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贼-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伏均一方,则被张氏子侄及典满许仪等人联手打伤三十余人。其中重伤者十六人,并有七人丧命、伏均在乱战之中,不慎掉落马下,被坐起踩断了大腿。卑职当时正在典家坞中做客,听闻消息之后,乐可命虎贲中郎将典韦点起虎贲军,封锁西里许长街,将斗殴之人,尽数抓获·····
此事牵连甚广,卑职有感案情复杂,于是将双方皆羁押牢中,距今已有月余·····此案不可再拖,故而请主公早日决断,以免许都城中,人心恐慌。”
人常言,荀彧处事居中,不偏不倚。
就这个暗自来说,他既没有偏向伏均等人,也米有可以想着曹真等人说话。
完全是一副公事公办的口吻,说完之后躬身退下,等候曹操的发落·····
许褚回到许都,才听说了许仪的事情。
但由于他身份敏感,所以一直没有过去探望。只不过,他听荀彧说完,下意识的向典韦看去。
却见典韦眼观鼻,鼻观口,口关心,静默不语。
“那双方在牢狱中,可有吵闹?”
“回禀主公,伏均等人入狱之后,一直不太满意,并口出狂言,说是出去后要取张氏等人性命。”
荀攸站出来,恭声回答。
荀攸看了荀攸一眼,心里叹了一口气,没有说话。
他很清楚,荀攸和自己一直有政见分歧。荀攸以为,当世能定天下者,唯曹操一人,汉室衰退,已难以复起;而荀彧却是,一日为汉臣,终生为汉臣。荀彧比荀攸小,但辈分却比荀攸打。为此两人争吵不断,后来甚至反目成仇。荀攸这一句话,等于表明了立场那子丹贪呢?”
“子丹倒是很正常,也米有吵闹。”
郭嘉突然站出来,笑呵呵的说:“不过子丹他们没吵闹,却闹出了不晓得动静。他入狱之后,与张氏子侄等一共八人,同居一室。后不知怎地,居然请出孔圣人像,八个人在牢狱中互换金兰谱,歃血为盟,结拜为异性兄弟·····许都人将此事化为美谈,并称他们八人为:小八义。”
“异性兄弟?”
曹操不由得哈哈大笑,“我听人说,千金易得,知己难求。子丹何幸,一日间竟得七位知己,幸甚,幸甚。”
说罢,曹操长叹一声,申请似是落寞。
其实他何尝不是在说自己:
想当年,曹操仗剑任侠,满腔抱负。
与袁绍,刘表袁术等人相知,也算的是朋友。可谁又能想到,结果却是反目成仇。
人生难得一知己,得之,吾幸;不得,吾命·····
时至今日,曹操再想去求一知己,似乎已变得不再容易。
每每想到这些,曹操总会是万般的感慨。不错,她是一代枭雄,但同时也是这个时代最杰出的诗人,才子。
才子,总会多感慨。
不过曹操的优点就在于,他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情感。
在片刻感慨之后,曹操收拾心情,对荀彧道:“文若,此事只需依汉律而断,无需困扰。”
说罢,他向荀攸看去。
依汉律而断?
听上去,曹操已经给出了一个依据。
可荀攸却没有那么糊涂,曹操这句话模棱两可,要推敲的意思,似乎很多。
目光不由得扫向了一旁的郭嘉,郭嘉笑了笑,朝他点点头,而后眼皮子一耸拉,就不再看他。
只这一笑,一点头,已经给出了荀攸很多答案。
“依小杜律而断,伏均等人当街斗殴,当拘押一月,没人杖二十。”
荀攸说罢,再次看了郭嘉一眼,见郭嘉轻轻点头。
深吸一口气,荀攸接着说:“曹真等人,以拘满足月,只需没人补二十杖,即刻释放。张氏子侄虽参与殴斗,但身为苦主,情有可原,故免去二十杖,即刻放出;伏均在闹市纵马,商人后反殴打苦主,此大罪也突然间,荀攸看到郭嘉轻轻摇头,坐在榻上,身体却好像骑马一样,微微起伏。
不由得一怔,但旋即醒悟过来。
“伤人者,为伏均坐骑,故与伏均无关。
依律,闹市商人,杖八十;伏均驯马无方,罚三十金,命其闭门思过。所参与殴斗之家将奴仆,当罚作一年,充军苦役。伏均腿断,与曹真无关,故其坐骑,有伤人之罪,杖八十。”
你就直说这件事没有人出错,出错的就是那匹马。
打一百六十杖·····估计那匹马也可以拿去做烧烤了!荀攸表明上并没有责罚伏均,可这一记耳光,却狠狠的抽在了伏完的脸上。老子扣了你的家将去做苦役,而且你儿子的腿也是白断,并且你伏完还得赔上一匹马,再搭上三十金。
但是呢,我抱住了你儿子的颜面,没有真正处罚。
如此判决,百姓们自然拍手称赞,而士人们也无话可说。
汉帝的脸面也可以保住·····你说要我不去处罚伏均,你看,我真的没有处罚,把他给放了!
什么叫做绵里藏针?
荀攸这一首,就叫绵里藏针。
不管其他人怎么想,可是荀彧却满足了!
至少从表面上来看,主公还顾及着陛下的颜面。也就是说,主公至少现在,没有大逆不道之心。
荀彧不由得,轻轻点头。
“既然没有异议,就这么决定!”
曹操说罢,摆手示意众人散去,站起来就准备回内室休息。
就在这时候,却见典韦上前一步,拱手抱拳,大声道:“请主公留步,典韦有话要说X!~!
..
第105章 虎豹骑(求推荐票)
初秋时节,天高气爽。
历经过西苑演武之后的许都,又恢复到往日的宁静。对于那些市井中的平民百姓来说,西苑演武谁胜谁负,与他们并无关系。只不过是茶余饭后的消遣话题,当不得柴米油盐来用。
再着说了,能进入西苑校场的人,又有几个呢?
只知道是虎贲军赢了,虎卫军输了……不过虎贲军和虎卫军的两位主将,也被关进了大牢。
曹朋来到虎贲府的时候,刚过辰时。
府门上紧闭,看上去冷冷清清。不过,曹府门前却很热闹。十几辆车仗停靠在高台下,每辆车都有三匹驽马牵引,显示出这车队的来头,非同小可。除了这些车仗之外,还有仆人婢女们进进出出,似乎非常忙碌。大门口,有一队武卒,盔甲整齐,手持明晃晃的兵器。
这又是什么人要出门吗?
曹朋在街拐角就下了马,牵着马往虎贲府行去。
才一靠近,十几双眼睛就朝这边看过来。那目光中,带着警觉,让曹朋感觉非常的不舒服。
把缰绳拴在拴马桩上,曹朋迈步走上虎贲府的台阶。
就在他伸手想要敲门的时候,就见从曹府中走出一群妇人。
“夫人,小心些!”
为首是一个长相很甜美,眼眉总是带着一丝笑意的女子,看年纪,大约也就是二十多岁,体态婀娜,举止也显得格外优雅。她怀中抱着一个孩子,在两个老妇的搀扶下,迈步走出曹府。
根据史书的记载,曹**妾甚多。
仅留下名号的,就有八个,其中包括有丁夫人,卞夫人,环夫人等等。
这里面,丁夫人是大妇,也是最早嫁给曹操的女人。她虽然没有生育,却是曹操长子曹昂的养母。宛之战以后,曹昂战死,丁夫人悲恸欲绝,数次和曹操发生口角。曹操呢,刚折损了一阵,悉心培养的继承人没了,侄子没了,爱将典韦下落不明,心里正处于烦闷之中。丁夫人和他一吵,曹操就怒了
口上可能有些严厉,竟使得丁夫人一怒之下,回了娘家,至今仍未返回。
而其他七个女人,也是因为有了曹操的孩子而名留史册。是与那些没有生育孩子的女人,究竟有多少?恐怕只有曹操自己心里清楚。大丈夫好色,在这个时代是天经地义。而且曹操对人妻**非常有爱,宛之战的失利,不也掺杂着女人的影子吗?张绣的婶子,邹夫人。
曹朋对曹操有多少妻室,并不感兴趣。
他抓起虎头门环,梆梆梆连敲了三下……
不过虎贲府里没有动静,曹府中却传来了一阵骚乱。
“小白白,小白白……你别跑啊!”
一只很眼熟的兔子,从曹府大门内跑出来,在人群中东一窜,西一闪,惹的所有人都慌乱起来。
“你们小心点,别伤了小白。”
紧跟着,就见一个小女孩从曹府中跑出来,一脸焦虑的叫喊着。
那只小白兔,死不死,活不活的又跑到了曹朋的脚边。曹朋一怔,蹲下身子把小白兔抱起来。
“兔子哥哥,把小白还我。”
小女孩儿跑到虎贲府的台阶下,一眼认出了曹朋。
只是她那称呼,让曹朋生生憋出一口血,差点喷出来。
什么叫兔子哥哥?这又从何说起?
“文明,你别乱跑。”
正准备上车的妇人,在车仗旁边叫喊。
曹文明吗?
曹朋愣了一下,可是他真没听说过,曹操有这么大一个女儿。
那天,在典韦后宅花园中见到这女孩子后,曹朋还抽空询问了一下曹真。曹操只有一个女儿,名节,也就是后来的汉献穆皇后。不过此时的曹节,才刚出生,还不满周岁呢……P:各位书友!进不来书评的请登录10。这个网址试试!花花更新~
这女孩儿,又是谁?
“兔子哥哥,把小白还给我吧。”
在一双双虎目的凝视之下,曹朋苦笑着,走下台阶,把小白兔还给了那小女孩儿。
“既然喜欢它,就好好照顾它,别让它到处乱跑。”他蹲下身子,轻声对小女孩儿道:“还有,我不叫兔子哥哥……抱好了,可别再让它逃走,若是被坏人抓到,你就见不到它了。”
小女孩儿一双明眸,天真地眨啊眨的。
“谢谢!”
她小脸一红,抱着小白兔扭头就跑。
跑到车仗旁边,和那美妇人轻声交谈了两句,就见那美妇朝曹朋看过来,甜美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美妇招手,就见一个青年上前。
她对青年说了两句话,便抱着孩子,登上了马车。
小女孩儿也紧跟着上去,临了还看了曹朋一眼。那青年呢,则快步走到了虎贲府门口,向曹朋一拱手。
“在下曹殇,敢问公子大名?”
“呃……”曹朋一愣,连忙拱手还礼,“在下曹朋。”
“曹公子和虎贲府相熟吗?”
“呃,应该算是很熟吧。”
青年微微一笑,“既然如此,叨扰了!”
说完,他转身就走了,只留下曹朋一头雾水,不知所以然。
那美妇人是谁?那小女孩儿又是谁?曹朋有心询问,可也知道,他连靠过去的可能都没有。
挠挠头,曹朋转身复又走上台阶。
而这时候,随着一连串的呼喝声响起,车队缓缓驶动。
当车队从虎贲府门前驶过的时候,那小女孩儿还探头出来,挥着小手,朝曹朋摆了摆。
曹朋呢?下意识抬起手,与那女孩儿挥手告别。
真是一笔糊涂帐啊!
曹朋看着车队渐渐离去,转身准备再去敲门。可一转身,却见典满站在他的身后,把曹朋吓了一大跳。
“干,你走路没声啊。”
典满一脸委屈,“我在这里站了半晌,你也没理我……对了,你在看什么?”
“刚才司空府走了一队车仗,不晓得是什么来头。”
典满愣了一下,旋即露出一副恍然之色,“车仗啊,那可能是环夫人吧。前几天听父亲说,环夫人这几日要返回谯县老家一趟。算算日子,也就是这两天,应该就是夫人启程上路。”
“环夫人?”
曹朋对曹操的这位夫人,似乎有点印象。
“对了,你来找我吗?”
“废话!”典满一打岔,曹朋也就忘记了刚开始那一幕,对典满说:“昨日大哥和我说,要去探望叔父……对了,你昨天去探望过了。两位叔父没什么事情吧!大哥可是有点担心。”
典满哈哈一笑,“事情倒是没什么,不过他们现在,怕是还宿醉未醒呢。”
“喝多了?”
“是啊,两个人,喝了差不多十音瓦。”
曹朋闻听,不由得一咧嘴。
音瓦,是一种盛酒的器皿,流行于商周战国时期。形状嘛,有点类似于尊,但比尊又要矮小。
东汉末年的音瓦,大致分为两种:五斤和两斤。可就算是两斤的,十音瓦下来也有二十斤。一个人十斤……曹朋想想,就觉得头疼。而且,据曹朋所知,市面的酒音瓦,大都是五斤装,这俩人还真能喝。
“那你洗漱一下,咱们先去找大哥吧。”
典满答应了一声,拉着曹朋就进了虎贲府。
他换了衣服,边喝曹朋骑马离开,直奔曹真的住所。
曹真住在司空府后面的一条小街上,环境很优雅。是一座三进庭院,加起来一共二十多间房屋。
曹朋喝典满到的时候,曹真刚练完武,喝曹遵一起吃饭。
朱赞已经去洛阳赴任了,但曹遵还没有启程。钟繇那边传来消息,会在八月初动身去长安。
曹遵是个孤儿,所以一直和曹真住在一起。
“大哥,求你个事儿吧。”
曹朋坐下来,一边等着曹真吃早饭,一边说着话。
曹真问道:“什么事?”
“我这边想请个人。”
曹朋就把所要请的人,条件讲述了一遍。
“你也知道,我爹是个老实人,也不懂得什么朝堂上的东西。若没个明白人帮衬,很容易出事。可是呢,这人要明白,品行也要出众。万一被人收买了,或者故意使坏,我爹就得倒霉。”
曹真也听说过曹汲要出任诸冶监监令的事情。
说实话,一个小小的诸冶监监令,曹真并不看在眼里。如果不是曹朋找他帮忙,估计他连听都不愿意听。
“要说这闲赋在家的人,我倒是知道一些。
可问题是,他们未必肯同意……你也知道,那些人一个个性子高傲的很,连曹公征辟,他们都能拒绝,更何况一个小小的诸冶监监令?你说的没错,得清楚朝堂的规矩,还要品性纯良……没家世,没名气,又要有才干。阿福啊,你这要求实在是太高,我一时也想不出啊。”
曹朋皱眉道:“我也只是问一问而已。”
曹遵一直没说话,吃完,放下碗筷,轻轻咳嗽了一声。
“子丹,如果按照阿福这等要求,我估计翻遍了许都,也难找到几个来。不过呢,我倒是想起了一个人。”
“谁?”
“侯声,还记得吗?”
曹真用手指着曹遵,一副恍然之色。
“慢着慢着,侯声是谁?”
曹朋还真没听说过这么一个名字,三国演义里,似乎也没提及过此人。
不过曹真并没有回答,而是沉吟片刻,摇了摇头,“侯声不合适,那个人……才行是有,可家世却不符合,铜革是侯氏,好歹也算是上党望族。莫说是帮曹叔父,就算是让他当诸冶监监令,也未必肯同意。”
“侯声,到底是谁啊。”
一旁典满解释道:“侯声是上党郡侯家的人,此前曾为主公帐下军祭酒。迁许县后,东阿令某某上疏主公屯田,侯声坚决反对,更数次在朝会与主公争执。年初时,被罢祭酒之职。”
这是个大人物!
曹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