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唐寅在异界 >

第345章

唐寅在异界-第345章

小说: 唐寅在异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回长孙渊宏可是下了狠心。他怕信使在路上发生意外,自己的命令传达不到己方大营,还特意安排数名信使同时出去送信。

    由于南路已被风军堵死,宁军的信使也只能绕路去往青远那边。

    先前越国骑兵就是这么绕路走的,当平原军和三水军得到消息的时候,越国骑兵已经跑出很远了。萧慕青和梁启不明白越国骑兵为何要突然南下,不过两人意见一至,己方以不变应万变,看敌人到底要干什么。

    在越国骑兵撤走之后,萧慕青和梁启也加了小心,在己方大营的东侧布置了大量的暗哨,即预防敌人的突然偷袭,又能第一时间观察到敌军的动向。结果暗哨刚刚布置出去就有了收获,长孙渊宏派出去的七名信使被风军暗哨截杀两人,生擒两人。

    很快,风军的暗哨就把擒拿的信使以及缴获的信件带回到平原军和三水军大营。听完下面士卒的报告,再看完从信使身上搜出来的信件,萧慕青和梁启不约而同的倒吸口气,按书信所写,越国骑兵是返回国内救援了,而长孙渊宏又在和大王交手的时候负了重伤,这究竟是真是假?是确有其事还是长孙渊宏所施的诡计?

    二人当即令人把宁国信使带到中军帐,两人亲自审问。在严刑威和恐吓之下,没有费多大的力气,两名宁国信使就把自己知道的一切都招供了,证实越国骑兵确实已返回越国国内,长孙渊宏也确是身负重伤,短时间内无法再在战场上作战。

    下面的风将们听闻这话,无不是喜出望外,兴奋的连连握拳击掌,没有越国骑兵,宁军完全不是己方大军的对手,长孙渊宏受伤不能再战,宁军内也再无能与己方相匹敌的猛将,这时候不去进攻,还等待何时?

    不过在萧慕青和梁启的脸上找不到一丝一毫高兴的样子,反而是满面的凝重。很简单,两人对这突如其来的优势都有些不适应,也感觉太不可思议。

    己方是向越国周边的诸国派出使节,请其攻打越国,迫越军回撤,只是越军刚一撤,长孙渊宏就受伤了,这未免也太巧了吧?再者说,他二人都见识过长孙渊宏的本领,唐寅的灵武是不弱,但想胜过长孙渊宏,甚至还能把他打成重伤,萧慕青和梁启都认为不现实。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那么眼前的宁军只有不足十万人,在己方二十多万大军的包夹之下,他们还敢坚守不撤,这也太有违常理了。

    出于种种的考虑,二人越想越觉得其中有诈,怀疑信使和书信很有可能是长孙渊宏故意抛出来的诱饵,其目的就是引己方将士大举去攻。萧慕青和梁启都是聪明绝顶的人,但越是聪明的人,越容易把简单的事情想复杂,如果此时换成上官元让这样的耿直之人,肯会不会顾虑其他,立刻就得率领全军出击。

    长孙渊宏的信使被风军所截获,但萧慕青和梁启并没有相信书信的内容,也没有全力猛攻宁军大营,双方的战局依旧拖延了下来。

    山谷内。

    宁军已经连续数日没有发动进攻,唐寅和麾下的数百名将士可一点不敢松懈,在这几天的时间里,众人将石墙垒的又高又坚固,严阵以待。

    这天,唐寅与麾下将士们吃过午饭之后,独自走进山谷中,边随意的慢步边思考接下来的应对之策。如果宁军再次发动象上回那样的猛攻,只凭己方目前这点人力是无论如何也抵御不住的,现在已经没有别的选择,要么突围,要么留在山谷里等死。

    可是宁越有那么多的军队,己方要如何才能突围出去?

    这时候,连随机应变能力那么强的唐寅也是一筹莫展,毫无应对之策,现在唯一能值得庆幸的是,长孙渊宏身负重伤,短时间内无法参战,使己方少了一个巨大威胁。

    不知不觉间,唐寅已走到山谷深处,当他回过神来时,发现自己停在一堆乱石前。这堆乱石他并不陌生,在乱石的后面就是严烈尸骸所在的洞穴,当初宁军进攻时,他正是躲于此地才侥幸逃生的,难道,这次又要再躲藏于此不成?

    想到这里,唐寅忍不住苦笑了一声,伸出手来,轻轻拍了拍石面。这时,身后传来脚步声,唐寅回头一瞧,原来是舞英走了过来。唐寅收起脸上的苦涩,又露出从容又自信的微笑,问道:“小英,有事吗?”

    舞英摇了摇头,看着唐寅,反问道:“大王来这里是因为……”

    唐寅一笑,说道:“我只是随便走走。”

    “哦!”舞英明显松了口气,她心中清楚,山谷四周高耸入云的崖壁能挡得住自己,但却挡不住唐寅,如果他想离开,随时都可以攀爬出去,根本无需留在死谷里受苦。很快,她又皱起眉头,说道:“大王,现在我军仅仅剩下几百名将士,如果宁军再发动进攻,我军肯定无法抵御,大王……还是先走吧,以大王的修为,区区的死谷肯定困不住大王。”

    唐寅先是一愣,而后笑了,抬起头来,仰望山顶,说道:“我是不会走的,只要我军将士还有一人留在谷内,我都会陪着他与宁人死战到底!”

    舞英心中一暖,忍不住上前两步,靠近唐寅,低下头,轻唤道:“大王……”

    唐寅伸手按住舞英的肩甲,眯缝着眼睛幽声说道:“不用担心,既然当初是我把你带到河东的,我就有责任也必须得把你再带回盐城!”

第五百九十七章

    唐寅早已不再是无牵无挂,即便遇到危险也能洒脱的一走了之,现在他有责任,更有义务,舞英、上官元让以及麾下的将士们把他紧紧束缚住了。

    听完他的话,舞英心有感触,下意识地向前一倾,靠在唐寅身上,感受着他带给自己的温暖。唐寅能理解她此时害怕又绝望的心情,并没有把她推开,反而抬手环住她的腰身,低下头,在她耳边轻声说道:“相信我,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困难是解决不了的,也没有什么危机是化解不开的,我们终究会找到办法脱困!”说着话,他的目光自然而然又落到旁边的石堆上。现在唐寅已打定了主意,实在不行,就把上官元让、舞英等人全部藏到洞穴里,能藏多少人是多少人,然后自己带着余下的兄弟拖住宁军,能突围就突围,实在突不出去,自己就只能先行逃跑了,引来己方大军,再解救元让和舞英他们。

    唐寅的话,令舞英已缩成一团的心脏渐渐舒展开,崩的紧紧的神经也松缓下来,她把唐寅搂的更紧,同时抬起头,慢慢闭上眼睛。唐寅又不是木头,对舞英这么明显的邀请他当然能看得出来,他心头猛然一震,小英该不会是对自己生出情愫了吧?

    在情感神经这方面,唐寅还是比较迟钝的,不然的话,通过舞英三翻两次要陪他一起冒险这一点就该看出她对他的感情不同寻常,哪至于直到现在才发觉?舞英虽然也很漂亮,是位英姿焕发的美女,但唐寅毕竟不是家禽牲畜,他也有他的伦理道德,何况他对舞英只有兄妹之情,并无非分之想。

    他略微愣了一下,随后抬起手来,按住舞英的双肩。就在舞英以为他要亲吻自己的时候,唐寅却轻轻把她推开了。

    “这堆乱石后面有只洞穴,入口虽然狭窄,但里面还算宽敞,藏下十余人应该绰绰有余,如果宁军大举来攻,我军难以抵御,你就带元让、元武、元彪、程锦他们过来,藏于洞内,我会想办法引开宁军的注意力。”

    没想到在如此脸红心跳的时刻唐寅竟突然推开自己,又冒出这么一句,舞英顿时睁开眼睛,脸色涨红如血,表情也异常窘迫。唐寅好象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似的,继续指着一旁的石堆滔滔不绝做着讲解。

    见唐寅一副平和的模样,好象根本没看到自己刚才的举动,舞英即松口气又觉得失望,不过紧张又羞怯的心情平静了许多。她心不在焉地看着石堆,硬装出一副认真倾听的模样,边听边连连点头应是。

    等唐寅都讲完,她才猛然回过神来,看向唐寅,惊讶地问道:“洞穴?这里怎么会有洞穴?大王又是怎么知道的?”

    感情自己刚才的讲解她是有听没有记啊!唐寅无奈地暗暗摇头,将自己以前的经历又大致讲述一遍,当然,他没有提及自己与严烈合二为一的事。

    听他讲完,舞英长嘘一声,喃喃说道:“原来是这样!”接着,她又感觉一阵后怕,拉住他的手,说道:“当时的情况一定危险极了。”

    唐寅一笑,故做随意地抽回手,耸肩说道:“既然当初我能在此逃生,你们也可以的。”

    “到时我们躲到洞穴里,你怎么办?”舞英紧张地问道。

    唐寅笑道:“你刚才不也说过了吗,区区的死谷,是困不住我的。”

    “哦!”舞英轻轻应了一声。

    “好了,我们也该回去了,出来的太久,大家会担心的。”说着话,唐寅背着手,向谷口方向慢步而去。

    看着唐寅的背影,舞英眼中闪过一丝茫然,她不确定唐寅刚才到底有没有看见自己的举动,如果有,为什么不亲吻自己,难道,自己真的不如姐姐吗?想到这里,她的眼中又露出几分痛苦之色。

    唐寅回到谷口的时候,风军众人正坐到地上,没有人说话,整个场面死气沉沉的。

    此时众人的模样都已惨到极点,尤其是下面的士卒们,头发黏糊糊的粘成一团,脸上已看不到本来的颜色,完全被血污覆盖住,身上的盔甲也已被鲜血染成暗红色,一各个面黄肌瘦,无精打采,满脸的死灰。受伤的士卒们伤口得不到药物的医治,加上天气闷热,伤口发炎化脓腐烂,离好远都能闻到恶臭味。三百多名筋疲力尽的风军,即使敌人不来攻,恐怕也坚持不了多久了。

    战斗打到这种程度,人们若还想坚持下去,只能靠意志力来支撑,如果连斗志都没了,人也就完了。

    唐寅穿过众人,纵身跳到石墙上,然后慢慢坐下,开口幽幽说道:“在我未修炼灵武的时候,我曾是个杀手……或者说是名刺客。”唐寅恍然想起这个时代还没有杀手这个名词,改说成刺客。

    人们闻言,纷纷抬起头来,向唐寅看去。身为一国之君,能讲起以前的往事,这可是太难得了,人们都来了精神,甚至连重伤的上官元让都把头抬了抬,侧耳聆听。

    唐寅继续说道:“有一次,我要去暗杀一个人,他的身边有很多高手保护,而且那人奸诈狡猾,戒心甚强,极难下手,我足足等待了数日才找到一个机会,那天,他只带两名随从去饭……去酒馆吃饭。我以为有机可趁,可实际上,他早就算准我要对他下手,为了引我现身,才故意去的酒馆,那里其实早已被他布置好了天罗地网,埋伏下无数高手和随从,结果我刚一现身,就陷入团团的包围之中。”

    说到这里,唐寅顿住了。

    人们象听故事似的,正听到关键的地方,唐寅却突然不讲了,人们忍不住纷纷问道:“大王,后来呢?后来怎么样了?”

    唐寅一笑,环视众人,说道:“你们应该明白,刺客是没有后援的,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只能靠自己去解决。那一次,我身中三十多刀,流光了身体里几乎全部的血,不过最终我还是冲出重围,活了下来。我那时的处境和现在比起来要危险得多,在那么凶险的处境下我尚且能活着,兄弟们难道认为我们现在没有希望了吗?只要人还活着,只要还有一口气在,我们就应坚定一个信念,能够站到最后的不会是敌人,而是我们自己!”

    他的话象是一针强心剂打在众人身上,人们脸上的死灰色不见,猛起一层不自然的红晕,原本低落的士气又开始重新振奋起来。

    见人们的脸上渐渐泛起光彩,唐寅随之站起身形,他立于石墙之上,低头环视众人,双目精光四射,幽幽说道:“刺客的准则是等待时机,永不言败。这话更适用于军中。身为风军中的一员,我们所拥有的是虎狼一般的攻击,钢铁一般的意志,哪怕面对再多的敌人,为之颤栗的不应是我们,而是对手!”

    “风!风!风!”

    风军众人受唐寅的话鼓舞,纷纷战立起来,齐声呐喊,人们的眼中也重新闪烁出充满杀气的凶光和战意。

    唐寅不知道眼前这些将士们有几人能最终存活下来,他也无法改变太多的事情,调动将士们的斗志,让人们能够继续坚持下去,不被疲惫、绝望所拖垮,这是他现在唯一能做的。

    唐寅和麾下将士们在咬牙坚持着,宁军方面又何尝不是如此,偌大的宁军大营,完全是外强中干,几乎全靠长孙渊宏一个人的威名在支撑着。宁军明知道山谷内的唐寅一众已到了强弩之末的程度,但却不敢发动强攻。

    他们这边只要一进攻,南北两边的风军就会立刻来攻宁营,虽然风军的进攻每次都是试探性的虚张声势,但谁知道哪回他们会不会来个真打,万一风军发动实攻,宁营必定不保,宁军也必定大败,长孙渊宏不敢冒这个险。

    现在他只能等,等魏征来援,只要魏征到了,拖住南边的平原军和三水军,他才敢对山谷内的唐寅一众放手一博。

    此时,驻扎在青远城外的魏征还在观望,分析战场上的形势,衡量双方实力的轻重,但仍没有领军增援的意思。

    正在这时,长孙渊宏的调令再次传来,而且一来就是三封。看过书信后,魏征忍不住吸口凉气,越国骑兵回国,长孙渊宏身负重伤,这么说现在围剿唐寅的己方大军只剩下空架子了,受到二十多万风军的包夹,别说杀掉唐寅,连自保都成问题,这种情况之下,长孙渊宏为何还不退军,反而叫自己去增援,那不是让自己去陪他一起等死吗?

    看过调令之后,魏征的第一反应是继续抗令不遵,而且还得反劝长孙渊宏,必须立刻撤兵,不可再贪图擒杀风王的功劳。

    送信的信使见魏征脸色变换不定,迟迟没有表态,三人相互,其中一人上前一步,拱手问道:“魏将军,将军的调令你已经看过了,请立刻传令,让全军将士北上增援吧!”

    “哦……”魏征沉吟一声,说道:“我知道了,你们先下去吧!”

    “魏将军必须现在下令,全军北上,不然的话……”

    魏征挑起眉毛,看向那名信使。

    后者有待无恐地对上魏征的目光,说道:“将军特别交代过,如果魏将军还要抗命,我等就通知军中众将军,擒下魏将军,接管兵权!”

第五百九十八章

    第五百九十八章

    魏征闻言脸色剧变。他倒不是在乎手中的兵权,而是不想看到

    宁国的将士们去白白送死。他沉默了半晌,好象下了很大决心似的

    ,点了点头,说道:“好!我这就去调军北上!”

    说着话。他站起身形。绕过桌案。象是要往帐营外走。可就在他路过三名信使身边的时候。猛然抽出佩剑。对准三人的胸口。猛

    刺三刮。身为上将军。魏征可不是文弱书生。称不上灵武高手。但

    对付普通的士卒还是绰绰有余。

    三名信使哪里会想到魏征能突向自己下毒手。站在那里。毫无

    反应。等他们意识到不好的时候。魏征的佩剑已将三人胸膛刺穿。

    扑通!三人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魏征。身子连连摇晃。最终颍然倒地。绝气身亡。

    杀掉三人,魏征收起佩列,把外面的侍卫叫近来。让他们把尸体抱出去。侍卫们都有些傻眼,不明白魏征怎么把将军派来的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