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斜风 >

第116章

斜风-第116章

小说: 斜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刻记住自己还是一名学生

    就是这样

 第二百一十章 清贵

    (。xunshu。oRg 寻书网 书友群:210926547)    “叶语蝶?”柳畅没想到石汀兰与杨长妹耳朵这么灵,他刚同叶语蝶勾搭上,她们这边已经听到了风声

    只是这种事男人是越说越错,柳畅也不知道怎么收场,他只能说道:“你们是正宫”

    “这只该死的狐狸精”石汀兰愤愤不平地说道:“不要说成正宫,有咱们姐妹在,狐狸精就别想进家门了”

    下一刻她重挽着杨长妹的手:“我们才是正宫,没错,正宫只能是我们……只不过,才不嫁你了”

    风中留下了她与杨长妹的笑语,只是柳畅不知道怎么善后才好

    一时风流,居然留下了这么大的后患,只是闻着带着淡淡体香的银票,柳畅心底就带了淡淡的温暖,他自言自语地说道:“没错,你们才是正宫,没错,正宫只能是你们……”

    只是见过了石汀兰与杨长妹之后,还有许多人在等着他接见,而下一位接见的人,就是柳畅口中那位尚堪一用的张玉藻

    张知府心中难免带了怨气,他是以台州知府的身冇份投奔虹军,但是柳畅入城之后,第一时间就把高梁材扶上了台州知府的位置,而他这位真正的台州知府,现在还不知道具体的人事安排是什么

    只是他心底明白,在台州各县上设一层台州知府,已经让下面的官员有些怨言,绝不可能为他设置一个道台或是巡抚,顶多是个清贵的头衔而已

    一想到这,张玉藻就难免带了一丝怨气,只是在柳畅面前,他把这丝怨气掩饰得很好,当即就给柳畅跪下了:“臣张玉藻见过检点主公「泪痕水印」”

    “请起,请起”柳畅这里没有跪拜大礼的习惯:“张府尊,委屈你了,你率台州二百七十万百姓投效义师,柳畅无限感ji”

    这是给张玉藻定下了基调,他不再是只身来投,现在手上的本钱也很有限,而是带着台州二百七十万百姓投效柳畅,张玉藻立即明白自己是又一个范阳徐公

    他一时间老泪纵横,把戏作足了:“先前无知,抗拒王师,致王师顿兵临海城下,多有伤损,又酿成兵『乱』大祸,既对不起王师,也对不起台州百囘姓,玉藻罪不可赦”

    柳畅好生安慰他说道:“张中丞何必这般客气,你率台州全府投效义师,功不可没,千年之下,仍有英名”

    一听说这“中丞;二字,张玉藻立即一个ji灵,他知道在清朝官囘场,中丞可是巡抚的代称,莫不成柳畅要设浙江巡抚

    虽然虹军不过三县之地,纵然得全台州府,那也只是区区六县地盘,但是能捞到一任浙江巡抚,哪怕是只有三个府的浙江巡抚,张玉藻也觉得自己心满意足:“主公何出此言,玉藻一介罪臣,本当从容赴死,只是现在义师初入台郡,对于一切情形尚未十分熟悉,才愿充当主公座前一策士”“张中冇丞是太谦虚了,吾侯中丞如久旱思甘「启航冇水印」霖,有若汉高遇张子「启航冇水印」房,昭烈三顾诸葛,如蒙中丞不弃,辅佐我成就大业,我柳畅三生有幸”

    这话听得张玉藻心都醉了,柳畅继续加了一句:“听闻liu基liu伯wēn开囯功臣第一,渡jiāng策士无双,今见中丞,心知此语「启航冇水印」当加于玉藻公方是”

    柳畅话说得漂亮,张玉藻心底十分畅快,他什么时候受过这等恭维,别人顶多赞他一个张青天bà了,岂敢将他与张子房、诸葛亮、liu伯wēn相提并论

    只是心虽醉了,人却清囘醒得很:“公主过誉,宦海沉浮,荀且偷生bà了,主公无论安置玉藻,玉藻皆无怨言”柳畅知道这已经到最核心的部分,那就是怎么安置张玉藻这么一员投奔虹军的四品大员上,不过他早有想法,他当即说道:“原来是想设一个浙江巡抚之职,只是基业初创,设一台州知府已嫌有余,再设一浙江巡抚,劳用民力过甚”

    “只得委屈先生暂时随我身侧以供赞襄,至于玉藻公的实职,暂定为国史馆总裁……”

    张玉藻只觉得自己眼冒金星,简直要晕过去了,他知道自己所得的职司必然清贵,但是没想到清贵到这等程度

    按清代的传统,国史馆总裁要由大学士兼任,即使是国史馆副总裁都要由尚兼任,实在是因为编写国史是一个极其重大的政囘治问题,非大学士这等一品大员主持不可

    要知道大学士虽然有三殿三阁六位,但正常情况下不过四人而已,而四人之中满汉各二名,从品级上说,这已经是人臣中的极品了

    一品大员啊,大学士兼国史馆总裁,虽然知道这是虚的,但是张玉藻一向好权囘柄,即使这只是伪职而已,仍然让他欣喜若狂:‘谢主隆恩,谢主隆恩”

    只是柳畅还加子一把火:“先生屈就国史馆总裁,实在是屈就,我既起囘义师,就有驱逐满清,光囘复汉山河之念,因此先生屈就国史馆总裁之外,尚要准备编修清史”

    历朝历代,但凡消灭前朝之后,就准备着手编修前朝的官史,如明修元史,清修明史,这种的修史工程已经不能用政囘治问题来形容,而是国本了

    清修明史,历任帝王都是亲自一把抓,对具体问题有具体指示,一定要不能犯一点错误,以乾隆为甚,而主持编修前朝国史者,是显赫到极限了,没有丞相的时代都是由丞相亲自来抓这件事

    “谢主隆恩,谢主隆恩”

    出任国史馆总裁,准备编修清史这两件事实际都是虚职,接下去柳畅决定真正落实张玉、藻的实职:“除了这两件大事,还有一桩紧要之事”

    “现在请玉藻公编修一部伪清暴囘行录,要以地方典志为轴,摘录清妖暴囘行,让我军将士知晓暴清如何不仁……”

    这件事才是柳畅让张玉藻目前要抓的实职,编写国史与编写清史都是虚的,而编写政囘治宣囘传材料却有着现实意义

    别的不说,龙枪营的老兵,柳畅都对他们讲解过许多被清朝故意遗忘或改写的历囘史,但是柳畅只是一张嘴,不可能一个连队一个连队讲解过去

    而柳畅不可能亲自编写一套政囘治宣囘传读物,而张玉藻既然充任一任知府,那么是搞这项工作的最好人选

    “玉藻,我义师中许多官兵尚不知清妖残囘暴所在,视当兵为富贵捷径,因此要教育他们,让他们知晓事理”

    张玉藻也明白过来,前两任职司尚是虚的,但是只要把这最后一项工作抓好了,就能把前两项职司变成实的

    他当即承诺下来:“请检点放心,我们台州府这些查抄的禁囘甚多,我立即亲自去抓,力争把这套伪清暴囘行录在最快时间搞出来”

    从顺治朝开始,一直到咸丰期间,文囘字囘狱案始终不绝,但走进入道咸年间,由于统囘治危囘机的来临,许多禁囘也以抄本的形势开始流传,张玉藻抓禁囘的工作抄得很紧

    他不仅抓政囘治『性』的禁囘,而且还抓非政囘治『性』的禁囘,只是他也喜欢把那些黄带回家去好好读上一读,至于那些时关满清的禁囘,他虽然抄了不少,但还真没仔细读过

    但是现在这些禁囘事关自己的前途,他决定第一时间把这件事搞好,他已经想好怎么搞了冇

    攻击满清这件事并不算难,不但可以从禁囘野史里去找,而且还可以从口耳相传中去寻找,台州历囘史上因为清朝官囘员治政失当而ji起民变的事情为数不少,不要提关于南明的许多记载了

    他已经决定在最短的时间搞一个写作班子,自己负总责,尽可能利囘用临海城的图资源,搜集满清的一切黑囘材囘料,尽快完成柳畅交付的这项任务

    只要柳畅对自己的这项工作满意,那么接下去那个「启航泪痕」国史馆总裁与清史编修总裁岂不是自己囊中之物

    而且他对柳畅一下子就有信心,虹军的强大不仅仅在于有着龙枪营这等天下至强之师,还在于他有着柳畅这样天生的帝皇

    别看这个小检点才十五六岁,张玉藻已经觉得确确实实有帝皇气度,真是应了点检做天子那句老话了

    别的不说,现在虹军不过据有三县之地,众不足五千,已经考虑设置国史馆,甚至要着手编修前朝清史,这等气度,也只有帝皇才有

    “不过国史馆总裁虽然清责,关健还是要外放一任巡抚啊”

    而接见了一位又一位虹军的军官与文官之后,终于轮到了符闻道

    符闻道的脸上有些不安,只是他尽可能让自己平静下来

    冯思贤都能做到黄岩知县兼独囘立营副营长,自己资格与他一样老,比冯思贤有才干,除了有些时候喜欢擅作主张之外,似乎没有别的缺点了

    那么自己应当也能做到冯思贤那个地步,检点找自己来是要升自己的官

    他心底这样强行安抚自己,而柳畅已经看了他两眼

    这两眼,符闻道觉得柳畅死死地盯着自己看了整整两个月

    还好柳畅终于开口:“符排长,知道我为什么找你来吗?”

 第二百一十一章 乡官

    第一卷 赤潮'第二百一十一章 乡官

    ………………………………

    第二百一十一章 乡官

    符闻道当然知道柳畅为什么找他,不就是为了他那一句脱口而出:“内事不决问张大人,外事不决问石娘娘。(。xuNshu。orG 寻书网 书友群:71856301)”

    不管是柳畅还是任何主政者,都不会喜欢这句话,他得为这句话付出不小的代价,何况连“石娘娘”这个词都是首先从他符闻道的嘴巴里冒出来的。

    但是符闻道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只要石娘娘与杨娘娘跟在柳畅身边一日,他就终有复起的一日,因此,他只是回答了柳畅一句:“知道!”

    柳畅很快就宣布了他对符闻道的处置:“兹任命符闻道为玉环独立连连长兼玉环县知事,即刻起程赴任。”

    玉环独立连?玉环县知事?

    符闻道根据没想到柳畅居然会对他作出这样的处置,从某种意义上,是极其丰厚的重赏。

    柳畅所说的玉环县,是指现在的玉环厅,厅作为一级行政单位,实际与县并无什么太大差异,因此柳畅直接就把满清的玉环厅改为玉环县。

    整个玉环县不仅包括玉环岛,还进一步涵盖整个温州沿海的全部岛屿,包括洞头在内,光是户籍人口就达到了十几万人,这还不包括很多没有登录户籍的渔民。

    符闻道现在只是金汤第二连的排长而已,让他出任连长兼玉环县知事,可以说是一步登天了。

    但是细细看来,这个任命又别有意味,冯思贤是以黄(岩)太(平)独立营副营长的身份出任黄岩知县,对于他来说,黄岩知县是本职,独立营副营长则只是他的兼职而已。

    符闻道还听到了一则相当靠谱的传闻,说是施退季接下也要出任太平知县,但情况与冯知贤一样,知县是本职,独立营营长是兼职。

    而现在符闻道则是以玉环独立连连长兼任玉环知县,虽然只是一个前后次序的问题,但是任职的意味完全不同。

    因此符闻道试探地问了一句:“玉环独立连现在在哪里?”

    “现在玉环岛上有从金汤连调出的一个加强排,你负责以这个加强排为基干组成玉环独立连,独立连隶属黄(岩)太(平)玉(环)独立营建制。”

    符闻道明白了自己听说的那个关于施退季的传闻是确实的,自己这个连长都兼任玉环县知县,那么施退季这个营长不出任太平知县,他往哪里摆。

    他更明白柳畅把这个任职的顺序倒过来是什么意思,现在玉环可是叶娘子的地盘,虽然柳畅在那里派了一个加强排过去,叶娘子也已经是柳畅的女人了,但是柳畅对于叶娘子的部下却不是绝对放心,因此派了自己过去担任独立连连长兼县知事。

    只是这个县知事绝对不是什么好差事,符闻道自己的身上已经打上了石汀兰与杨长妹的标签了,叶娘子岂会对自己客气,但是这个火坑自己又不得不跳下去。

    “我能从金汤第二连带几个干部吗?”符闻道现在的要求不高:“最好是连枪一起调过去!”

    柳畅答应了他的要求:“你可以带一个班过去。”

    接着,他拍着拍了符闻道的肩膀说道:“好好干吧!”

    符闻道退出去以后,已经在考虑着自己接下去该怎么干这个独立连连长。

    没错,独立连连长才是他的本职,县知事只是兼任而已,但是他想来想去,却发现一个致命的问题。

    在玉环县这样的海岛县,他做任何事都离不开叶娘子的配合。

    ……

    施退季也在考虑着怎么作好一任知县。

    柳畅是接见了所有人之后,最后一个接见了他,他这算是压轴戏了。

    结果出乎于他的意料之外,他不但如愿以偿成了太平知县,而且黄太独立营还扩编成了黄太玉独立营,成了镇守这三个大县的守备部队。

    因此一出了知府衙门,施退思就带着几个亲兵往回赶,要在第一时间赶回太平县,力争来一个新官上任三把火。

    他一个瑞安乡间的小土豪,居然也有今天这个日子,不但作了一营之长,而且还是一县知事,他决心晚上喝上几杯。

    只是他离城没有多久,后边冯思贤已经赶上来,连声叫道:“施营,施营,慢点慢点!”

    施退季停住了马,笑着说道:“老冯,我是明白你当初的春风得意了!”

    冯思贤一听这话,嘴角就浮现出一丝得意,但是他还是很稳重地说了一句:“这算是媳妇熬成了婆婆,现在加上符闻道,咱们营里算是出了三知县。”

    “一营三知县!”施退思连声赞道:“难得难得,咱们找个地方喝两杯?”

    “别喝了,咱们把事情谈好再说!”冯思贤找施退季那自然是事:“检点开始跟我交代过了,这上忙的事一定要办好!”

    施退季既然是乡间小土豪,自然知道上忙征收是关健:“夏粮马上要收割了,具体是怎么一个章程?”

    “还没定下具体章程!”冯思贤手一扬,亲兵知趣地退得远远得,只剩下他们俩并骑而行:“检点说了,看咱们能征上来多少钱粮,部队就能扩充多少,而县里支用的钱粮也是从中分成!”

    以往只有独立营的话,一切经费都由柳畅供应,但是多了一个县知事的头衔之后,地方行政机关的经费就不可能事事由柳畅与杨长妹审核之后再逐项拔给,那样的效率就太低了。

    “怎么一个分成法?”施退思当即关心起了这个关健问题:“五五?四六?”

    “这怎么可能?”冯思贤答道:“最好也是三七开,龙枪团与楠溪团两个大团需要开支钱粮的太多了。”

    “那就要尽快把队伍补充好,争取在夏粮收割之前多拿下几个县城!”施退思想得比较简单:“这样我们就轻松了!”

    “干部从哪里来?”冯思贤反对施退思的看法:“咱们要一个县一个县地打好基础,把地方控制得牢牢的,绝不能再出现苏镜蓉那样的贼子了!可是咱们有多少干部,现在连知县都是用我们这种人来充任。”

    他这么一说,施退思就明白了,冯思贤继续说道:“何况检点已经下决心了,接下去要设乡官,县里有知县,乡里也要有乡官。”

    具体怎么一个设置乡官的办法,现在柳畅还没定下来一个具体的章程,但是他事先确实与施退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