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珠娘子 >

第87章

明珠娘子-第87章

小说: 明珠娘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乎国体安危,儿女婚事自然也要深思熟虑才好。”
  “朕给你几日的时间好好想清楚,这桩婚事该怎么选你应该心里明白了。”
  顾明珠说的对,这不是选择,只是给他最后的警告,如果选择了天后,顾家就会成为圣人眼中最大的障碍。
  他摇了摇头,苦笑着问顾明珠:“你与两位殿下可相熟?”
  真的只是为了他手中的兵权,还是因为那件事?他心里越发担忧,脸上却是不敢露出半分来,只怕顾明珠会看出什么来。
  顾明珠淡淡道:“并不相熟,不过是先前的宫宴上见过两面罢了。”
  顾青的脸色更是难看,沉吟一会开口道:“这件事我会想办法安排,你不必理会,也不要与别人提起,府里的人也不要说。”
  顾明珠这会子倒是有些惊讶,顾青的意思是连顾老夫人与罗氏她们都瞒着。
  顾青看着女儿那副惊讶而又有点提防的眼神,不由地叹了口气,起身走了。
  在一旁听得明白的韩嬷嬷这会子已经是担心不已,上前帮着顾明珠换了外裳,低声道:“娘子,将军会怎么办,会把您嫁去哪一府上?”
  她不安地思量着,原本不管得了一个赐婚都是好的,都是嫁去王府做王妃,都是天大的福气,可是现在居然是两位殿下都看中了娘子,那该怎么选却是个难题了。
  顾明珠摇了摇头,她不知道顾青会怎么选。
  在记忆里前一世,顾青并不愿意让顾明珠嫁去贤王府,是贤王的殷勤信誓旦旦,还有顾明珠的坚持,他终究松了口,只是顾明珠嫁了过去,顾青就没有再过问她的事,甚至与贤王也没有来往。
  那么这一世,他会答应天后让她嫁给贤王,还是回禀圣人,将她嫁给陈留王?
  韩嬷嬷见顾明珠眉宇间那点散不去的轻愁,也是忍不住一叹,自家娘子实在是可怜,自小没有父母庇佑,不知道被人算计多少次,好容易眼下好些了,要回了东府的家财,不必再被人拿捏着,却又遇见了这么一桩事。
  这赐婚的事可不是小事,若是一个不小心,娘子这一辈子就被搭进去了,连同这府里都没有安生日子可过了。
  顾明珠见她那副担忧的模样,倒是淡淡笑了:“嬷嬷也别着急,终究会有法子的。”
  韩嬷嬷苦笑着点点头,心里却是清楚,要从这两难的局面里脱身出来,是何其困难。


第222章 东宫之喜(第二更)
  太子大婚的诏谕一下,东宫便张灯结彩布置起来,这是太子迎娶太子妃的大喜之事,天后使了尚宫局的两位尚宫与自己的贴身女官一起来帮着打点。
  与外边热闹喧腾的样子不一样的是东宫偏殿,殿中坐着两个宫装女子打着团扇百无聊赖听着外边的动静地说着话。
  东宫良媛郭玉秀从殿门外望出去,远远就看见宫婢与仆从们正在搬抬着太子妃仪仗,朱紫色的直柄鸾旗,上面的飞鸾瞿鸟都是金线织就坠着各色宝石,金香炉,金香盒耀耀生辉,宫婢们小心翼翼地捧着往正殿去。
  “听说这可是当年文昭皇后为太子妃时候的仪仗,天后娘娘为了咱们的太子妃可是亲自求了圣人的恩典,从尚宫局的宝库里取出来的。”郭玉秀语带讥讽地道,“就是要讨个吉利,盼着咱们太子与太子妃也能如先帝和文昭皇后一样,能够伉俪情深,天下太平。”
  东宫良娣赵茹正让宫婢给自己用花汁子染着指甲,听她这样说,眼都没抬冷笑一声:“来了这样的地方,还想着能够夫妻情深,只是不知道咱们这位太子妃可能受得住。”
  郭玉秀回想起自己进了东宫这些时日以来所见所闻,还有亲身遭受的事,不由地狠狠打了个寒颤,对那位嫁进东宫来为太子妃的卢国公娘子的嫉妒之心也去了大半。
  自打前次在郭玉兰小定礼上她没能把顾明珠送到太子跟前,太子对她便是越发不好,回来好好折磨了她一番,就将她丢在偏殿再不理会。
  起初她觉得他不来自己殿里也好,也就不用受尽那种让人难以启齿的折磨,不用看着他那副恶心的躯体在身上,被他折磨得身上全是伤,可是时候一久,东宫那群势力的嬷嬷们也都看出来她已经失宠,又变着法子来欺负她折磨她。
  如果她不是还有郭家这么个虚无缥缈的依靠,只怕已经被这东宫里的人给折磨死了。
  只是不知道那位嫁进东宫的太子妃是否也会被太子这样折磨。
  她想到这里,就觉得心里畅快了一些:“宫里好些年没办喜事了,怕是要大宴群臣百官了吧。”
  郭家必然是要来的,只是不知道她阿娘郭二夫人会不会来,听府里送来的消息,说她阿娘病得越发重了,用了好些汤药也不见好,不知现在如何了。
  还有妹妹玉兰,眼看着就要成婚了,她却是不能回去了,太子是不会再听她的话了,不会带着她回郭家了。
  就因为她只是东宫良媛,连召见府里的人都不能,只能在东宫里担心,说来这一切都是拜顾明珠所赐!
  都是因为她,自己一家人才变成了这样!
  当年风光无限的郭家二房,如今却是最没落的一支,若不是太师看重她阿爷,只怕二房已经被太师府除名了。
  赵良娣这会子已经染好了一只手,举起来在眼前比了比瞧了瞧,讥讽地一笑:“妹妹你这里也太闭塞了,连宫里的消息都不知道吗,太子大婚之后只怕很快宫里又要办喜事了。”
  郭玉秀惊讶地道:“我怎么都没听说,是哪一府上?”
  纤纤玉手上点缀着红色的蔻丹,显得越发白皙娇艳,赵良娣满意地放下手来:“自然是贤王殿下了,太子殿下已经成婚了,怎么也该给他赐婚了。”
  郭玉秀心里一痛,想着贤王那俊秀温柔的笑容,想起当初自己在西河庄子上策马奔驰,就是为了得贤王的青睐,可眼下她已经被关在了东宫,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对贤王那点子心思也成了绮念。
  没想到他就要成婚了,郭玉秀心里难免很是失落,比起庸俗凶残的太子,贤王殿下显得那样优秀出众,她终究是忘不掉。
  她不禁追问道:“是哪一府上的娘子。”
  难不成是林二娘,或是孟府娘子?当初都是她身边交好的娘子,只是她们都比不上自己。
  赵良娣撇了撇嘴:“太子殿下迎娶的可是卢国公府娘子,贤王殿下怎么会娶那些寻常贵府的娘子,是骠骑大将军府大娘子。”
  如同晴天霹雳一般,直直打在了郭玉秀的身上,她脸色瞬时青里透着白:“你说,贤王殿下要娶顾家大娘子?”
  赵良娣有些奇怪地看了她一眼:“是呀,宫里都传遍了,怎么了?那可是骠骑大将军府,当贤王妃可是绰绰有余,听说当初天后娘娘还有意让她作太子妃,后来才选了卢国公娘子的。”
  郭玉秀心里如同被大石压着一般喘不上起来,她最痛恨的顾明珠居然要嫁入贤王府为贤王妃,贤王殿下就要跟那个女人成婚了!她却只能在东宫作一个失了宠任人欺负的良媛,她怎么能够接受这样的事实!
  不可以,绝不可以!她绝不能让顾明珠嫁入贤王府,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也不能让顾明珠如愿!
  她咬牙忍着心里的恨,挤出笑脸来:“说起来东宫大婚这样大的事,姐姐怎么也不出面帮着打点,如今太子妃还没入宫,姐姐可是咱们东宫头一位呀。”
  赵良娣不屑地一笑:“不是有尚宫局的尚宫在打点着,还有天后娘娘身边的女官,哪里就轮得到我,我也不想上赶着去讨好太子妃娘娘,还不知道是什么性子呢。”
  郭玉秀知道赵良娣是不甘心,赵良娣来东宫已经三年了,是太子身边少数留了这么久的女人,也是太子最为信任的人,她以平民女子的身份成了东宫良娣,连郭玉秀都被压了一头,这些年在东宫她就如同女主人一般,又怎么可能服气一个刚嫁进宫里来的太子妃。
  她笑着道:“太子殿下看重的是谁大家都知道,姐姐哪里用讨好谁,只是这是天后娘娘看重的事,姐姐与我也是东宫里有品级的妃嫔,怎么也该出去帮着打点,天后娘娘也能知道姐姐的贤淑与大度不是。”
  这话倒是打动了赵良娣,她出身微寒,在东宫唯一的依仗就是太子的宠信,可太子的性子实在是乖戾,说不得什么时候就有了别的心思,她只有想法子找到别的依靠,不能就这样等着太子妃进宫收拾了她。
  她想了想,露了笑点点头:“妹妹说的也是,咱们姐妹也不能就坐在这里躲清闲,终究是东宫里的事,也该过去帮着支应才好。”


第223章 传言(第一更)
  罗氏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原本就病得瘦弱不堪的身子更是佝偻了几分,憔悴的脸上也黯淡无光,面无表情地坐在榻席上靠着凭几听孙嬷嬷回话。
  “孝棚已经拆了,法师们也都送回延清寺了,捐了二十金的香油,那些鼓乐也都打发走了,”孙嬷嬷苦着脸道:“上上下下花了足足一百余金,如今房里已经没剩下多少钱银了。”
  罗氏木木地看着她:“还剩了多少?”
  孙嬷嬷低声道:“只剩下不到三十金了。”
  罗氏放在软枕上的手抖了一下,脸色阴沉地如同外边暮色四起的天色,许久都没有开口。
  孙嬷嬷却是不能不开口问一句:“只是大夫人的棺椁该怎么是好?”
  罗坤还在京兆府衙门,已经走了两日的罗大夫人却是等不得了,七月的天气如此炎热,虽然日日放了冰进去,怕是也放不了几日了。
  罗氏闭了闭眼,这一次全盘皆输,她费尽心思安排的罗大夫人的丧事,就是要在长安贵府面前给罗家长房正一正名,也能不让她和顾明月再被罗家牵连,总能挽回些名声。
  只是她没想到居然赶上了太子大婚,丧事是没法大办了,毕竟这个当头谁也不敢触了宫里的霉头,可是她的打算就全部白费了,费了那许多心思,花了那么多钱银,甚至狠了心对罗大夫人下了手,可现在都打了水漂,只能匆匆忙忙地收拾这一地鸡毛。
  她咬了咬牙:“送去延清寺寄殡吧,待坤郎出来之后再下葬。”
  孙嬷嬷又是一惊,望着罗氏好半天回不过神来,寄殡可是那些穷的买不起棺椁的人,或是那些来长安行商等着回乡安葬的商贾死了才会送去的,罗氏要把罗大夫人送到寺庙里去与那些人一起寄殡?!
  罗氏眉眼也没抬:“不然要如何,坤郎没出来,阿娘不就该让他养老送终么。”
  孙嬷嬷只得低声应了,却还是不曾出去,脸色有些踌躇地立在房里。
  罗氏这会子才抬起眼看着她:“怎么,还有什么要说?”
  孙嬷嬷犹豫了一会,才吞吞吐吐地道:“府里都在说,贤王殿下就要被赐婚了。”
  罗氏脸色顿时有了变化,坐直了身子,焦急地问道:“什么时候有了赐婚的,怎么不曾听说有诏谕?”她心如乱麻,“是哪一府的娘子?”
  不会是明月了,若是明月宫中早就该送了消息来,这会子连赏赐都应该送来了,她这个亲娘也就不用委屈自己留在偏院里这样窝囊了。
  孙嬷嬷头垂得更低了:“说是,是大娘子……”
  罗氏的脸如同被冰住了一般,所有的神色都僵在了上面,许久都没有动静。
  孙嬷嬷说是……顾明珠!贤王要娶顾明珠!
  她费了这样多心力,花了这样多心思,到最后顾明珠居然还是要嫁进皇家!
  一口滚热的腥味涌上胸口来,她剧烈地咳嗽起来,咳得声嘶力竭,吐出了一口鲜红的痰,倒在了软榻上喘着气。
  不,宫中看中的是顾家,就算不是顾明珠,也可以是明月明玉。只要没有顾明珠,那么贤王妃就该是明月的。
  她强撑起身子来,气若游丝:“扶我,扶我去见将军。”
  只是到了前院,书房伺候的婢女战战兢兢地道:“夫人,将军还不曾回来。”
  顾青自从回了长安便早出晚归,很少会在府里,罗氏自然也就见不到他。
  罗氏却是等不得了,脸色焦急:“都已经响了暮鼓了,怎么会还没回来,谁跟着去的。”
  婢女道:“是顾昌与顾吉。”
  罗氏等了好一会也不见他回来,终究没法子,只能再回偏院去,与孙嬷嬷道:“明日再拿十金随我去京兆府衙门。”
  孙嬷嬷更是糊涂了,夫人这是要去接了罗家大舅爷回来?
  她有些犹豫:“只是将军有吩咐……”
  顾青可是吩咐了京兆府衙门,不得轻易饶了罗坤,只怕用钱银也赎不回来。
  罗氏脸色已经冷静了下来:“阿娘已经病故了,自然是要接了坤郎回来,这是孝道,京兆府衙门也不好拦着。”
  东府里,顾明珠正翻看着张覃送来的各个铺子的账簿子,上面已经有不少结余了,自从从顾老夫人手里要回了这些田庄铺面,她把铺子交给钱二与张覃去打点,让李双瑞去打点田地和庄子,又盘下一处丝织坊与丝厂交给王家婆子去安排。
  很快这些当年文昭皇后挑选的人已经开始发挥作用,短短这些时日结余就越来越多,他们把东府的家当打点的井井有条。
  小葵脚步急急地进来,走到顾明珠身边,轻声道:“娘子,西府那边送了消息来,不知是谁传了话说是娘子要嫁进贤王府为王妃了,还说宫里都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了。”
  话音刚落,在一旁纳着鞋底的韩嬷嬷脸色顿时变了,手里的针险些扎着手了,急急忙忙放下手里的活计:“怎么会这样,明明宫里还不曾下诏,不是还让娘子好好思量么?怎么就……”
  顾明珠也沉了脸,想了想冷笑出声:“看来这是在逼我就范了。”
  以天后的性子不会做这样的事,天后虽然是女流之辈,却是性子十分高傲要强,素来不屑做这些上不得台面的小动作,那么就只有……
  她心里更多了几分轻蔑,看来这一世为了娶到她,贤王殿下还真是费了不少心思。
  “娘子,只怕这样的传言多了,日后会有损你的清誉。”韩嬷嬷急得直搓手,娘子若是嫁去贤王府也就罢了,这些话也不过是漏了风声,可若是娘子嫁给了陈留王府,少不得会被人说是朝秦暮楚,只怕陈留王殿下也会心有芥蒂。
  顾明珠倒是不在意:“无妨,待过了太子大婚,贤王与陈留王的婚事就要定下来了,那会子这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她不在意这些所谓的清誉,本来她在别人口中就是个任性蛮横的名声,也不差这一点,这一世她也没想过要再嫁人为人操持打点贤良淑德过一世。
  只是想到这里,不知为什么,她眼前忽然闪过那一晚在曲江边那个迎风而立衣袍烈烈俊挺的身影,心中有一点闷闷的钝痛,她这是怎么了。


第224章 七郎君的烦恼(第二更)
  顾明珠要嫁入贤王府的传言沸沸扬扬,大将军府好几日都不安生,松寿院里砸了好几个茶盏了,连顾老夫人自己最喜欢的那只童子拜寿粉彩花斛也成了一堆碎片被打扫了出来,在松寿院里伺候的人也都是胆战心惊,唯恐被迁怒。
  可是除了松寿院,别的院子里都是静悄悄的,顾明玉依旧是闭门不出,二房里的毛氏倒是去了趟东府,回来的时候却也是一脸复杂。
  最叫人意外的是顾明月,先前府里上下可都听得七七八八的,顾老夫人与罗氏都有意让她能够嫁入贤王府,为了这个还费了不少功夫,可是这个消息传来,反倒是她的院子里静悄悄的,连个议论一句的声音也没有,好似全然不知道一样,只是打发人去柳氏的院子要了几个花样子,便再没有响动了。
  东府里更是如往常一样,对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