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珠娘子 >

第241章

明珠娘子-第241章

小说: 明珠娘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到隔着帘子诊了脉,崔宁再也坐不住,急急问道:“不知我嫂嫂这是怎么了?如何会这般模样?”
  那医祝有些年纪了,收回手沉吟一会,起身笑着向帘子后欠身:“贺礼少夫人,这是喜脉,已经三月有余了。”


第610章 糊涂的家事
  有喜了?!顾明珠一时脑子里一片空白,好半天才回过神,看见的就是崔宁欢欢喜喜唤了婢女送了医祝出去,还吩咐了要给打赏,这边又让人去请大夫人,自己转身拉着顾明珠的手道喜:“嫂嫂,这可是大喜之事呀。”
  顾明珠这才真的感觉到了,她没有听错,的确是有喜了。
  不由地伸手抚摸还平坦如常的小腹,这里面有一个小生命了?是她与崔临的孩子!
  她的小日子自来不是很准,晚上一两个月也是偶尔有的,虽然从前在宫中请了医官调养过,却也并没有太多用,加上这一次在长安奔波劳碌许久,竟然没有顾得上这个,不曾想就有了身子这么久了。
  她一时又担心起来,这些时日她可是没有半点小心过,也不知道孩子怎么样。
  她握了握崔宁的手:“医官可曾说了别的?”
  崔宁笑着道:“说是脉象有力,都好着呢。”
  顾明珠才放下心来,那边崔大夫人也来了,她一进门,顾明珠就要起身来迎她,被她让人拦住了:“快躺下。”
  大夫人的脸上心里此刻都是再欢喜不过,她在顾明珠的小榻边坐下:“有了身子不比平常,这些虚礼就不必讲究了,方才那医祝留了两个汤药的方子,说是若吐得厉害再用,我已经让人去拿了药,若要用就让厨里煎好了送上来。”
  顾明珠很是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低低应了一声。
  大夫人却是正色道:“你这是头胎,定要仔细小心,不然容易伤了身子。”
  这下子不但不让顾明珠管宴席的事,还让崔宁陪着她歇息,更是使了自己身边的嬷嬷照应着,让顾明珠很是不适应。
  崔老夫人也很快得了消息,欢喜地连连吩咐人打赏那医祝,连周围陪着道贺的婢仆也都得了赏赐,众人也都欢天喜地的。
  一旁坐着的二夫人笑容有些僵硬,她心里有些怨怼,说起来这也不是老夫人第一个重孙辈了,谢氏已经有了一儿一女,那才是老夫人的嫡重孙,可老夫人如今这样的高兴劲儿,好像眼里只有崔临与顾明珠似的。
  何况三郎房里刚没了个孩子,老夫人竟然一点也不上心。
  她硬邦邦地向老夫人与大夫人道了喜,坐在一旁一言不发。
  她身旁坐着的郑媛此刻心里更是万箭穿心,没想到自己费尽心思不但没能得逞,反而还害得自己处境越发艰难,偏偏顾明珠竟然还有了身孕!
  她才嫁进来多久,居然有了身孕了!
  郑媛想起婢女们私下议论的话,都说五郎君与五少夫人十分恩爱,素来性子冷清的五郎君居然会对五少夫人温柔体贴到这般地步,事事都替五少夫人着想,真是让人想也想不到。
  她原本绝不肯相信这是真的,可是当她看到崔临听说了顾明珠有孕的消息,竟然什么也不顾,丢下所有事赶了过来,亲自照顾顾明珠,陪着顾明珠在宴席上,目光半点不肯离开的时候,她终于相信了。
  可是凭什么!
  她几乎要被自己的嫉妒啃噬掉了所有的理智,直到看到崔玮的时候才惊醒过来。
  崔瑜与崔玮兄弟二人赶在开宴前回来了,风尘仆仆来给老夫人请安,老夫人看着他们连连点头,笑容更是和煦:“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快坐下,正要开宴。”
  崔玮给二夫人行了礼之后,无言地在郑媛身边坐下了,比起那边厢微笑着与谢氏问起孩子的崔瑜,他们夫妻二人更像是一种冷漠。
  好容易熬到宴席完了,崔玮与老夫人告辞,一旁的二夫人看了眼跟在他身后的郑媛,不咸不淡地说了句:“你回去好生歇着吧,在外辛苦这许久,院子里也没个安生。”
  她凉凉一句话,郑媛脸涨红了,崔玮疑惑地与她一起回去了。
  回了玉笙远的崔临夫妇这会子却是充满了惊喜与期待,顾明珠被珍而重之地安顿在软榻上,旁边还摆着好几个软枕,是阿碧与小葵唯恐她闪了腰,非要塞进来的。
  她有些啼笑皆非地坐在榻上,看着崔临小心地把手放在自己小腹上,眼中闪动着憧憬欢喜,她不禁轻声道:“还摸不到呢。”
  崔临却是头也不抬,专注地望着那平坦的小腹:“能感觉到。”
  那样发自内心的欢喜,连顾明珠都能感受到,他温暖的手掌小心翼翼地放在那里,如同抚摸着稀释的宝物一样。
  她忍不住望着崔临,笑得眉眼弯弯。
  看着夫妻两相对而笑,阿碧与小葵带着婢女们都推了下去,闭了门把这甜蜜的空间留给了他们。
  与玉笙院里的温暖静谧比起来,这时候的玉筝院里已经是剑拔弩张。
  琴娘含着泪一身素衣跪在院子里,哀哀哭泣着:“妾自幼在府里长大,老夫人亲自教养,虽然比不得世家大族嫡出娘子那般身份贵重,却也是知书识礼,谨守规矩之人,如今却被冤枉至此,妾无力为自己辩驳,只求郎君送了妾去庵堂,愿意青灯古佛度过余生,也能证明妾的清白。”
  她一句不提那诬陷之人,却句句都是不平的话,听得房里坐着的郑媛心惊肉跳。
  郑媛再坐不住了,愤而起身:“那香料都是你房里查出来的,也是你整日摆弄香药,给王姨娘送过去的,你还有什么可说的。”
  琴娘看也不看她,只是满眼哀伤望着崔玮:“郎君,你与妾自小一处长大,妾不想多为自己辩说,能得老夫人、二夫人和郎君看重,已经是妾的福气,从不敢期望太多,妾刚进门,更是怕有行差踏错,又怎么会想着下手害旁人。”
  “那几份麝香、姜黄,妾身从不敢用,便是给老夫人与几位夫人那里送的香药中也不敢放,只怕会出了什么差错,却不知为何会无端端出现在妾的房中,还请郎君命人细查,也能还妾身一个公道,让妾身能安然侍奉佛前,为夫人与郎君祈福。”
  崔玮听着郑媛与琴娘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郑媛咄咄逼人,琴娘却是哭着求去庵堂,相比之下,崔玮心中却是更愿意相信琴娘,毕竟琴娘对着他始终是千娇百顺,温柔似水,而郑媛却永远是那么高高在上。
  谁又会永远用热心肠去捂一块冰,更何况这冰还从不曾有半点融化。


第611章 后悔
  郑媛看着琴娘一脸委屈地跪在地上,而崔玮的脸色复杂莫辨,她终于开始害怕了,胸口扑通乱跳,只怕崔玮真的动了干戈要细查,虽然她让人行事格外小心,但保不齐还是会留下些手尾,万一真的……
  她心提了起来,使了个眼色给桂儿:“还不去让人把那日在荀姨娘房里伺候的唤过来,也好让郎君知道个明白。”
  桂儿明白他的意思,眼中闪过一抹苦涩,屈膝应着要退下去,准备去把那日的小婢女给处置了。
  只是这时候琴娘却是抬起含泪的眼:“不必劳烦少夫人,婢妾已经让人把她们都带来了,一个也不少。”这话说得郑媛眼皮子一跳,她这些时日都让人好好盯着琴娘房里,更是借口没有洗脱嫌疑,把琴娘也给关在院子里,谁也不让见,就怕她悄悄出去找老夫人求情,原本看着琴娘也老老实实待着,没有别的举动,却没想到琴娘竟然是早有准备。
  只怪她一时疏忽,原本想等事情平息一点,二夫人与长房那边不怎么注意再把那几个小婢给处置了,却留下了马脚。
  她心里凉飕飕的,嘴上却是硬着一点也不让:“想不到荀姨娘早就安排好了,等着郎君回来回话,那就叫进来吧,也好问个清楚。”
  说着话,目光阴冷地瞥过方才要出去却停了步子的桂儿:“想来王姨娘也想知道,是谁要害了她的孩子去!”
  等到琴娘房里伺候的人被齐齐带进来,崔玮皱着眉正要问话的时候,帘外传来哀戚的哭泣声,婢女撩开帘子,冰儿已经扶着婢女的手满脸是泪痛哭不已扑了进来,拜伏在地:“郎君,郎君回来了,郎君要替我作主呀……”
  她红肿着两只眼,颤着手指着地上跪着笔直的琴娘:“她,她竟然害了我的孩子,可怜我的孩子不过几个月大,就那样没了……郎君……”
  一时间正房里热闹非常,嚎啕痛哭的,赌咒发誓的,煽风点火的,如同一曲奇幻的交响曲在崔玮耳边此起彼伏。
  可怜崔玮自来受崔家正统教养,性子敦厚温和,从未见识过这样的场景,又是日夜兼程从淮扬赶回来,被这样一闹,只觉得耳边嗡嗡作响,眼前发黑。
  终究忍无可忍,起身喝止,在一众女人的目瞪口呆中拂袖而去。
  郑媛是最先回过神来的,她看着崔玮就这样走了,慢慢露出一丝冷笑,转眼望向地上的琴娘:“既然郎君不愿过问,那就先把她们都关起来吧,后面再细细来查,总要给个交代的!”
  她让人唤了粗使嬷嬷进来,把那一众婢仆都带了下去,只留下了琴娘:“荀姨娘如今还未脱了干系,只是你终究是抬进门来的姨娘,我也不好亏待你,就安排人先在你跟前伺候吧,剩下的等郎君问明白了再做打算。”
  郑媛努了努嘴,几个早就挑好的嬷嬷和婢女上前来行礼,半搀半扶了琴娘下去。
  奇怪的是,琴娘半点反抗都没有,由着她搓扁揉圆,就这样跟着下去了,全然没有半点方才的心气了,这倒是让郑媛有些惊讶。
  只是她很快又得意起来,看来琴娘连最后的办法都没了,只能听任她摆布了。
  崔玮走得很急,大步离开正院,把那吵闹的声音丢在身后越来越远,他才能透口气,耳边的嗡嗡声也渐渐消失了,直到一阵冷风吹过,他才清醒过来。
  四下看看,他已经走到了冷清的后院池边,抬头只有几点寥落的星子挂在天空,脚下是冰冷的死寂的池水,身后伺候的人也没能跟上来,只有他一个人在这里。
  怎么就成了这样,明明当初是欢欢喜喜娶了郑媛过门的,那是他自小便向往喜欢的,本来不该是恩爱到老举案齐眉的吗,怎么会成了这副模样。
  他想起当日崔临劝他的话:“……总要你情我愿才好,不然总是齐大非偶。”
  可惜他只想着能够娶到郑媛,现下才知道,崔临那一句话真正是对的,却已经晚了。
  站在寒风凛冽的夜里,崔玮深深吐了口气,越发觉得心冷,却也无可奈何,只能慢慢地独自走回书房去,只有在书房里才能躲一点清净。
  事情总还是要处置的,崔玮回了书房,在榻席上坐了许久,暖和过来身子,便唤了僮仆过来:“去请二夫人身边的骆嬷嬷来一趟,就说我有话要问。”
  只是打发去的人好半天也不见回来,倒是二夫人身边的小婢海棠急急忙忙过来回话:“二夫人往玉筝院去了,请郎君速速过去。”
  崔玮不明所以,只能急忙赶过去。
  二夫人却不在正院,而是咬着牙站在琴娘的房门前,一边吩咐骆嬷嬷:“快进去瞧瞧,可别真的闹出人命来。”
  一边咬牙回头看着郑媛:“你可真是有本事了,不但栽赃陷害要坏了三郎和五郎的名声,还敢逼死妾室,真是郑家养出来的好娘子!都是白眼狼!”
  郑媛跪伏在地上,抖若筛糠,她哪里想到自己才让人把琴娘关进院子,转头琴娘就敢自缢求死,偏偏还让人闹到二夫人那里去了,还没等她赶过来,二夫人先过来了。
  可若是真死了也就罢了,哪曾想二夫人一来就救了下来了,分明是故意装腔作势的!
  只可惜一切不容她多想,崔玮赶到的时候,二夫人刚得了琴娘被救下的消息,松了口气,却更是恼怒,恨声对着郑媛道:“你这是要逼死她呀,若不是她让人求了我,托付我向老夫人赔不是,我都不会发现,这会子就称你的意了,逼死一个,害了一个,连累我们一起丢尽了脸面,你还有什么做不出来的。”
  郑媛不曾想到一向顾忌脸面的二夫人,居然会在婢仆嬷嬷们都在的时候,当着所有人如此训斥她,一时羞恼难当,泪流满面地摇头:“不是我,她是自个儿……”
  二夫人啐了她一口:“看你这副模样,还有半点世家娘子的体面没有,当初真是瞎了眼,为三郎求娶了你回来!”
  郑媛哭得不能自己,泪眼朦胧中看见的是崔玮站在跟前,望了她片刻,却是大步进了房去看琴娘了。


第612章 离别
  二房里这一番闹剧到第二日顾明珠去给大夫人请安的时候才听到,她听了几句,也只是一笑,倒也不大关心,毕竟这与她和崔临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郑媛作得孽,之后有的是苦头吃。
  大夫人已经开始安排回安平的事,长房一大家子人要赶回安平安顿下来过年,也就有的忙了,连崔宁都过来帮忙了,顾明珠倒成了这里面最闲的,不但大夫人不肯让她累着,连崔宁都按着她在小榻上:“嫂嫂好生歇着,这些有我帮着阿娘,不费什么功夫的。”
  大夫人终究是厉害的,看似千头万绪的事情到了手里,也不过一两日功夫便都安排妥当了,的老夫人与长房的行李辎重都已稳稳当当地放在了马车上,另外几辆供主人家坐的马车也都停在了门前。
  崔府中门打开,婢仆们都各自跟着各自的主人出了府来,留在博陵府里的二房里的崔庸与二夫人带着儿子媳妇们送了老夫人、崔丞、大夫人和长房里的众人,还有三房的崔允和三夫人、三房里的人出来。
  这一下,崔府三个房头是真正的分别了,三房也选在这一日赶往长安,也都安排好了,只等着送了老夫人上马车,他们就启程。
  虽然为了分家的事,二房对老夫人心中有些嫌隙,但终究老夫人最后是一碗水端平,公中的财物既没有多给承嗣的三房多一份,也没有给历来得看重的长房多几分,倒是三个房头一般无二,二房还白白得了这一座府邸,二夫人心里也舒坦多了。
  再加上想到之后二房独自留在这里,再也不用过着头上有老夫人,身边还有长房和三房互相膈应着,从此后她就是这府里当家做主的了,二夫人便更多了几分精神。
  这时候亲自扶了老夫人出来,满眼恳切:“老夫人还是留在府里过年吧,安平终究比不得府里,天气寒冷又偏僻了些,也让我们尽尽孝心。”
  老夫人是什么人,怎么可能看不出她那点心思,淡淡笑着与崔庸和二夫人道:“还要带着你大兄和大嫂回去祭祖,今年不比往年,之后族中怕是事务更多,回了族里也好有个商量。”
  二夫人也就不多留了,笑盈盈转过头与大夫人道:“大嫂回了安平,有什么事就让人回来说一声,我给你办妥当,得空了就回来坐一坐,这些年多得大嫂照顾,我也想尽尽心。”
  大夫人微微一笑,点点头就算谢过了,对二夫人的欢喜得意也没放在心上。
  只是对上三夫人,二夫人的笑容便不多了,不冷不热寒暄几句便丢下三房里的人过来了。
  顾明珠只在门外站了一会,便被老夫人以门外风大,怕她着凉的话让她先上马车上去坐着了,她倒也不推辞,谢过老夫人,又与二房、三房里的众人作了别才上了马车。
  只是隔着帘子她都能感觉到站在人群最后的郑媛怨毒的目光,死死盯着她的马车,好像恨不能扎穿几个窟窿透进来。
  郑媛这一日越发憔悴,纵然是身上锦衣华服,头上朱环翠绕,却是脸色灰败毫无精神,崔玮也不肯与她站在一处,宁可立在二夫人身后,也不曾看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