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陌路商途 >

第314章

陌路商途-第314章

小说: 陌路商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觉得拿到这家公司的30%股份是否可能?”周利文直截了当地问。

    “比较困难,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对于这家公司的情况亚伦脑中早就有详细资料,他略微思索后给了这样的一个答案。

    “哦,是不是这个家族要保持对企业的控股要求?”周利文手指在文件上点了点问。

    亚伦点点头,告诉周利文这家公司拥有者的情况,而且亚伦很清楚周利文为什么会提出30%股份的要求,因为在之前他也曾经向对方提出过这个要求,但是被对方给拒绝了。这家企业继承者是一位非常固执的中年人,根据了解那些专利就是他研究的,也许是专于技术方面的原因吧,这位先生有些缺乏和人打交道变通的性格,这也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投行对他进行投资的原因之一。

    “这有些难办了……。”周利文想了想,接着又道:“这样吧,这个方案我觉得问题不大,但关键还是股份比例上。如果对方能够让步到30%我们就接受,如果坚持不更改的话,我们就想想其它办法。”

    “这也是我考虑的,也许我们可以以不可稀释股份的要求,或者说优先追加增资的要求逼迫对方让步,我想再加上一些必要的手段,没有人会拒绝我们的要求。”亚伦一脸坏笑的回答道,周利文同样也笑了起来,搞金融的人都不是老实人,老实人是根本不可能吃这碗饭的,何况亚伦这样的行业中的佼佼者呢?在有些时候,利用一些手段也是正常的,商业嘛,不都是尔你我诈的?这些周利文非常明白。

    顺便,周利文也告诉亚伦,对于之前三个高科技项目他也没有什么问题,可以按照方案去处理。见亚伦眉飞色舞地点头答应后,周利文继续翻到了最后一个项目,当他看见项目内容时候忍不住咦了一声。

    (这几天都有事,所以合并大章,请多支持!另外四月一日新书会在起点发,已经内签完毕,到时候请大家多多捧场!顺便求票求推荐!谢谢!)

第522章 下注

    最后一个项目让周利文有些惊讶,因为这个的目标对象居然是中国的杰利汽车公司,而杰利的项目要求是要寻求一家海外的汽车品牌进行并购,以提升其在汽车制造业的技术工艺和拉动自身品牌价值。

    “这个项目怎么没有目标?”周利文翻了翻里面的内容,基本都是对于杰利公司的资料,还有些是他们所并购目标的设想。但对于具体并购目标,在这些内容中没有体现,周利文不由得问了一句。

    “对方只是提出了个框架,毕竟全世界的汽车品牌实在是太多了,具体得比较后才能确定,所以暂时没有明确并购的目标。不过,我们投行针对这个项目做了个初步的计划已供对方参考。”

    说着,亚伦把一份打印着的名单递给了周利文,上面是他通过一些专家对于杰利这家汽车公司的资料比较后所预先删选出来的目标对象。周利文接过后看了几眼就抬头问他:“这份东西已经给杰利方面发过去了?”

    “暂时还没有,由于这是一个大项目,必须得到你的认可我们才能正式启动,而且按照这项目规模和操作步骤,投行方面会派人去中国和对方细谈。所以我准备去谈的时候再把这份东西交由对方作为参考。”

    从正常商业角度来看,亚伦的这种方式并没有什么问题,而且他所删选出来的汽车品牌也是经过专家精心比较出来的。根据对于杰利公司的情况,包括其公司规模、生产能力、品牌影响力、财务资料等各方面的考虑才圈定了这份名单。

    亚伦圈定的这份名单中,从技术应用和并购方面来看,对于杰利公司是非常合适的。按照专家的分析,无论是杰利公司选择其中那一家进行并购,都能在短时间内对对方的技术进行消化,同时所付出的并购资金也是最为划算的。用一句话来替代,就是用最少的钱买到最合适的东西。

    可是,当周利文听完亚伦的述说后,当即就笑了起来。他看看手中的这份名单,忍不住摇了摇头,接着在亚伦的面前就把这份名单和废纸一样揉成了一团垃圾,随后把它给丢到了边上的垃圾桶里。

    “这……!”亚伦瞪着不可思议的目光看着周利文,他不明白周利文这么做的用意,难道周利文是对于这个项目不看好而进行了否决?想到这,亚伦顿时有些急了,要知道他拿出来的五个项目中,其实最看重的就是这个杰利的并购项目。

    “怎么?很惊讶是不是?”周利文笑看着亚伦问道。

    “当然惊讶!老板,我不明白这个项目有什么问题,你为什么要否决它?我希望你能给我点时间,让我仔细和你谈谈这个项目的情况……。”亚伦有些发急地说道,双手比划着情绪有些激动。

    “呵呵,谁告诉你我否决了这个项目?”周利文神色平常地笑问。

    “我觉得你否决它是大错特错,因为……等等!老板你刚才说什么?”亚伦正打算努力说服周利文改变主意,可话刚讲了半句突然间回过神来,似乎刚才周利文说他并没有否决这个项目?

    “我没有否决它。”周利文伸指在文件上点点。

    “可是你刚才为什么又……?”亚伦只觉得自己脑子一下子有些糊涂了,他伸手向丢在垃圾桶里的纸团问道。

    “项目是好项目,不过那份东西嘛,我认为它应该呆在现在的地方。”周利文轻描淡写地回答道,他这话等于是告诉亚伦,这份所谓专家搞出来的名单其实就是个垃圾,周利文看到的是项目本事,但不看好这份名单。

    “为什么?老板,这份名单当初选择的时候是参考了对方的具体情况,按照专家小组给出的意见,无论杰利公司选择其中那一家公司都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是这样么?”周利文问,见亚伦毫不迟疑地点点头后,他又问道:“按照你们搞出的这份名单里,其中并购价值最大的一家汽车品牌是多少估值?”

    “5亿美元,这是一家中型的汽车工厂,在技术储备方面很有独到之处,但因为这些年的经济原因,再加上各大品牌的激烈竞争,对方才打算出售它。按照投行的预计,如果能够以它为目标完成这个并购,将为我们带来近一亿美元的收益,而且杰利公司也能从其中获得所急需的东西。”

    “你所指的急需的东西是什么?汽车工艺?整车和局部技术?还是一些设计方面?”周利文问道。

    “这些都有,更重要的是这家公司还有着完善的制造程序,拥有一批熟练工人和技术人员,这都是杰利公司所急需的。如果他们能得到它,我可以保证仅仅一年的时间就能完全消化这些东西,从而带动杰利公司的快速发展。”

    “哈哈哈!”见亚伦一本正经地阐述着他的看法,周利文这时候忍不住就大笑起来。笑得亚伦是稀里糊涂,他丝毫不明白自己说的有那些可笑,周利文为什么会笑成这样。

    “我亲爱的亚伦,不能否认你是一个精通金融和投资业的精英,同样也是为客户着想的优秀经理人。可是,你要知道杰利公司是一家中国公司,中国人的想法和西方人的想法是完全不同的,在你看来所挑选出来的最适合的东西,对方说不定非但不领你的情,甚至还会认为你看不起对方。”

    “这……这怎么可能!”亚伦惊愕地张大着嘴,周利文居然直言不讳地指出他所做的一切全是错的,或者说他从一开始的出发点就错了。可是他怎么都想不明白自己错在了哪里,因为对方在目标要求的情况下所提出的几点他在选择对象中都做到了啊,难道是自己有什么地方没考虑到么?

    见亚伦的脑袋依旧没转过弯来,周利文笑呵呵地拍拍他的肩膀,随后告诉他,他从一开始所选择的目标的确就错了。对于杰利这样的公司,在这种并购情况下,根本不用去考虑什么有关技术、工艺和人员储备等各方面要求,仅仅只要考虑一点,而这点才是最为关键的,也是这个项目成败的中心点。

    “是什么?”亚伦急问。

    周利文笑着说了一个词,告诉亚伦,这点就是“品牌”。

    “品牌?你说是汽车的品牌?可是在我选择的名单里有几家公司的品牌也是小有名气的,包括刚才我向你提到的那家公司。”亚伦依旧不明白地问道。

    周利文伸指在他面前晃晃,笑眯眯地说道:“不不,小有名气怎么够呢,客户其实真正需要的是大品牌,比如奔驰、宝马、福特、通用这样全球闻名的汽车品牌,而不是那些只有少数人才知道的品牌。而且在这些品牌中,高档汽车品牌最为合适,如果有可能的话比如说捷豹、劳斯莱斯、英非尼迪、法拉利等等。”

    “我的上帝!”亚伦惊呼一声,瞪着不可思议的眼睛连连摇头,周利文后面说出的汽车品牌都是一线豪华车的牌子,有些汽车还是纯手工打制的,比如劳斯莱斯。但实际上,这些品牌虽然响亮,可在汽车工业中其实并不算成熟的汽车制造商,因为它们的局限性很强,仅仅只是追求某一方面,比如豪华、奢侈等,至于在工艺和技术方面也见不得比福特、通用这样的大型汽车公司强,甚至连一些中型汽车公司也比不上。

    毕竟,大批量生产汽车和耗费金钱和人力专一的堆积出一款经典车完全是两个概念。其效率和产生目的的不同,注定了他们的方向也是不一样的。另外,就以劳斯莱斯为例,劳斯莱斯的名气虽然响,可要知道它真正的生产工厂规模连通用汽车的一家分厂的一个车间都比不上。说句不好听的,仅仅只是一些拥有顶尖手工制做汽车的专业技师在一个不大的汽车工坊里生产出来的。这样的品牌对于一家要发展的中国汽车公司有什么帮助呢?

    而且更重要的一点,这些品牌的转让是非常昂贵的,花那么多钱,买一个无法大批量生产的汽车品牌,除非是钱多得花不完的富豪才会这么干,比如说周利文这样的有钱人,那天心血来潮打算搞一家小型汽车制造公司玩玩,从而买下一家高档汽车品牌来满足一下欲望什么的。

    “怎么,不信?”见亚伦目瞪口呆的样子,周利文顿时就乐了,心里暗叹这就是东西方的差异和不同啊!在中国人眼里,越是高档的东西越是好,杰利公司作为一家民营汽车制造商,他们之所以要并购海外的汽车品牌公司无非就是要扯虎皮作大旗而已。并购的牌子越响亮,名气越大,他们越高兴。至于什么工艺,技术和储备包括汽车工厂规模等等,在杰利公司看来全是个屁。

    只要捞到一家响当当的汽车品牌,那么杰利公司就能立即提升其在汽车行业中的地位,当然这个地位是指国内的地位,至于老外认不认就根本不是个事。这就和宰相的门房三品官差不多,用一句成语来表达也就是狐假虎威。有了这层皮,公司的档次也就提供了,说话的腰杆子也就粗了,他们所生产的普通车子也就能卖得更贵了。

    不买对的,只买贵的,这就是中国人的心态。面子才是第一位的,亚伦不是中国人,他永远都明白不了中国人心里在想些什么,而周利文却一眼就看出了杰利公司真正要的是什么。

    当周利文耐心地把这些东西灌输给亚伦后,亚伦是听得一脸的震惊,他怎么都搞不明白,中国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维方式,这在他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不管如何,亚伦能接受也好,不能接受也好,周利文告诉他,只有听他的建议才能完成这个项目,如果以亚伦之前的方案来进行,这项目百分之百是绝对不会成功的。

    “好吧,你是老板,你说了算。”亚伦最终点了点头,毕竟周利文说的没错,他才是最了解中国人的想法。

    接着,周利文就建议亚伦在高档汽车品牌中选择一些汽车集团有意向出售的品牌来作为方案。这点对于亚伦不是什么难事,他答应后,仅仅只花了一周不到的时间就拿出了一个新的名单计划,而这时候周利文已经离开了纽约回到了美国西部,为了让周利文确认这些,亚伦甚至亲自赶了过去和周利文见面。

    周利文看完了这份新的名单,从其中划去了几个品牌,留下了最后四个品牌,而这四个品牌说白了都是一个空架子,除去拥有品牌价值外,在技术方面并说不上特别优秀,甚至连其专门的汽车工厂规模也不大,比起之前名单亚伦所提出的那家中型汽车制造厂相比小了许多。

    当然,其价格相比并不低,毕竟汽车品牌也是一种无形资产,仅仅以福特汽车公司名下的沃尔沃品牌而言,沃尔沃这个拥有近百年的牌子还是很有名气的,所以连同它的瑞典工厂估值大约在6亿美元左右。

    除去沃尔沃外,其余三个品牌基本也是几大汽车集团的下属品牌,相互间没什么太大区别,估值各在3亿美元至5亿美元之间。

    对于这四个汽车品牌,周利文想了想后直接又拿笔划掉了后面的价格,顺手写了一串数字后递还给亚伦。

    疑惑的亚伦接过后看了看,顿时就吓了一大跳。

    “我的上帝!”这已经是他为这项目在周利文面前喊出的第二次上帝的名称了,亚伦不可思议地看着手中的数字,周利文居然把沃尔沃的估价改成了16亿美元,而另外三家品牌更是离谱,最高的一家居然高达21亿美元,这难道在开玩笑?

    “老板,这不行!对方绝对不会接受的!”亚伦的脑袋顿时摇成了拨浪鼓,他郑重其事地告诉周利文,根据杰利公司的资财情况,对方仅仅只拥有600多亿人民币,也就是80亿美元的总资产,以其资本情况来看,其最大的并购能力大约也就是5至6亿美元左右。16亿美元,以杰利公司根本就拿不出来,何况周利文等于在原价上一下子增加了10亿美元的空间,这哪里是做生意,简直就是坑骗啊!

    再者,另外三家公司明明在其工厂规模上不如沃尔沃,周利文把价格却加的更加狠,这样做除非杰利公司的人是傻瓜,但凡是正常人绝对不可能这么干的。

    可相对亚伦的惊愕,周利文却是胸有成竹,因为他价格的变更是根据这些品牌在中国人眼里的档次来划分的。周利文根本就不考虑什么资产规模,工厂情况什么的,只要是档次高的就多加,档次低点的就少加,在他的这种衡量下,沃尔沃是这四个品牌中相对名气小些的,所以才“仅仅”只加了10亿美元。

    更何况,周利文前世的时候听说过杰利公司并购沃尔沃的事,似乎最终的价格也就是这个数字,所以从这点来看周利文的心不是太黑,至少还留了1亿美元讨价还价的空间。而至于亚伦所提出的杰利公司资产和经济实力的情况,周利文心中更是暗笑。亚伦根本就不清楚,杰利公司虽说是一家民意的汽车企业,可在中国哪里有什么真正的民意汽车啊!要知道在中国生产汽车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仅仅一个证就能卡住99%试图进入汽车行业的商人。

    从这点来看,杰利公司绝非想象中的简单,何况中国的国情,除去现在火热的房地产业外,汽车产业是国家被视为重点和支柱产业的,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中央,对于现有的汽车公司扶持力度非常大。这些钱就算杰利公司拿不出来,难道地方政府就拿不出来么?以地方政府这些年大卖特卖地皮的丰厚收入,别说区区十多亿美元了,就算再多也是小菜一碟。更何况,一旦并购成功,这对于官员和地方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