来。同样这只是表明,赵旭是个读书读傻了的笨蛋。事实上,中国古代讲究的这些事情,不过是一种制约平衡的手段,这与三权分立在本质上是几乎相同的事情。只不过一边是形成了法治,另外一边却始终在人治手段里脱不开身。

    而赵旭也就是读出来了手腕与心计,事实上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真正精髓差着十万八千里之遥。

    “贺。龙卫,不必,不必!哈桑军师不过是个守家的人,这一次的大战却是要看你的本领呢!”

    赵旭轻轻的用话把贺齐的地位抬起来,毕竟眼下的的仗却是要将军们来打的。至于哈桑,在战场上他的用处就没这么大了。就在这时,贺齐派出去的手下,传回来了消息。贺齐手下,同样使用灯光信号,只不过相当简单而已,不像是华夏帝国的信号塔传递的信息,那么复杂与明确。

    但在战场上来说,却也已经足够了。为了对赵旭表示尊重,贺齐并没有看报告,只是递到了赵旭的手中。这让赵旭很满意,在他来看这些细节才表达了将领们对他是否忠诚的问题。

    事实上,这也是一种愚蠢的问题。因为忠诚何处来,只问一句倘若劝降一个“华夏军”的将领,需要什么样的代价。忠诚,事实上不过是人心所向的问题。忠诚问题频发的统治者,该好好想想自己到底做了什么。比方说一个国家、民族的政府,当公信力尽失的时候,上到高官下到百姓就根本没有什么忠诚可言了。

    比方说大明末年、大清末年,面对入侵以及农民起义,哪里谈得上忠诚问题呢?所以与与其说忠诚问题,不如说是公平问题。而说公平问题,不如说是法治的问题。就好像一个高官的儿子,靠着喊“我爸是叉叉”可以减轻刑罚的叉叉朝,到哪里去寻找忠诚呢?别找了,心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