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书剑长安 >

第272章

书剑长安-第272章

小说: 书剑长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露骨之话,自然是引得他周围那些蛮子们的一番哄笑。

而周遭那些百姓更是脸露义愤填膺之色。

这些日子,这蛮子这样的事情干得并不少,而且但凡被他们抓走的女子,未有一个活着出来的。

蛮子们本就生得高大威猛,与人族不同,试想又有几个寻常女子经得起他们如此折磨?

而那少女又生得这般可爱,那么她的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但是,愤怒归愤怒,这些百姓之中此刻亦没有任何人敢真的站出来,他们心中那点仅有的勇气早已在这数个月的屈从之中消磨殆尽。

女孩在听闻此言之后,终于停下了脚步。

她小巧的琼鼻动了动,似乎是闻到了某些极为讨厌的味道,她的眉头在那时皱了起来。

“神族的味道。”她这般说着,一道冷冽的罡风不知从何而起,吹起了满地的尘埃。

那蛮军诸人在那时莫名的感到一阵寒意。

“唔。”男子也在那时点了点头,说道:“看样子这拓跋元武的大军都已经被摘星楼那些神族种下了神血,也怪不得左玉城会在他们手上吃瘪。”

神血的功效不仅可以让人修为提升,更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这些士卒的生命力,只要还有一口气在,便可在短时间里恢复过来,这一点几乎就是拓跋元武诸人一路所向披靡的原因。

“你不是说拓跋元武和摘星楼勾结吗?怎么又和神族扯上了关系?”女孩歪着脑袋问道,脸上丝毫没有身处险境的危机感。

“摘星楼极为复杂,可以说是天人在人间的代言人。其中不乏当年背弃真神的一些半神、次神,因此这也并不奇怪。”男子淡淡的回应道。

“哦。”女孩了然的点了点头。

而这时,那些蛮军终于是按捺不住,开始朝着二人围杀过来。

“那要不要留下一个活口问一问情况?”女孩又问道。

这时蛮军已近身前,他们张牙舞爪的举起手中兵刃,像极恶狼正在扑向他们垂涎已久的肥肉。

“不用。这些人哪能知道摘星楼的事情。”男子又摇了摇头。

这话一出,几乎便已给那些蛮军宣判了死刑。

就在那一瞬间。

女孩的眸子中杀机涌现。

她挂在脖子上那一枚黑色长剑模样的饰物忽的爆出一道灿烂的光芒,那些蛮军的脚下就在那时忽的亮起一道道耀眼的白光。

那是一朵朵圣洁的莲花!

由剑影所组成的莲花!

这是……

三千莲花绽!

还来不及惊呼,也来不及躲闪。

只是瞬息的功夫,方才还杀气腾腾的蛮军士卒便在那时尽数化作了横飞的血肉,散落一地。

一股浓重的血腥味在那时蔓延开来。

那些观望着的白马镇百姓更是被这样的变化惊得半晌说不出话来,只有愣愣看着这满地的血肉。

“快些逃吧,等到新的蛮军到来,恐怕便不会放过你们了。”

男子看了周遭那些百姓一眼,这般慢吞吞地说道。

“对了。”他似乎又像是想起了什么,从怀里掏出一袋银子走到一户还在门口发愣的老夫妻面前,将钱袋放入他的手中。

然后自顾自去到院内,提出一直有些干瘦的公鸡。

“这只怎么样?”他望向一旁的少女。

“嗯,瘦是瘦了点,不过也还不错。”女孩审视了一番男子手中的公鸡,嘴角裂开一抹笑意。

第四十一章 杀了便是

蛮军势大。

如今大魏的近半版图都已经落入了拓跋元武的手中。

西凉、西江、幽州。

司马诩所代表的朝廷也不过只剩下长安到漓江那么一小撮地段。

而现在,拓跋元武放弃了对着司马诩穷追猛打,而是开始对着蜀地发动最猛烈的进攻。

旁人或许不解,但苏长安却清楚,司马诩从一开始便与拓跋元武,或者说拓跋元武背后的九婴圣子有着某些密切的联系。因此,在现在放过司马诩一马,苏长安倒也觉得不足为奇。

经过五天的跋涉,苏长安手中的十七万大军终于来到了虎头关。

一切出乎预料的顺利,一路上的守军不是望风而降,便是望风而逃。

这一次苏长安倒没有了如上次那般拒收俘虏,这些日子许多难民逃亡江东,江东的人口也从二百五十余万飙升到了近三百万。

有了人,自然各方面的生产力便得到了提升。

他将那些俘虏收下,共计约莫两万余人,将他们编制成军,号为敢死营。

顾名思义,便是冲锋陷阵,送死的军队。

这样的队伍,在去往西凉时,镇西关曾用西江城的罪犯组成过一支,而苏长安当时便是这支队伍的统领。

他也曾对于这样的编制极为反感。

但,现在他还是走上了这条老路。

很多事情就是这么残忍,总得有人牺牲,他自然不愿意看见自己手下的士卒这般,因此这些司马诩手中降将降卒便成了最好的选择。

人总是在不经意间,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模样。

苏长安也不能幸免。

大军来到了归江城,前方便是虎头关,而虎头关之后便是白马镇。那里现在已经是蛮军的地界。

虎头关极为险峻,也算得上是一方天堑。

城高十余丈,易守难攻。

守城的将领是司马诩手中如今存数不多的神将之一桐木荫。

此人能征善战,手中握有五万精锐。

以苏长安手中的兵马想要攻克此关,只是时间问题。

但是西蜀局势本就岌岌可危,而若是被这桐木荫牵制,误了战机,可就因小失大了。

因此苏长安并不想与之交战,更希望桐木荫能与之前的守军一般归降于他。

可在第一次的叫阵之中,桐木荫却极为嘴硬,丝毫没有妥协之意。

虽然有些厌烦,但苏长安也不得不承认,相比于之前那些望风而降的败军,这桐木荫倒是更值得尊敬。至少他还是有那么几分胆色。

一路畅通的大军在这时不得不停下了步伐,在虎头关外安营扎寨。

傍晚,安顿好士卒的众人聚到了苏长安的大营,开始商讨对策。

正如之前所说,他们需要以最快的速度拿下虎头关,这样方能即使救援蜀地,与左玉城的军队形成掎角之势。

大帐之内灯火通明,一群人围坐在沙盘之上,开始说道。

先是苗永山、红玉等人陈述了一番虎头关内的情形。

桐木荫能征善战,修为问道,手下的五万精兵也堪称百战之师,与之前他们所遇的降卒有极大的差别。

“将军,末将愿领五千精兵叫阵,先戳一戳那桐木荫的锐气!”

一位年轻的将领在那时排众而出,朝着苏长安说道。

此人名叫奉天应,乃是七族之中奉家那位被苏长安提拔起来的年轻将领,修为天听,资质颇为不错,年纪不过二十八九,也算是奉家这年轻一辈中的翘楚。

此刻急着领兵出战,无非是之前在大封之中,他的家族因为以往的那些事由为苏长安所不喜,已经落了沈孟二家的下成。

因此便急于立功,以此能够给家族挣回些颜面。

而他身旁来自顾、毕、罗三家的顾侯明、毕楼城、罗国宁三人也很快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纷纷在那时也跪拜下来朝着苏长安请命。

苏长安的眉头在那时一皱。

他大抵也明白这四人心中所想,但以他们的修为,以及领兵的经验,决计不可能是桐木荫这老狐狸的对手。

他带着逐蛮营渡江是有磨砺他们的打算,但现在,显然不是时候。

可勇于出战自然也是好事,他自然不能打击这些年轻人的积极性,就在他迟疑着思索当如何措辞之时,一旁的温子玉绕过他们身前巨大的沙盘来到了苏长安的跟前。

他似乎也是看出了苏长安的窘态,笑了笑,说道:“诸位将军请起,出战之事恐怕还勿需劳烦几位将军。”

那四人一愣,有些疑惑的对视一眼,“温将军此言何意?是瞧不起我们兄弟?”

四人毕竟年轻气盛,听闻此言,难免有些不忿。

温子玉闻言却也不恼,他又笑了笑,说道:“诸位将军误会了,诸位英勇乃是我主的福分,子玉岂敢轻视。子玉如此说,是因为我现有一计,若是所料无错,定可兵不血刃拿下虎头关,甚至还可为主上收入一位悍将。”

这悍将所指自然便是那桐木荫,只是诸人却不解温子玉究竟有何良策,可以兵不血刃拿下虎头关,一时间都朝着这男子投去好奇的目光。

“嗯?子玉有何良策?”苏长安也是一愣,不由得好奇的看向温子玉。

“是。”温子玉闻言,朝着苏长安拱了拱手,倒也不买关子,这便慢悠悠地说道:“这世上之人大抵可以分为两种,一种重利,一种重义。而桐木荫此刻依然不降,因此大抵可以猜想,他必是后者。”

“而但凡重义之人,又多半为身前身后的名声所累。”

“他宁死不降,无非便是想保住自己的名节,而我们只要毁了他这个名节,那诸位以为,他还有何立场宁死不降?”

温子玉娓娓道来,但诸人脸上的疑惑却愈发凝重。

“哎呀,你到底想说什么,说明白点不行吗?听得老苗我好甚困惑。”一旁的苗永山听了半晌也未有领会到温子玉话中的意思,便忍不住出言问道。

温子玉倒也习惯了这苗永山的五大三粗,便又理了理自己的思绪,沉声说道:“诸位试想,桐木荫守的名节是什么?无非便是忠君报国。”

“可是司马诩是君吗?现在的长安是大魏的朝廷吗?”

“都不是,夏侯明才是皇帝,才是正统,而他现在在我们手上,只要我们让夏侯明去关下劝降,以桐木荫的性子极有可能归降,就是他不降,他手下的士卒也必然军心涣散,皆时,诸位将军再领兵出战,岂不事半功倍?”

温子玉一番话说得是有理有据,叫人挑不出半分毛病,诸人也在那时恍然大悟,心头暗暗称赞这温子玉倒不亏为一名帅才。

“可是,就是他降了,他也是降的夏侯明。恐怕……会不服长安管束,别再到时候除了岔子……”一直未有言语的穆归云有些迟疑地说道。

诸人闻言神色也有些凝重,夏侯明是一个空架子,但是不代表他就会一直甘心于此,此番若是真招了桐木荫归降,无疑便是给夏侯明送去一颗活棋。

“这有何妨?”苏长安却在那时接过了话茬,他寒着脸色说道。“他若是听话便让他继续做这神将,若是不听,找个由头杀了便是。”

说这话时,他的语气极为随意,就好像在谈论并非一个人的生死,而只是一个物件或是一只猪狗。

这让那些熟悉苏长安的人在那时一愣,看向他的目光也变得陌生起来。

第四十二章 穷凶极恶

第二日,按照温子玉的计划,夏侯明、太白道人以及穆梁山去到了虎头关下,开始对桐木荫进行招降。

起初这位骁勇的神将对于关下自称是大魏皇帝的夏侯明是不屑一顾。

虽然夏侯明在江东继位的消息早已传开,但是桐木荫收到的消息却是陛下仍在长安,那江东的夏侯明只是苏长安寻到的一位假冒皇帝的傀儡。

但桐木荫却是真真正正的见过夏侯明,那关下之人的容貌与之记忆中几乎如出一辙。虽后又有当朝太尉以及太白真人作保。这位神将大人在一番迟疑之后,终于是认清了关下那少年便是逐蛮帝无疑。

当下便忙不迭的开了城门将诸人引入了关内。

那神将桐木荫更是一把跪在了夏侯明的跟前,连磕了数个响头,个个砰砰作响,直教人胆颤。

而后更拉着夏侯明开始痛哭流涕,说着什么深知陛下被司马诩所缚,虽有心觐见勤王,却又不是司马诩的对手,只能枯守边关,以报先帝之恩之类的话。

那神态、那模样,倒是情真意切,不似作假。

这让早已做贯了傀儡的夏侯明将这看在眼中,想及自己方出了虎穴又入了狼坑,身旁几无一可亲近之人,当下便红了眼眶。

赶忙扶起了跪倒在地的桐木荫,几乎就要与之一诉衷肠。

但却在那时,他的身子一震,蓦然感觉到一股寒意袭来,他侧目看去,却见苏长安此刻正眯着眼睛,嘴角带着一道意义不明的笑意,死死的盯着他。

他这才醒悟过来,自己犯了忌讳。

他到了嘴边的话在那时被他生生咽了下去,而后又极不情愿的指了指苏长安,朝着桐木荫言道:“桐将军,我与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朕的楚王、丞相苏长安,苏爱卿。朕能逃脱司马老贼的魔掌全凭苏爱卿之英勇。”

桐木荫一愣,他自然不是什么蠢人,在看了看苏长安周围那些士卒将领隐隐有以他为首的趋势,他心头一沉,便知晓了这苏长安恐怕也不是什么善茬,大抵应该也算得上与司马诩一般的权臣。

他心思活络,虽一心报效大魏,但也知此刻远不到与苏长安翻脸的地步,因此,他在微微犹豫之后,便走到了苏长安的跟前,拱手躬身言道:“桐木荫见过楚王殿下。”

本以为苏长安会在那时回应他,将之扶起。

但谁知苏长安眸子却在那时闪过一道寒芒,冰冷的声线也在那时自他的口中响起。

他说:“跪下。”

那声音来得太过突兀,莫说桐木荫一愣,就是苏长安周围那些与他熟识的花非昨等人也是一愣,显然都未有料到苏长安忽然说出这样的话。

“殿下何意?”桐木荫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苏长安虽为楚王,但名义上却依然是大魏的臣子,他桐木荫断没有跪拜他的道理。

就算他苏长安真想做那谋权篡位的勾当,但如今夏侯明尚在,就是那天下人人得而诛之的司马诩恐怕也没有他这般嚣张跋扈。

而苏长安身旁花非昨等人眉头也是皱起,暗觉得苏长安此举有些太过咄咄逼人,与他们熟识的那位苏长安似乎有天壤之别。

但苏长安对于周遭的这些反应却犹若未闻。

“何意?”他冷着眸子看了桐木荫一眼,言道:“我乃陛下敕封的楚王,赐九锡,参拜不名、剑履上殿,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你说,你拜得陛下,是不是也该拜一拜我?”

说着话时,他眸子中的寒光大盛,就如那万载坚冰,冥顽不化,直教人胆颤心惊。

夏侯明的脸色在那时变得极为难看,在他看来,苏长安这分明是在警告他,认清楚自己的身份。这让这位年幼的皇帝几乎热血中烧,脸颊因为愤怒而变得通红,但最后却不敢说出半分不满之语,只能低下头,咬着牙,将自己的双手握拳,用力得指节发白。

桐木荫的脸色也并不好看,他的目光在苏长安与夏侯明之间来回转动,大抵便猜到了此刻夏侯明的处境。

他终究不愿意看着夏侯明如此难堪,只能压下自己心底的怒火,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口中高呼道:“臣桐木荫,拜见楚王殿下。”

那时,苏长安脸上的寒霜忽的烟消云散,他笑眯眯的伸出手将桐木荫扶起,说道:“唔,将军能归顺于我,实乃我之大幸。”那神态,那模样哪还有方才那半分咄咄逼人的样子。

诸人都在那时沉默了下来,不知道当如何言语。

桐木荫也在那时干涩的点了点头,却不在回应苏长安的话。

苏长安却也不恼,他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他依然带着笑意看向一旁还在愣神的诸人,说道:“归云兄,花师叔劳烦你们与桐将军走上一趟,钦点一下他的人马,这些士卒还是算在将军麾下,我一兵不取。”

这话一出,桐木荫脸色稍缓,当下便唯唯诺诺的随着花非昨二人去了城下钦点兵马。

而后诸人也都开始安排自己手下的士卒在关内安营扎寨。

苏长安则与古羡君一道缓缓的走到关头的另一侧,眺目远望。

而那里便是蛮军的地界,也是他们此行的第一站——白马镇。

“长安……”身旁的古羡君看着已经生出了不少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