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687章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687章

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黑见曹颗如此感伤。劝慰道:“吉人自有天相,公子也无需想太多。说不定过两年,魏五爷就从海外回来了。”

    事已至此,再说什么都没意思,

    曹颗叹息一声,没有再说话。

    转眼,到了次日。

    天不亮,王鲁生就起了,吩咐人置办席面,为曹晒、程梦星预备送

    饭。

    张义夫妇也早早地过来。喜云送来一个包袱,里面是给初瑜缝的一身衣服,还有给几位小主子蒋的小荷包小袜子什么。

    看着张义已经苦着脸,曹颊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我晓得你想回京里,再忍忍,先帮着范二将这摊撑起来,等到使人往这边运布时,我就使人换你。”

    张义听了,眼眸立时亮了,跪倒在地,道:“大爷,不是小小的怕吃苦、贪图京城富贵,只是在大爷身边当差多年,实不愿同大爷隔得这么

    曹颗扶起他,道:“说多了,谁会这样想你?我也念着你呢,大奶奶那边,也常念叨你媳妇。只是我能用的人少,才苦了你几年。”

    张义听了,忙摇了摇头,道:小的不敢叫苦。许是在别人眼中,小的当的还是肥差,只是小的牵挂着大爷同小爷们,才觉得外头不自在。

    主仆二人,又说了几句话。天色不早,曹颐就没有再耽搁,同王鲁生别过,与程梦星等人启程上路。

    张义打发妻子先回去,自己骑着马,跟着王鲁生等人,将曹颇一行送出城去,远远地直到看不见了,才转还到城里。

    才到住处门外,张义就被范世慎堵了个正着。

    “曹爷走了?”范世慎的脸色有些苍白,看着张义问道。

    张义点点头,抬头看了看天色儿,道:“范二少爷今日怎么得闲?”

    往常这个时候,范世慎不是在铺子中,就是在码头、集市。

    范世慎拉着张义的马缰,带着几分恳求问道:“张爷,曹爷是想要收购范家?曹爷身份尊贵体面。怎么就看上小小的范家?”

    张义见他说得颠三倒四。皱了皱眉,叫他进宅子说话。

    “这是怎么了?没头没脑的?我们爷尊贵不尊贵,体面不体面的,用不着范二少爷评说。”宾主落座后,张义的脸色有些不好看。语气也凌厉起来。

    ,小慎听了,涨红了脸,起身道!”张爷小子并天冒犯世而,只是涉及祖宗产业,关心则乱,才失言了,还请张爷勿怪。”

    张义听了,挑了挑眉,道:“祖宗产业?若是张某没记错,范二少爷不是已经分家出来了么?范家产业,如今当不同二少爷想干。”

    范世慎甚至恳切的说道:“兄长固然不慈,小子到底是范家子孙,还是希望祖宗产业能的以保全。”

    虽说这话有些呆气,倒是这几个月他的韧性,也叫张义生出几分敬佩。

    “我们爷留过话。若是你真有分量,当得起范家。范家自然还是你的;若是你撑不起。范家就算不归曹家,也会归到别家。”张义端起茶盏,喝了一口,道:“你还是好好做事,不要别人挑拨两句,就毛毛躁躁的。我们爷是什么人?大清朝的超品伯、和硕额驸,连艾家都是我们爷扶持过的,如今说放手就放手,还会稀罕你们范家?。

    有一句话,张义却是没说。

    艾家因在澳门。鞭长莫及的缘故,使得自己大爷很恼火;若是连一个小小范家,都不能收服在手心里,那他张义真该找块豆腐,一头撞死算了,,

    热时,避暑山庄。

    十六阿哥穿戴一新,从御前下来,来生母王嫔处请安。

    今日是十六阿哥生辰,他进了屋子,老老实实地给王嫔磕了三个。头,道:“儿的生日,就是额娘的受难日,额娘受累了。”

    王嫔听了,已经红了眼圈,扶起十六阿哥,道:“我儿又长了一岁,额娘不盼着我儿泼天富贵,只愿我儿平安如意

    十六阿哥见母亲如此,怕她想起夭折的弟弟难过,岔开话道:“年年额娘都要给儿子煮长寿面的,今儿儿子可是空了肚子,一早就等着

    。

    王嫔见他还如顽童一般,终是展颜,道:“都多大了,还跟孩子似的,到了额娘这儿,就要吃的。”

    十六阿哥笑道:“多大了,都是额娘的小十六。民间都说,闺女是娘的小棉袄,儿子虽不小心托身生小子了,却愿做额娘的棉手套、棉耳包。小。

    王嫔见他贫嘴。笑骂了两句,道:“不用好听的糊弄额娘,长寿面早已给你预备齐了。晓,得你爱吃虾仁,早早地让人录了半斤活虾,这就叫人给你下面去

    少一时,宫女端了煮好的两碗长寿面上来。

    雪白的面条。碧绿的生菜,粉红的虾仁,加上泛着油光的荷包蛋,看着叫人食欲大开。

    十六阿哥端起一碗,亲自送到王嫔面前,又从宫女手中接过银筷子

    。

    王嫔笑着接了,道:“你也快吃,面托了就不好吃了

    母子两个正低头吃面,就有内侍来报,十五阿哥来了。

    王嫔闻言,忙放下筷子,用帕子擦了擦嘴角。

    十六阿哥见母亲如对大宾的模样,不禁暗暗摇头。

    这会儿功夫。十五阿哥已经跟着内侍进来,甩了甩袖子,给王嫔请了安。

    王嫔挤出几分笑。道:“是十五阿哥来了,用了早饭没有,厨房还有面。要不要吃一口?”

    十五阿哥扫了炕桌上的面碗一眼,道;“儿子已经在德母妃处用了早饭。”

    王嫔闻言小面上讪讪的,道:“德妃娘娘可还好?听说她这两日不舒坦,我也当过去请安。只是听说她这几日不见客,才没有过去

    “皇阿玛已经赐了药,德母妃已经渐好了,早晨用了两碗小米粥。”十五阿哥回道。

    王嫔笑着听了,十六阿哥有些听不下去,开口道:“十五哥是来给额娘请安的,还是来寻我的?”

    “方才从德母妃处出来,遇到九哥。九哥在园子里值了席面,要叫齐兄弟们,给十六弟庆生,叫我来寻十六弟。”十五阿哥看着十六阿哥,脸上看不出喜怒。

    十六阿哥心里恼怒,却不好在母亲面前与兄长口角。转过头对王嫔说道:“额娘,即是哥哥们费心,儿子就先过去了。”

    王嫔闻言,道:“既是如此,你们兄弟就赶紧过去吧,不要叫别人久等。”

    兄弟二人,起身应了,从王嫔处出来。

    “一口一个“德母妃”非要如此?不知道的,还以为十五哥是打那边肚子里出来的。”十六阿哥想着母亲方才的黯然,停了脚步,对十五阿哥说道。

    十五阿耸撂下脸。冷哼道:“十六弟,这是教刊我?”

    “十五哥,我只是希望您对额娘亲近些。当年生你时,额娘位份低,你被抱去永和宫养育,她已经够难过;如今咱们都大了,额娘也老了,您还要让额娘伤心么?”十六阿哥压抑心中怒火,低声说道。

    “我让额娘伤心?。十五阿哥道:“这些年,额娘为你煮了二十六年长寿面,可为我煮了一次?我虽不是德母妃所出,但是养恩也是恩!”说完,他也不看十六阿哥,一甩袖子,疾步而去。

    留下十六阿哥。只有满心愕然。

    他实在没想到,哥哥对于母亲不仅没有亲近,还是满心怨愤”

    今天是小九的生日。真快啊,转眼一年,衷心感谢支持小曹至今的每一位,祝福大家好心情

    、好运气、好人生”!~!

    ..

第八百七十章谈判(上)。。

    900163819第八百七十章谈判上

    正赶卜暑热,白日里歇的功夫长,从广州到江中,曹踞“用了一个半月。

    到江宁时。已经是七月末。

    换做北方,七月末已是秋风乍起,暑热渐消。江宁这边,却仍是高温不下,白日里行人渐稀。直到日落西山,秦淮河畔,才灯火其名,到处是轻歌曼舞。

    程家在江宁有别院的,曹颗没有住客栈。直接被程梦星请到家中。

    奔波一趟。用了数月功夫,程梦星直念叨再也不想出门了。外头虽见识广些。但是他是锦衣玉食,呼奴使婢惯了的,自然吃不得旅途奔波的苦楚。

    说起来。江宁虽不是曹颗的原籍,也撑的上半个故乡。自到这个世上,到康熙四十八年上京,他在这里待了十年。

    自日里。途径织造府时,他还放慢了脚步。

    想着多年前,自己每次从织造府出来,乘着马车到后街的私墅里读书。

    那位曾负责他启蒙的叔公,早已病故多年。江宁城里,零星有几个曹家族人,也都是远支。

    走进江宁城,在程家的别院用了晚饭,曹颐还是感觉不真切。

    上次回来。还是康熙五十年,外放沂州后,他带着初瑜回来,探望父母。当时。他心中还想着曹家的命运,带着几分忐忑。

    如今。曹家终于从夺嫡的泥潭中避出来,也没有了亏空库银的后患。

    庄先生,父亲却是一个个地远去了。

    他来到江宁,是为了探望魏信的父母同儿女来的,但是去了当如何

    口?

    总不能直言,你们的儿子生死不明、下落不知。

    程梦星与他同行数月,知道他的顾虑,劝道:”朋友相交一场,乎若千里迢迢南下一场,已是尽了情分,无需太多忧心。”

    曹颐苦笑道:“人皆有父母,只是不忍魏家老爷子、老太太难

    在程家别院歇息两日,使人打听清楚魏家的详情。魏家老爷子、老太太建在。魏家儿子都开枝散叶了,但是还没有分家。

    如今。魏家长房长房已经说了亲,过些日子就要下大定。魏信几个儿女,都在魏家老宅,有庶母抚养。

    这几年。也传出过魏家老爷子、老太太要给魏信说亲的谣言,最后都不了了之。毕竟,魏信已经年过而立,又有五个庶出乎女。想要说门合适的亲事,委实不容易。

    在魏家人眼中,被称为“罗刹”的番婆子艾达,压根就不能算是魏信的妻子,他们也不承认。

    思前想后。曹颇还是没有去魏家,而是叫小满拿了自己的名帖去请魏信的兄长魏仁过来相见。

    他没有打算在江宁走亲访友,所以没用曹方出面,就是不想旁人得了消息,往来应酬。

    十来年的时间,曹家的痕迹仿佛已经从江宁抹去,这很好。

    魏仁过来时,已经是掌灯时分。

    曹颐上回见他,他是正值壮年,如今看着,已经是念过不惑,身子微微发福。发辫中参了银霜。

    看到曹颐的那刻。他带了几分激动,就要跪拜下去。

    随着曹寅离开江宁,他也卸了织造府的职位,做了自在乡伸。曹颐却是承了父亲的爵位,两人身份尊卑有别。

    曹颐如何肯手,上前一步,托住他的胳膊。道:“魏大哥客气了,用不着这些俗礼,还请坐下说话。”

    说话间,宾主落座。

    “十年不见,大公子神采依然,魏仁却是老了。”魏仁在织造府当差十来年。也算是看着曹颗长大的,落座后看着曹颗,颇有感慨地说道。

    “本当是去给伯父小伯母请安,只是”怕二老见着我,想到五哥,心里牵挂。所以今日就请魏大哥过来一叙。”曹颗看着魏仁,心里沉甸甸的。

    这个魏大哥早年也是极其爱护兄弟的,当初曹颗同魏信“结缘”还是他担心弟弟,央求了曹颗的。

    但是人皆有私心,加上家中有个贪心跋扈的妻子,这昔日爱护兄弟的好哥哥也开始忌惮弟弟,将家中后来添置的产业都转了祭田。

    曹颐记的清楚,魏信并不是闲着无事,才异想天开的想要出洋见世面,而是被手足所忌,被父母驱逐,心灰意冷之下,才远赴海外。

    看着曹颐语气沉重,魏仁收了叙旧的心思。讪讪道:“五弟也是,就算嗔怪老爷子、老太太那年赶他们出去,也不该好几年没有消息回来。父亲嘴上没说什么,但是每年腊月里都盼着。忒是狠心,就算不想着父母。也要想着几个孩子。”

    “五哥在带着新妇回家那年,就出洋了。”曹颇抬起头来,望向

    。

    “出洋?好好的,怎么又想起出洋?都三十好几的人的,还叫人不省心。”魏仁听了,还想不到旁的,不禁摇头,带着几分嗔怪道。

    说到这里。他才察觉不对,忙止了话,呆呆地望向曹颗:“大公子”大公子,舍弟,舍弟”不是随同弟妇在南边么?”

    “五哥是康熙五十五年十月从广州启程,乘船前往欧罗巴。原是计划去年夏天回来,却是迟迟未归,同他岳父家也失了音讯。我年前得了消息,二月里南下,四月到达广州。”曹颐用平静地语调,讲述了这几个月自己所见所闻。

    艾达所转述的,曹颗没有隐瞒。如实告之魏仁。

    魏仁听了,脸色已经开始泛白,半晌方道:“弟妹诞下嫡子,那是魏家的骨肉,怎好流落在外”我这就使人去接”

    “孩子交托给其姨母,是五嫂遗言。而且,这孩子外貌肖似其母,同我朝人有异。”曹颗淡淡地说道。

    就算魏家老爷子、老太太看在是亲孙子的情分上,不会嫌弃小加里,但是旁人呢?

    魏仁此刻。已经是心烦意乱,眼神有些茫然。

    就算他早年真对这个弟弟有过心结,也从没有想过弟弟又遭一日会落到尸骨无存的下场。

    顾不的在曹颗面前,他已经双眼酸涩,眼前都是弟弟年少张扬的模样。

    他伸手遮住眼睛,站起身来,哑着嗓子道:“大公子,今日家中还有事,改日再来给大公子请安。”

    曹颐站起身来,道:“魏大哥,伯父伯母那边,还是瞒下吧”

    “嗯。嗯!”魏仁混仇然:点着头抱了抱奉。转身出矢六  曹颗坐下。想起多年前,带着曹颂、顾纳两个,在街头同魏信打斗的情景。

    那时的魏信,丝毫没有后来圆滑世故的模样。就跟个小霸王似的嚣张。

    后来。大家混在一处,不知道是不是被他同顾纳两个算计多了,魏信也从小狼蜕变成狡猾的狐狸。

    人活着。果然还是当糊涂些好。若是魏信不是看得如此通透,被兄嫂的贪念伤了心,也不会选择离乡背井,”

    ,不是想要糊涂,就能糊涂的。

    就如魏仁来说,他想要骗自己,告诉自己五弟只是没有消息,会平安无事;也想骗自己,当年五弟愤然离家,不干自己的事。

    可是。人最不容易骗的,就是自己。

    他魂不守舍地回到家中,躲在书房里,眼泪“吧嗒吧嗒”掉个不停。他是长兄,魏信是幼子,两年相差十多岁。

    从魂信还在襁褓中,他就看着弟弟一点点长大。

    魏家中。魏老太太年岁大了,早已不管事,魏大奶奶掌家多年。

    从丈夫回家,她就得了消息,晓得丈夫回来了。左等右等,不见丈夫回来。她就有些坐不住。叫丫鬟问过,晓的丈夫去了书房,她就扶着个婆子的手。颤颤悠悠地点了小脚,走到书房。

    看着书房里没有掌灯,她当时就拉下脸,眼睛要冒出火来。

    其实。魏仁是极好的性子,也不是好色之辈。只是魏大奶奶年过四十,晓的自己年老色衰,就有些疑神疑鬼,生怕丈夫被年轻的狐狸精勾搭上,恨不得每日十二个时辰盯着魏仁。

    这书房里没灯,黑天下火的,,

    若是没有听到魏大爷的叹息声,许是还能哄骗自己说,没有掌灯,就是没有在里头。可是如今  ,魏大奶奶一口银牙都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