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生于望族(完结) >

第33章

生于望族(完结)-第33章

小说: 生于望族(完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管事看了看山坡,不明白光秃秃才挖好一半树洞的地方有什么景色可瞧的,便干笑两声:“等山坡上都种好了树,过得几年,景色才好呢。”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是了,表小姐,小的方才从城里过来,大少爷叫小的告诉表小姐,说是昨儿晚上才得的消息,近日官上有一大批犯官家眷要发卖,问表小姐是否有意添几个人手?因温泉庄子上也要添人,因此老爷正要打发人去问呢,若您有意,大少爷就一并问了。”
  文怡忙道:“是有这个意思。因我们家人口少,紫樱还是舅舅舅母借我的,如今张叔升了管事,张婶也要随他一起搬过来,家里就不够人使唤了。只是你说的犯官家眷,是个什么情形?若是犯忌讳的人家,还是不要的好,淘气事小,就怕有什么不好的干系。”
  叶管事深知这位表小姐年纪虽小,却是个有主意的,对这些家务事也能说得上话,便笑道:“表小姐请放心,我们大少爷也是这么说的,因此早就打听过了。那些犯官来头可不小,足有十来个人呢!官最大的一个,听说还是个将军!另外还有知府、同知什么的,据说跟康王之死脱不了干系。这些官场上的事咱也弄不清楚。只是这要发卖的官眷,除了犯官的妻妾儿女,还有他们家里的奴婢,足足有几百人呢!年纪大些的,就算了,怕生了忠心不好使唤,倒是那些年纪小的,十岁、八岁,学过规矩,又容易调教,只要看着老实,还能买来使唤。”
  文怡听了,倒有些可怜这些被发卖的奴婢,又觉得买下几个也能省点教导的力气,况且官卖的奴婢一般不贵,便道:“那就这么办吧,大表哥办事,我最放心了,只是怕累着了他。你就说,待我禀过祖母,就去寻他商量,有不方便之处,一定会求他帮忙的,只是如今事忙,少说也得节后才能空出手来做这件事,请大表哥且安心在家过节。”
  叶管事笑着应了,心中暗暗赞许,这位表小姐年纪虽小,却是个有眼色的,他哪能不知道顾家祖孙身边缺人缺到什么地步?!大节下又是正需要人手的时候,她还能顾念着自家少爷的身体,倒不是个没良心的。
  文怡不知道他心里想的是什么,只在心中暗暗盘算:依家里如今的情形,只要添两三个丫头,再加一两房家人就够了,只是过得两三年,若新田出产好,还得再想法子置产的,那时候要用人的地方就多了,总不能临时再买人,她得好生谋划谋划。
  想了一会儿,她看到叶管事跟经过的聂家仆役打招呼,方才记起自己叫住他的缘由,忙清了清嗓子,笑着探问:“说起来……方才来的几个生人……是做什么的?”
  “说是来寻人的,什么姓柳的少年……”叶管事撇撇嘴,“附近几个村子就没一个姓柳的!再说了,咱们家雇人向来公道,还未成人的孩子,绝不会雇来干重活!这年纪的男孩吃得多,力气又不如成人,雇了不划算,若是叫他多做些,心里又不落忍,倒象是咱们家在折磨孩子似的。万一摔着、伤着了,麻烦更大!这几个人巴巴儿跑来问这个,也不知道打什么主意呢!前一拨雇工才闹过一场,如今又有人来挑事儿了!”
  文怡却觉得那些人未必是冲着雇工来的,提到姓柳的少年,又是上个月在附近出现过……她想起了柳观海,暗道那些人莫不是来寻他的?这么一想,她倒有数了。那几个人都穿着一样的衣裳,细布料子,颜色款式都还算老实,脚上穿的却是云履。这样不伦不类的打扮,叫她不由得想起了前世见过的一些地方豪门大族的家奴。顾家的仆人是不会这样打扮的,但别人家却会,家主也不拦着,反而觉得脸上有光。方才那几个人,瞧那做派,倒有几分象是这样的身份。
  文怡心下厌恶这些人的行事,记起柳观海提过的族人行径,又想起中午时顾庄来报信的人,那厌恶便深了几分。虽然明知道这是别人家事,她不该去管,却还是有心不让那些人知道柳观海的消息。想了想,她笑着对叶管事道:“这里的农户都和气老实,我偶然在村里走走,也放心得很,要是来了不知底细的外人,心里总是免不了害怕的。再说,村里的孩子和姑娘也多,需得提防些才是。我们家张叔有想不到的地方,还请叶叔多多提点他。”
  叶管事忙道:“表小姐放心,便是张兄弟不管,小的也不能叫外人在此乱来的!老爷和大少爷将庄子交到小的手上,若是出点事,小的也没脸去见主人!”
  想到这里,他就耐不住了:“小的方才见那些人出庄去了,就怕他们在附近逗留生事,表小姐,您自便,小的叫几个人追上去,看他们走了没有!”文怡才一点头,他立时转身就走,才走出两步,又回头道:“表小姐,您一个人别到处走,在庄上还罢了,庄外却难说,若是打算到地里去,您也别走远,地里有咱们两家的长工呢,遇事就叫一声!”
  文怡应了,看着他跑开的身影,抿嘴笑了笑,再看向山坡上,顿时觉得那光秃秃的土坡也顺眼了许多。就算离村子有点距离,又有什么关系呢?山上山下都是顾聂两家的长工!老实又有力气,知根知底,若是主家有事,只要叫一声,他们就会跑来帮忙!她家的境况今非昔比,以前是有事要使唤人也找不到人手,如今却不必再愁。只要过几天,新买的男女仆役到了,家中不必再内外不分,祖母的日常起居也有人侍候了。
  想到这里,她的视线无意中扫过那三棵高大的红枫树,颇有几分意动。
  翠花娘打女儿的闹剧还未有停歇的意思,聚集过来看热闹的人却越来越多了。文怡瞧着天色还算早,祖母那边想必一时半会儿不会有吩咐,若是探明那山谷中真有许多得用的药材,回来告诉祖母,她老人家也会高兴吧?她深呼吸一下,抬脚就往庄外走去。
  一路走,一路都有新雇的帮工向她请安问好。文怡一路微笑应着,见到一个年纪最大的帮工,知道他在同伴中向有威信,便对他道:“明日过节,请大叔跟大家说一声,下晌早些回家去,我已经叫张叔备下月饼,大家记得去领。”
  那帮工乐呵呵地应了,又道:“今年多谢聂少爷和大小姐的恩典,昨儿已经领了一份工钱,大家伙凑了凑,商量着要到陈家村去买半扇猪,明儿过午就抬回来!咱都多少年没吃过肉了,托大小姐的福,大家伙儿也能开荤尝口猪肉!”
  文怡笑道:“既如此,你们就跟张叔说,我发了话,给你们再添两只鸡,你们可别嫌菜少。”
  帮工们都喜出望外,纷纷凑过来道谢,还有人要磕头,文怡忙拦住了,笑着让他们工作去:“累了就歇一歇,饭也多吃几口,有了力气才好做活呢,往后咱家的地就拜托大家了。”众人激动得不行,过了好一会儿方才慢慢散去。
  那年纪大的帮工留了下来,问她:“大小姐这是要上山去?”
  文怡点头:“就是到附近的山谷走一走,听说那里有不少药草。我有些好奇,想去瞧一瞧。”
  那帮工道:“倒也不远,那地方怪,外头看不出来,里头挺好看的,也没什么蛇和虫子。您若是有事吩咐,就在谷口叫一声,我能听见。”
  文怡更放心了些,点点头,便再往上走,不一会儿就来到了红枫树下,回头看了看,那帮工就在底下不远的地方朝自己招手呢,她笑了笑,便顺着树旁的小路往前去了。
  不知是不是因为走的人多了,那小路并不难走,一路踏着落叶前行,还时不时能踩到干枯的树枝。偶尔有只蚂蚱从草丛里跳过,文怡小心避过了,却不觉得害怕,抬手挡开下垂的枝条,暗暗庆幸今天的树上没蛇。
  走了大约七八十步,地势缓缓下降,前方忽然出现了一排灌木丛,挡住了去路,文怡沿着脚下的小路一拐,前方猛地豁然开朗,一大片高矮不一的花草便出现在她眼前。
  阳光下,芳香蔓延,文怡深深吸了一口气,心里有一种温暖安定的感觉。她走上前去,在花草丛间穿行而过,认出了好几种药材:有零陵香、有紫苑、有白术……山谷边缘与树林交界处还有前胡……
  她认不出所有的药材,却惊喜地发现祖母常用的药方子上大部分的药材都能在这里找到,心里满是欢喜。只是,她又添了疑惑——这些药草种植的方式似乎有些古怪?
  一阵轻风吹过,花草地里响起了沙沙声,香气再次四溢。忽然,文怡脚下一顿,头转向一个方向——她似乎听到了有人说话的声音。
  那声音隐隐约约的听不清楚,文怡寻声走过去,待风停了,她才发现声音是从一处小树林里传出来的,而且声音的主人并不陌生,正是将曹家村民引介给顾聂两家的小厮寻文。
  “……那人喝醉了,就住在村里。小的不知道他是顾家哪一房的仆人,又是来做什么事的,只是听说好象是来传话送信的,而且瞧顾家小院的情形,不象是好事儿。张管事将那醉鬼扶到邻居家时,脸色也不大好看呢!后来他出门后,小的跟了上去,本想寻机打探的,却无意中听到他小声嘀咕了一句:‘六房都这样了,为什么别人还不肯消停?!真真连一天安心日子都不叫人过了!’”
  文怡诧异地瞪大了眼,停在原地侧耳细听。
  接下来却是罗明敏的声音:“看来大户人家都是差不多的,你们柳家如此,他们顾家也没好到哪里去!”
  回应他的是柳观海的声音:“孤寡之家,日子向来难过,她家又没了男丁,在族中更无依靠。这么说来,我倒比她强些。寻文,你多留意一下顾家的情形,若是又有什么人找上门来,记得告诉我,万一有事,我也能及时援手。”停了一停,“你说……顾家地里的活几时能忙完?她们祖孙俩这个中秋节能安心过么?”
  “能,当然能!小的问过叔伯们,都说明儿就能忙完了。顾家有意要雇他们做长工,因此大家心里也不发愁。我娘还叫我明天回去吃团圆饭,说是……村里要凑钱买半扇猪……”寻文说到这里,就有些迟疑。
  罗明敏笑骂:“看我做什么?!想回家就直说!索性多放你半天假,今晚就回吧,后日早上再回来!”
  寻文惊喜万分,大声致谢,罗明敏又骂:“别光顾着谢我了,还有好些药草没采呢,回头老头子见了又该说我了,快来帮忙!”
  “老头子早就看见了!”小树林后转出来一位老人,背着大竹篓,白发白须,精神十分爽利,面上似笑非笑,“可叹你们几个小后生,眼神儿比我老头子还不如!话都叫人听见了,还懵然不知!”
  柳东行与罗明敏正手忙脚乱地背起原本放在脚边的药篓,闻言都愣住了,前者顺着老人的目光望过去,发现文怡就站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脸上的表情分明在告诉人:方才的对话她都听见了!
  文怡万万没想到会遇上这种境况,全身都在发麻,只觉得十分尴尬,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今天后台抽得真厉害……)


第四十二章 零陵飘香
更新时间2010…12…31 19:13:58  字数:5074

 文怡一时太过尴尬,因见那“柳观海”也是低头不说话,罗明敏与寻文更是眼神乱晃,只有那新来的老人抚须微笑不语。为了打破僵局,她先向老人道了声万福,见他背上的竹篓中装满了草药,便猜测道:“老人家,可是村里的人所说的萧老大夫?”
  老人哈哈笑道:“老头子虽觉得自己是个行医之人,世人却从不把我当大夫看。小姑娘既然知道我是谁,也别笑话我老头子倚老卖老,只跟村里人一般,叫我一声萧爷爷便是了。”
  文怡陪着笑了两声,不敢托大,恭恭敬敬叫了声“萧爷爷”,又问:“您老人家今儿是来采药的?晚辈先前听村里秦家女儿说,村长爷爷的孙女儿常来这里采药,便一时好奇,想过来瞧一瞧。只是到了地方一看,便觉得这里的药草不象是天然长成的,难道是萧爷爷所种?”
  萧老大夫一听便乐了:“你眼睛倒利!你说的是翠花丫头吧?那丫头最是刁钻调皮不过了,小时候拔人胡子,大了就采人的药草!这里不是我的地方,我不过见此处适合种药,便随手洒了几把种子,不想真个种出来了,也是意外之喜。后来得了草药的种子,我便仍旧往这里洒,有了产出,给人看病开药也能省些本钱。翠花和云妮两个小丫头,镇日跑来折腾,摘了我的药,反管我要钱!得了钱却跑去买花呀粉的,可见是小姑娘长大了爱打扮了,我老头子拗她们不过,只好认了这亏!”
  他嘴里虽是骂,脸上却一直带笑,眼中还透出几分宠溺之色,可见并不是真的怪罪翠花与云妮。文怡陪着他笑了笑,便道:“这小谷里草药这样多,您老未必能采得来,若是跟她们说一声,叫她们替您打下手,过后再赏几个钱,也是一样的,岂不比她们不知根底折坏了您的药来得强?”
  萧老大夫抚须大乐:“这话说得是!明儿就叫她们来!”又指了指柳罗二人:“这两小子近日缠得我头疼,我叫他们来打下手,可惜笨手笨脚的,反倒把好药给糟蹋了!”见罗明敏撇嘴,两眼一瞪:“难道我说得不对?!若不耐烦,早日离了这里就是!”
  罗明敏不吭声了,埋头理着竹篓中的药草,萧老大夫看得直摇头,又扭头去瞧柳东行的,放缓了神色:“你小子还有些章法,比前些天好多了!”柳东行低头不语,耳根却在发红。
  萧老大夫仿佛没看见他的窘状,只回头对文怡笑道:“丫头比小子要细心多了。小姑娘,我方才见你走过来时,小心避开了药草的根,怕也是个懂药的吧?”
  文怡把视线从柳东行的耳根上移开,对萧老大夫笑道:“只些须知道些粗浅道理,不过家祖母常年有旧疾,因此有几种药倒是知道得多些。”
  “哦?”萧老大夫眨眨眼,“是什么样的旧疾?”顿了顿,又笑了,“罢了,瞧你的穿戴也知道不是寻常人家,想必早请了好大夫来瞧,我老头子就不必多事了。”
  “您过谦了。”文怡小心翼翼地道,“太平山周边的人家,谁不知道您老人家医术高明?家祖母的病已有多年,请过十来位大夫,当中也有一两位名医,只是一直不见好,每年秋冬两季,总要犯几回的。晚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自打听说了您老的大名,早有心要向您请教呢!”
  萧老大夫抚须笑笑:“小姑娘真会说话。既如此,你就把你祖母的症候说与我听听?”
  文怡忙把卢老夫人的病状细细说了出来,接着又说了几位上门的大夫所开的方子,其中就包括王老太医开的——她为祖母的顽疾忧心多时,这些东西早就牢记在心了。
  萧老大夫放下药篓,随意往旁边的石块上一坐,便低头寻思。文怡不敢出言打搅,只偷偷瞧了柳罗二人一眼,见罗明敏鬼鬼祟祟拉了寻文溜远了,柳东行却还不觉,仍旧低头在整理那篓药草,她咬了咬唇,转回头去,只肃然静候萧老大夫的回应。
  萧老大夫想了一会儿,便把王老太医开的一个方子单提了出来,道:“这个方子开得不错,是真有本事的名医开的,只是略嫌平和些,药力不足,因此你祖母吃了,当时见好,过后一着凉,便又犯了。但若再犯时仍旧吃这个方子,便有些不对症,这位名医没再对症下药么?他倒不怕坏了招牌?!”
  文怡心中有数,王老太医开的方子固然好,但不是每次都能请到人的,有时免不了要找上别的大夫,他们医术有限,开的方子未必对症,只怕祖母的病会拖上这么多年,也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