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珠娘子 >

第138章

明珠娘子-第138章

小说: 明珠娘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是谢贵妃代掌六宫,自然也该让她去伺候在跟前。”天后不再抬头,“让人送了话去延嘉殿,请谢贵妃去甘露殿侍疾。”
  徐司言忙答应着。
  安平公主却比不得天后这般镇定自若,她急急忙忙问着徐司言:“我父皇怎么了,怎么会动了怒,头疼得可要紧?”
  徐司言看了眼天后,见她不曾看过来,也便不再隐瞒,轻声道:“是黄门侍郎肖珂为了给韩彦求国公的封赏,连连上奏章,引得圣人动了怒,摔了九龙樽大发雷霆,才会又犯了头疼。”
  安平公主自来不理会朝事,哪里明白这些,只是脸色着急:“父皇的头疼好些时候不曾犯过了,又被他们气着了,可要让医官好生诊治才是。”
  一旁的天后轻声开口:“安平既然不放心,晚些你过去给你父皇请个安就是了。”
  安平公主又惊又喜:“母后允准吗?”
  天后轻笑一声,却是望了一眼顾明珠:“只是你一个人莽莽撞撞,让明珠陪着你去吧。”
  顾明珠吃了一惊,却是明白了过来,轻声应下了。
  太极殿里气氛一片凝重,进出的宫人也都小心翼翼,不敢弄出半点响动来。
  只因为躺在内殿里捂着头辗转反侧的圣人这会子听不得半点响动,任何一点声响都如同一把刀直插入他的脑中,绞得他痛不欲生。
  “医官呢,医官呢!”圣人的怒气随着头疼加重也越发重了,怒喝着,“这些医官都是废物吗,连朕的头疼都医不了!”
  一旁伺候着的谢贵妃这会子不知所措地在一旁,只能不时地用手巾替圣人擦了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低声道:“圣人,医官去开方子了,一会子煎了汤药来,吃下就好了,您且忍一忍。”
  “忍!”圣人的怒气无处发泄,痛得怒吼着,“要朕怎么忍!朕忍不了!”
  谢贵妃吓得手抖了抖,心里忐忑不安,她不是第一次见圣人犯头疼,之前都是天后在跟前伺候,那会子她只能跟在一旁,帮着端端汤药,送送手巾,那时候圣人的头疼便是药石无用,只有等着慢慢才能好起来,天后没日没夜守在跟前,她倒是不曾像现在这般不知该怎么是好。
  “娘娘,安平公主、零陵郡主求见。”殿外的宫婢进来,低低声在她耳边道,唯恐声音大了惊动了圣人。
  谢贵妃不由地皱了眉,这个时候,她们两个来做什么,她如今照拂圣人还来不及,哪里有心思应付她们。
  只是安平公主毕竟不比别人,她只能微微点头:“请公主进来吧。”
  安平公主一进殿门,便不管不顾上前去,伏在榻边:“父皇,父皇……”
  只是圣人头疼着,无力地摆摆手,没有开口。
  谢贵妃见她如此,心里更是不喜,轻轻咳一声:“公主,圣人头疼,怕是不能与公主多说什么,还是请公主……”
  安平公主顿时有了眼泪,上前给谢贵妃端端正正行了个大礼:“贵妃娘娘,我实在是担心父皇的病,求娘娘允准我在跟前侍疾,我一定小心谨慎,不教娘娘不喜欢。”
  看着安平公主那副端正的模样,谢贵妃心里觉得有些怪异,平日里这位公主最是不知规矩,今日这是怎么了。
  她皱了皱眉,开口道:“公主有这样的孝心再好不过,只是圣人他……”
  这时候,一旁的顾明珠也跟着屈膝拜下:“天后娘娘病重,贵妃娘娘就是六宫之主,还求娘娘看在公主一片孝心的份上,允准她留在太极殿侍疾吧。”
  谢贵妃这会子是真没了耐心了,掉了脸色:“你们这是做什么,岂是我不成全公主的孝心,实在是圣人要静养,不能被打搅,公主还是早些回去吧,莫要在这里纠缠了。”
  顾明珠望了一眼帷幔中榻上的圣人,见他原本辗转不定的身子不动了,像是正听着这边的说话,心头轻轻冷笑一声,上前扶起了安平公主:“殿下,娘娘既然已经决定了,还是先回宫去吧,明日再来求见圣人请安吧。”
  二人这才退出殿外去了。


第351章 奉陪到底(第一更)
  太医令收回了把脉的手,悄声退了下去。
  大监刘安忙上前,担忧地问道:“圣人的头疼……”
  太医令紧皱着眉,摇头道:“是头风,先帝也是有头风之症。”
  刘安脸色变了变,别人不知道,他却是记得的,先帝临终之时便是风疾,如今圣人也得了头风之症,难道……
  他搓了搓手,不安地看向太医令:“这等大事,怕还是要禀告贵妃娘娘,只是圣人如今头疼得厉害,还是要再想想法子才好。”
  太医令低低叹了口气:“我让药童去拿了方子,再给圣人施针,应该能够缓解几分。”
  刘安送了太医令出去,这才转身又进了内殿来。
  躺在榻上一直低低呻吟的圣人此时却没有了声息,刘安心下不安,忙过去撩开帷幔,却见圣人脸色青白,正瞪着眼望着他,嘶哑地开口:“是头风之症?”
  刘安吓了一跳,不敢隐瞒,跪下道:“太医令说是,是头风,只是圣人年富力强,身子素来康健,必然能……”
  圣人暴躁地打断他的话:“朕也如先帝一样,有了头风之症!”
  他头疼了几日,不眠不休,原本儒雅的脸上如今只有扭曲狰狞,瞪着刘安:“她们可都知道了?”
  刘安愣了一下,才明白圣人嘴里说的是内宫的娘娘贵人们,忙道:“不敢擅作主张,太医令只禀告了韩贵妃。”
  圣人听到韩贵妃,不由地皱了皱眉,隐隐觉得额角又痛起来了:“她人呢,不是在太极殿伺候!”
  刘安忙道:“娘娘在偏殿,安平公主一早来请安,还有几位殿下也过来了,娘娘在那边与他们说话。”
  听到安平公主,圣人恍然记起了前一日他看见安平在自己御榻前拜下,哀求韩氏想留在自己身边侍疾的情形。
  那是他从前最喜爱的小女儿,这些时日因为袁氏的缘故,他对安平大不如前,可终究是最尊贵的嫡公主,怎么能由着韩氏这样随意轻慢地打发走了。
  他的病就是因为韩家而起,他原本是要抬举韩彦的,要许他东南兵权,让他去闽地统领操练新兵,然而韩家却不知足,竟然让人屡次求国公的爵位,竟然还敢拿出军功来说,分明是不安分。
  看来韩家也是靠不住的,韩氏才晋封为贵妃就能在内宫如此不可一世,韩彦又存心不足,未来只怕又会成为第二个袁氏,而韩氏更还有袁氏没有的兵权,那将一发不可收拾。
  他这会子顾不得头疼了,吩咐刘安:“朕头疼得紧,不用贵妃在跟前伺候了,让她回去打理宫里的事吧。”
  刘安忙劝道:“圣人跟前还得有人伺候才好,娘娘她很是担心圣人的身子,这几日时时唤了医官去问询,若是不在跟前怕是放心不下。”
  圣人脸色更是难看,咬牙道:“让她回去!”
  刘安吓了一跳,忙应着:“是,奴这就去回禀娘娘。”
  宫中的密报送到了雅间里,崔临望着上面关于韩彦与韩贵妃的几行字微微拧了眉头,沉默不语。
  崔奕在一旁笑着道:“如此一来,帝后二人都病了,听闻天后的病情已经是难以回天,圣人虽然是头风,但终究只是轻微,假以时日还能好起来,殿下终于不必担忧了。”
  崔临眉宇间并不见舒朗,反而脸上凝重之色更重:“前两日明威将军府的宴请,殿下让人送了贺礼?”
  崔奕满不在乎地点点头:“是那府小娘子及笄,虽然只是五品的武职,但是韩家的亲家,殿下就让人送了一份贺礼去。”
  崔临沉声道:“殿下如何不曾教你知晓,却是事后才告诉你。”
  崔奕留在陈留王府,就是为了作为陈留王与世家之间的联络人。
  崔奕怔了一下却不在意地道:“不过是送了份贺礼,有什么打紧,想来殿下只是一时忘了,后来也说与我知晓了。”
  崔临沉沉叹了口气,伸手将密报递给了崔奕:“你看看还有谁去过了。”
  崔奕低头仔细看了看,吃惊地道:“郡主?”
  崔临目光凌厉:“必然是天后之意,所为也是韩家。”
  崔奕这会子也觉得不简单,在榻席上坐下来:“难道天后也有意要拉拢韩家,才让郡主去道贺?”
  他想了想,却是眼前一亮:“如此说来,天后是真的病重不起了,不然也不会让郡主去,韩家可是韩贵妃的娘家,若不是最后的打算,也不会如此做。”
  只是他还未高兴一会,就被崔临打断了:“殿下这些时日与韩家可有来往?”
  崔奕摇了摇头:“并不见有何来往,殿下这些时日除了在太极殿东堂跟着几位内史大臣处置朝事,就是去西堂给圣人请安。”
  崔临望着他:“这几日我不曾见到殿下,你替我传了话与殿下。”
  “圣人生性多疑,处事多变,先有袁氏专权多年,深以为忌,如今韩家虽得势,却也难逃圣人猜忌,未必就能如愿,殿下已经得圣人看重信任,何不韬光养晦,在此时更能得圣人与宗室的放心与支持。”
  崔奕点头:“我必然把话带到。”
  他说着,又想起一事来,凑近崔临:“五兄,阿娘可还气着呢,今日我去离庄请安,她还说了不要见你,让你明日不必再过去请安了。”
  崔临脸色不变:“明日一同去。”
  崔大夫人为了顾明珠的事恼着崔临,这几日不肯见他,崔临也不着急,只是每日过去行了礼就回来,让侍婢仆从好生伺候着,却是半点要服软的意思都没有,倒是让崔大夫人更是懊恼,隔三差五逼着崔奕递了话过来。
  崔奕看着崔临那副老神在在的模样,不由地挑了眉笑道:“看来五兄是真的上心了,为了郡主如此认真。”
  他笑了笑,却又偏头道:“只是郡主如今是天后跟前最得重用的,事事都让她过问,我们却是要辅佐殿下登位,日后难免有遇上的时候,只怕更会要交手,那时候又该如何?”
  “五兄与郡主又该如何自处?只怕两边都不会答应你们的事呀!”
  崔临慢慢抬起眼,望着崔奕的目光炯炯有神,冷俊的脸上露出一丝浅淡的笑容:“她若愿意,我会护着她,她若还想再玩闹一番,我陪着便是。”


第352章 吉娜公主(第二更)
  高昌国公主千里迢迢来和亲是长安难得的热闹事,这些时日来帝后的先后病倒让整个长安都遍布愁云惨雾,难得有件喜事教大家开怀热闹一番,都围在街市上想要瞧瞧高昌公主的风采。
  长长的驼队后,一辆辆油毡马车紧随着进了长安,为首那辆宽大的马车里有人撩开了帘子,露出里面人的脸。
  那是一张十五六岁年轻女子的脸,只是长相与中原人有些不同,褐发碧眼,皮肤白皙得如同白玉,卷翘的睫毛忽闪着,好奇地打量着热闹的长安街市。
  看着街市上人潮拥挤着都朝着她这边望过来,更是高声喧哗着:“这是高昌公主,这是高昌公主的马车!”
  她忍不住咯咯笑了起来,用高昌语与一旁伺候着的几位婢女打扮的高昌女子道:“父王说长安热闹果然是真的,这些人居然都是来看我的,真是有意思。”
  那几名婢女却是都是战战兢兢的,不敢多话,都伏在扑了地毡的马车上:“公主殿下受万人敬仰,长安的百姓也都盼着公主前来。”
  吉娜公主原本满是笑容的脸看着她们那副满是惧怕的模样,渐渐冰冷起来:“你们在撒谎,这里是东土,是天朝长安,他们怎么会知道我,不过是来瞧个热闹。”
  “都是你们,坏了我的心情,看在你们一路上小心伺候的份上,我不要你们的命,但不能不惩罚你们,还不快些动手!”
  那几名婢女瑟瑟发抖,直起身来两两相对,伸手互相扇起耳光来,并且在吉娜公主冷冷的注视中越来越用力,很快脸上都是红肿一片,却都还不敢停手。
  过了好一会,看着那几个婢女原本娇嫩的脸上已经红肿狼狈得看不出原本的模样,吉娜公主才笑了一声:“罢了,就到这里吧。”
  婢女才哆嗦着手停了下来,还赶紧向着吉娜公主叩首:“谢公主。”
  看着又洋洋得意撩开帘子享受外边万人欢呼的吉娜公主,婢女们心里余惊未了,眼前这位就是高昌国小公主,是高昌王的掌上明珠,深得皇室宠爱,却也因此被惯坏了性子,素来蛮横霸道又傲慢无礼,除了在高昌王面前一副乖巧柔顺的模样,对待别人却是如同换了一个人一般。
  这一路来,她们不知道受了多少责罚,苦不堪言,可这还不是她们最担心的,眼下已经到了长安,一旦公主和亲嫁入王府,这样的性子只怕难以安稳度日,她们这些跟随来长安和亲的婢女才要担心如何才能自保。
  驼队带着长安百姓的好奇与向往一路向着太极宫而去,终究停在了宫门前。
  吉娜公主第一次看到了大唐皇宫,登时睁大眼望着明瓦高楼朱墙碧瓦的太极宫,惊讶地道:“这里就是……太极宫?”
  她出身高昌,一直以为高昌国都就是最繁华的地方,直到看到了长安,又看到了太极宫。
  高昌国使臣这会子已经等在宫门前了,快步上前来,在马车前拜下:“臣恭候殿下,请殿下下马。”
  又抬头看着已经毫不顾忌,一双眼上下打量着太极宫的吉娜公主:“贤王殿下亲自来迎殿下了。”
  贤王?吉娜公主想了想,才记起来,她父王说过,她要和亲的对象就是贤王,那可是唐皇的皇子。
  她扶着婢女的手下了马车:“他来了?我要见见他。”
  远远的,一位身着杏黄五爪海水云纹蟒袍,头戴赤金冠的李裕一步步向着这边走过来。
  他已经看到了吉娜公主,她一身五彩翻毛长袍棉裙,腰间束着五彩丝绦,头上梳着双髻,一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直喇喇望着他,毫不掩饰地打量,那张脸上带野性张扬之美,论起来算得上是位美人。
  然而比起顾家姐妹来却是差得太远了,更不用说她那副毫无礼数肆无忌惮的模样,分明是还未开化的蛮夷之人。
  一想到这样的人将成为自己的妻室,李裕的脸色就难看了一份,却还是维持着基本的礼貌礼节,走上前欠身:“公主殿下。”
  吉娜心里却已经欢喜地开了花,她没想到父王给自己挑的是这样出色好看的皇子殿下,李裕的举止儒雅,容貌俊美,气度很是不凡,比她那些只会骑马打猎喝酒的皇兄们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这世上还有这样好看的人。
  吉娜望着李裕的眼中闪闪发光,脸上也有了些红晕,却还是舍不得把眼光移开去。
  她露出自己平日里最好看的笑容:“有劳贤王殿下在这里迎我,吉娜感激不尽。”
  平日里只要她露出这样的笑容,那些追随在她左右的少年郎君们都会沉迷不已,任她驱使,眼前这位贤王殿下必然也会如此。
  李裕却是暗暗掩饰着自己的嫌恶,一国公主却是如此不知羞耻地盯着男子看,毫无半点礼数,如何能够为妻。
  他别开脸去:“请公主入宫,父皇在太极殿召见公主。”
  他目光扫过吉娜公主身边几位婢女,稍稍停了停,看来这几位就是公主的陪嫁,却不知道是不是一样不懂规矩。
  只是这一下的停顿,却让吉娜公主原本如花的笑脸上顿时有了阴云,她冷冷扫过自己身后跟着的几名婢女,冷哼了一声,才又堆起笑脸快步跟上李裕,一副欢喜的模样。
  只是她身后的婢女却在听到她的冷哼声之后面如土色,几乎要哭了出来,她们知道,只怕一会子公主不会放过她们了,虽然不知道又是因为什么。
  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