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珠娘子 >

第142章

明珠娘子-第142章

小说: 明珠娘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了些心怀。”
  “可是那时候先帝病重,你阿娘是嫡女必须入宫侍疾,她怀着身子也还被留在宫中太极殿中伺候,我虽然担心却也没有办法,只能日日入宫问安见她一面。”
  “那是十月初九,我与卢钧、郭晟一起入宫问安,却被先帝留在了太极殿,他遣了所有宫婢妃嫔出去,只留下你阿娘在跟前,因为她是嫡公主深得先帝信任,所以才能留在那里伺候,可是没想到就是这个信任要了她的命去了。”
  “自废太子行巫蛊魇镇之术被查,关在了掖庭冷宫之中死去,魏王又被查出构陷太子捏造魇镇之事囚禁王府自尽,先帝便满腹怀疑,立了当今圣人为太子之后,却还命赵国公暗中查探此事,终于有了蛛丝马迹,却是发现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却是当今圣人,这让已经病倒在榻上先帝悲愤不已,他那一日召了我们去就是要商议废太子的事。”
  “先帝要赵国公卢钧草拟废太子诏谕,又要太子少师郭晟辅佐皇太孙入主东宫,我以军权护持,确保储位不会旁落。”顾青慢慢回忆着,十余年的苦痛仿佛就在昨日,让他的语调越发低沉,“只是先帝病得太重,无法拿动玉玺,也无力主持废立之事,此事只能权且商议着,待先帝病好些再安排,可是没有人想到,我们离开太极殿不到一日光景,先帝便夢逝了。”
  “而接下来的事更是让我和你阿娘未曾意料到,第二日太子便拟了诏谕,让太极殿中伺候的所有妃嫔婢仆全部殉葬,一个也没有留下。他这是要灭口!你阿娘最先想到了,急急忙忙让人去与宫中守灵的我送了消息,让我无论如何都要悄悄离开宫中不要回府里,赶回西北军中。”
  “我当时还不曾想明白,只当她是怀孕忧思太过,悄悄回了府里见了她一面,她却是急得乱了方寸,只与我说了几句,让我立即回军中,便是当今圣人诏谕召我回长安也不能回。”
  顾青的手已经死死攥着桌角,额上青筋暴起,回忆着那在他脑海里无数次重演的过去:“我问她那我何时回来,她与腹中孩子,还有这一家老小又该如何。”
  “她却跟我说,她会护着这一家老小,还有我们未出世的孩子,而我却要等到得到她的死讯之后才可回来,而自此之后我都不能长留在长安,也不可与孩子亲近,要让宫中相信我是个薄情寡义丝毫不在意她与这府里上下生死的人,才能保住这一家老小的性命。”
  顾明珠恍若被这一句话震住了,许久都未动弹。
  她愣愣望着顾青,顾青却是干涩着眼,苦笑道:“我当初不明白,你阿娘究竟是何意,为何她要自己选择……”
  “她以死相***着我离开长安回了西北,没过几日她的死讯传来,我赶回来也没能见到她最后一面,宫中让人接了她去葬在了安陵,那时候我才察觉不对。只能将你托付给了老夫人,照着她的吩咐匆匆赶回西北。”
  “直到赵国公阖府被抄家处斩的时候,我才明白了你阿娘最终的意思,原来我们都已经是别人眼中的妨碍,是欲拔之而后快的肉中刺,你阿娘以死暂时保住了顾家与我们,可若是宫中还觉得我对你阿娘的死念念不忘,对你时时牵挂惦记,把顾家看得极重的时候,难保不会再动手,所以这些年我没有回府来。”
  他说着慢慢垂下头苦笑:“只是我没想到,我以为这样是保护你们,却让你们受了这样多的苦楚,终究是我的错,是我的无能!”


第361章 万事有我
  看着顾青略略佝偻着的背影,顾明珠眼中半分动容也没有,只有一片冰冷。
  若说这些年来她所受的苦,经历的生死是因为顾老夫人、罗氏她们,但终究是因为顾青,这个原本应该给她庇护的父亲,却自私软弱得为自己找了理由躲在西北,将她亲手交到一群豺狼的手中,又要她如何学会原谅。
  她回到书房里,又翻开《太平杂记》,这一次却是怔怔地捧着书卷坐在窗下,看着阴沉的天上慢慢飘起了小雪,雪花从半开的帘子里飘落而进,点点落在顾明珠身上的紫貂翻毛坎肩上,又悄无声息地融化了。
  阿碧进来时放轻了脚步,看着顾明珠沉默的样子,低低叹了口气,送了一张帖子上来:“郡主,这是崔家离庄送来的。”
  顾明珠慢慢转回头,望向那张帖子:“是崔大夫人让人送来的?”
  崔临把崔大夫人送到离庄住下了,这张帖子既然是离庄送来的,想必是崔大夫人的意思。
  她展开帖子,上面的字迹文秀清雅,果然不是崔临的,请了她过几日到离庄一聚。
  阿碧轻声道:“是崔大夫人身边的婢女送来的。”
  顾明珠淡淡一笑,想来崔大夫人还是不肯罢休。
  她把帖子递给阿碧:“收着吧,到时候随我去离庄。”
  对于这些眼高于顶的世家,越是向她们示弱讨好,她们越觉得看不起,她倒是不怕好好会一会崔大夫人。
  回宫的路上,雪越下越大,雪花打在马车的车篷上发出沙沙的声音,如同春蚕啃着桑叶,街市上也难得有了安静,阴霾的天空下夜色已经提前降临了。
  阿碧吩咐车夫挑了灯,马车在越积越厚的雪地里行走着,慢慢向着太极宫驶去。
  只是才到宫门口,远远就见一辆马车挑着灯向着这边驶过来,停在了她们跟前。
  马车帘子撩开,小圆从马车里探出头来,看着撩开帘子的阿碧露出个巴结的笑容,圆圆的脸色堆满了讨好,手里托着个小匣子从马车里下来,快步上前拜下:“郡主,郎君让送了这个来,请郡主收下。”
  顾明珠有些吃惊,这个时候风雪正大,崔临会让人送了什么来?
  阿碧接过那匣子,送到顾明珠手里,那只素面楠木匣子触手温润,让顾明珠不觉得有些脸红,对着小圆几人很有几分不自在,她轻轻咳了一声,问小圆:“郎君他可曾说了什么?”
  小圆笑着摇了摇头:“郎君只是吩咐小的来这里等着,说郡主必然会回宫,让把匣子交给郡主,说是都在匣子里了。”
  顾明珠低着头看着那只小巧的匣子,心跳漏了一拍,强自镇定下来,轻声道:“我收下了,你安心回去吧。”
  她甚至没有问过一句匣子里是什么,全然毫无理由地信任着崔临。
  小圆躬身道:“小的这就回去回话。”
  在宫外已经等了小半个时辰,这样的天气实在是冷得让人安不住,即便马车里有炭盆也架不住北风挂进帘子里来,他早已冻得手脚冰凉,看着顾明珠收了匣子才安心回去了。
  在往甘露殿的路上,顾明珠小心地打开那只匣子,望向匣子里,却只见里面装着一块莹润剔透的腰佩,上面还系着玉坠脚的绦子,却是半新不旧的样子,像是已经佩戴过的。
  顾明珠好奇地拿起那块腰佩,上下打量着,只见那块剔透如同琉璃一般的翡翠腰佩中含着一缕翠色,却是袅袅如青烟,薄如蝉翼地消失在翡翠中。
  而腰佩上却是只刻着一个字,便是崔临的临字。
  她恍然想起来了,这是往日崔临贴身佩戴着的物件,就是他的腰佩。
  可是他怎么会,让人送到自己手中来了?
  只这一个念头便让顾明珠的脸彻底红透了,飞快地放下了那块玉佩,如同拿到了什么烫手之物一般,才拿起腰佩下的那张叠好的信函。
  信笺很是轻薄,打开来却是只有四个字,可就是这四个字让顾明珠心跳如狂,许久不能平息。
  万事有我。
  只这四个字,让顾明珠一直紧紧绷着心弦慢慢松弛下来,在看到崔大夫人的帖子时,她昂着头鼓起的勇气与斗志在这一刻也都不能么激昂了,仿佛如同在巨浪中搏斗许久的小舟远远望见了一片可以停泊避风的港湾,让这个冬夜也变得不那么冷清了。
  她拿着那张信笺许久,才慢慢放下来,轻轻吐出一口气,眼神更是清亮,却是亲手拿起那块腰佩看了许久,也不曾松开手。
  阿碧看着不禁轻笑起来,转头与小葵低声道:“上回收的玉露团还在吧,这回怕是又要多一样了。”
  只是不知道收到第几样的时候,顾明珠那道心防才能彻底放开来。
  等到顾明珠进了甘露殿给天后行礼请安时,脸上那点红晕已经都消散了,她恭恭敬敬地拜下:“娘娘安好。”
  天后看着她笑了:“好,将军府里的事可都安置妥当了?”
  顾明珠笑着回话:“都安置好了。”
  “听闻顾老夫人随顾氏族里人回了青州了?”天后却是若有所思,“青州路途遥远,等闲也难得回来了。”
  听起来像是句无关紧要的问候,顾明珠心里却是一紧,天后从前对顾家的事并不多过问,先前若不是她借着安平公主的安排,只怕她都不会理会顾老夫人占着宣阳大长公主陪嫁的事,现在怎么就……
  她揣测着,轻声道:“是,顾氏一族在青州乡里,老夫人这一回是回族里荣养,山高水长路途艰难,便是有事也不敢轻易惊动她老人家了。”
  天后点点头:“如今是谁掌着将军府的中馈?大夫人还是二夫人?”
  这一下顾明珠更是心中不安,回道:“是二婶母,大夫人已经病得不成了,父亲作主让人送了她去庄子上养着了。”
  天后笑了:“也该是如此,先前听闻府里乱糟糟的,连个当家的主母都没有,如今倒还像个样子了,如此有什么事也能安排妥当了。”
  顾明珠满腹疑惑地应着:“娘娘说的是。”
  可是越发不安地想着,天后究竟是什么意思,为何会忽然对顾家的事上心了?


第362章 意气风发(第一更)
  和亲的诏谕终究是下了,圣人的头风病也越发重了,天后依旧在甘露殿里抱病不出,把和亲的事全部交给了韩贵妃,甚至连过问一句的意思都没有。
  延嘉殿里也越发热闹起来,尚宫局的女官、宗室的命妇与宫婢进出不断,都是前来听候吩咐的。
  周楚楚此时正陪在韩贵妃身旁,笑盈盈地听着几位亲王妃与命妇们的夸赞。
  “先前就听说长平郡主最是爽朗大度,性子平易近人,让人喜欢,所以才会被选入宫为公主伴读,如今贵妃娘娘更是好眼力,留了郡主在身边,想来有了郡主帮手,更是称心如意。”一位夫人满脸堆满了笑容凑近前来说着。
  一旁的庄王妃与汉阳郡王连连点头,向着韩贵妃笑道:“可不是,贵妃娘娘慧眼识人,把郡主教得更是聪慧大方,实在是教人喜欢。”
  她们也知道韩贵妃在宫中多年,等闲的巴结讨好也不过是一笑了之,所以这话头便放在了周楚楚身上,不住地夸赞,拐着弯地讨好韩贵妃。
  周楚楚那张容长脸已经有些微微泛红了,她一副矜持的模样垂着眼,低着头任由几位夫人拉着夸赞,心里却是飞扬起来,这样的情形从前她可是见过,是在顾明珠身上,那时候天后挑中了顾明珠,夺走了原本属于她的所有光芒。可现在终于还是轮到她了!
  韩贵妃含笑看着她们,倒也并不多说,只是道:“这些时日也多亏了楚楚,若不是她替我分担着,这许多事只怕我也要焦头烂额了。”
  她夸得真心诚意,一旁的几位王妃夫人忙接过口不停地附和称赞,教周楚楚更是欢喜不尽。
  吃过一歇茶汤,庄王妃瞧了眼汉阳郡王妃与南阳郡王妃,轻轻叹了口气又扯开话头:“这几日长安城里也不安生呢,听说不仅是圣人与天后娘娘病重,大明宫也传了消息,说太子殿下他……”
  她望了望一众命妇,才压低声音凑近韩贵妃耳边:“说是不良于行了,这可是了不得的事,虽然各府里都不敢多问,但心里却都跟明镜似的,只是担心呢。”
  没想到庄王妃会提到这个事,一时各位夫人的脸色都紧了紧,低下头去却又竖起了耳朵,想听听韩贵妃会如何说,毕竟日后这中宫之位可就是这位贵妃娘娘的,朝中局势会有何变数想来也只有向眼前这位打听了,她说什么也就差不离了。
  韩贵妃的脸色却是稳稳的,脸上笑容丝毫没有变,看也不看那几位王妃与夫人:“庄王妃这消息却是从哪里听来的,可不敢胡说,事关太子殿下,不能听信那些流言。”
  庄王妃脸色微变,心却是提了起来:“娘娘说得极是,只是太子殿下已经多时不回太极宫,实在是……”
  后面的话她不能再说了,却是抬眼望定了韩贵妃,像是在等着她的话。
  韩贵妃拢了拢手上的袖笼,轻笑着:“庄王妃这是担心过了,且不说太子殿下还在大明宫中养着病,就是圣人跟前伺候的陈留王也是尽心尽力,这些时日不还在东堂里帮着处置朝政之事,哪里就要担忧这些了,只管安心便是。”
  这话刚落音,那几位顿时眼前一亮,再明白不过了,连声道:“娘娘说的是,终究是我们这起子没眼界的看见根针也要怕是半天,怨不得总说是没见识。”
  韩贵妃笑着,吩咐周楚楚:“去把新得的茯苓霜端来给几位王妃和夫人们尝一尝。”
  又与几位王妃笑道:“你们也是知道的,我的身子也不大济事,往年到了这节气总有些心神不安,夜里睡不大好,今年也是亏得陈留王有孝心,上一回在太医署听说了我的病症,就差人送了些茯苓霜进宫来,我用着倒还合适,你们也尝尝,看看好不好。”
  她这样一说,谁还有说不好的,又是交口夸赞起陈留王来,心里更都留了个心思,要把这些意思回去转给男人们,这可就是之后朝中的动向了。
  待到送走了几位王妃与夫人们,韩贵妃也有些乏了,打发宫婢们退了出去,倚靠在榻席凭几上,与周楚楚说着话。
  “娘娘,今日这几位王妃来,只怕是特意要来打探一番的。”周楚楚低声道。
  韩贵妃笑了笑:“她们怕是也听到消息了,太子已经身有残疾,如此一来便是天后也护不住他了,何况天后如今已经命在垂危,还想着要卖个人情给我,怕是想让我保贤王或是显王等储位呢。”
  “她的主意打得倒是好,只是我也不是个蠢的,不论是贤王还是显王都是她的儿子,日后就算是我再怎么费心费力也不会亲近,我又何必给她人作嫁衣,陈留王自幼丧母,又得圣人看重,这才是最好的人选。”韩贵妃脸上闪过一抹得意,她早已想明白,才接了陈留王的投名状。
  周楚楚这会子却是有些疑惑,当日她在天后身边伺候,分明是说得了心疾,已经十分危重了,可是又过了这些时日却还不见有什么动静,而甘露殿那边更是如同铁桶一般,全然打探不出半点消息,这让她觉得有些不安,却又说不出什么来,毕竟眼下执掌六宫的人事韩贵妃,天后若不是病重又怎么会把贤王和亲的事都交给了别人来办。
  她按捺住心中的那点疑惑,道:“过几日就是吉娜公主与贤王殿下的亲迎大礼,该如何安排才好?”
  韩贵妃不在意地笑了笑:“不是有尚宫局安排好了,一切就照着旧例来办好了,这也不是咱们大唐第一回 娶和亲公主,当年高丽国公主和亲嫁入晋王府不也是一样的,你吩咐尚宫局只管照办,东西只许多不许少,不必为了这么些小事教人挑了不是去。”
  她可不糊涂,如今天后虽然病危却还在甘露殿,她既然接了和亲成婚的差事,就不能教人挑出什么来,不必在已经胜券在握的局势里横生枝节。
  周楚楚应承着,却是眼珠微微一转,轻声道:“只是那位高昌国公主瞧着并不通中原礼仪规矩,难保不会在亲迎大礼上出什么差错,一会儿我出宫去和亲公主府见一见她,与她说一说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