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地产大亨 >

第122章

重生地产大亨-第122章

小说: 重生地产大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总您好!我真是有眼无珠,没有认出您来,真是该死,该死!”

邹贺彬说着,还自扇自己几耳光。“啪啪啪”清脆的耳光声,震惊众人,这邹贺彬还真是能屈,当即服软成这样。

李学伟皱着眉头,淡淡地道:“行了,不用上演苦肉计了。邹大主任,何必如此前倨后恭,学伟还敢得罪你不成,小心被你送去拘*留所七日游。”

李学伟淡淡地反讽道。

“李总,我错了。”这邹贺彬竟然恬不知耻地跪了下来,这人为了自己的乌纱帽竟然连尊严也不要了。

邹贺彬知道今天得罪了李学伟,要是李学伟在领导面前说句话,他肯定万劫不复,因此为了顶上的乌纱帽什么都不顾了,要是李学伟要他叫爹,他都毫不犹豫。

李学伟却眉头皱得更凶了,这样没有底线的人才是最可怕的人。

“何必作践自己呢?我知道你心里都恨不得插我千刀,是男子汉的就不要这样惺惺作态,你们梁主任快来了,你等着对他解释吧。”

李学伟对着邹贺彬淡淡地道,眼中没有半点怜悯。这样欺压百姓的蛀虫,不值得怜悯。

ps:亲们,多多订阅支持啊,千郡需要你们的火力支援。订阅、打赏、票票多多益善!

第277章兴建陶瓷城

听到李学伟无情的话语,邹贺彬瘫倒在地。完了,好不容易熬到一个副主任的职务这下全完了。

就在邹贺彬瘫倒在地的时候,几辆公务车驶进来。

从车上下来的赫然是县*委书*记张书记以及招商引资办公室的梁主任。

看到瘫倒在地的邹贺彬,张书记微微皱了皱眉,心领神会的梁主任早就叫人上前邹贺彬抬下去。

早在邹贺彬对自己的大舅扯高气扬的时候,李学伟就拨通了梁主任的电话。

梁主任接到李学伟的电话后,立马向张书*记汇报,听到李学伟在县陶瓷厂考察,张书记立马来了精神,连忙要亲自接待。

邹贺彬抬下去之后,小声地对着张书记汇报情况。张书记听了之后,脸色也变得极其难看。

“抱歉,我们正府机关出了这样的败类。”张书记首先对着李学伟歉意地说道。

“哦,这种害群之马难免的,清理了就好。”这邹贺彬对自己无礼倒罢了,但对自己的大舅都如此无礼,李学伟实在不能忍。

“好,我们一定会严厉处罚,给李总您一个交代。”张书记当即做了保证。

李学伟淡然地笑了笑。

“龙城啊,想不到李总是你外甥,你都不再说。”张书记看到大舅,笑着招呼道。

大舅走了过来,对着张书记问好。

“好!龙城,你一心为民,之前把你调离县陶瓷厂委屈你了。你这些年的工作党*委都看在眼里,要给你再压一压担子了。”

张书记对着大舅赞赏地道。领导说话就是有艺术。所谓的压压担子,这是指要重用了。

李学伟听了微微一笑。之前邹贺彬肆意得罪自己和大舅,现在张书记要提拔大舅,这是在向李学伟示好。

看着李学伟本是布满寒霜的脸融化了,张书记这才笑吟吟地对李学伟道:“李总,你来考察县陶瓷厂,这是明确的选择啊。”

“咱们厂富含高岭土,发展陶瓷产业最是适宜。”

“嗯,我有打算投资。”李学伟淡淡地点点头。

“李总,您来家乡投资。县正府将给予最优惠的政策。免税三年,厂区免费送,还另外再送您一千亩场地。”张书记听了大喜,当即生怕李学伟会反悔似的,将优惠条件都说了出来。

听了张书记热情洋溢的话语,李学伟指了指那些穷困的下岗职工道:“那他们的安置补偿款和住房呢?”

张书记咬咬牙道:“这个县里财政困难,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再发放些安置补偿款,至于他们的宿舍,只要李总你没有意见。县里还会让他们住的。”

李学伟听了微微一笑,没有回答。

反而转身对着那些一脸忐忑的下岗工人道:“各位,龙城是我舅舅。我是李学伟,准备投资1亿来打造中部陶瓷城。凡是现在有宿舍的,我给你同等面积置换商品房。以后你们可以加入我的公司。我可以保证如果你们是我公司的员工,只要努力工作。三年之内绝对能买得起120平以上的商品房!”

李学伟开着豪车,县*委*书*记来亲自接见。这些下岗工人早就觉得李学伟应该不同凡响,不想李学伟张嘴就要打造陶瓷城。而且大手笔说要投资一个亿,这些下岗工人一下愣住了。

再加上李学伟说可以同等置换商品房,这可是天上掉馅饼下来。开发商一般都是利用暴力手段低价强*征土地,哪有像李学伟这样的直接高呼要等面积置换,这可是大大的善人啊。

但是,张书记以及其他正府官员却激动地鼓起掌来。张书记本来还以为李学伟只是简单投资下陶瓷厂,不想李学伟大手笔要打造中部陶瓷城,还要投资1个亿。

这可是2003年,1个亿的购买力那是强悍无比的,很多中*央投资的大项目也就是几个亿而已,李学伟一下向淦县投资1个亿,那可是绝对的大手笔啊!

张书*记他们鼓掌这才把一脸震惊的下岗工人们给惊醒,他们一个个双眼放光,激动兴奋地看着李学伟。

廖师傅第一个叫道:“李总,大好人,大慈善家啊!”

廖师傅这一叫,其他工人也是发自肺腑地叫道:“李总大好人、大慈善家啊!“

“李总,你就是我们的或命恩人啊。”

“李总,我是高级技工,你要建陶瓷城,一定要招我啊。”……

下岗工人们激动感谢喜悦,各种情绪复杂在一起,一时间整个陶瓷厂上空弥漫着欢庆的喜悦。

就在这时,李学伟望了一眼陶瓷厂的地气,只见一块金色弥漫在上空。

没错是金色,这代表着的是宝地。

李学伟之所以大手笔投资1个亿要来建陶瓷城,就是因为他早就望了地气,看到陶瓷厂周边弥漫着金色,这才有底气敢大手笔投钱。

李学伟重生前,虽然淦县没有抓住陶瓷这条产业链,而被邻县打造成了陶瓷城,但是淦县高岭土丰富,这周边就因为提供高岭土原料也建了几个原料厂,使得这一带兴旺发达。而且这一带开发的小区成了淦县人气最旺的小区。

李学伟相信这一世有了自己的大额资金投入,一定能打造出成功的陶瓷城,而在陶瓷城开发的商品房,也能贴补下前期投入。

一时间,下岗工人、正府官员、大舅都为李学伟的大手笔投入而欢呼雀跃,都在夸赞着李学伟豪爽不忘家乡,赚大钱后还回馈家乡父老。

尤其是那些下岗工人更是感恩戴德。之前凯旋地产要买陶瓷厂,可是伙同邹贺彬要蛮横地将他们从住房中驱赶走。

而李学伟不仅大手笔投资,还给他们等面积置换商品房,这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由不得这些下岗工人不对李学伟感恩戴德。

张书记握着李学伟的手,激动地道:“学伟,没说的,你是咱们淦县的骄傲。投资这么多来打造中部陶瓷城,我代表家乡父老对你表示感谢!”

李学伟笑着和张书记握了握手道:“以后陶瓷城的兴办事宜,还请张书记多多关照啊。”

“陶瓷城那就是咱们淦县最大的投资项目,谁敢妨碍陶瓷城的兴办,不管是谁,我都会严惩!”

张书记义正言辞地说道。

张书记热情地邀请着李学伟去县正府祥谈,既然要谈正事,李学伟恭敬不如从命。

来到县正府接待厅,底下人连忙去拟定合同,而张书记陪同着李学伟在招待室等待。

“学伟,你投资这么多钱在咱们淦县,有没有什么要求啊?”张书记一脸尊敬地问道。

“张书记,我确实有点顾虑,我的主要业务还是在江南市,平时不怎么在淦县。我怕不在淦县的时候,出了什么事影响陶瓷城的建设就不好,要是有个人能在淦县帮我把把关就好。”李学伟微微一笑,淡淡地说道。

听到李学伟的话,张书记若有所思地望了大舅一眼,连忙心领神会地道:“对,对,学伟你投资了这么一大笔钱在淦县,我们淦县肯定要尽力保障你有个安全舒适的投资环境。这样,龙城同志了解陶瓷产业,以后陶瓷产业办主任就由龙城同志担任,也方便正府和陶瓷城的沟通。”

这是给李学伟吃定心丸,提拔重用李学伟的大舅龙城,一是讨好李学伟,二是让李学伟安心,正府负责陶瓷产业的就是其大舅,这还不好办事啊。

李学伟听了微笑着点点头,笑着道:“这样安排挺好。”

本来坐在一边的大舅,以为没自己什么事,没想到一下就升官了。

大舅的脸上也涌现了一股激动的红晕,说实话这几年大舅在精神文明办主任的位置上蹉跎岁月,早就不耐了。

大舅是大学科班出身,一身技能无处发挥,也很是憋闷苦屈。

今天,因为李学伟的到来,他一下从坐冷板凳到委以重任,这只是难得的大好事,大舅怎么能不兴奋。

大舅有点感激地看了李学伟一眼,李学伟笑着对大舅点点头。

大舅也是重重地点点头,对着张书记道:“张书记,您放心,我一定会协助将陶瓷城办好办大办成功!”

“好!好!”张书记点头道,“有李总的大举投资,我相信咱们的陶瓷城成功之日可待!”

大家相谈甚欢,在接待室里,张书记有心交好李学伟,而张书记毕竟是家乡父母官,李学伟也对他和颜悦色,一时间笑声不断,大家展望着未来的前景,都是踌躇满志。

不一会儿,合同拟好了,呈了上来。

合同上写明李学伟投资1亿在淦县兴建陶瓷城,淦县为了招商引资老陶瓷城的厂区赠送给李学伟还另外赠送李学伟一千亩土地。

此外,李学伟还以1。8万元一亩的低价,在周边再购买了4600亩土地。

这些土地都是荒地荒山,正府官员对李学伟肯出这么多钱来买这些荒地,都是欢欣鼓舞。

这表示他们的福利可以多发些了,土地财政就是这点好卖地的钱不入国库,地方可以支出。李学伟出这么多钱买额外的4600亩土地,这真是极好!

第278章各展抱负

李学伟以低廉的价格拿到接近五千亩土地很高兴,而正府也因为李学伟大举投资而高兴,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李学伟签完合同后,就立刻回家召开家庭会议。

现在,李学伟在房地产行业小有名气了,也是时候带家人一起做生意的时候。要不叔叔、舅舅们还在家里小打小闹,这不是浪费人力资源吗?

二舅是李学伟一定要拉了去江南市的。大舅现在升为陶瓷产业项目办主任,这不用操心,李学伟打定主意慢慢帮大舅升官。

自己的父亲之前也开过家小窑厂,对烧制瓷器并不陌生。

因此,李学伟在家庭会议上直接将自己兴资建陶瓷城的事情说了下。

李学伟对着大家侃侃而谈,“我陆续会投资1亿建陶瓷城。未来房地产行业将会成为黄金产业,随着大家购房的增多,对地砖、墙砖等陶瓷产品的需求也是激增。”

“现在投资陶瓷产业绝对是前景光明。”

“爸,你之前烧过陶瓷技术也懂,还跑过广东,也有市场开拓精神。这陶瓷城的项目你有没有把握拿下来。”

李学伟看着自己的父亲笑着说道。自己的父亲虽然是农民,但是技术闯劲都不差,只是缺少机遇,现在李学伟给自己父亲展示能力的舞台。

“学伟,搞陶瓷我不怕,这几年前我就烧过,但那时咱们是手工作坊,赚不到啥钱。”李信华一脸自信地说道。

“好。爸我去注册个公司,就叫信华陶瓷。你来当董事长。”自己的老爹更担起担子来,李学伟当即大力支持拍板决定。

“三舅。你在家照顾外公外婆他们,也在信华陶瓷公司做事吧,帮帮我爸搞管理。你看可好?”李学伟看着自己三舅说道。

三舅激动地连忙点头,他一直想创业想做生意,但苦于无人带自己也没有门路,一直没成行。

“好,学伟,我一定会跟着姐夫把公司办好的。”三舅连忙说道。

“好,你们主要管陶瓷公司生产销售的事情。至于陶瓷城的建设和开发。我会从喜乐多地产公司派人来负责。”

安排好陶瓷城项目的事情,李学伟再问自己的三个叔叔,“叔叔,这几天你们考虑得怎样,是自己做项目,还是去陶瓷公司或地产公司干呢?”

最为外向敢打敢拼的四叔,抢着说道:“学伟,我想去江南市开家大的棋牌室,还有什么大城市里有ktv。我想去尝试尝试。”

四叔前世就是在家乡建了个小有名气的棋牌室,看来四叔还是适合搞娱乐业,这是要准备杀向省城啊。

“好嘛,四叔有魄力。你就去江南市开棋牌室、开ktv、开酒吧,搞娱乐产业!我本来就在红河谷新城开发了领秀世家项目,项目中的商铺还留在手中。你现在去开,抢占先机。”

李学伟点点头。赞同四叔的计划。看来,四叔是要跟着自己一起出去闯了。

二叔、三叔没有这么大的闯劲。表示就跟着大哥搞好陶瓷公司。

说完,大家的发展方向之后,父亲对李学伟开口说道:“学伟,很多亲戚朋友听说你在江南市搞房地产公司很成功,他们要把孩子送过来,跟着你一起闯。”

“其中有几家和咱们家都很熟,他们拉下脸求我让你把他们的孩子带出去。”

“你看能帮他们就帮帮。”

父亲刚说完,叔叔们也说各个婶婶家的亲戚有人要他们帮忙,让李学伟带他们的孩子出去闯。

还有一些平时相熟的朋友都是上门来请托,都是请李学伟带他们的孩子出去闯。

江南省是劳务输出大省,很多孩子没有考到高中的话,就去外面打工。

这去外面打工哪有在本省工作的好,帮别的老板卖力,哪有帮自己家乡的老板卖力好啊。至少李学伟的家就在淦县,他总不能坑家乡人。

再加上听到李学伟在坑下的豪爽之举,大家都对李学伟的人品很信任。因此,一时间纷纷都想让自己的孩子跟着李学伟干。

李学伟听了点点头道:“好,这些人只要身体健康都可以到我公司来,我在外面闯荡也需要些子弟兵。”

李学伟不会拒绝,马上房地产行业还要飞速扩张,多储备些人才这是大好事,李学伟怎么会反对。

李学伟给父亲留下了一千万起步资金,然后离开淦县准备往返江南。

回家的时候,只是李学伟、李学成和乔明莎三人,但回去的时候可是带了浩浩荡荡的人马。

在李学伟竭力劝说下,外公同意去江南走走,外婆也跟着陪同去。

二舅和二舅妈也被李学伟的大手笔给震惊了,愿意跟着李学伟去江南见大世面。

四叔和四婶也要去江南打造娱乐帝国。

还有一大批力江子弟要跟随着李学伟出去闯荡,清点了下人数足足有三十七个年轻小伙要跟着李学伟去闯。

李学伟的劳斯莱斯可载不了这么多人,当即只能载着外公、外婆和乔明莎去江南。其余的人李学伟雇了两辆大巴载他们去江南市。

一路上,那些小伙子兴奋不已,憧憬着未来的生活。

二舅和二舅妈也是激动期待,他们期待着到了江南的新生活。四叔和四婶也在筹划着他们的棋牌室和ktv。

一路上,欢歌笑语。

在路上,李学伟就电话联络了姜珊,要他们做好接待的准备。

到了江南市,大巴直接开往公司,姜珊会安排他们。

而李学伟直接驱车,到了省人民医院。

外公看李学伟竟然将车看到省人民医院,有点诧异道:“学伟,你开车来医院干啥?”

“外公,我看你咳嗽得厉害,正好来江南了,就让省医院的专家看看。”李学伟挤出一副轻松的笑容说道。

“哎,花啥冤枉钱啊,我这是老毛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