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的军阀生涯 >

第256章

我的军阀生涯-第256章

小说: 我的军阀生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铁成看到苏童从书桌后绕过来握住了自己的手,心里也有一丝激动,面前这名年轻人就是现在掌握着全华夏最庞年夜、最精锐武装力量的人。定了定神周铁成也笑着道:“苏将军贵人事忙嘛,您也没必要客气了。”

    一旁的蒋百里玩笑道:“建明,周先生来了也不泡杯好茶来招呼客人吗?”

    苏童欠好意思的松开了手笑道:“看,我这个主人却是忘了,我这就让人泡茶去。”

    不一会护士泡好了茶给众人送了上来,苏童把茶递给了周铁成笑着道:“周先生,来,品尝一下武夷山的乌龙茶。”

    周铁成接过了茶叶品尝了一口后笑道:“这茶可是好工具,我在陕北可是好久没喝到这么好的茶叶了。”

    完,周铁成刚想把茶杯放下,却无意中看到茶几上的一本书和书上写的作者名字后神情却是一愣,情不自禁的开口道:“苏将军,您本书是……我可以看看吗?”

    苏童颔首道:“固然可以!”

    周铁成拿起了书本一看,书名自己就很醒目,叫做年夜国崛起,他粗略的翻看了一下,这本书其实不厚厚共分九个年夜章节。里面从第一章节的第一个殖民年夜国葡萄牙,讲述了十五世纪,葡萄牙在国家力量支持下进行航海冒险,并在在相互竞争中瓜分世界,依靠新航线和殖民掠夺建立起势力广泛全球的殖民帝国,并在十六世纪上半叶达到壮盛时期,成为第一代世界年夜国。一直讲到荷兰、英国的崛起以及工业**直至最后的年夜道行思篇,该篇回顾了数百年年来各个世界年夜国成长的历程,讨论年夜国崛起的关键性因素以及华夏今后要走的道路。

    这部书是苏童把后世的同名书籍经过把超呈现阶段的事件以及太过超前的思想经过删减及推敲后才把自己年夜名署上的‘著作’,这部经过了后世许多史学专家编辑以及苏童‘精心’删减后著出来的书籍自然是让周铁成眼前一亮,紧紧的抓住这本书问道:“苏将军,这本书是您写的吗?可否能送我一本呢?”苏童看到书上写着的自己的年夜名,硬着头皮笑道:“呵呵,这个是我闲暇时无聊之作,周先生既然喜欢您就拿去好了,况且这本书过两天我就要出版了,您回去的时候我再送您几本。”

    “谢谢!”周铁成郑重的把收了起来放到了一旁。但同时他在心里也感到了一阵凉意,刚才他仅仅是翻阅开篇的几页就感到了这本书的宏伟。作为一名宏儒硕学的高级知识分子,周铁成一看书里的内容就知道了若是没有深厚的功底和站在统揽全局的高度来看待问题的人是写不出这样一本年夜气磅礴的巨著来的。他自问自己就写不出这么一本学贯中西的书,因此他的心里也对面前的这本书的作者愈发好奇和钦佩起来。

    “苏将军,您真是了不起,能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就能写出这么一本很有深度的书,真是愧煞吾辈。”看得出来,周铁成的是真心话。

    苏童却有些欠好意思起来,连连摆手,“哪里哪里,您过奖了了!”

    一旁的蒋百里却是笑着道:“建明这人没事就喜欢写点工具,上次他写了一本关于日本人社会结构和思维形态的书,我看了也觉得很有事理。现在哪本书已经在美国出版了,据还被美国政府当作了专门的教材来研究呢?”

    “哦!是吗?”这回周铁成还真是惊讶起来,眼前这位苏将军还真是一位学者型的将军,他可是知道要写出一本能让一个国家的政府机构都列为教材专门研究的书籍是需要何等的文采才能做到的事,可是这位年轻的将军他就做到了。真是了不起。

    “那本书叫什么名字?能送我一本吗?”

    “固然可以,那本书的名字叫做菊花与刀,待会我就让人给您送去。”

    周铁成也是爱书之人,他的目光在书房里转了一圈,发现书房里的书种类繁多,书柜中年夜致有兵法书籍,哲学书籍,科学技术专业知识,还有一些翻译方面的资料以及一些著作。

    其中古今中外的兵法占据了很年夜的空间,华夏古代的孙子兵法,吴子,孙膑兵法,兵法接要,李卫公问对,岳武穆遗文,练兵实记,楚军营制;苏沃洛夫致胜科学,拿破仑拿破仑文选,克劳塞维茨战争论在这些书籍一旁的是各种战术战役手册和各种军事教材和书籍。那些兵法还好,至少还有所耳闻,那些战术战役手册和教材却全无所知,看来是他们自己编写出来的。

    苏童笑着道:“蒋委员长有三宝,俾斯麦传、曾胡治兵语录、曾文正公家书。而贵军也有专门的理论书籍来作为指导,我是孤家寡人,只好偷师学习,混乱摆些书看看。好在这些书对我作用还是很年夜的,只要对我们有所帮忙的,我没有理由去拒绝学习的。诚如贵党的古月先生所言:真正的知识是从实践中来的,而不是死书来的。很多些的反而是资治通鉴,二十四史……这样的历史书籍。以史为鉴嘛,这些工具对我们现在还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

    周铁成叹气道:“苏将军年夜才,难怪能把察哈尔治理得如此兴盛发财。”

    苏童微笑着摆手:“您太客气了,我只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才能获得今天的成绩,不足齿数”

    三人就在书房里就一些话题讨论起来,苏童认为一个国家的崛起主要依靠的是科技,国与国之间的较量到底就是国民素质的较量,是人才的较量。苏童还列举了二十一种在历史上曾经呈现过,后来相继消亡的文明。结论是这些文明死亡的原因,无一例外,都不是他杀,而是自杀。他们失去了立异的活力,被历史淘汰出局。

    苏童同时指出,在四年夜文明古国中:埃及、印度、华夏、巴比伦;在十五世纪到十九世纪成长的年夜浪潮中;没有一个文明古国能够成长起来。这是为什么?这是和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统治有莫年夜的联系;在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中;人们的思想都已经根深蒂固了;缺乏冒险精神;和对新事物的排斥。

    加上国家的年夜一统;国家内部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完全满足本国的需求;加上和邻邦的竞争少;不像欧洲国家纵多;形成了‘天然的自然’选择条件;迫使欧洲各国为求在竞争中不失败;努力探索;在竞争中相继变的富强。

    而华夏还在很安闲的环境中慢慢前行。到了十九世纪中叶;欧洲各国相继完成了工业**;而华夏在这场博奕中由于信息的不发财;完全置生事外;错失了绝好的成长博奕的机会。

    三人在书房里不时争论得面红耳赤,也不时哈哈年夜笑,听得外面的护士不竭摇头

    (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五章 会谈(四)

    招待宾馆里,周铁成和警卫员小张以及王强和他的秘书李正英四人各穿着一身普通西服,头戴礼帽。

    周铁成在一身西服的映衬下一双浓眉更显得炯炯有神,他微笑着对对众人说,“我们走吧,到了人家的地头怎么都应该好好看看,否则那不是白来了一趟吗?”

    小张却着急的说道:“首长,这里可不是我们的根据地,您出去会有危险的。”

    李正英也劝道:“是啊首长,我听说这里可是很乱的,这里的百姓竟然可以自由合法的持有枪支,这样的地方能有安全保证吗?您还是在招待宾馆里,有什么事情我和小张去办就可以了。”

    周铁成摇摇头,语重心长的说道:“你们这些人啊,不要听风就是雨。有枪又怎么了,难道他们会因为人人有枪就整天大开杀戒了吗?你们要记住不一定是有枪的地方才是危险的地方,有时候没枪的地方才是最危险的。”

    小张挠了挠脑袋不解的说:“首长说的话我听不大懂,不过我作为首长的警卫员我保证会用生命来保卫首长安全的。”

    王强犹豫了一下后建议道:“首长,要不我通知外面的警卫让他们派人保护吧?”

    周铁威摇摇头,“不用了,自己发现的东西才是最真实的东西。”

    周铁成虽然和苏童聊得很投缘,也很有好感,但是这并不能成为不用调查的理由,他还是更愿意相信自己亲自观察到的东西。他们来这里所见所闻都是道听途说,没有亲眼见过,只有亲眼见到老百姓过的什么日子才最能反应他们治理一方水土的能力。

    当周铁成他们出门自勺日寸候门口的警卫看到他们出来也是目不斜视,并没有干涉他们的出入自由。出了门以后小张在一旁嘀咕道:“搞什么嘛,我们出来也不查问一下,真是不负责任。要是我们跑了看他们怎么交代!”

    周铁威在一旁却笑了,“你这个小鬼,你怎么知道他们不管的,我可以保证在我们的周围肯定会有几十名便衣在一旁跟着我们呢。”

    “哼,这些特务倒是无所不在啊。”身后的李正英不屑的冷笑道,“在这些人也只会搞这些东西,和国大党没什么两样。””这可不然!”周铁威摇头道:“我在和苏将军会面的时候他就已经和我有言在先。他们不会干涉我们在这里的活动自由,但是为了我们的安全,采取一些必要的保护措施还是有必要的。就像他如果要到我们那里去,难道我们会对他们没有一点措施就随便让他们乱间吗?”

    周铁成的一番话让李正英哑口无言。

    众人来到了人潮涌动的大街上,周铁成边走便问旁边的几人,“看到人家的城市和咱们那里有什么不同吗?”

    身后的小张说:“这里的人比我们那里多,街道也很整洁、还有很多外国人,您看一个个蓝眼睛黄头发的。”

    周铁成微微颌首:“那是人家经济搞得好啊,在经济发达了才会有外国人过来嘛。”

    “还有他们这里的路旁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高压电线杆,商店里的商品也比我们要丰富,人们的生活消费水平也要比我们那里高。”王强补充道。

    “嗯!”周铁成点点头就不吭声了。

    当众人来到一个路口时,看到一名断了一条腿腿穿着一身没有军衔的察哈尔陆军制式军装的残疾士兵正拄着拐杖慢慢的走在一旁的人行道上。这名伤兵大约二十七八岁,他的左胸前挂着两枚亮晶晶的勋童,虽然七月的天气很炎热,但他衣领的上的风纪扣还是扣得严严实实,衣服也是穿得一丝不苟。

    路上的行人看到了他都轻轻的让在一旁让他先行过去,两名穿着黑色警服的警察从路上巡逻走过,看到这名残疾士兵后立刻在路旁率先给这名伤兵敬了个礼,等待他走过身后才继续巡逻。

    看到了这一幕后周铁成才感叹的对身边的三人说道:“知道为什么人家的部队战斗力这么强大吗?一支部队的精神面貌和战斗力的强大并不只是表现在装备精良或者训练有素上,这和整个社会和政府对军队的关心是分不开的,什么是军民鱼水情,这就是军民鱼水情。”

    旁边三人只是默默的听着,并不言语。

    说到这里,周铁成不由得想到了两年前自己第一次来到察哈尔时参加的那场军人的葬礼(详见一百五十章),给自己造成的内心的震动,心里不由叹了口气,愈发的感到有些事情察哈尔已经远远的走到了己方的前面。

    一个下午的时间,周铁威他们虽然只是逛了张家口的商业区的一个角落,但是里面琳琅满目的商品、售货员那彬彬有礼的服务态度都让他们对察哈尔政府的实力有了一个新的了解。

    天色渐渐的暗了下来,周铁威他们来到了位于市郊的军事工业区,这时候由于这里的工人们刚刚下班,无数的工人几乎同时从工厂里涌了出来,一时间原本空空荡荡的大街上到处都是人。

    由于正好到了饭点,在王强的建议下他们进了路边的一间小饭馆,当周铁成他们走上去的时候,这里以已经有了七层的上座率,看来这里的生意还不错。

    “这位小哥,我听到过这里的人都说你们食物并不是很充沛,而且也实行了粮食专管,不知道是不是有这么回事?要没有的话,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在这里吃饭的?”刚刚坐下,就有一个服务员过来,还未点菜周铁成就问了句。

    这位服务员听罢后笑了:“听您老这话,您一定是刚来咱们察哈尔的吧?这您老就有所不知了,要说缺乏食物,说缺它也缺,说它不缺也不缺,就看您怎么理解了!”

    “哦!这话又怎么说起呢?要缺就缺,不缺就不缺,哪有说不对就是不对,说对就是对的道理?”周铁成他们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吊了起来。

    “这话怎么说呢?这样告诉您吧,我们粮食是不缺的,苏主席很重视农业的发展,开荒、机垦、兴修水利,只要能增加粮食产量的办法都用上了,这两年我们这里还算得上收成不错,供我们吃是绰绰有余。而且宁夏省两年前又进行了河套大开发工程,这粮食自然就更不缺了,所以我们说我们的粮食是不缺乏的。”

    王强忍不住说了句:“那么你们又说缺是怎么回事呢?”

    服务员叹了口气,“早些年我们进行了移民,一年之内外地涌进来的人口达到了上千万,粮食自然开始紧张起来。后来政府就进行了粮食控制监管,再后来我们在北面的西伯利亚和苏俄人打仗,东边的日本人打仗,这一来二去粮食就没有那么宽裕了。到了今年宁夏的河套工程第二期完工了吧政府又开始提倡有备无患,号召大家开始储备粮食,要是有多余的粮食也可以卖给政府。”

    “恩!”周铁成点点头,问道:“现在日本人不是就要被打退,准备要撤回国内了么?

    那你们为什么还要囤积粮食啊?”

    服务员撇了撇嘴气愤的说道:“日本人是退了,可是老毛子还在旁边虎视眈眈的盯着咱们昵?前两天他们竟然在新疆跟我们的警备旅交了火,我们有一个巡逻小队就遭到了他们的毒手,一个排三十多人全部都光荣了。“说到这里,服务员的声音不知不觉大了起来。“哼,不过他们也没讨得了好,他们随即就被我们的空军给炸得人仰马翻,在丢下了十几辆坦克和上百具尸体后就逃窜到了沙漠。我们苏主席当即给他们政府发了电报,声称要是苏俄人的军队还不退出我们国家的领土后果自负,老毛子也是欺软怕硬的主,我们苏主席的电报一发,第二天他们还不是乖乖的退回去了吗?说来说去这个国与国之间n网还是要靠拳头说话,只要你的拳头硬人家才会怕你。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啊?”

    当服务员说到这里时,旁边一桌几名穿着工人制服的工人高声喊道:”对头,还是象我们苏主席说的那样,弱国无外交!当年我们没有实力的时候那些老毛子从来就不拿正眼看我们,在我们的边境想打人就打人,要杀人就杀人,那时候啊,我们看见了洋人就怕,可是咱们苏长官就愣是不信这个邪,带着数十万大军愣是一路杀到了西伯利亚,把咱们的海兰泡、海参崴也抢回来了,又抓了几十万老毛子回来给咱们修铁路,老毛子现在连个屁都不敢放。

    现在苏主席一封电报过去还不是老老实实从哪来回哪去了吗?哈哈,真是痛快啊!”

    听了旁边工人的话后王强他们也默然不语,周铁成看着周围工人那自豪的面孔心里也在沉思:“这里的工人阶级力量是如此的强大,但是他们对察哈尔政府却这么的拥护,这里面的原因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啊!”

    (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六章 会谈(五)

    夜已深,周铁成依然在客厅的办公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