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陌路商途 >

第65章

陌路商途-第65章

小说: 陌路商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利文安排李国立和潘亮帮忙为沙子浩铺货,仅仅只是给他一个交代而已。周利文可不会为了一款注定会滞销的产品而多花精力,可这事无论如何做还是得做的,姿态必须得摆,而且得摆得高,毕竟过些天他还有求于沙子浩。

    李国立和潘亮办事效率不错,一个星期不到就和所负责的区域销售商、终端谈好了铺货的意向,当拿到厚厚的一叠客户名单时,周利文很是高兴的赞扬了他们几句,把他们打发走后,就着手准备前往鹅城。

    鹅城,离花城并不远,两城相隔仅仅140多公里,开车过去也就两小时的时间。

    出发的那一天,周利文先去机场接上从香江赶来的庞一山,然后直接在机场转高速,径直往鹅城而去。

    “老庞,你的事务所怎么样了?”两人相见,乐呵呵地互道了声新年好,开着车离开机场,周利文关切地就问起了庞一山的律师事务所。

    庞一山的气色比之前好多了,无论是精神气还是穿着都显露出他当年作为大律师的风采。钱是男人胆,这话一点都不错,有了周利文预先支付的巨额顾问费,庞一山自己的律师楼终于正式开张。现在他手下小猫小狗也算有几只,从规模上虽比不上当年的威风,但至少比他两个月前挤在别人律师楼的小杂间内的情况有着天壤之别。

    “托您的福,年后刚刚开业,这开业没几天就接了三个case。”庞一山笑眯眯地回答道,周利文连忙向他恭喜,虽说庞一山说都是小case,以他的能力来讲简直是杀鸡用牛刀,不过生意就是生意,有了开门红,想来以后肯定会一点点红火起来。

    “不好意思啊老庞,这时候把你拉出来,事务所的case不会有问题吧?”

    “没事,有师爷和实习律师负责呢,按照程序,第一桩case出庭安排在下月,中间时间足够了。”庞一山笑着摆手道,随后乐呵呵地问了句:“对了周生,您还记得安妮么?”

    “当然记得!”周利文想起当初的情景就忍不住笑道:“当初我认识你还是她带我去找的你呢,说实在的,当初进你的办公室时我心里就和绑了块石头一样往下沉,要不是出于礼貌,差一点儿拔腿就走。”

    周利文的话引起了庞一山的感慨,他哈哈大笑着点点头:“是呀,要是周生当时转身离开,我们还不会有现在的合作呢,当然我也不会这么就有现在新的律师楼。”

    “过去的事就别提了,老庞,你的事我是晓得的,时运而已,人嘛一生总有那么落魄的一段日子,过去了就没事了,一切向前看嘛。对了,你怎么突然提到安妮了?她怎么了?”

    庞一山笑笑:“我的律师楼正式开业安妮就辞掉了工作过来帮我了,今天过来的时候她特意还让我给您问好呢,说是那天周生您再去香江,她一定要亲自下厨请您吃饭。”

    “行啊!想不还有这样的好事,我就等着大饱口福啦。”周利文爽快地一口答应,说实在的他对安妮的印象不错,像这样有情有义的下属尤为难得,当听庞一山说安妮已经辞去原来工作继续回来帮他的时候,周利文望向庞一山的目光中带着一丝笑意,这位女士恐怕和庞一山不仅仅是红颜知己那么简单。

    借着路上的空隙,周利文同庞一山大致说了下这次去鹅城的主要目的。其中有些事是之前讲过的,而有些是庞一山今天才刚刚得知的,当庞一山听到周利文谈起打算和联发科合作,并有意投资手机业的时候他忍不住就吃了一惊。

    “周生,您没开玩笑吧?投资手机业?这可不是小玩意,要做这一行别说是周生您了,就算是香江那些大佬们恐怕也没这个实力啊。”



第141章 再会

    香江的商业虽然繁华,但制造业十分薄弱,除去一些在内地设厂的商人外,香江的富豪们所推崇的是金融、地产、物流(船运)、贸易等经营,所以说整个香江几乎没有什么工业基础,就算是那些在内地开厂的香江商人们,他们所做的仅仅也是技术要求含量不高的初级代工贸易,如同电脑、手机这些含有高科技技术的制造商可以说是一个都无。

    虽说,香江的这种纯商业的发展有着历史的原因,可真要论起来内地其实和香江相比也好不到哪里去。虽然内地的造船厂多年前就能建出几万甚至十几万吨的远洋货轮,同时也是世界上仅有几个有独立卫星发射能力的国家,但IC制造依旧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直至如今,所有的技术设备全靠进口,而喊了多年的“龙芯”,在周利文眼里更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庞一山的惊讶并没让周利文意外,的确如常人想象中的那样,如今的手机业是三国争霸的格局,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三足鼎立,韩国的三星刚刚异军突起,另外还有日本的几个品牌占据一方,但由于日本人使用的制式不同,“自绝人民”地脑残一把主动放弃了大陆这个全球最大的市场,直至几年后才恍然醒悟,可惜时机已过再无回天之力。

    把狂妄自大的小日本几家公司放到一边,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这三个巨头是任何一家香江财团所无法比拟的。其中摩托罗拉是美国老牌公司,早在二战之前就赫赫有名,财大气粗,实力雄厚,虽在蜂窝和数字之争中抱守残缺,妄图以势压人,独霸市场,可惜最后没能得逞,终究失去了当年老大的地位。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靠着无线电、宽频及网际网路的业务,就算在手机市场中被诺基亚打得节节败退,但依旧活得很是滋润,何况他背后还有强大的美国政府和军方的支持。

    而诺基亚,这些年正是这家公司最为辉煌的时代,自1996年进入手机制造行业起,诺基亚已连续4年占据市场第一,可以说三分天下有其二,其占有率之高令人膛目结舌。周利文很清楚,如果没有意外,诺基亚的王者位置将一直持续到2011年,面对智能手机和新操作系统的崛起,在二代苹果和三星的双重冲击下这才丢掉了王座,从而一蹶不振。

    至于最后的爱立信,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讯设备商,其业务遍布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只不过爱立信由于经营重点并不在手机业务中,2001年爱立信同索尼合作后把手机业务交给了索尼合作方,从而逐渐退出手机市场,重点把核心业务放到了具有强势的网络系统设备、全球专业服务、技术平台授权以及移动终端方面。

    另外,作为后起之秀的三星,更是韩国的支柱企业之一,其实力虽比不上诺基亚等三巨头,但也不是一般企业或财团可以比拟的。从这些方面来看,但凡在手机业中获得成功的无一不是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研制手机,进入手机业,别说庞一山不敢想,或许就连香江赫赫有名的李超人也不敢说这样的大话吧。

    周利文当然不会傻到把真实信息透露给外人,在庞一山惊愕之余笑着解释了几句,只道他对联发科正在研制的MTK芯片和Turnkey模式很有兴趣,打算看看有没有合作的可能性。

    听了这话,庞一山才恍然大悟,点头称这个生意如果可做倒是能够投资一下。不熟悉技术的庞一山还以为周利文只是想借联发科的技术搞搞手机代工的生意,毕竟像这样的工厂在东南并不少见。

    “周生的生意还真是越做越大了,到时候如果办厂的话,能不能让我入一股呢?”

    “欢迎欢迎啊!别人不去说,可老庞你要想入股我是举双手欢迎,不过可提前说好啦,这股份多了可没有。”

    庞一山哈哈大笑:“我就是想也没这么多钱呀,我的情况周生也是知道的啦,也就瞧着您的生意做得有风有水,借点机会沾沾光嘛。”

    “OK啦!”周利文爽快地一口答应,庞一山怎么说也是自己人,有钱大家赚嘛,多他一股不多,少他一股也不少,借这机会把他牢牢绑在自己这边对周利文只有好处没任何坏处。

    笑着聊了几句,周利文问道:“老庞,你对近来的股市怎么看?”

    “股市?”听到这个名词,庞一山神色顿时有些黯然,周利文反应过来连忙道歉:“不好意思老庞……。”

    “没什么。”庞一山摇摇头,叹了口气:“香江几百万人,差不多人人都做股票,当年我只不过是运气不好罢了,那年跳楼的人不知有多多少少,至少我还不是最惨的一个。不过周生,这个事您可问错人了,要知道自从破产后我就再没关注过股市了,可以说是对它敬而远之喽。”

    对于庞一山这种复杂的心情周利文很是理解,不过他还是拜托庞一山回香江后帮他找寻几个经验丰富的股票操盘手,这个工作最迟三月中旬必须完成,他会到时候亲自去香江面试人选。

    对于周利文这个要求,庞一山有些欲言又止,但最终还是接下了这个委托,并详细询问了周利文对人选的要求,并拿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仔细记录了下来。

    “周生准备什么时候面试人选?”

    “也是三月中旬吧,最晚不迟于三月十六日。”

    庞一山算了算时间,很有把握道:“这事我回去就办,一周内就给您结果。”

    “麻烦你了老庞。”

    “没什么麻烦的,别忘了,做这个事我可是要收费的。”庞一山自嘲地笑道,周利文听后也哈哈大笑起来。

    车近鹅城,周利文提前打了个电话给沙子浩,等刚进鹅城的主干道不久,开车的周利文远远就瞧见沙子浩的车停在路边,而他正笑容满面地站在车边招着手。

    “沙老板,不是说好了在工厂见的么?还烦劳你特意过来接我们。”临近停下车,周利文下车后快步上前笑呵呵道。

    “厂那边的路不好走,反正也没多远,这不就怕你找不着嘛。”沙子浩热情地上前和周利文握了握手,说完这句话还特意凑到他耳边悄悄道:“周老弟,哥哥我今天特意做好了安排,等逛完后我们晚上去夜总会好好开开心。”

    “你这个老沙……。”周利文哭笑不得,含糊其词地点点头,沙子浩拍着身边的车身向司机招呼了声,而他自己上了周利文的车,两辆车一前一后向不远的工厂驶去。

    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



第142章 重点

    跟着前车,周利文一行没用多久就到了沙子浩的工厂。开进颇有气势的厂门,下车后周利文环顾四周,打量着这家规模只能算是中等的电子加工厂。

    作为主人的沙子浩热情介绍着他的工厂,这家工厂总占地面积大约5亩左右,除去围墙和楼前的空地,绿化等等,办公室、工厂、工人宿舍包括仓库全在那幢高大的五层厂楼里,这样的工厂格局在东南是很常见的。

    挑高五米的一楼作为仓库,二楼和三楼是两个车间,四楼是工人宿舍,办公区域在五楼另有一部电梯从后面直达。跟着沙子浩在楼下转了一圈,周利文不置可否地点点头,随后在对方的邀请下步行楼梯上车间。

    “这就是电子车间,主要生产一些电子元件和通讯配件。”上了二楼,从走廊的玻璃墙向内瞧去,只见流水线上年轻的工人们正忙忙碌碌,一块块电子板经多道程序渐渐成型,而在流水线的最后环节是测试,几个工人对坐在输送带的两旁,眼明手块地把从电子板放在专用设备上一一通电测试,合格品交由后面的工人装箱打包,有问题的产品挑选出来随手放到一旁。

    “沙老板你这条流水线很不错呀!自动化程度挺高的。”周利文注意到流水线的设备和成品的合格率,虽比不上全最先进的自动化流水线,但也属于半自动化控制了,这对于一家民营的电子产品配套加工厂来说是很不容易的。

    “马马虎虎……马马虎虎……。”沙子浩咧嘴笑道,很是谦虚地客气了几句。不过,他心里还是蛮得意的,当初要不这套托人从日本花大价钱搞来的二手流水线,他的配套加工厂也不会比鹅城的其它工厂拥有更好的质量保证和成本上的竞争力。能在多家同类工厂中脱颖而出,成为赫赫有名的TCL集团的供应商,可以说这条流水线是功不可没。

    周利文不是搞技术出身,走马观花地看了一圈后向沙子浩提出想看看成品车间,沙子浩连声回答没问题,继续带着他们上了三楼。

    三楼的结构和二楼差不多,不过分割成了四个区域,根据沙子浩的介绍三楼的改造也就是几个月的时间,这四个区域现在分为普通电话机组装区、无绳电话机组装区、数字无绳电话机组装区和技术服务区。

    普通电话机组装区没什么多看的,也就是一些工人拿着从外厂加工好的空壳电话机和电子配件进行组装,手脚快的工人在设备的协助下只需一分多钟就能装完一台电话机,随后由专人收集包装后装箱打包。

    而无绳电话机组装区和数字无绳电话机组装区大致也是如此,只不过电子配件多些,组装的程序也复杂一些,隔着玻璃墙周利文仔细瞧了瞧无绳电话机和数字无绳电话机的装配,针对之前沙子浩交给他的那份产品目录问了几个问题,沙子浩早有准备,很是流利地作了回答。

    “这就是技术服务区,我们公司的数字无绳电话属于目前家用电话的最新产品,现在联发科的技术人员正在对生产出来的数字无绳电话进行测试,以进一步提高在使用中信号的稳定和通讯质量。”

    到了一间如同实验室一般的房间门口,沙子浩很是骄傲地介绍道。周利文站在门口通过玻璃墙向内张望着,只见好几个穿着白大褂的技术人员正在一些设备前聚精会神地进行着测试,有几个人还时不时还停下手里拿起纸笔作着记录,或者交头接耳说些什么,忙忙碌碌的他们根本就没发现站在外面的周利文一行人。

    “这些都是联发科的技术人员?”周利文看了一会儿好奇地回头问道。

    “当然不可能,看见那位高个子,花白头发的工程师没?这就是我的老朋友廖远成廖工程师,他身边那位女士是廖先生助手何博士,除他们两人外,其他的几位都是我厂里的技术人员,特意帮着打打下手的。”

    周利文恍然大悟,这才说得过去,如果这技术服务区里的七个人全是联发科派来的,那沙子浩这家工厂在联发科眼里也太被重视了,只凭他这么一家小厂,联发科就算想借用他在生产数字无绳电话机的契机来验证他们所在研究的MTK系统也用不着派这么多技术人员过来。

    “沙老板,可以进去看看么?”周利文在门口看了一会儿,打算进去同联发科的廖工认识一下,不过瞧沙子浩并没有主动邀请他进门的样子客气地先问了一句。

    沙子浩露出有些尴尬的表情,搓着双手很不好意思道:“这个……廖工这人脾气不怎么好,尤其是在工作时候不喜欢人家打搅,不瞒周老弟,有一回我没打招呼直接进去就被他给骂了出来,所以……。”

    “呵呵,没关系。做研究的人嘛,总是有些性格的。”周利文非但没有生气,相反还很理解地笑着道:“我老丈人也是搞研究的,知识分子嘛都这样,没事没事,既然这样就不打搅廖工工作了。”

    听周利文这么说,沙子浩松了口气,不过为避免周利文口是心非他特意又说了一句:“不过周老弟你放心,我已经安排好了,晚宴的时候廖工和何博士都会出席,到时候大家有时间好好聊聊。”

    “这个好,这个好……。”周利文笑着点点头,打了声哈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