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唐寅在异界 >

第723章

唐寅在异界-第723章

小说: 唐寅在异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唐寅率领大军抵达回水湾后,他把大批的军兵留在山林中隐藏,派出百战军打头阵,让五万百战军将士先行渡江。

    聂泽也不含糊,领命而去。贞国并非内陆国家,南面也是紧邻着大海,所以贞人当中熟识水xing的人并不在少数。聂泽选出五个兵团,令其乘坐木筏,先一步渡江。

    很快,在聂泽有条不紊的指挥下,百战军将士纷纷把木筏拖入水中,接着,大批的将士快速登上木筏。

    也不知道聂泽是不是有先见之明,预感到自己的百战军会打头阵,总之百战军当中不少人都带着皮囊。

    这些皮囊有猪皮的、马皮的还有牛皮的,里面都已充了气,鼓鼓囊囊的,系在人们的腰间,虽说都不大,可一旦溺水,那些不识水xing的将士们倒也不至于一下子就沉到水底。

    贞人打仗不要命是出了名的,但在平常的时候还真就很小心,尽量避免出现非战斗状况下的伤亡。

    通过人们携带的皮囊也能看出来,聂泽对麾下的将士们是打心眼里爱护,只要是他能想到的救护措施,哪怕麻烦一点,他也会尽力做到。

    这一点上,聂泽恐怕要胜过很多统帅,他能受到贞人将士的拥护,自然也有他的过人之处。

    等一个军团的人全部上到木筏,聂泽马上下令,以最快的速度向对岸划过去,紧接着,他又安排第二个兵团的将士上木筏。

    百战军将士一批接着一批的登上木筏,木筏亦是一bo接着一bo的向对岸划去。

    站于岸边观望的唐寅等人都已把心提到嗓子眼,眼睛眨也不眨,直勾勾地注视着已然进入江中的己方将士们。

    越往江心去,江水就越湍急,暗流、旋涡也就越多,木筏不像船只那么好控制,上面的百战军将士拼命地划动手中的木板,控制方向,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木筏被冲偏了方向。。

第十集 第四百四十三章

    第一批百战军将士乘坐简易的木筏开始横渡镇江。不管水流有多湍急,在刚开始时,进展还是很顺利的。

    对面没有莫国的伏兵,也没有防御工事,百战军在渡江过程中没有遭受到任何的攻击,很快,便顺利划过江水的中心地带,并快速地向对岸靠拢。

    直到这个时候对面都没有出现敌军,也没有出现反击,观望的唐寅等人放下心来,看来天眼和地网的探查没错,莫军在回水湾确实毫无防范。

    可是接下来却一下子风云突变。原本平静的江面上,不知是哪知木筏最先发出嘭的一声闷响,紧接着,尖叫声四起,士卒落水之声此起彼伏。

    随后,嘭嘭的闷响声接连不断,江面上的木筏也随之大乱,上面的百战军将士如下饺子一般连续不断的惊叫落水,可更加诡异的是,对岸根本由始至终都没有出现过莫军,也没有看到任何的攻击打过来。

    观望的唐寅脸sè顿变,他抢步冲到岸边,两眼冒出绿光,运足了目的向对岸观望,也没看到莫军的影子。莫军明明没有出现,但己方的木筏又是如何被攻击到的?

    别说唐寅百思不得其解,其他众将也都是丈二的和尚mo不着头脑。他们在岸上,感觉还差一些,而此时正身处于江面上的百战军将士则已是苦不堪言。

    木筏在向前行进时,突然受到撞击,人们还没弄清楚怎么回事,木筏底部便已被顶端削了尖的粗粗木桩子所刺穿。

    这些木桩子设计得很巧妙,被深深地固定在江底,顶端削尖的地方隐藏于江面之下,表面上看过去,江面普普通通,风平浪静,毫无异样,可一旦船只驶到近前,便会狠狠撞上木桩子的锋芒。风军赶造的木筏很简单,只是并排几根圆木由麻绳捆绑在一起,一下子被木桩刺穿后,不是漏水那么简单的,而是麻绳会被硬生生的挤断,使构成木筏的圆木全部散开,如此一来,原本站于上面的士卒也就可想而知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木筏迎面撞击到暗藏于江面下的木桩,落水的风军士卒也随之越来越多,就算身上系有气囊,落水的士卒还是大多被ji流所冲走,更要命的是,散开的圆木在ji流的冲击下变成致命的武器,许多落水的士卒挣扎着从江水里浮起,脑袋便被顺流漂来的圆木撞了个正着,轻者当场被撞晕,重者头骨直接被撞碎。

    一时间,江面上的风军如同炸了锅似的,尖叫声、惨叫声、呼救声连成一片。

    聂泽暗叫一声不好,急忙对唐寅说道:“大王,江上有埋伏,必须得马上收兵!”

    唐寅环视着江面上那一片的胡乱,狠狠握起拳头,沉吟了片刻,还是说道:“传令,收兵!”

    当、当、当——岸上铜锣声起,敲得震天响,江面上的百战军士卒听闻金鸣声,连犹豫都没犹豫,立刻后队变前队,全体向回撤退。

    在撤退的过程中,百战军将士也有尽力搭救落水的同袍,可是被救上来的也仅仅是小部分,大部分的落水将士皆已看不到踪影。

    等木筏相继靠岸后,再清点人数,五万的百战军将士减员了十分之一,有五千多人被吞噬在江水之中。

    连敌人的影子都没看到,五千多活蹦乱跳的兄弟就这么没了,这让在场的每一个人心中都窝起一团火。

    聂泽耐着xing子,向出战的将士们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有落水被救上来的士卒向聂泽解释,江下布置有大量的木桩子,如同拒马一般,不管是船只还是木筏,只要行驶过去,必然会被木桩子的锋芒撞到,所以说,这处地方根本就无法渡江,强行渡江的话,只会造成船毁人亡。

    听完士卒们的解释,聂泽把情况如实转告给唐寅以及诸将。

    直到现在人们才弄明白,为何对岸的莫军布防那么严密,唯独漏掉回水湾这一点,不是莫军有所疏忽,而是人家早已在此地做了万全的防御,根本无须派人驻守。

    这时候,百里屠可来了精神,当初只有他对在回水湾渡江持反对意见,现在事实证明确实行不通,还白白搭上五千将士的xing命,他哪能放过这个表现自己的机会。

    他低咳了一声,对周围的众将说道:“怎么样?当初我就说这可能是莫军故意设置的圈套,我们应该严审迎江镇的镇长,可是你们不听,现在出了这档子事,悔之晚矣啊!”

    当初执意要利用回水湾渡江的可不仅仅是诸将,还有唐寅,现在他越是表现自己,就越有嘲讽唐寅无能之意。

    听闻他的话,唐寅的两眼都快喷出火来,直勾勾地瞪着他,身子绷得紧紧的。

    就算百里屠再不会察言观sè,但也能感受到唐寅散发出来的那强大的灵压。他ji灵灵打个冷战,猛然意识到自己挖苦众将的同时把风王也捎带进去了,他急忙上前,摆手说道:“风王殿下,末将绝没有嘲笑殿下之意,只是……只是为那些牺牲的将士们感到惋惜……”

    “是应该为那些兄弟们惋惜,但还抡不到你来惺惺作态。”说着话,他侧头喝道:“阿三、阿四!”

    “属下在!”阿三阿四在唐寅身边那么久了,很少有听过他发出怒吼的时候。二人大步流星冲上前来,插手施礼。

    百里屠还以为唐寅要对付自己,吓得脸都白了,下意识地连连后退,同时手也抬了起来,悄悄握住佩剑的剑柄。。

第十集 第四百四十四章

    第四百四十四章莫国水军的这次主动来袭,是以火攻为主,风国水军两百艘大型舰只,半数被彻底烧毁,还有一些受了毁坏,急需修补。

    首场镇江之战,风玉联军便吃了一个大败仗。

    不仅五千百战军将士死得不明不白,连好不容易从风国本土运送过来的舰只也折损过半,这对风玉联军是士气而言,如同挨了当头一棒。

    过后,唐寅在写给风国朝廷的书信中也有总结此事:一国如无水军,就如同缺肢断臂,在敌人强横的水师面前,永远不敢力战,只能避其锋芒,偷偷momo走偏门,干下三滥的勾当,耻辱!此乃奇耻大辱!

    他把这次的失败归罪于风国朝廷没有未雨绸缪,没有重视水军,更没有去培养水军,以至于不敢在镇江战场上与莫国水军做正面交锋,故此被敌人钻了空子,造成己方一系列不应有的损失。

    唐寅给朝廷的这份回书,尤其是最后以好几个耻辱做结尾,在很大程度上也鞭策到朝堂上的文武大臣们,也直到镇江水战首战的失利,风国才真正重视起水军。

    当然,这也是后话,毕竟罗马城不是一天建造起来的,远水也解不了近渴。

    现在,风国水军的战斗力大副缩减,对南岸的莫国水军再构不成威胁,彻底丧失与莫国水军做正面较量的实力。此时,战事对风玉联军已经很不利了,镇江似乎真的成为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可是战事若继续拖延下去,风玉联军消耗的不仅仅是巨额的粮草,还有最佳的战机,一旦莫国的东海水师赶到镇江,风玉联军的渡江作战也就彻底丧失希望。

    在己方水军没有被动用的情况之下,仍被莫国水军偷袭得手,损失那么多的舰船,唐寅当然要问责风国水军主将何易。

    何易给唐寅的回复是,他本以为己方主力大军要通过回水湾渡过镇江,所以他这边也疏于防范,当莫国水军偷袭过来时,己方的将士大多都没在舰只上,而是在大营里休息备战。等听闻警报,从大营里匆忙赶出来,回到舰船上时,许多舰只已经受到对方火箭的攻击,着起大火,若非他率领麾下的将士们拼命抢救,反击敌军,只怕被烧毁的舰只将会更多。

    言下之意,主要的责任并不在他身上,他非但无过,反而还有功。

    唐寅当然无法接受这样的说词,没有再做过多盘问,直接以玩忽职守的罪名将何易一撸到底,并押送回盐城,交由左相邱真和军政堂处置,接管何易职位是两名副将孙冰和许炎。

    在何易犯下大错的情况下,这两位宁人出身正统的水军将领终于媳fu熬成婆,取代了何易的位置,成为风国水军的第二任主将。

    不管孙冰、许炎的为人如何,在水战方面,他俩确实要胜过何易许多。

    现在风国舰只受损严重,孙许二人向唐寅提出,马上调集宁地的工匠赶过来,在镇江北岸就地赶造舰只,能造出多少是多少,至少要保证己方与莫国水军有正面一战的实力。

    唐寅觉得孙冰和许炎所言极是,他一边按照两人的提议,征调宁地的船只工匠,一边令部下就地征人,以重金聘请莫国本地的工匠。

    不知道现在亡羊补牢还算不算晚,唐寅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另一边,阿三阿四遵照唐寅的旨意,带人去往迎江镇,把老镇长及其全体家眷一并带回军营。

    知道迎江镇的镇长被带回来了,唐寅心头还未完全平息的怒火又窜了起来,他沉声说道:“带他到中军帐来见我!”

    老镇长由风军押到中军帐内。当他到时,唐寅正在用皮沙磨刀,弯弯如月牙的钢刀寒光闪闪,刺人眼目。

    此时老镇长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整个人哆嗦成一团,进来之后,老头子看都没敢看大帐里都有什么人,一下子就跪倒在地,连连叩首道:“小人参见大人……”

    “还认识我吗?”唐寅撇了他一眼,继续用皮沙磨着刀锋。

    听闻他的话声,老镇长觉得耳熟得很,抬头一瞧,顿时惊住了。

    几天前,唐寅穿的是便装,现在业已换上华丽的锦衣绣带,正所谓人靠衣装马靠鞍,此时的唐寅少了柔和之气,却多了几分yin冷和戾气。

    老镇子塄了片刻,惊讶道:“恩公?”

    “不敢当。”唐寅嗤笑一声,说道:“本王叫唐寅,你可以叫本王为风王,还可以直呼其名,但不要再叫本王恩公。”他放下皮沙,抽出手帕,轻轻擦拭着刀面。

    唐寅?风王唐寅!老镇子脑袋嗡了一声,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当初救下自己闺女的年轻人竟然是风王唐寅!他膛目结舌地跪在地上,呆呆地看着唐寅,久久未动。

    不理他得知自己真实身份后是何反应,唐寅的目光依旧落在自己的弯刀上,柔声说道:“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勾结对岸的莫军,méng骗本王,你可知这是要株连九族的死罪吗?”

    老镇子ji灵灵打个冷战,猛然回神,他结结巴巴地问道:“不……不知风王殿下何出此言!”

    嘭!唐寅手中的弯刀重重拍在桌案上,闪烁着凶光的双目直视老镇长,狞声说道:“你还敢和本王装糊涂?就在刚才,本王的大军在从回水湾渡江之时,遭到莫军的暗算,五千将士尸骨无寸,单凭这一点,你就算有一百个脑袋也不够本王砍的!”

    老镇子终于明白发生了什么事,身子瘫软在地,连声叫道:“冤枉,小人冤枉啊,小人敢对天发誓,绝不知道回水湾有埋伏,不然小人就算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向风王殿下推荐回水湾啊,风王殿下明察,还望风王殿下明察啊!”

    “不知道那里有埋伏?哈哈——”唐寅气得大笑,说道:“在回水湾的南面,江下布满了尖刺,船只根本难以靠近,你说那里有人偷偷打鱼,本王倒想知道,他们是如何在布满尖刺的江上打鱼的!”

    “这……”老镇长也傻眼了,回水湾的南侧到底是什么情况,他也不清楚,毕竟出船打鱼的人不是他,而是一些胆大的渔民,他只是通过渔民了解到回水湾一带没有莫军的岗哨,出船很安全,至于南面江下布置有尖刺一事,他一点都不知情。

    但现在再想解释这些,已经解释不清楚了,老镇长急得满头是汗,只能一个劲的喊冤。

    他越喊冤,唐寅的怒火便越盛,毫无预兆,后者猛然抓起桌案上的弯刀,斗手一挥,弯刀划成一道电光,直向老镇长射去。

    老镇长连点反应都没做出来,便被这一记飞刀正中xiong膛,耳轮中就听扑的一声,刀锋由他的前xiong入,在其背后探了出来。

    随着唐寅甩出飞刀,他人也闪到老镇长近前,出手如电,快速地抽出弯刀,再向外横着一挥,咔嚓,老镇长的人头应声而落,但却没有鲜血喷出,从其周身上下冒出腾腾的雾气。

    唐寅吸干空中飘dàng的灵气,余怒未消地向左右喝道:“将此贼家中的男丁统统处斩,女眷交由百战军处置。”

    “遵命!”左右的shi卫急忙答应一声,快速跑了出去,随后,又有shi卫走进来,把老镇长的尸首拖了出去。

    刀劈了老镇长,唐寅收刀坐回到铺垫上,这时候他才静下心来从老镇长的灵hun中搜寻他和南岸莫军si通的具体细节。

    可是令唐寅意想不到的是,自莫军撤到镇江以南,老镇长就没再和莫军有过任何联系,至于在回水湾江下布置的那些尖刺,老镇子还真就不知情。

    难道自己杀错了他不成?唐寅暗暗皱眉,若不是老镇长和莫军勾结,那莫军又怎么会在回水湾设伏呢?难道那是莫军早就设置好的?这似乎是唯一能解释得通的了。

    经过一番仔细的分析,唐寅大概可以确认,莫军方面定是感觉回水湾一带不易布防,所以就干脆弃守,但为了防止己方从回水湾偷偷渡江,便早早的在那里的江下布置起尖刺。

    由此可见,莫国方面的新任水军统帅高航比自己想像中要聪明狡猾得多,在南岸的布防当真可说是滴水不漏。

    在明知道自己怪错了老镇长的情况下,唐寅并未回收成命,只能将错就错,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