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珠娘子 >

第60章

明珠娘子-第60章

小说: 明珠娘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少客人这会子都悄悄撩开一线帘子往这边看过来,看着那两个包袱里的衣料子不由地都吃了一惊,这样的衣料怕是长安城里也没有几个贵府能用得起,可是那样的贵府又怎么会来典当?
  堂倌和一旁的朝奉一时也看得傻了眼,他们这些在典当行里的人最是有眼力,一眼便看出那些衣料子不是寻常,看那织工面料只怕要是长安最好的绸缎衣料行天香阁里的珍品,每一匹都价值不菲,只是怎么就要拿来典当了。
  那位嬷嬷回头看着那包袱里的衣料,上前摸了摸抖开一匹来,看着那如同霞光般夺目的锦缎,却是满脸感伤:“这些衣料都是我家娘子的,原本是要留着做衣裙,现在却……若不是府里实在是没了法子,又怎么会想着拿着这些来典当。”
  她越说越伤心,指着手里这一匹蜀锦:“这一匹是之前娘子生辰时候特意置办的,原本打算留着做条罗裙的,还有那一匹,那是老夫人赏了去曲江宴的,那一匹是暹罗国的云纱……”
  她说得直摇头:“我们家娘子身份何等尊贵,哪里会想过要当了衣料换了钱银去供着那边府里的吃用!大长公主走的时候可是留下了那许多家财,就是怕娘子一个人日后没有家财伴身受了委屈,可没想到这才多久,就要靠着典当衣料来接济度日了!”
  听到嬷嬷话里提到大长公主几个字,那些个探头打量的客人们脸色都是一变,看着那堆衣料与那个嬷嬷的眼神更是复杂了,他们已经知道是哪一府里了。
  这长安城还有几个贵府是尚了大长公主又只留下一个娘子的,只有那一个府上。
  可那府上这时候正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圣人与天后都格外看重几分,又怎么会拿了衣料来当?
  小婢女看嬷嬷说得伤心,忙上前劝着:“嬷嬷,这也是没法子的事,若不是西府那边把钱银全部都……连当初大长公主留下的家财也给用了干净,娘子又怎么会让咱们把这些衣料拿出来典当了。”
  那个嬷嬷拿了手绢掩了脸:“数万金的家财,那许多田庄店铺,就这样一样也没在东府里,娘子却还肯拿了这些典当衣料的钱银去接济西府那边,自己都舍不得吃用……”
  一时间典当行里的人都停住了手里的事,好奇地朝着这边看了过来,看着那案几上流光溢彩的衣料,还有哭得不能自己的嬷嬷和婢女,都好奇打听起来,这是哪一府上的事,竟然还有这样稀奇的事,连大长公主留下的家财都敢动,还逼得人家小娘子当了衣料来接济府里,真是少有!
  那嬷嬷哭得伤心,连典当行外边的人都忍不住探头进来,倒让这典当行更是热闹了,挤得前三层后三层都是人,如同戏园子一般。
  这热闹声也传到了楼上的雅间里。
  雅间里垂着紫竹帘,小僮点了镂空银香炉,拨弄着香塔,崔临正与崔奕二人盘膝而坐,执子对弈,一派静谧的景象,与下面的热闹成了鲜明的对比。
  听着外边一阵阵的吵闹议论声,崔临微微蹙眉,看了一眼一旁的小僮小圆,小僮忙退了出去,下去打探是怎么回事。
  可是没过一会,小圆砸吧着嘴上来了,一脸惊奇地快步进了雅间:“郎君,你猜是哪个府里拿了物件来典当?”
  他睁着眼睛满是兴味地等着崔临开口问,心里得意地美上天,要是自家郎君知道是谁只怕要大大震惊一番了,能看着那块冰块脸有变化也是件有意思的事。
  可是崔临连眉眼都没有抬,只是伸出手轻轻在棋盘上放下一枚白子,对小圆那满怀期盼的话语和口气充耳不闻一般。
  还是崔奕自己给自己斟了一盏清酒,懒洋洋看着小僮:“你家郎君素来不好事不八卦,你就不用卖关子了,有什么话直说!”
  小圆瘪瘪嘴:“是顾家大娘子使了人来,要当衣料呢。”
  说得他自己都不停摇头,若不是那老嬷嬷自己说出来,谁又会相信,顾大娘子那样的身份,怎么可能会连衣料都要送来典当换了钱银,真是件稀罕之事。


第155章 不平(第一更)
  崔临的手停住了,修长的手指间还夹着一枚棋子,目光却是转了过来,落在小圆身上,颇为深邃幽暗。
  小圆被看的缩了缩脖子,只好一起说了下去:“说是大将军府西府的老夫人与夫人把家财都被人骗光了,连顾大娘子的东府里的一起被她们给用了,现在大娘子只能靠着典当衣料来撑起府里支用,所以……”
  崔奕哈地一声丢下杯盏起身来,撩开帘子就要下去:“还有这样的事,堂堂大将军府居然要娘子典当衣料来度日,这可真是天下奇闻!我倒要下去看看,谁能做出这样的事来,连个没了亲娘的娘子的家财都不放过!”
  崔奕是真的气了,他一直以为顾明珠就是那样娇养在府里不知疾苦的贵府娘子,毕竟当初宣阳大长公主那富可敌国的陪嫁人人皆知,她父亲又是骠骑大将军,怎么可能会有什么委屈,可现在却听说她竟然要依靠典当度日,家财都被人给祸害了,实在是叫人听得气愤。
  崔临却是叫住了他,他放下那枚棋子,起身来脸色沉沉走到窗边,看着下面人群涌动,忽然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别坏了她的打算。”
  他转过头来吩咐小圆:“去让人把那些衣料重金收下,再叫人好好送了来典当的人回去,这几日若有贵府的人来典当,不凡多与他们说说此事。”
  小圆听得一头雾水,望向崔奕,崔奕也是有些懵,想了一会才豁然开朗,笑了起来:“她倒还真是鬼主意多。”
  他转身在自己的榻席上坐下,气定神闲地向着小圆说:“去吧,去好好招呼她们,让她们回去带了话给顾大娘子,就说若是短了钱银用也不打紧,向我借就是了,一准不要她的衣料首饰。”
  说着哈哈笑了起来,他一想到顾明珠听了还不知会怎么样吃瘪就觉得开心,上一回她在这里调侃他的事他可还记得清楚呢,这一回可就还回去了。
  崔临无奈地看了一眼崔奕,淡淡与小圆道:“让人去打听打听大将军府如今是什么情形,若有什么动静就来回话。”
  崔奕听了这话有些惊奇,望向自己五兄:“难不成你打算管这件事?”
  先前密探也曾查探顾府里的事,只是那都是为了查清楚顾青的事,如今崔临却要让人去打探顾明珠的事,这可有些不一样了,难不成他五兄是想帮一帮顾明珠?
  崔临神色平静,不紧不慢地将棋盘上的棋子一枚枚收进棋盒里去:“顾家的事自然会影响到顾青,何况看这情形只怕她不会轻易罢休,自然是要知道清楚。”
  崔奕没了话说,却还是有些奇怪地看着自己五兄,不知怎么,他总觉得五兄对这位顾家大娘子有些不一样,说不出究竟哪里不一样,明明他行事依旧是一板一眼冷静公正,可就是让人觉得有哪里是不同的。
  不同于对着郑家娘子那般冷淡,也不同于对着族里别的姐妹那样淡漠,就连对兰卿是客气而疏远,为何偏偏对这个顾大娘子这样关注?真的因为她是顾青的女儿?
  他还没思量清楚,就听小圆问道:“那些衣料可要转卖了?”
  照着典当行的规矩,过了约定时日还未来赎回,便可以由典当行转卖出去。
  可是崔临的回答让崔奕与小圆都愣了一下:“留在那里吧。”
  顾明珠的衣料可不止在东市那一家典当行,而是长安城里几家有名气的典当行都去过了。如此一来,顾家逼着顾明珠拿了衣料出来典当的消息不到半日的功夫已经传得长安贵府里沸沸扬扬,成了热门话题。
  得了消息的岑三夫人急急忙忙带着岑六娘子来了东府,她听说了顾明珠连自己的衣料都拿出去典当,就是为了支撑家用,必然已经是捉襟见肘了,实在放心不下,所以过来看看。
  原本她对顾家的事并不上心,只是瞧着顾明珠一个没了亲娘照应的小娘子着实可怜,又听说继室罗氏苛待顾明珠,亲眼看见了顾明珠在郭家那样艰难的样子,心里实在是怜惜。
  岑六娘子与顾明珠又投缘,更因为顾明珠得了安平公主的交好,她就更不能不过问这件事了,何况她素性是个爱打抱不平的,打定了主意,若是这里面真有什么委屈,必然要提顾明珠好好说一说,不能由着别人欺负了去。
  “怎么会出了这样的事?难道府里账上一点钱银也没有了吗?怎么能让你把衣料都送去典当了!”一见顾明珠那身素净的打扮,身上半点首饰钗环也没有,岑三夫人就急了,满是担忧地看着她。
  岑六娘子咬着唇怯怯拉着顾明珠的手:“前些时日不还好好的,怎么会……”
  这样的消息传出去了,这会子怕是连宫里都听说了,她很是心疼顾明珠,明明是大将军府大娘子,怎么就被委屈成这样。岑家不比顾家权大势大,可她自己平日在府里都从未有少过用度,不敢想象有一日会拿着衣料去典当换钱的情形。
  顾明珠看着岑三夫人与岑六娘子那关切的模样,暖暖地笑了:“不是什么大事,教夫人与六娘子担心了,只要想法子过了这几日,待父亲回来便会好起来了吧。”
  “胡闹!”岑三夫人问了好一会子,知道了大概之后真是气急了,“那可是大长公主留给你的,她们怎么能……”
  顾明珠低下头去,没有开口。
  原本她应该一副深明大义的模样说上几句,把自己择出来,可是顾明珠对着岑三夫人与六娘子那真心为她担心不平的眼神,她无法再说得出那些话。
  在这一世又一世中,命运教给她的是算计是警惕是提防,唯独不曾给过温暖,像现在这样的温暖。
  岑三夫人却是不肯就此罢休,她咬牙道:“不能让她们这样欺负人,待过几日我进宫去给天后娘娘请安时必要好好说一说这事!”


第156章 上香(第二更)
  第二日一早,顾明月便换了一身素净的衣裙,首饰也去了好些,脸上脂粉不施,看着更是蜡黄招人怜爱,她带着婢女往府门外去了,那里已经备了马车等着她了。
  只是才出了门,顾明月就吃了一惊,停在府门前的马车却不是她惯常坐的那辆油壁车,却是东府里的那辆翠渥通幰车,往日是顾明珠所用,怎么今日却是与了她?
  她吃惊之下正要开口问,却听那边随车伺候的仆妇屈膝拜下道:“大娘子听说二娘子要去妙音观上香为老夫人与夫人祈福,便吩咐婢等用这驾马车送了二娘子去。”
  “大娘子说了,二娘子一片孝心,这马车乘着平稳妥当,不会委屈了娘子。”
  顾明月愣了愣,脸上露出感激的笑容来,温和地与那仆妇道了谢:“回来替我向大娘子道谢,让她费心了。”
  她看了看那驾马车,终究带着婢女上了马车,吩咐车夫去城西的妙音观。
  妙音观在长安城西一处偏僻的市坊胡同中,比不得那些宝刹名观,只是一处小小的观宇,在嘈杂的市坊之中,连半分仙灵之气都没有。
  可是这间观宇的香火却是极盛,不少信众早早过来,就是为了赶在妙音观观门开时抢着上头柱香,据说这观宇及其灵验,观中的主持女冠静真更是精通法术,但凡能得她做法,就能如愿以偿,所以信众如云而来。
  顾明月远远在市坊就下了马车,前面的路已经被围在道观前的信众给堵住了,她只能戴着帷帽,扶着贴身婢女的手,带着几个仆妇向着妙音观而去。
  随车伺候的仆妇看着她带着人往妙音观去,目光微闪,低声吩咐了几句,马车的车夫点了点头,将马车赶到路口道旁停了下来,那仆妇却是弯下身子向着人群中走了进去,远远尾随着顾明月几个人走了过去。
  在婢仆给看门的道童塞了些钱银之后,被婢仆护着顾明月款步进了妙音观,紧跟在后面的那位仆妇忙也想法子打点了,跟着一道进去了。
  妙音观不大,只有一间小小的元君殿与两间侧殿,供奉的却是些不知名的神像,观里也只有几个穿着粗布道袍的年长的女冠,懒洋洋坐在殿前廊下拿着经书打着盹,对着那些虔诚上香叩头的香客视而不见一般。
  顾明月带着婢仆进了元君殿,仆妇远远跟着,躲在廊下往殿里瞧着,照着韩嬷嬷的吩咐务必要看清楚二娘子究竟来这妙音观做了什么。
  只是顾明月进了元君殿神色恭敬,在神像前的蒲团上规规矩矩地拜下,虔诚地叩首。待直起身来,她双手合十闭目祝祷,望向神像的目光满是敬畏,许久才起身从婢女手中接过点好的香烛奉上去。
  瞧着还真是来上香的,仆妇疑惑地偏了偏头,那为何韩嬷嬷还要自己跟着来瞧一瞧,是有什么不放心的?
  她正思量着,又见顾明月接过一旁的年长女冠送上的签筒,她亲手摇出一支来交给了女冠,又说了几句话,这才跟着女冠一起向着内殿走去。
  这是要去解签?
  仆妇来不及跟上前,便已经见顾明月已经带着婢女进了内殿,内殿的门也随之关了起来,她没法再跟进去了,只能悄悄退出妙音观,回马车上等着。
  待到顾明月从妙音观出来,已经是半个时辰之后的事了。
  上了马车摘了帷帽的她眼眶红红的,一脸惊魂未定的模样,虚弱地靠在马车壁上,无力地吩咐婢女:“快些回府去,我有要紧的事要与老夫人禀报。”
  仆妇跟在马车边,把她的话听得真切,一言不发跟着马车往回走。
  只是马车才进了市坊胡同口,却是被拦住了,不得不停了下来。
  顾明月正倚在软枕上想着心事,见马车听了,抬眼望了眼身边的婢女,婢女忙打了帘子问随车的仆妇:“这是怎么了,怎么停下来了?”
  仆妇看了看,回来回话:“是隔壁霍都尉府门前不知怎么坏了一驾车,把路都给堵上了,怕是没法赶着车过去了。”
  这条市坊里不止有骠骑大将军府顾家,还有几个朝中大臣的府邸,往日里也是常有走动的。
  顾明月不由地皱了皱眉,她这会子急着要回府去见老夫人,实在是不能在这里耽搁。
  她吩咐婢女:“你去瞧瞧,看看什么时候才能过去。”
  婢女提着裙摆下了马车,随着仆妇过去瞧了一会,回来回话:“那马车车辕坏了,车上也是许多物件,怕是一时半会修不好。”
  马车上堆了许多锦匣,看起来倒像是贵重之物,偏偏就坏在了市坊胡同入口的霍府门前,把个胡同堵得水泄不通,车夫叫苦连天,惹得不少人围观,连这几户贵府也都有人出来打探,实在是过不了车去。
  顾明月脸色有些阴沉,这还真是不巧,偏偏赶在这个时候。
  “罢了,这里离府里也不远,你们几个随我先回府去,让车夫与那几个随车的婆子留下,待会路通了,他们再回去也不迟。”顾明月终究是个果断的,不会为了这么点小事耽误了她的正事。
  婢女为她戴了帷帽,扶着她下了马车来。
  正在替她整理衣裙,就要往前走过去时,却听一旁有人殷勤地招呼:“顾大娘子,这是从哪里回来呀?”
  是霍府五夫人,霍老都尉的五儿媳妇,往日里也是与顾家常走动的,霍五郎领了个闲职,她素来在府里无所事事,最是好事厉害的性子。
  她方才老远就看见了大将军府东府的那驾翠渥通幰车,只当是顾明珠从外边回来,这两日顾家的传闻可是在长安贵府里传得沸沸扬扬,她又怎么可能不知道。
  她瞧见马车上下来一个戴着帷帽的年轻娘子,便当是顾明珠了,上前满脸堆笑地招呼着,想着打个招呼试探试探,也能知道些究竟。
  可是那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