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宦海龙腾 >

第72章

宦海龙腾-第72章

小说: 宦海龙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区纪委会派出一名新的副主任兼任纪检主任,人事局会调整三名副主任的工作,这里有一份这四位同志的资料,你看一看。”萧宸微笑着拿出几页订书机订好的材料纸给陈明成道。
    陈明成的手微微一抖,头皮一麻,心说萧书记的胆气还真是很足啊,一下子把四个副主任全部换了个干净。他低头接过萧宸递来的材料纸,瞥了萧宸一眼,感受到萧宸的淡然自若,仿佛在经开区做出这么大的人事调整在他看来根本不算什么大事一般。陈明成忽然有种感觉:在这样有魄力的领导手下做事,或许……也挺好吧?
    ----------
    嗯,等下还有一章。
第65章 一对一扶贫
    1994年4月13日,鼎清区主要领导带领相关领导和企业家分别深入本次选定的16户特困户家里进行了一对一的帮扶,为他们送去米、面、油和总计三万多元的慰问金。此次帮扶拉开了鼎清区县、科级干部帮扶特困户和贫困大学生活动的序幕,成为鼎清区1994年重磅推出的第一项惠民新举措。
    在去年底,鼎清区委、区政府就开始谋划酝酿帮扶举措,经过多次反复研究,决定正式开展此次活动。民政局立即组织工作人员深入群众家中了解社情民意,调查核实特困群众,为社会各届人士帮扶提供可靠信息。选定帮扶对象、联系帮扶人员、组织签订“帮扶意向书”、建立“帮扶档案”,并定期统计帮扶进展。
    本次帮扶活动特点鲜明,一是帮扶与被帮扶的范围广,不仅有行政机关领导干部,还有很多企业家;二是提供帮扶的标准高、力度大,帮扶时间为五年,帮扶要实现“四个基本保证”,即基本保证帮扶对象生活温饱、基本保证帮扶对象子女上学、基本保证帮扶对象有疾病能就医、基本保证帮扶对象能维持正常生产。截至目前,已有7名县级领导,9名企业家签订16份“帮扶意向书”。
    其中,最先确定并签订帮扶意向书的区领导,就是本次活动的总策划、区委副书记萧宸,继他之后,区纪委书记李云新、区政法委书记刘文军、区人武部长赵雷、副区长郑之鹏、副区长张洋、副区长彭业也随即签订了帮扶意向书。
    按照萧书记的指示,此次帮扶活动必须充分体现标本兼治原则,帮扶者根据被帮扶人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帮扶者通过引导、提供好信息、出“金点子”等方式,即进行“造血”帮扶,为帮扶对象自救创造条件,使帮扶对象找到脱贫门路。在本次活动中,远东稀有金属工业公司的李利伟总经理在得知他帮扶的施美老人还带着一个刚刚高中毕业面临就业的小外甥时,当时答应为她外甥在远东稀金提供一个工作岗位。
    萧宸自己则按照之前的计划,来到欢溪镇岳家岗村村民岳大民的家中,送来了两袋大米、两桶食用油和两千五百元现金。这两千五百元现金,是萧宸两个月的正式工资,这时候还没经历公务员连续数次的加薪,萧宸虽然是区委副书记,享受一些津贴,但正式工资也只有一千两百五十元而已,当然这个数目对于农村里的绝大多数农民来说,已经相当高了。萧宸这两千五百元的现金帮扶,至少足以让他们度过半年有余。
    面对区委萧副书记,岳大民十分紧张,不知道为什么,他总感觉说着普通话的官,肯定是大官。而这个萧书记虽然年纪很轻,但只要一看他身后那一长串的随从就知道,这真的是个大官,比村支书大了不知道多少——没看见支书基本上都插不上话,只是一个劲地在旁边傻笑么。
    “我屋里有一个妹子(女儿),两个伢儿(儿子),我屋里妹子去年毕业哒,考得几多好,就是没得钱读书,读大学好贵的……两个伢儿一个读高一,一个读初二,高中要的钱也好多类……”岳大民用乡下口音的朗柳话叙述着。
    他说的话,萧宸听得微微有些吃力。其实朗柳话属于普通话系的分支,正规说法是古代的西南官话一支,算起来还是相对接近以北方官话为基础形成的普通话的,只是南方方言实在太多,仅仅就在朗柳一个市,城区人说话的语调跟乡下又有一些不同,有时候一个县区都会有一些差别,不同的县区差别又更大一点,所以萧宸在区委听人说话不怎么困难,在这里听起来却有些困难。
    他不禁微微瞥了一眼在岳大民身后站着的岳小莲,她的普通话倒是比较标准,想是读书的时候念课文念习惯了,普通话就自然过了关,看来教育果然是最重要的事情啊。萧宸这一刻忽然精神恍惚了一下,他想起国外很多人总喜欢拿华夏和印度相比较,实际上他却觉得印度跟华夏是不能比的,就从语言上来说,印度就很麻烦,华夏民族有着儒家文明的传承,即便被破坏了很多,但根基还在,这种文明的力量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源泉,而且华夏有着全国统一的普通话,全国人民都能用汉语普通话进行交流。而印度则不然,他们民族极多,民族问题严重,特别是种姓制度的残余,在萧宸看来更是落后的体现,而且语言也十分众多,没有印度本国文化的统一语种——当然统一语种不是没有,可惜是英语,一个殖民者强加给他们的语言,一个奴隶文化的继承。
    萧宸摇摇头,让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回来,但他这一摇头,却让岳大民心里一慌,难道自己刚才什么话说得不对,萧书记不同意?
    他一惊慌,说话就开始结结巴巴起来,岳小莲在他背后直着急,老爸的表现真实太糟糕了,也不知道萧书记心里是不是已经笑话死了,想到这里,她就有些泄气和懊恼。
    萧宸却笑着道:“大叔啊,您别着急,慢慢说,我都听着呢,好吧?……嗯,你刚才说到读高中要很多钱,我想问问,很多钱究竟是多大一笔钱?我记得政务院和国家教委都已经连续数次下达文件,要求制止学校乱收费的现象,尤其是农村学校乱收费的现象,现在应该已经有很大的改善了吧?”
    岳大民见萧宸这么问,心里就有些嘀咕,怎么跟小莲说的不同呢?小莲不是说,这个萧书记是要抓乱收费的事情吗,怎么听这口气,倒是像在为乱收费说话呢?他这么一想,就有些犹豫。
    岳小莲见老爸沉吟了一下没说话,心里就急了起来,老爸这个人,还真是越穷胆子越小,自己又什么都不懂,还喜欢瞎想,也不想想,萧书记这样安排自然是有他的深意的,你按我说的,他问什么就老老实实答,自然错不了。她心里一急,连忙伸手在老爸背后捅了一捅。
    岳大民被女儿一捅,心里琢磨那天女儿回来还是萧书记派的车送的呢,难道萧书记早就跟小莲交代好了的?那倒是要照实说才好了。他瞥了一眼不远处村里土路上停着的桑塔纳轿车,心里一阵羡慕,以前算命的说女儿有富贵命,现在看来只怕真有那么一点,要不然怎么会能坐到桑塔纳呢?那可都是当官的和有钱的才有得坐的呢。
    他心里一转过弯来,就忍不住要诉苦了:“萧书记,您是不晓得啊,我们插田的人造孽(这里是可怜的意思)啊!那时候小莲读个高中,一屋人穷得叮当响,到处借钱啊,学校天天收钱,一哈子交这个费,一哈子交那个费,萧书记,你是当大官的,最有文化了,你帮我看看,我们交的那些钱是不是真的都要交?……”
    萧宸面色逐渐严肃下来,点点头:“大叔,你说,我帮你合计合计。”然后转过头,朝后面的黄睿和徐菲道:“黄睿,记好。小徐同志,你也记一下。”
    ----------
    总算完成了,网吧果然只适合玩游戏,郁闷。
第66章 让孩子们上得起学
    黄睿连忙从口袋里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从衬衣的胸前左边口袋掏出圆珠笔,开始准备记录。
    徐菲也立即从后面走了出来,手里小本子和笔已经准备好了。她是宣传部的干部,倒是很习惯于在领导后面随时准备好纸和笔。
    萧辰其实是不知道,徐菲这时候已经是新闻协调中心的副主任了,上次胡明见了萧辰从远东回区委的时候第二次把徐菲带在车上,没过几天,就把徐菲提拔为新闻协调中心的副主任了。这次事情在宣传部明面上没什么人说话,但实际上很多人私下说起的时候,都说胡部长这是在向萧书记示好云云,还有些人甚至信誓旦旦说胡部长因为对萧书记“进贡”了部里的一号美女徐菲,现在已然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早就是萧书记的人了。
    萧辰隐约听黄睿和老韩都提过一下,但他并不怎么关心这个,自己跟徐菲之间完全什么事都没有,坐两次自己的车就表示她是自己的禁脔了?至于胡明将她送给自己,那就更没边了,胡明是她什么人,能把她送给自己?
    黄睿和徐菲一准备好,萧辰就超岳大民示意了一下:“大叔,说吧,我这帮你听着。”
    岳大民就开始一项一项地数起费用来,除了那天岳小莲提到过的,岳大民居然还记得一些稀奇古怪地收费。譬如卫生费,这个费本来就奇怪,居然还分成了公共区卫生费、班级卫生费、学校卫生防疫费,还有一个班上自己收的卫生费。
    萧辰眉头皱得成了川字:“班级卫生费和班上自己收的卫生费,有什么区别?”
    岳大民茫然道:“我不知道啊。”
    萧辰把目光移向岳小莲,岳小莲已经连忙解释了:“班级卫生费,是学校收的,理由是班上的卫生需要学校一些用具。”
    “那班上为什么又要收?”萧辰感觉,自己就算想给学校找理由,好像也很困难了,何况他本来就没这个意思。
    岳小莲解释道:“班上收的……是抹布、拖地的洗衣服、玻璃水这些东西的钱。不过……一般是用不完的。”
    萧辰面色就沉了沉,这里面的情况不消说,猜都猜得到了。
    岳大民却还不满意,继续道:“那个班上收费的花样也很多呢,这个是卫生费,还有老师的粉笔要收费,黑板刷坏了要收费,一起去看电影也要收费……”
    “这个不是。”岳小莲打断老爸的话,对萧辰解释道:“这些不是分开收的,全部都在班费里面了。”
    萧辰皱眉道:“这个交班费我知道,可你们这个班费交得过了吧,老师的粉笔怎么要学生负责?学校干什么的?”他的语气到这个时候已经有些严厉起来了。
    岳小莲还没说话,岳大民却撇撇嘴道:“粉笔算什么,老师的备课本、钢笔、辅导资料……都是学生交钱呢。”
    萧辰咬了咬嘴唇,转头问跟着他来的一群干部:“同志们,大家回忆一下当年你们读书的时候,学校有让你们交这些钱吗?”
    这话,换来了一阵叹息声。
    萧辰站起来,微微抬头:“同志们,有一句话我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话,让我想起普鲁士时代的德国。德国取得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高度重视国民教育,着力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国民素质,从而为国家的振兴提供强大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对此,普鲁士元帅毛奇在普法战争胜利后曾经自豪地说:‘普鲁士的胜利早就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决定了。’同志们,我们党和国家也是很重视教育的,但是你们听听,教育战线的实际情况又是怎么样的!”
    萧辰其实对现行教育体制很有意见,前几年有一次跟大姑就提到过,当时大姑还半开玩笑的说,让你来干教育部长,你打算怎么干?
    萧辰还记得自己的说法,最根本的两点是:去掉分数制度,全民普及大学本科。结果大姑笑着说,你的想法是好的,国家照样也这么想,但想归想,实际操作归实际操作,现在的条件是不允许的。
    萧辰还记得当时自己很不服气,教育这个东西,的确是投资大见效慢,可这种百年大计甚至千年大计,见效慢是当然的,谁能指望今年花了一万亿在教育上,明年就有十万亿的回报?可慢,也要干啊,德国不就是典型案例么?
    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施《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早在1717年,普鲁士帝国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就颁布了一项《义务教育规定》,明文规定“所有未成年人,不分男女和贵贱,都必须接受教育”。在普鲁士,受教育和服兵役一样被视为公民必须的义务,而国家则为它的公民提供免费教育,通过教育,灌输民族统一的思想,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当有些大臣劝威廉一世考虑办学经费问题时,国王斩钉截铁地说:“这些钱相对于我的长远收益来说,算得了什么?我推广教育,改善的将是我整个国民的素质啊!”威廉一世的儿子弗里德里希大帝继位后,也坚决贯彻义务教育的基本国策,于1763年8月12日亲自签署了世界上第一部《普通义务教育法》。
    德国在发展教育方面首先是教育理念的变革。主张公民受教育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在将来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其二是提倡教育和研究的有机结合。三是建立灵活的教育制度。四是职业技术教育十分发达。
    德国的教育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到19世纪60年代,适龄儿童入学率已经达到97。5%。在普及全民教育的同时,普鲁士还建立起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现代大学——柏林大学。国王威廉三世把豪华的王宫捐献出来作为大学校舍,同时保证国家必须对教学和科研活动给予物质支持,但是不得干涉教育和学术活动。柏林大学的活力与人才培养,为德国强国梦想的实现奠定了基础,也为全世界现代大学模式开了先河。
    全民教育为德国培养了高素质的国民,大学给德国带来了创造和发明。国民素质的大幅提高使德国终于在1871年实现了统一,并一跃而成为世界一流强国。19世纪中期后,德国的科学家所做的贡献,比英国、美国、法国的总和还多得多。从1851年到1900年,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取得的成果达到202项,超过英法两国的总和,居世界第二位。直到今天,哪怕德国两次世界大战战败,却依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科技大国之一。
    这,就是科技的力量,就是人才的力量,就是教育的力量!
    萧辰坚信,只要有“哪怕穷得大人吃不饱饭,也不可让孩子读不起书”的精神,华夏的崛起才将真正地势不可挡!
    然而,作为教育战线的第一线阵地,学校在干什么?
    萧辰望着一众默然无语的干部们,缓缓说道:“我相信同志们大多也都是有家室的人,家里也是有小孩的。你们想一想,你们身边的孩子所受到的教育……正常吗?”他微微顿了一顿,继续道:“你们觉得,一个每天只会乱找理由,这样那样乱收费的学校,能够给自己的孩子带来真正良好的教育吗?是教会孩子说谎?还是对任何事情都不敢负责任、乱找借口?”
    一名四十来岁的干部这时忍不住大声道:“萧书记问得好,有时候我也怀疑孩子的一些不正常现象是哪里学的,当时我总是觉得是一些社会风气太差,影响了孩子的心理,然后我也经常自己找原因,反思是不是我和他妈妈在家里的某些表现让他失望,但是听了萧书记今天的话,我才突然发现,我竟然忘了学校!是啊,要是学校自己就成了染缸,怎能指望孩子洁白无暇?”
    “啪啪啪啪!”萧辰带头鼓起掌来,紧接着,所有人不论真心还是假意,都跟着鼓起掌来。
    萧辰点点头,转身对岳大民道:“岳大叔,你反应的情况,区委一定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