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唐寅在异界 >

第859章

唐寅在异界-第859章

小说: 唐寅在异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确有此事,但末将只能说……瑕不掩瑜。”萧慕青正色道:“经验、战术战略这些东西都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就可以掌握的,但是,在战场敏锐的嗅觉、对战机的把握以及勇往直前的个性却是天生的,是后天想学也学不来的,刘彰恰恰具备这些。”

    难得萧慕青会对一个后生赞不绝口,唐寅笑呵呵地看着他,说道:“这么说来,我当初选人还真选对了。”

    “是的,大王。其实,末将也有心把他留在身边,如果哪天……末将不在军中,刘彰亦可接过平原军的大旗!”

    听闻这话,唐寅脸的笑容瞬间消失,脸色也沉了下来,凝声道:“你不在军中又能在哪?平原军是你一手打造出来的,也是我最信任最能委以重任的军团,就算你七老八十了也得给我职掌下去!”

    唐寅的话虽然蛮横,但却让萧慕青无比感动,身为臣子,能得到大王如此的信赖和倚重,也算是此生无憾了。

    他垂首说道:“大王不是常说瓦罐不离井口破,大将难免阵前亡吗……”

    连那么厉害的吴广都能折损于阵前,何况是自己?

    “这话是对别人,而不是对你!”唐寅腾的一下站起身,走到萧慕青近前,而后慢慢蹲下身形,幽幽说道:“你我二人虽为君臣,实则我一直都把你当成老哥哥看待,风国的江山是你帮我打下来的,我不希望坐享江山的时候,就只剩下我一个人。”

    萧慕青闻言动容,眼圈顿是一红,起身跪地,颤声说道:“有大王的这句话,就算让末将粉身碎骨,末将也在所不辞!”

第十集 第六百八十章

    第六百八十章

    唐寅在派出三水军继续征讨彼亚尔后,又一次派遣刘彰、白安、阎炎、许悠、熊谷五人随军出征。

    不过这一次他已经作出明确的指派,委任刘彰为主将,白安、阎炎为副将,熊谷、许悠为先锋,统帅新兵五万。

    五万人的军队已经相当于半个军团,到战场,也有了军团的雏形,要分为前军、中军和后军。

    把这么多的军队交给刘彰来统帅,唐寅的意图再明显不过,就是有意培养刘彰为军团长。

    刘彰也能感觉得到大王对自己的栽培之意,这一次的出征,他更是牟足了力气,下定决心要在彼亚尔再立新功。

    一次出征,刘彰的表现令人信服,对于这回大王任命他为主将,白安等人亦是心悦诚服,并无怨言。

    经过一次征战沙场的洗礼,让这批出身于灵武学院的佼佼者们都成熟了不少,之间少了以前互看不顺眼的罅隙,倒是多了并肩作战、生死与共的手足之情,同袍之义。

    征讨彼亚尔的战争还在持续着,掠夺回来的战利品和奴隶源源不断地输送回风国本土,而在镇江的新历大典也是如期举行。

    参与庆典的除了有朝堂大臣外,还有风国所辖五十六郡郡首、郡尉以及一百五十五县的县首、县尉,这些官员再加副职,总人数已超过千人,即便是唐寅大婚的时候也没有来这么多的官员。

    大朝之时,朝堂内坐满了大臣、武将,向外面的广场看,官员黑压压的一面,都分不清个数,几乎站满了整个广场。

    风国所辖郡县,对于唐寅而言大多都是纸的数字,现在官员们悉数到场,连他也被吓了一跳,原来风国县级以官员竟有如此之多。

    难怪张哲一直喊穷,光是这些官员每年的俸禄开销就是一笔天文数字,最为可恨的是,朝廷已经给了他们那么多的俸禄,他们还是不知足。

    大朝和日常的早朝比起来就是人多点,并无太大区别,唐寅在大殿内的讲话,外面的人根本听不清楚,只有唐寅具体喊到某个人的名字,才会被门外的侍卫唱吟出去,把那人召入大殿说话。

    唐寅最先叫的是河东郡郡首沈智宸,他是最早追随唐寅的那批老将之一,曾在数次战斗中立下过汗马功劳,此后还长期镇守过潼门,他在风国诸多郡首当中也算是资格较老功劳较大的一个。

    进入大殿,沈智宸抬头看见唐寅,没等说话,眼圈先红了,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带着哭腔说道:“微臣,叩见大王!”

    看到当年和自己并肩作战过的老兄弟,唐寅也是感触良多,他欠身摆手说道:“智宸,快快请起!我们……也有一两年没见过了?”

    “回禀大王,已经三年了……”说话之间,沈智宸已是泪流满面。

    “竟然这么久了。当初若不是你厌倦征战,转调地方,以你的能力,现在至少也应该是中将军了!”唐寅颇感惋惜地说道。

    “微臣有今日,皆靠大王的栽培和隆恩!”

    唐寅淡然一笑,而后又关切地问道:“智宸,你在河东过得怎么样?可还一切顺利?”

    沈智宸急忙说道:“托大王的鸿福,微臣在河东一切都好,就是琐事繁杂缠身,与在军中大不相同。”

    “是啊,我们这些行伍出身的人,处理起政务来总会感觉很头痛。”

    唐寅心有感触地点点头,又道:“河东可是我国的产粮大郡,看到河东缴的粮食一年比一年多,我也很欣慰,这都是你的功劳啊!”

    “大王言重了,一切都是因大王鸿福,大王执掌风国,应天意,下顺民心,我风国自然也是风调雨顺,年年丰盈,河东郡亦只是借了大王的光,微臣不敢居功。”沈智宸一本正经地说道。

    唐寅闻言仰面大笑,说道:“智宸啊,我看你做了郡首之后,口才倒是越练越好了,哈哈——”

    沈智宸忙拱手施礼。

    “今晚,我在王宫设宴款待远道而来的兄弟们,到时你也要来啊!”唐寅说道。

    “是!大王!”

    “恩,先下去!”

    沈智宸再次跪地叩首,这才退出大殿。等他走下长长的台阶,到了下面的广场,周围的官员们纷纷拱手奉承道:“沈大人不愧是追随大王的‘老臣’,第一个就被大王接见了。”

    听闻周围众人的讨好,看着众人脸的羡慕,沈智宸露出得以之色,脑袋高高扬起,嘴角撇撇着,傲然说道:“本官的岁数或许没有诸位大人年长,但论起追随大王时间的长短,本官被称呼一声‘老臣’并不为过。”

    “是啊、是啊,以后还得烦劳沈大人多多照顾……”

    接下来,唐寅又一并接见了徐白、侯渊二人。这两位,都是平原军的兵团长出身,当初在平原军里也是战功赫赫的将领,现在已是宁地延川郡的郡首和郡尉。

    唐寅依旧,见到他二人后也是只聊家常,不谈政务,听说他二人业已娶妻生子,小妾都有三四个,子女已能满地跑,唐寅也替他二人高兴。

    他感叹道:“你二人娶妻生子之时,我都没能前去,实在是说不过去,等散朝之后,你二人去找宗元,各领一份红包。”

    徐白和侯渊吓了一跳,双双跪地,齐声说道:“微臣不敢!”

    “有什么敢不敢的,你二人当年都是战功卓著的将军,也是和我在战场并肩作战的兄弟,兄弟之间再说这些岂不是见外?”

    听闻这话,徐、侯二人感动得热泪盈眶,异口同声道:“微臣叩谢大王隆恩!”说话之间,他二人在大殿下‘乓、乓、乓’各磕了三个响头。

    等他二人退出大殿后,唐寅又连续接见了十数人。

    这些人,都是他印象深刻的军中将领,后来因为各种原因离开军队,转到地方任职,现在已要么是郡首、要么是郡尉,皆为一地的土皇帝。

    最后,唐寅让阿三出去宣读他的旨意,嘉奖前来参加大朝的地方官员,郡首、郡尉赏银八百,县首、县尉赏银五百,晚王宫之内还有设宴,届时地方官员全部都要来参加,与大王畅饮叙旧。

    等散朝之后,唐寅去到舞媚的华英宫,把所有的侍卫和宫女都打发出去,然后一头倒在床榻,脸已一点笑模样都没有了。

    今天晚,他要做一件大事,只是不知道得牵连多少人,不知道有多少当年的兄弟会让他不得不痛下杀手。

    想到这些,唐寅的心情越加烦乱,他躺在床榻也是翻来覆去的连连折腾。

    这时候,舞媚回宫,正看到唐寅在床榻烦心呢,她眨眨眼睛,好奇地走前去,问道:“大王怎么了?”

    唐寅坐起身,看着舞媚,幽幽说道:“今日大朝,地方的官员几乎全到了。”

    “这是好事啊,其中有许多大人都是大王的老部下,正好可以趁机叙叙旧。”舞媚笑道。

    叙旧?那也得他们给自己机会啊!唐寅心中苦笑,他目光下移,落到舞媚手中的一支木球,问道:“那是什么?”

    “这是臣妾向宗元大人讨来的。”

    唐寅挑起眉毛,没太听明白她的意思。

    舞媚一笑,解释道:“次平原军从彼亚尔带回来许多战利品,其中有不少都放置在宫中的宝库里,臣妾看这个宝贝挺新奇的,就向宗大人要过来了。”

    说完,她才意识到直接向宗元索要宫里的宝物不合规矩,她又紧张地问道:“大王不会怪臣妾?”

    “我看看什么东西。”唐寅接过舞媚手中的木球,木球是镂空的,面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和图案,里面的空心中还有三个物件,一个是圆球,一个是月牙,一个是星星,显然,那是代表着日月星辰,有意思的是,木球是浑然一体的,面所雕琢的花纹也都很细小,不明白代表着日月星辰的三个物件是怎么放入其中的。

    唐寅嘟囔道:“这是怎么放进去的?”

    “臣妾也感到很好奇,听宗大人说,这是雕刻之人透过面的纹路,把里面的木心一点一点磨成日月星辰的形状,所以要做出这么一个东西来,可能花好几十年的光景呢。”

    “还真是有耐心!”唐寅嘀咕一声,然后把木球递回给舞媚,说道:“死人之物,太不吉利,不要也罢。”

    “死人之物?”舞媚瞪大眼睛。

    唐寅嫌弃地说道:“从彼亚尔带回的战利品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靠挖坟挖出来的,没准这个就是其中的一件。”

    听闻这话,舞媚像是被蛇咬了一口似的,一下子把唐寅递来的木球打落到地,摇头说道:“那我可不要了。”

    唐寅被她的反应逗得大笑,弯腰把木球捡起,塞回到舞媚手中,同时在她耳边轻声说道:“我逗你玩呢,如果是殉葬品,我又怎会让宗元把它放在宫里。”

    舞媚小脸顿时气得涨红,忍不住在唐寅肋下狠狠掐了一把,气道:“坏死了你!”

    唐寅吃痛,不过还是大笑起来,烦乱的心情无形中也平复了许多。

第十集 第六百八十一章

    第六百八十一章

    当日晚,唐寅于王宫正殿外的广场设宴。

    这次入都的地方官员们都有前来参加,一些朝堂中大臣也来了,场面十分热闹,嘈杂声此起彼伏。

    地方官员们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纷纷向朝中的重臣敬酒讨好,希望能为自己在朝中找到一个稳固的靠山。

    右相官元吉、左相邱真身边聚集的人最多,各地的官员们竭尽所能的恭维奉承,虽说御史大夫张哲也是官居正一品,与官元吉和邱真平起平坐,但他身边的官员却寥寥无几。

    谁都知道张哲的脾气古怪,又臭又硬,如果不去讨好他或许还没什么事,若是去讨好了反而会给自己惹麻烦。对这样的人,众人都抱有同一种心态,能避就避,躲得越远越好。

    风国各郡首郡尉、县首县尉大多都是军中将领出身,邱真身为左相,武官之首,可谓是他们的老司。通过官员们对邱真和官元吉的态度也能看得出来差别。

    对官元吉,人们除了恭维还是恭维,客气有加,对邱真,则是恭维中还透出几分尊敬和亲近,交谈起来,少了许多的场面话,多了些问候和家长里短的私话。

    正当会场人声鼎沸之时,有侍卫高声唱吟道:“大王到——”

    随着唱吟声,会场立刻安静下来,官员们急匆匆返回各自的坐位,正襟危坐,目不敢斜视。

    很快,唐寅在一干侍卫、宫女的簇拥下走进广场。见到大王来了,众官员们纷纷离席跪地,叩首施礼。

    唐寅的坐席也被安排在广场之内,位于正中,他一边向自己的座位走去,一边含笑扫视两旁的众人。

    落座之后,他微微摆了摆手,说道:“诸位都起来!”

    “谢大王!”众人齐齐起身,接着,小心翼翼地坐好。

    唐寅笑呵呵说道:“各位不用太拘谨,大家都不是外人,就把这次的宴会当成一次家宴好了。”

    听闻大王的语气轻松又随和,众人不约而同地暗自送了口气。

    唐寅低头瞧了瞧面前的桌子,接着拿起酒壶要倒酒。一旁的阿三阿四急忙前,欲接过他手中的酒壶,唐寅则摆摆手,示意二人他自己来就行。

    他自斟了一杯酒,高高举起,大声说道:“各位远道而来,一路辛苦,我先敬大家一杯!”

    “臣等敬大王!”众人忙端起酒杯,举向唐寅,而后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喝下一杯酒,唐寅又自斟一杯,说道:“这第二杯酒,要敬那些当初和我们出生入死却未能活着走下战场的英烈们,我风国今日之所以能有这么辽阔的领地,也皆靠这些弟兄的舍生忘死、浴血奋战!”

    “敬我大风的英烈!”众人再次端起酒杯时,许多人的眼圈已经红了,当年他们从军南征北战,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回想起昔日的同袍兄弟,如今却已天人永隔,心中难免伤感。

    唐寅第三次举起酒杯,说道:“这第三杯酒,还是敬诸位,大家在地方任职,也都辛苦了,我敬你们。”

    “大王,臣等愧不敢当!”人们急忙倒满酒,与唐寅又干了第三杯。

    连饮了三杯,唐寅的面颊也略显红晕,他大喇喇抬起衣袖,抹了一把嘴角,冲众人挥手道:“大家该吃就吃,咱们也不能一个劲的喝酒嘛!”

    随着唐寅的招呼,现场的气氛立刻又变得热闹起来,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唐寅突然站起身形,背着手,皱着眉头,在宴席中间的过道缓缓走动。

    见状,人们纷纷停止交谈说笑,放下手中的酒杯和碗筷,一齐把目光集中在他身。

    唐寅自个儿漫步了好一会,方在过道的中央停下身形,问周围众人道:“大家都说说,自到地方为官之后,你们的政绩怎么样?”

    “托大王的福,一切安好,微臣的管辖之地亦是蒸蒸日!”附近的官员们听清楚了唐寅的问话,齐声说道。

    “蒸蒸日吗?可我听说的却不是这样啊!”听闻这话,在场众人的脸色同是一变,面面相觑,不少人已缓缓低下头。

    唐寅幽幽道:“曾有人向我觐见,说现在我国各郡首郡尉、县首县尉大多都是军中行伍出身,要说征战天下、沙场厮杀那是一等一的好手,但是却不会理政,更不会治理一方水土和百姓,他们各个居功自傲,倚仗自己是军中的功臣,在地方横行霸道,贪赃枉法,无法无天,与恶霸无异,你们说说,是不是这么回事。”

    他此话一出,现场无人接话,一片寂静,鸦雀无声。

    微微眯缝起虎目,唐寅环视周围众人,继续说道:“可是我不相信啊,各位兄弟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老将,当初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强敌和险境都能从容应对,怎么就治理不好区区的一郡、一县甚至一城呢?兄弟们都为我大风的江山流过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