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骁骑 >

第142章

骁骑-第142章

小说: 骁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卓也不能把他们怎样,更不可能处罚他们,只能装作不知道,不在意,不问罪。

梳理思路之后,李儒恍然发现自己还是被李利和善谦卑的表象遮住了双眼,远不如董卓对李利的了解透彻。由此他不由想到董卓虽然年纪大了,但心胸气量却愈发深不可测。很多事情,董卓自己并不是不明白,也不是昏聩无能,而是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有意纵容。放任自流,颇有无为而治的意思。

莫名地想到这里,李儒满脸惊骇地看着董卓,想要开口询问,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既然董卓心里比谁都清楚局势,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做?

为什么?

顿时间,李儒脸上满是悲愤绝望之情,看着董卓的眼神充斥着疑问和质询之情。他毕生的心愿就是辅佐董卓建立不世功勋,问鼎天下,名留青史。然而。董卓却有一种猛虎迟暮的颓废和不作为,任凭局势分散衰败,只顾着尽情享乐,除此再无其它。

此时此刻,李儒心中除了失望之外。就是绝望。

陡然,只听董卓神色黯淡地幽幽说道:“咱家膝下无子。董家嫡系子弟中也没有可以托付大事之人。如今咱家的四个女儿全都嫁人了,咱家无牵无挂,孑然一身。人这一辈子,短短数十寒暑,想争取的,想得到的。别人想得到却得不到的,咱家都有了,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只待做完最后一件事,登基称帝。高居九五之尊,至此咱家夙愿得偿,再无所求。吕布桀骜不驯,反复无常,趋名逐利,但他终究是咱家的义子,也算是我董卓唯一的子嗣。咱家能给他的,全都给他;不能给的,他即便是惦记着也没用,除非他敢弑父弑君!貂蝉是咱家的命根子,任何官职和金银咱家都愿意给他,唯独貂蝉不能赐给他。明天咱家就敕封吕布为大将军,统领天下兵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相信他会满意的。”

李儒此时已经无话可说了,神情木然地点点头,再无言语。

董卓看着李儒的神情轻轻叹了一口气,随即起身向后院走去。临近门口时,他突然停下来,扭头对李儒说道:“咱家百年之后,文优可在吕布和李利二人之间择其一人辅佐。不过咱家觉得你应该选择李利,因为他才是成大事之人!”

说完话后,董卓再次迈步走向后院,脚步显得很轻飘,步幅蹒跚,臃肿的身形很突兀地显现出一丝萧条之感。

“李利?”李儒沉吟着目送董卓的背影离去,低声自语道:“小婿领命。”随即他大步离开大堂,神情冷峻地朝府门走去。

太师府后院。

董卓与李儒说完话后,独自在书房里坐了一个下午。直到夜幕降临时,他才起身离开书房,双手用力地揉揉脸颊,随即脸上的神情顿时为之变化,又恢复了笑眯眯地神情,神色张扬跋扈,眼神睥睨天下。

须臾间,董卓还是别人熟知的董卓,上午与李儒的那番交谈,似乎对他毫无影响。

“貂蝉,看看这是什么?呵呵呵!”乍一走进寝宫,董卓便拿出小皇帝刘协的罪己诏摆在摆在貂蝉面前,沾沾自喜地笑着说道。

“啊,这是陛下的诏书!呃,怎么会这样,陛下自己数落自身的罪责,自古至今哪有这样的圣旨?”貂蝉极为诧异地说道。

董卓笑呵呵地将圣旨交到貂蝉手里,揽着貂蝉的纤腰,笑着说道:“这是上午你父亲送来的。他把这份诏书叫做罪己诏,意思就是说小皇帝自觉不配号令天下,要让贤了!哈哈哈!”

貂蝉闻言眼底闪过一丝了然之色,一闪即逝,随即神色茫然地问道:“陛下年幼,至今已无兄弟,他还能将皇位禅让给谁?难道是、、、、、、相国?”

“哈哈哈!”董卓开怀大笑道:“美人儿真是聪慧乖巧之人,一猜即中。等咱家做了皇帝,美人就是名副其实的贵妃!哈哈哈、、、、、、”

“妾身多谢相国、呃,陛下厚爱!”貂蝉风情无限地嫣然一笑,欠身施礼道。

貂蝉媚骨天成的笑脸,看得董卓神情一震,脸上陡然浮现出一片呆滞之色,眼神浑噩茫然,眉头剧烈颤动,额头上的皱纹莫名凸显出来。

呆愣好半晌之后,董卓突然哈哈大笑道:“好好好!能博美人一笑,咱家决意即大位,登基为帝,君临天下!哈哈哈”

第257章仲颖陨落(上)

“哒哒哒”

月夜,李利再次骑着金猊兽王扬鞭飞奔。

在他身后,紧跟着三辆马车和近万名武威军将士,其中还有两百余名龙骧李府的侍婢、杂役和扈从。

只不过这些人此时全是策马挥鞭,跟着大军连夜赶路,避开驿道,转道山间小路返回已经化为废墟的东阳谷大营,然后再潜行至武威军的临时驻地葛家坡。

“啊嘁!”疾奔途中,李利突然打个喷嚏,随即勒马驻足在路边,示意前来接应的贾诩继续领军赶路。

“主公,你怎么了?”李玄策马来到李利身边,颇为疑惑地问道。

李利仰头向东面的长安城上空仰望,轻轻一叹:“这么晚了,居然还有人念叨我,我李某人还真是三生有幸啊!”

李玄闻言茫然不解其意,随即与李利一样仰望星空。

“啊!怎么会这样?“陡然,李玄神情大惊,失声惊叫道。

“怎么了,元忠?深山野岭之中,你可别大呼小叫的,小心吓到欣儿她们。”李利碰了碰李玄的肩膀,提醒道。

李玄急声说道:“主公,星象有变!紫薇帝星黯淡,似有归隐之象,而代表董相国的虎煞天罡星取代了紫微星的位置。但是,虎煞天罡星同样黯淡无光,似有陨落之势。主公,半月之内长安城必有巨变,相国性命堪忧啊!”

“哦!”李利闻言脸色骤变,颇为惊奇地看着李玄,眼神中洋溢着浓浓的赞赏之情。

李玄真是不得了啊!

这么隐秘之极的事情,他抬头看看星象,就能看出究竟?

太逆天了吧!

“乖乖,我怎么看着天上的星星每天晚上都是一个样。李玄却能一眼看破乾坤?差距未免太大了吧!”李利颇感郁闷地暗忖道。

确实,李利打心眼里不相信晦深莫测的星象学说,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他都不相信。所以,在他眼里,天上的星星永远都是一样的。天气好的时候,星星就多,遇到变天的时候,星星就少,甚至没有。仅此而已。不值得大惊小怪,更没有什么玄机可言。纵然有玄机,那也是天文学家关心的事情,反正他对此不感兴趣,也看不出子丑寅卯。

重生以来。李利第一次听到星象这个字眼,就是出自李玄之口。不过他当时并不信以为真。权当李玄初见时奉承他。既而将其抛之脑后,根本没当回事。不成想李玄此时仰头观星,居然一语中的,把长安城即将发生的事情猜中了**不离十。这一下,当真是让李利开了眼界,长了见识。

原来世间还真有人能够观天象而知人间事。身负鬼神莫测之能!

眼神急转中,李利笑呵呵地说道:“哦,是我健忘了,元忠精通观星之术!不过元忠方才所言未免太过危言耸听了。董相国确是早有帝王之志。这一点天下人都能看出来。而今天下,想要杀死相国的人不少,少则几千上万人,多则不可计数;但真正有实力、有把握杀死相国之人,却并不多。不知元忠可曾看出到底是谁想谋害相国?”

李玄闻言微微摇头说道:“属下对星象之学虽有涉略,但远远谈不上精通。因此,属下只能通过星象知道大势走向,却看不出长安城究竟要发生何事,又是何人想要谋害相国。不过,正如主公所言,当世想要取相国而代之的人不少,但眼下长安城里能够谋害相国的人却屈指可数。因此,主公所问之人呼之欲出,除了王允等三朝老臣之外,便是温侯吕布。只有这么几个人能够对相国不利,其他人即便有心,却也无能为力。”

李利不置可否地看了李玄一眼,随即凝视着夜空,轻叹道:“在董相国心里,虽然我是他的女婿,但仍比不上吕布在他心里的份量。说到底,我们终究是外戚边军,相国信不过我们,所以他让我们撤出长安返回凉州。何况有些事情,我已经尽力劝阻了,把事情跟他说得明明白白,可是他仍旧心存侥幸,转而让我率军回凉州。如此以来,我即使有心出兵相助,却也只能望而兴叹。随他去吧,眼下我们就在这里驻扎,静观其变!”

说完话后,李利骑着金猊兽径直追上大军,飞速离去。

听了李利刚才那番话,李玄似有所悟,隐隐感觉到长安城即将发生的巨变似乎尽在主公预料之中。而此次武威军去而复返,应该就是主公针对此事做出的战略部署。

如此一番联想,李玄陡然心头剧震,难道主公此番率大军前来长安不是为了成亲,而是

半个月时间,弹指一挥间。

“祸事了,祸事了!”

整整一个上午,李利都静坐在临时搭建的中军大帐内,等待着斥候和细作前来报讯。结果,细作没等到,倒是李玄急急忙忙惊呼着跑进大帐。而且,李玄并不是一个人前来,他身后还在跟着脚步匆忙的贾诩贾文和。

乍一听到李玄惊慌失措的惊呼声,李利神情顿变,赫然起身迎上来。

“元忠莫急,缓口气,慢慢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尽管李利已经心里有数,预料中的事情终于来了,但他脸上的神情却很轻松,从容不迫地安抚李玄稍作歇息,然后再说事情。

李玄闻言后,老脸一红,显得有些窘迫。

的确,李玄原本是个地道的玉面书生。他刚刚跟随李利的时候,相貌极其英俊,皮肤白嫩,文质彬彬,俨然是个饱览古今的白面书生。不过,自从跟随李利之后,他这张白皙英俊的面庞就一直在变化,军政兼顾,李利让他干什么就干什么,风吹日晒,一年下来他这张白脸也变成黑脸了。

“主公,刚刚得到细作探报,半个时辰前董相国在正阳宫门外遇害身亡了!”李玄稍稍缓口气,急声说道。

“什么?相国死了?”李利闻言失声惊叫道。

李玄连忙点头说道:“董相国死了,在正阳宫门外被吕布一戟刺死!如今相国的首级正悬于正阳宫门之上,身首异处,惨不忍睹啊!”

“正阳宫?那是存放皇室宗祠灵位和祭天的宫殿,董相国为何要去正阳宫?”李利神情冷厉地沉声问道。

说着话的工夫,李利摆手示意李玄和贾诩二人坐下,而他也随即坐下,倾听李玄讲述事情的原委。

原来,今天就是董卓准备祭天登基帝位的日子。

十天前,司徒王允拿到了太后亲自赐下的禅位懿旨,随即他带着满朝百官前去太师府传旨,便带领百官拜见新皇帝“董卓“。按照先贤帝王流传下来的规矩,董卓应该至少要推辞三次,以示自己为人臣下的忠义之心。不料董卓根本没有推辞,见到太后懿旨后,二话不说就接下了禅位诏书,并坦然接受了以王允为首的百官朝拜。

随后,新帝登基仪式一切从简从速,短短十天时间,登基大典便已准备就绪。而今天就是董卓祭天称帝的登基之日。然而,当董卓身着盛装、腰系盘龙玉带,身披龙袍登上正阳宫玉阶,准备参拜汉室宗庙、祭天登基之时,王允早已在正阳宫内外埋伏数千甲士,当场宣读皇帝诏书,悍然诏令吕布诛杀董卓。

结果,一代权相、睥睨天下的董卓,竟在万众瞩目之下被吕布跃马持戟一戟刺死,随即被割下首级,悬于宫门之上。眼见董卓惨死,除了他身边的一千五百名飞熊兵至死不降之外,其他人纷纷俯首归降王允。

“事情就是这样。眼下长安城已乱作一团,吕布率领狼骑军正在城中剿灭残兵,而朝中许多公卿大臣也纷纷召集府中扈从大肆杀戮董相国的家眷和亲属。”

李玄一口气将事情的始末全盘托出,随即满脸期待地看着李利,眼神灼灼,眉宇间浮现出激动不已的神情。

不光李玄是这般表情,贾诩同样也是如此。他们没有丝毫因董卓惨死而悲伤的神色,反倒是李利听完李玄讲述后,神情黯淡,眼底呈现出浓浓的悲伤之情。

戎马爱江山,迟暮恋红颜;

忠奸两难辨,是劫不是缘。

天灭董仲颖,美梦终难圆;

古今痴男女,谁能破情关。

沉吟中,李利不禁双眸含泪,怅然若失地低声说道:“相国一生起起伏伏数十寒暑,戎马半生,杀戮无数。外戚乱国,相国挟大军进驻洛阳,剿灭乱贼,废刘辩、立刘协,位极人臣,掌天下权柄。

三年多以来,朝野纷乱,天下灾难频发,诸侯趁势而起。董相国率领西凉军抵抗诸侯联军,守汜水、战虎牢,迁帝都,睥睨天下。自古以来,以一军之力对抗天下群雄,最终能全身而退者,唯董相国一人而已。

这样一个雄霸天下的绝世强者,如今却轰然倒下了。

壮哉仲颖,惜哉相国!”

李玄和贾诩二人看着自家主公如此伤感的神情,他们虽然心急如焚,却又颇感欣慰。因为李利毕竟不是一个无情无义之人,而是恩怨分明之人。身为董卓的女婿,听到董卓惨死的消息后,如果他还能无动于衷的话,这未免太过冷漠无情,让人心寒。

ps:求保底月票!月票、月票、保底月票!

第258章仲颖陨落(中)

尽管李利此时的情绪很低落,但眼下形势紧迫,刻不容缓。于是李玄和贾诩二人彼此对视一眼,当即二人恭声劝慰道:“请主公节哀。我等还有要事禀报!”

“说吧,还有何事?”李利拂袖擦掉眼角的泪珠,沉声道。

李玄接声说道:“现如今长安城大乱,而我军又距离长安颇近,铁骑奔袭的话,一个时辰即可兵临城下,既而攻取京都。属下恳请主公即刻点将出兵,攻取长安!”

“哦?”李利闻言沉吟一声,抬头看了一眼李玄,既而将眼神转向贾诩,问道:“文和也是此意?”

贾诩看着主公李利不置可否的神情,一时间琢磨不透李利的心思。但是,眼下确是攻取长安的最佳时机,不容错过。

一念至此,贾诩恭声说道:“属下附议。相国既已身亡,那长安城便是无主之城。在王允、吕布等人眼里,我等就是乱臣贼子,但对于我西凉军而言,他们何尝不是弑主求荣的奸贼。尤其是吕布,此人端是忘恩负义、无君无父的无耻之徒!如果主公此时发兵一举攻下长安,擒杀吕布,为相国报仇;那么主公无疑是西凉军各部驻军的主心骨,既而接管全军。如此以来,大事可期,霸业有望啊!”

贾诩话音未落之际,李玄接声说道:“主公切莫迟疑,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请主公速做决断!”

李利微微颔首,随即又摇了摇头,沉声说道:“是啊,机不可失,一举占据长安,掌天子以令天下。确实很诱人。但是、、、、、、你们二人可曾想过我叔父李傕。如果叔父他不愿交出兵权,我该怎么办?难道我能挥兵出击,剿灭自己的叔父?”

“啊!这、、、、、、。”李玄和贾诩二人顿时惊愕失神,无言以对。

事实上,他们二人此前一直将李利和李傕叔侄二人看做一体。不仅他们二人如此,军中将领也是这么看的。因为李傕和李利之间的叔侄关系不比寻常叔侄,李利是李傕亲自带大的,等同于父子。

董卓没死的时候,叔侄二人为了掩人耳目,弄出分家的把戏。但大多数明眼人对其中的猫腻皆是心知肚明。那时候,他们叔侄之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名为两家,实则一体。

现如今董卓横死,李傕和李利这对叔侄之间的矛盾也就凸显出来了。之所以有矛盾。归根结底一句话,叔侄二人到底以谁为主。谁又甘愿俯首称臣。

是啊。到底以谁为主呢?

这个问题乍一提出来,李玄和贾诩二人心中顿时纠结起来,踌躇难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