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大文豪 >

第538章

大文豪-第538章

小说: 大文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九百五十六章:风起云涌

    杨正气势如虹。

    在他眼里,陈凯之也不过是案板上的鱼肉罢了。

    而今,生死未定,胜负未分,今日虽被拆穿,可是大势却不会变,关乎于这一点,他倒是信心十足。

    陈凯之则是看着杨正:“杨卿家……看来,你是不见棺材不掉泪了。”

    陈凯之话音落下。

    曾光贤已是拔出了刀,似乎做好了直接将杨正拿下的准备。

    可陈凯之在这时,却是笑了笑,用手势制止了曾光贤,随即道:“杨卿家既然认为,鹿死谁手,还未可知,那么……朕倒也是拭目以待,曾卿家,不必急着拿人,他的性命,已掌握在朕的手里,也不必急在这一刻。”

    杨正却是冷笑,环顾了四周:“是啊,老夫也很是期待。”

    …………………………

    虎贲营。

    在这一刻,营中号角已起。

    而虎贲营指挥张昌,却已是全身披挂,一身戎装,他按着刀,在将佐们的拥簇之下,迅速的抵达了大营。

    大营里,早有数十个上下武官候命于此。

    他们抬头看着张昌,这位张指挥使和寻常人不同,军中私下里有传言,说张指挥和靖王殿下乃是儿女亲家,起初大家都还以为,很快张指挥使便会高升,可到现在,却一直都没有动静。

    张指挥使治军严厉,极受军中上下的拥戴,而现在,他一身明光铠,手依旧还按在刀柄上,虎着脸,四顾左右,接着,他朝身边的一个校尉使了个眼色。

    校尉立即朗声道:“太后有懿旨。”

    太后……

    懿旨……

    武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俱都觉得蹊跷。

    太后有懿旨,怎么会出现在军中呢?

    于是许多人低声窃窃私语起来。

    张昌猛地一拍案牍,厉声道:“肃静!”

    这一声大吼,顿时镇住了所有人,骤然间,所有人都安静下来。

    校尉随即取出一份手令,厉声道:“太后诏:当今天子,非先帝骨肉,窃据天下,哀家忍无可忍,今令各部军马,速速入宫除贼,来日定有恩赏……”

    所有人的脸色,顿时变了。

    这绝不是开玩笑的事,太后居然下了密旨,让将士们入宫诛杀天子,这……不就是谋反吗?

    而且,这当真是太后的懿旨,许多人朝那校尉手里的懿旨看去,一个个面带狐疑之色。

    今日的事,实在有太多蹊跷。

    不过……似乎这些武官之中,除了一些人觉得震惊之外,却也有为数不少人,表现的异常平静,仿佛他们早已知道什么内情一般。

    有人终于忍耐不住了,一个副将厉声道:“这懿旨当真是宫里来的,卑下倒是有几个疑惑,当今陛下,已克继大统,人所共知,他对待太后,亦是纯孝,怎么就突然,不是先帝骨肉了呢?若不是先帝骨肉,如何能登基?还有,这既然是太后的懿旨,还请给卑下看看,否则,这和矫诏有何区别,带兵入宫,乃是万死之罪,当今陛下没有任何失德之处……”

    “够了!”张昌突然厉声大喝,阴冷的看着这副将:“这封懿旨,本将已验明,确为太后懿旨,怎么,你们信不过本将?而今,各营都已接到了懿旨,现在是非常之时,大军必须立即入宫,哪里有时间,等你在此验明诏书,这里……”张昌举起手,竟是取出了一份公文:“乃是一份兵部尚书签发的手令,也是命我等立即入宫,现在各营群起,应立即点齐人马入宫,谁有异议?”

    早有不少武官,不知不觉的,朝张昌的身侧拥簇而去,显然……这些人俱都是张昌的心腹。

    其他的武官,则个个大惊失色,有人低声默然无语,有人显得极为焦灼,先前那副将厉声道:“指挥大人,非是卑下无礼,只是此事,事关重大,不得不察,我刘洪将门之后,数代忠良,岂可贸然随大人杀入宫中,这绝不是开玩笑的事,还请指挥大人海涵,请将懿旨给卑下查验!”

    张昌随即竟是笑了,他直接夺过了校尉手里的懿旨,伸向副将刘洪:“既如此,那么你看看便是。”

    刘洪脸色冷峻,忙是接过了懿旨,垂头细看,可一低头,却发现这哪里是什么所谓的懿旨,这上头,一片空白,一个字迹都没有,他顿时大惊失色,厉声道:“你们……这是矫诏,莫非想反……”

    反字出口,他的身后,竟已有人自他的后腰狠狠将一柄匕首刺入。

    刘洪身子一颤,忙是捂住自己的后腰,身子已站不稳了,便瞪着眼睛:“张昌,我刘洪素来以为你是忠义之士,万万料不到,你竟是乱臣贼子,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弟兄们,杀贼啊……”

    他口里虽说着杀贼,可他身边的一些满带疑窦的武官,却个个噤若寒蝉,竟不敢抬眼。

    张昌只铁青着脸,冷哼一声:“现在,刘洪已是看过了懿旨,那么谁还想看?现在是非常之时,自当行非常之事,若是尔等没有异议,本将这便点齐兵马入宫,本将再问一遍,谁有异议?”

    众人默然。

    张昌大手一挥:“出发!”

    随即,众将出营,而远处,另一处京营,似乎也已传出嘈杂的声音,有亲兵快步而来:“大人,振军营已开拨了。”

    张昌只冷着脸:“吹号角吧。”

    号角低沉,呜呜呜的作响。

    而张昌已翻身上马,他远远看到营的另一边,集结起来的军马,面上依旧没有任何的表情。

    作为人所共知的靖王亲家,张昌心里却充满了愤恨,人人都以为,自己可以崭露头角,可是那靖王呢,却从未给过自己任何的好处,这种心底深处的不满,早就被杨正所捕捉,所以当这位汝阳王送上厚礼,与他促膝长谈,直言不讳的戳破了张昌的难处时,张昌便知道,自己想要出人头地,便只有一条路可走了。

    何况,自陛下登基以来,便有意改革京营和羽林卫,甚至还要对府兵进行改革,陛下所想要实施的,乃是精兵之政,到时,将要裁撤掉天下超过六成以上的兵马,这倒也罢了,其中针对的,还有大量冗员的问题。

    大陈的军马杂乱,功勋子弟多,武官也多,以至于各种闲职、实职、勋职遍地,一个营里,可能武官有百人之多,一旦裁撤了军马,不但大量的士卒将会解甲归田,最重要的是,许多武官,怕都在裁撤之列。

    这些日子以来,武官内部,一直都是风声鹤唳,生怕最终,这裁撤军马的刀,会砍向自己。

    私下里的抱怨,自然也就不必提了,这些,刘洪岂有不知。

    正因如此,他才敏锐的意识到,这天子,怕是要做到头了。

    而今,汝阳王私下里联络了这么多人,又有这么多的军将惶恐不安,勇士营的主力又不在京师,此时,只要杀入宫中,那么……一切都十拿九稳,大事可定。

    虎贲营还算精锐,所以很快便已开始集结,浩浩荡荡的军马涌出了营去。

    只要控制住了武官,这些士卒,倒是不必担心的,他们本就大多数人浑浑噩噩,眼里只有武官,只要下了令,对他们而言,无论做什么,都没有什么意义。

    张昌勒着马,随即拍马而行。

    远处,有斥候飞马而来,道:“大人,各营俱都出动了,内城那儿,城门也已开了,宫里那儿,策应之人,也已就位。”

    “很好。”张昌此时心潮澎湃,他忍不住想要痛骂那陈凯之。

    好好的天子你不做,非想要砸人饭碗,而今人心惶惶,军将们早已怨声载道,今日……一切都是你陈凯之自找的。

    他见那斥候似乎还不肯走,随即冷冷道:“还有何事?”

    “大人……这……周副将,王游击,还有十几个……十几个人……悄悄逃了。”

    逃了……

    张昌眯着眼。

    一下子逃了十几个,其中还有一个,便是那王游击,可是自己的心腹,可没有料到,这个家伙竟是如此胆小。

    张昌冷笑道:“这些人,不知天命,多半心里还念着他们的忠君报效呢,呵……也不看看,那天子,已将刀架在了他们的脖子上,心里头,只有所谓的勇士营,哪里将他们放在眼里,他们既要逃,那就不必理会他们,自管让他们滚吧,建功立业,也不需这么多人,传令,全营疾行,宫城之中,不过千余勇士营,又有我们的内应,只要入了宫,大事可定,到时人人有赏,至于周副将这些人,等回过了头,再收拾他们便是。”

    浩浩荡荡的虎贲营已是如潮水一般出营,随即,他们很快与其他诸营汇聚在了一起,这浩浩荡荡的军马,川流不息,遮天蔽日。

    诸多大营的指挥使和都督们开始会和一起,他们大多人激动的面目赤红,显得精神奕奕。

    张昌之所以敢反,绝不只是因为汝南王许诺了诸多好处这样简单,他很清楚,这京中驻扎的诸军,早已对当今陛下心怀不满了。

第九百五十七章:迎头痛击

    正德殿。

    陈凯之的心情已经渐渐的平复了下来。

    显然,叛军即将来袭的消息,已使不少人显得不安起来。

    其中……有人忍不住上前,道:“陛下,臣有事要奏。”

    陈凯之看了此人一眼,对此人颇有几分印象,心知他乃左都御史刘璜。

    这刘璜露出了忧心忡忡之色,随即道:“陛下,有些话,臣身为御史,早就该上言了,今日……才进言,实是臣的疏失……”

    说罢,他拜倒在地,诚惶诚恐之状。

    陈凯之凝视着他,笑了笑:“爱卿但说无妨。”在说话的功夫,陈凯之侧目看了那杨正一眼。

    刘璜忧心忡忡的道:“陛下正在盛年,且龙体康健,自登基之后,我大陈朝廷,可谓是气象一新,中兴之兆,已是隐见;只是……陛下治国,未免过急,且不说济北,单说裁撤旧有的府兵、京营,淘汰老弱,裁撤冗员,本也令人欢欣鼓舞,可是……陛下……太急了,臣为御史,专司捕风捉影,为陛下分忧;自宫中传出裁撤冗员和淘汰老弱的消息以来,据臣所知,这京中的京营,甚至是禁卫营中,诸将多有不满,甚至满腹牢骚者,亦是不胜枚举。”

    刘璜说罢,看了杨正一眼,露出怒容:“这杨正,算是什么东西,不过是一个海贼而已,他真能长袖善舞,有今日这样的底气,这些底气,所为何来?所谓苍蝇不叮无缝蛋,正是因为陛下的想要裁撤老弱,淘汰冗员的缘故啊,他不过是借了这一股东风,这才自以为能。而如今,事急矣,这宫中,不过是千余勇士营新军,而叛贼多少,还未可知,可以臣愚见,只怕叛贼并不在少数,为何?只是因为平日里,许多将官们的怨气本就一直在积压,许多武官,本就依附在军中为生,腐朽者有之,贪婪且贪墨克扣军饷者有之;昏聩无能者,更有之,陛下所思所想,臣等怎么会不明白,陛下欲提倡编练新军,自是因为诸多武官,人浮于事,不堪为用的缘故。这一点,陛下心里明白,这庙堂诸公,又何尝不明白呢?”

    顿了一顿,刘璜正色道:“可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天下的积弊,不是一朝一夕的积累;而陛下想要扫清这些灰尘,也不可一朝一夕完成,从前历代先帝,也并非没有看到其中的积弊,只是因为,这等事,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要在军中进行新政,岂不是抽取掉了我大陈的基石。”

    “现在,就是如此,将官们已是不安,这才为杨氏所趁,此时事情紧急,宫中几无力量防守,而叛军转眼便可聚集,请陛下在此时,暂时废除军中新政,下旨令将官们各司其职,向他们承诺,绝不裁撤冗员之意,唯有如此,才可稳住军心,与此同时,再彻底将杨氏海贼同党,一网打尽。若是再迟迟不下旨……臣恐大变在即,还请陛下明察秋毫,早做决断。”

    这刘璜所奏之事,却是触动了所有人的心事。

    不错,说穿了,这杨正到了现在还不见棺材不落泪,是因为什么?还不是因为,他仗着叛军们势必会集结起来吗,到时杀入了宫中,大不了,便和陈凯之同归于尽。

    可一旦,事情到了这个地步,那么大陈的江山社稷,也就彻底的完了。

    眼下唯一的办法,就是稳住军心,想要稳住军心,只能妥协,废除掉军中的新政,向京中诸营的将官们做出保证,这虽是亡羊补牢,却比坐以待毙要强得多。

    所以,那些将军们,从前喝兵血,吃空饷也好;所以他们平日里根本不思操练也罢;甚至他们从前无论怎样的混账,如何的葬送了大陈百万军马的锐气,可眼下,唯一要做的,就是妥协,只有妥协,才可以将叛乱的烈度降到最低。

    也只有妥协,做出保证,才可使得那些意志不坚定的叛军按兵不动,无论如何,今日一定要度过这个难关,唯一的办法,只能是妥协。

    否则……一旦有人起事,势必有大量不满的官兵附从,到了那时,便是四面楚歌,死无葬身之地了。

    刘璜的话,不是没有道理,他本是左都御史,平日里,陈凯之对他有些印象,此人还算是一个刚正的人。

    而他的建议则是,陈凯之的动作太急躁了,以至于触动到了许多将军的根本利益,要知道,天下承平已久,以军功而得以升迁的人已是凤毛麟角,而绝大多数的武官,都是靠着恩荫而来,这些人,本就是高不成低不就,一旦裁撤了他们,他们靠什么为生,他们自然不满,自然心怀怨恨。

    陈凯之凝视着刘璜,随即道:“诸卿呢,诸卿也是这样想的吗?”

    陈一寿苦笑一声,也徐步而出:“老臣以为,刘璜所言,实是无奈;可事到如今,陛下当以安天下为第一要务,其他的事,都可暂时搁至一边,所以,老臣以为,陛下当从善如流。”

    许多大臣纷纷沾了出来:“臣等附议。”

    “陛下,臣也以为,当下应以稳定军心为重。”

    那杨正冷眼看着众臣,心里觉得好笑,看来,这殿中的君臣们,都已是怕了。

    虽然事情败露,而且现在的杨正,已经到了极危险的地步,可此刻,他却毫无畏惧之心,在他看来,陈凯之固然可以在这殿中除掉自己,可他也深信,当叛军杀入宫中时,陈凯之的大祸,也就临头了。

    陈凯之颔首:“朕知诸卿都是好意,刘卿家所言,更是极有道理。不过……朕却有一个疑问。”

    陈凯之叹了口气:“朕自登基以来,许多事,确实太急了,谁曾想到,竟会料到,引发如此巨大的反弹,更让这杨正,有了可趁之机。只不过,朕有一个疑问,倘若朕在此时,下诏服软,那些图谋叛乱的军马,当真会半途而废吗?”

    “……”

    一下子,满殿都是鸦雀无声。

    似乎没有人可以回答陈凯之。

    陈凯之昂首,厉声道:“有没有人可以回答朕?有没有可以告诉朕,叛军会因为朕的一道诏书,而受感化;又有没有人可以告诉,朕下了这道旨意,便可以换来太平的安定?”

    “……”

    依旧没有人敢回答。

    事实上,大家虽认为,这时候亡羊补牢,虽可以将危害降到最低,可现在,叛贼们多半已经开始行动了,这时候服软,到底有没有效,又能有几分效果,都是未知之数。

    陈凯之突的大笑。

    他这一笑,却令人错愕,更多人显得不安,许多人抬头看向陈凯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