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唐寅在异界 >

第1108章

唐寅在异界-第1108章

小说: 唐寅在异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闻这个消息,在场的大臣无不变色,川王竟然把川地还给了天子,这么说来,现在川地已是天子的直属之地,己方也不能再在川地用兵,川地所发生战事也就可以宣告结束了。

    “如此说来,我国现在必须得马上从川地撤军了……”上官元吉面露惊色,喃喃说道。

    “暂时还不行!”唐寅解释道:“川军并不知道肖香的决断,我军若突然撤退,川军必会趁势追击。”

    众人纷纷点头。邱真幽幽说道:“我军撤退很容易,只需大王一声令下就好,只是,贞军未必会听大王的命令啊,据报,贞军现在已经攻打到广武郡,如果让贞军再打通广武郡,那么接下来就是昭阳了。以贞人对川国的憎恨,现在要他们撤军,只怕贞人未必会服啊!”

终卷 第一百零九章

    终卷第一百零九章

    “不管贞人服与不服,撤军是一定要的。”唐寅沉声说道:“李舒有今天,他能控制整个贞地,皆是我给他的,我的话,李舒不会不听。”

    “大王言之过早了吧!”张鑫眼珠转动,起身说道:“贞人一向凶残野蛮,毫无信誉可言,即便我国对它有恩,也未必会得善报,万一李舒不肯听从大王的命令,坚持对川用兵,大王又当如何?”

    “那我就灭了他!”唐寅两眼射出精光,拍案而起。

    张鑫摇头,说道:“大王,李舒势力现在已然做大,又哪是说灭就能灭的?现在,贞人光是在川地作战的兵力就已超过四十万,在贞地,还不知藏有多少精兵良将呢,那么多的兵马,再配以贞人的战力,我国现在就算把在川地作战的八支军团统统都用在贞人身上,也未必会取胜啊!”

    “张大人也不必如此的危言耸听嘛!”中将军张程说道:“李舒已把麾下的兵马全部投入到川地,贞地哪里还会暗藏什么兵马?张大人太多虑了。”

    “防人之心不可无!”张鑫看了张程一眼,冷哼出声,接着,又向唐寅拱手说道:“大王,我国现在当与川国联手,合力消灭进入川地的贞军,先使其元气大伤,然后再以迅雷之势攻入贞地,一举将其吞并!”

    邱真翻了翻白眼,阴阳怪气地慢悠悠道:“大王早已与李舒结盟,现在张大人要大王调转矛头消灭李舒势力,吞并贞地,岂不是让大王背上背信弃义的骂名?”

    他对贞人没什么特殊感情,当然也不会倾向贞人,只不过在他看来,贞地属蛮荒之地,吞不吞并确实对风国影响不大,没必要让风国和大王背负骂名去与李舒势力交战。

    张鑫正色说道:“左相此言差矣,今日我国若不吞并贞地,明日,必会深受其害!”

    邱真不以为然地笑道:“张大人言重了吧!”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贞人,可万万疏忽不得!”

    正在邱真和张鑫争持不下的时候,陶元丰突然起身说道:“末将以为张大人的顾虑不是没有道理,贞人着实凶狠,大王万万要小心养虎为患啊!”

    陶元丰可是军中大将,而且还曾在贞军中担任过监军,对贞军自然再了解不过,他的态度无疑要比旁人有分量得多。

    再者说,邱真可是他的直属上司,现在他肯站出来和邱真唱反调,也可见他对贞人的顾虑之深。

    听陶元丰也认同张鑫的说法,邱真皱起眉头,同时暗吸了口气,托着下巴认真思索起来,衡量是不是自己真的轻视了李舒势力。

    见唐寅以及邱真等大臣都在沉思,张鑫先是向陶元丰感激地点点头,而后又正色说道:“大王,微臣之所以坚持要吞并贞地,还有更深一层的想法,或者说顾虑。”

    “哦?”唐寅心中一动,挥手说道:“你还在顾虑些什么?尽管说来!”

    “大王,天子保留下川王的王位,大王当真以为这是天子的无心之举吗?”

    唐寅闻言眨眨眼睛,噗嗤一声笑了,说道:“那不然呢?”

    张鑫目光深邃,幽幽说道:“川王把川地归还了天子,可天子对川地、对川人乃至对川国的朝廷、国情又有多少的了解呢?可谓是一无所知,他又哪里能治理得好川地?天子如果不想把川地让出去,想把川地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里,只有一个办法,就是重用最了解川地的人来帮他治理川地,而这个人再没有比川王更合适的了。天子能这么做,说明天子根本就不信任大王,他不敢把川地交给大王治理,天子故意把川王拉进皇廷,还要大加重用、扶持,显然是要借用川王来牵制大王,约束大王的权利,这也正是皇族常用的制衡之道。”

    唐寅难以置信地扬起眉毛,凝视着张鑫,喃喃说道:“张鑫,你以为殷谆会有如此精明的头脑吗?”

    张鑫摇头而笑,叹道:“大王啊,天子能从一流亡之君到依附我国,再到平安无事地活到今日,他又怎会是个只知贪恋女色又毫无头脑之人?天子的软弱无能微臣不敢说全是装出来的,但至少在微臣看来,那不合乎常理,哪怕是一普通人,受到这样的待遇,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都得被活活*疯,而天子呢,一直都活得好好的,无病无灾,终日享乐,难道这不令人费解吗?”

    呦?唐寅的眉毛拧成个疙瘩,如果真如张鑫所说,殷谆是深藏不露,一直在风国忍辱负重,那他真要为殷谆鼓掌了,他的演技太好了,连自己都被他骗了。

    张鑫说道:“所以说,大王决不能小觑天子。如果我们不能及早消灭李舒势力,不能吞并贞地的话,那么微臣敢断言,用不了多久,天子便会借川人之手,消灭李舒,吞并贞地,等到那时,天子便手握川地和贞地两大块辽阔的疆土,要兵马有兵马,要钱粮有钱粮,其实力足可以与大王分庭抗礼了!”

    啊!唐寅吸气,这些可是他从来没有考虑过的,不管张鑫的推测是对还是错,总之,这太可怕了。

    如果真的让殷谆控制了川贞两地,以天子与生俱来的威望,川人和贞人必然都会对他心悦诚服,以他马首是瞻,到那时,殷谆要战力有贞人,要国力有川人,要道义,他就是天子,就是天道,他还缺什么?接下来,他要做的肯定就是推翻自己这座压在他头上的大山了。

    想到这里,唐寅身子一震,环视在场的大臣们,凝声问道:“张鑫的话你们都听清楚了吧,你们以为如何?”

    众人面面相觑,谁都没有言语。在风国大臣们看来,张鑫的话多少有些言过其实,他们又不是第一天认识天子,天子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们会看不出来?大王会看不出来?

    怎么可能会像张鑫说得那么可怕,那么有心计城府。只不过又不能说张鑫的顾虑有错,万一自己乃至大王都看走了眼呢?

    邱真率先开口说道:“吞并贞地并不难,难的是统治贞地,川人一向讲究以仁政治国,可即便如此,对贞地的治理还是一塌糊涂,叛乱四起,最终导致国力大损,走向灭亡,前车之鉴还历历在目,我们也不能不防啊!不过,我也认同张大人的顾虑,哪怕天子是一庸才,就怕身边有能人暗助,无论如何,也不能再让天子控制贞地,我国抢先吞并是没错的,当然,我们也必须得提前做好应对贞人叛乱的准备!”

    邱真认同了张鑫的建议,紧接着,在场的武将们也都纷纷起身,向唐寅拱手说道:“末将以为邱相和张大人言之有理,我国当及早吞并贞地才是!”

    见以邱真为首的将官们都以做出表率,上官元吉与在场的文官大臣们也都起身表示赞同。

    这一下,基本敲定了风国对外政策的改变,由原本的联贞灭川,改为了现在的联川灭贞。

    而造成风国这么大国策转变的‘罪魁祸首’,正是张鑫。

    可以说张鑫说的那些,都是通过殷谆保留肖香王公爵位这件事而做出来的一连串的假想,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证据,也毫无依据可言,他之所以在唐寅面前说信誓旦旦地这些,目的很简单,他觉得自己在朝堂上沉寂得太久了,是该轮到自己站出来说说话了,正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不捡危言耸听的说,又怎能让大王对自己印象深刻,又怎么让大王觉得离不开自己?

    这就是张鑫心里的真实想法。只不过因为他这刻意的一个表现,直接把身在贞地的李舒推进了万丈深渊。

    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这话用在张鑫身上正合适。

    与大臣们商议妥当吞并贞地一事后,唐寅又去见了肖香,直截了当地说明自己的意图,要肖香助他消灭在川地的四十万贞军。

    如果说肖香对风军的狠有一分的话,那么对贞军的恨就是十分。风军是攻占了川地不少的城镇、郡县,也搜刮了不少的钱财,但还不至于去滥杀百姓,屠城甚至烧城的程度。

    贞军可全然不同,他们在川地的所作所为,摆明了是不想给川人留活路,似乎只有杀光所有的川人、烧光所有的城镇方可罢休。

    肖香对贞军早已恨之入骨,只可惜实在没有哪支川军能与贞军相抗衡,肖香也拿贞人没有办法。

    现在听说唐寅要对贞军下手了,可谓正和她的心意,只是在表面上她还装出一副爱答不理的模样,耸肩说道:“贞军不是由王兄一手扶植起来的吗?现在王兄怎么又要致贞军于死地了呢?这可是你和贞人之间的事,我不太方便插手吧!”

    唐寅皱着眉头,说道:“我这可是在帮你,你也不希望贞人攻入昭阳,把昭阳也毁于一旦吧?”

终卷 第一百一十章

    终卷第一百一十章

    肖香对唐寅对视了好一会,语气软了下来,问道:“你想让我怎么帮你?”

    唐寅笑了,柔声说道:“很简单,让路!”

    “让路?”肖香不解地看着唐寅。

    唐寅在肖香的住处足足待了近两个时辰才离开,至于在此期间两人都谈了些什么,外人几乎全然不知。

    翌日,肖香回往昭阳,在她离开后没多久,唐寅也动身去了川地,率领着直属军,对外打的旗号是御驾亲征。

    直属军由上京出发南下,途经川地的雷泽、宜苏二郡,在双棠郡境内与平原军、天鹰军、虎威军、飞羽军汇合一处。

    或许因为唐寅的到来使风军士气大增,接下来的交战中,风军节节胜利,而以任放为首的川军则是连连败退,最后,只能被迫撤出双棠郡,全军向昭阳方向溃逃。

    风军一边追杀川军,一边趁势长驱直入,先后又攻占川国的大言郡、新安郡、三交郡,一路上简直锐不可当,无人能阻,大军已直*川国的都城昭阳。

    而在这个时候,由西向东进攻的贞军早已在昭阳的西部安营扎寨,全军正做最后的休整,准备对昭阳展开全力一击。

    风军推进到昭阳的北面后,连营盘都还没来得及布置,唐寅先写了一封书信,令人骑快马传给贞军的主帅阴离,让他立刻前来风军营地议事,商谈两军合力围攻昭阳一事。

    唐寅的书信很快传进贞军的大营里,看到这封书信,阴离没有立刻表态,而是将其交给麾下的众将传阅。

    贞将们看罢,无不是嗤之以鼻,有人站起身对阴离说道:“风王现在要将军去商议两军合攻昭阳一事,明显是占我方的便宜嘛!”

    “哦?”阴离笑了,问道:“此话怎讲?”

    那贞将说道:“现在昭阳城内的川军才区区二十万而已,要取下昭阳,易如反掌。我军已在昭阳这里休整了三日,兵强马壮,将士们亦是精力充沛,士气高涨,可风军呢,才刚刚抵达昭阳,人困马乏,上下疲惫,现在风王召将军商议两军合攻昭阳,不是占我们的便宜又是什么?就算没有它风军,我军在一日之内也能轻松拿下昭阳城!”

    “没错!风人是怕我军抢在他们的前头进攻昭阳,抢了他们的风头,所以风王才会要与我军一同进攻昭阳,风人的那点鬼心思谁会不懂?”

    “要我说,如果是风人先到的昭阳,他们肯定不会坐等我军,一定会抢先攻占昭阳的!”

    众贞将你一言,我一语,皆认为唐寅传来的这封书信是在故意拖慢己方进攻的速度,意在攻占昭阳的这件事上分得一勺羹。

    阴离深吸口气,抬手连续拍打桌案,说道:“好了,诸位都不要再说了。”等众将停止不满之声,他方意味深长地说道:“现在,我军与风军是盟军,此信又是风王殿下亲笔所写,这个面子,我们还是得给的。再者说,先前我国没少接受风国的恩惠,为了这区区一件小事就与风王撕破脸,诸位认为值当吗?”

    “这倒是,将军所言有理,不过一事归一事,风国的恩惠我国以后再慢慢回报也就是了,这次确实是我军先到的昭阳,由我军先拔头筹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谁能率先攻破昭阳,这可不仅仅是面子问题,其中还涉及到巨大的利益和实惠。

    川国一向富得流油,作为川国都城的昭阳,更是川国财富的集中之地,谁能先打进昭阳,无疑便可占有其中巨大的财富,而贞国想要复国,现在最缺少的就是钱财。

    “虽然,本帅也和诸位一样,都很不甘心,但是,我们现在还不能得罪风国,这次的事,也只能认了!”说话间,阴离叹了口气,站起身形,说道:“来人,准备马匹!”

    “将军……”

    “都不必再劝,诸位将军也应以大局为重,不要只顾着眼前的这点蝇头小利!”阴离挥甩袍袖,打断众将的劝说。

    受唐寅之邀,阴离准备动身去往风营。虽说风军和贞军都已驻扎到昭阳附近,但风军在北,贞军在西,两者之间也相隔甚远,差不多有二、三十里的距离。

    好在川国的兵力都已回收到昭阳城内,周边地带已没有川军势力,由贞营去往风营的路上也算太平。由于附近没有敌情,阴离所带的兵马不多,只有五百名精锐的贴身侍卫。

    而后,风国的信使引路,阴离离开贞营,去往风营。路上,阴离向风国信使询问了一番风军的近况,信使一一作答。阴离听着听着,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风军的战事打得十分诡异,原本风军与川军在双棠郡打得难解难分,任放这位川国名将爆发出不可思议的统帅力和运筹帷幄的能力,固然在与风军的战斗中有胜有负,但总体来说川军并不落于下风,可是等风王一到双棠郡,双方的局势立刻发生转变,风军连续取得大胜,高歌猛进,势如破竹,而川军则像换了个人似的,连战连败,连败连逃,一路被打出双棠郡,溃不成军,最后所剩无几的残部全部逃回昭阳。

    风王有那么大的本事吗?当初他率领飞羽军冒进双棠郡,被布英打得全军覆没,这才过去多长时间,风王就突然变得用兵如神了?

    阴离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该不是川军在暗中使诈吧!

    他一肚子的不解,正在他大感迷惑之时,贞军的队伍行至一座村庄。村庄里的百姓早已逃得一干二净,此时村子里空空荡荡,寂静得鸦雀无声,连条鬼影子都看不到。

    阴离知道这里,以前贞军的探子也前来打探过,他在心里默默盘算了一番,对风国信史说道:“路经此村去往贵军营地,是不是有些绕远啊?”

    风国信史一脸的茫然,摇头说道:“绕远?不会啊,阴将军,小人来的时候就走得这条路。”

    阴离笑了笑,没有再多说什么,风人毕竟才刚到昭阳,对这里的地形不熟倒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走到村庄中央地段的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