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骁骑 >

第198章

骁骑-第198章

小说: 骁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日之行,法衍原本也不愿屈膝奉承,因为他已经年过中年,功名之念渐渐淡去,不再奢望一展抱负的机会了。然而,此时此刻,面对李利直接任命他一郡太守的巨大诱惑,他终于按捺不住心神,激动不已地甘愿拜主,接受李利的任命。这并不是他法衍没骨气,也不是他趋炎附势,而是担任郡守能让他获得施展满腹才华的机会。这个机会,他已经期盼十几年了,直到今天方才夙愿得偿。尽管他也听出李利话语中的深意,但他毫不计较,仍然欣然拜主领命。

时至今日,凡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汉室江山已然日薄西山,名存实亡了。虽然当今天子仍旧是刘氏子孙,但这只是时机未到而已。汉室气数已尽,民心尽失,屡遭战乱,天下群雄四起,一旦时机成熟,四百年大汉江山必定轰然倒塌,必被诸侯所取代。

在法衍看来,天下诸侯虽多,但真正有实力也有能力取汉室而代之的诸侯却不多。冀州袁绍、南阳袁术和益州刘焉三人本来最有可能成就帝王霸业,但现在天下局势又变了。武威李利异军突起,接着长安动乱之际,一举吞并西凉军,执掌长安,手握数十万大军,纵身一跃成为天下兵马最强盛的诸侯。

没错,时至今日,李利所拥有的名气和钱粮远不及袁绍、袁术和兖州曹操,但他麾下西凉军的战力和数量确是最为强盛。不过李利的强大也仅限于兵马众多,仅此而已。

法衍现年已经四十多岁了,如果他现在还不出仕,只怕这辈子都没有机会了。几十年之后的天下大势如何,他现在一点也不关心,因为几十年太久,他只争朝夕。

“好,哈哈哈!”看到法衍居然毫不犹豫地拜自己为主,李利开怀大笑,显得极为高兴。

笑罢后,李利长身而起,亲自扶起法衍,笑道:“能得法衍相助,右扶风郡无忧矣!法衍,从今日起你就上任,敕封诏书随后便到。此外,我听闻你有一子名叫法正,现年十七岁,颇有聪慧,小有才名。这样吧,让你儿子法正前来征西将军府出任佐吏,历练两年,往后必成大器!”

“呃?多谢主公厚恩,法衍无以为报,愿以此残躯誓死报效主公!”法衍惊愕之余,神情激动异常,俯身便拜,而且是实实在在的叩拜,磕得木制地板“嘭嘭”作响。

李利此举,在一般人看来就是想拿法衍之子做人质,藉此挟制法衍。但法衍自己却不这么看,因为他知道李利在西凉地界上是一家独大,长安三辅之地根本没有人敢于反抗李利的命令。既然无人反抗,那李利还要提起他的儿子法正,这便是想要重用法正的征兆,同时也是器重他法衍的体现。

如此大恩,法衍焉能不感激涕零,诚心俯首叩拜!

第349章汉阳之战(一)

五天时间,西凉军把右扶风郡掀个底朝天,整肃运动搞得风生水起。

全郡十五县的县令、县长全部换人,县尉和县丞重新选拔任命。

全郡上万郡兵全部调离原地,前往长安归属铁陀接管,从黄忠所部调拨五千步卒接管各县城防和治安。

右扶风郡名士法衍出任太守之职,郡丞由留守长安的尚书李玄重新调派,裨将梁兴担任郡府兵马都尉,掌管全郡五千郡府兵。

在槐里城滞留五天之后,李利大军继续开拔西进,直奔汉阳郡。

急行军数日,李利大军抵达凉州汉阳境内。

此前郭汜所部青龙营前军已在冀县城外三十里扎下营寨,而驻守临洮城的杨秋所部也派出三千步卒参战。

直至李利大军抵达冀县城下时,郭汜所部与屯军冀县的马家军已成对峙态势,双方剑拔弩张,蓄势待发。

大战在即,就连空气中都透着浓郁的战火气息。

冀县城外三十里。

西凉军大营,中军大帐内。

帅案旁,李利正在翻看杨秋、郭汜二将送来的汉阳郡境况,以及长安转送过来的政务书简。

案几右下方,有一个十六七岁的文士伫立在侧,细心整理李利批阅的竹简,并逐一登记造册,以备日后查询。

“禀主公,裨将马超和偏军校尉马云萝求见主公。”不多时,帐外军士走进大帐,躬身禀报道。

“哦?”李利沉吟一声,当即放下竹简,毫无表情地看着亲兵。眉头微微皱起。

“让他们兄妹俩进来吧。”稍作思量后,李利摆手说道。

“诺!”亲兵应声退去。

旋即便见马超、马云萝二人联袂而来,疾步走进大帐。乍进帐中,他们兄妹二人便躬身行礼道:“末将参见主公!”

“孟起、云萝来了,不必拘礼,坐下说话。”李利颔首示意马超兄妹二人起身入座,笑声说道:“今日我军初到陇右,将士们鞍马劳顿,人困马乏,大军暂歇一天。待明日再与马腾交战。孟起和云萝此来肯定有事吧,直言无妨?”

听到李利这番话时,伫立在大帐右侧的年轻文士神色微变,抬眼颇有深意地看着马超、马云萝兄妹二人。

乍听李利话语中似是平淡无奇,皆是寒暄客套之言。可是他却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先声夺人。直接说出明天攻打冀城。如果马超兄妹联袂而来是为他父亲马腾求情。请求李利暂缓发兵攻城,那就不必多说了。

虽然年轻文士第一时间就能听出李利的话外之意,可惜马超兄妹俩却没有听出来。

只见马超立于帐中,恭声说道:“主公明鉴,末将想请主公暂不出兵攻城,先让末将进城劝降我父亲。如果父亲愿意归降主公。就能像槐里城一样不动刀兵,化干戈为玉帛,避免两军将士无谓的伤亡。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李利满脸笑意地微微颔首,笑道:“我军兵不血刃收复槐里城和右扶风郡。孟起功不可没,文和军师已将你的战功记下,待平定凉州之后,本将定当论功行赏。至于冀城么,郭汜和杨秋二将率军围困城池十余天,也不见令尊马腾将军开城请降,想必令尊心意已决,执意要与我军殊死一搏。既如此,孟起就不必前去说降,多说无益,我军与马腾将军必有一战!”

“这、、、、、、”马超闻言脸色大变,神情错愕地与马云萝面面相觑。当即他仍旧不死心地请求道:“请主公再给末将一次机会,让末将去试一试吧。如若当真不能说服我父亲,末将甘愿听从主公调遣,亲自领兵攻城,绝无怨言!”

李利双眸紧盯着马超,沉默半晌,既而语气低沉地幽幽说道:“令尊马腾自羌人部落作乱时掌兵,随后便拥兵自重,割据一方,至今已有数年之久。他虽名为西凉太守,实则暗暗掌控凉州一半的郡县,大肆招募兵士,拥有近十万步骑,与金城韩遂平分凉州。去岁,本将出任武威郡守之后,令尊与韩遂数次联手攻伐武威郡,屡屡损兵折将,大败而回。数月前,他再度联合韩遂夜袭我休屠马场,最终仍是大败而归,险些丧命。一年多以来,我武威军与马家军多次浴血拼杀,双方结怨甚深,实难罢兵言和。

今日孟起和云萝能够主动请缨前去冀城说降令尊,本将对此深感欣慰。然则,令尊马腾雄踞西凉多年,心高气傲,岂能轻易归降于我?令尊志向如何,想必你们二人知之甚详。他纵然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也绝不会向我李利俯首称臣!

时至今日,我西凉大军兵锋所向,各郡县无不望风而降,但令尊马腾和金城韩遂仍然顽固抵抗,不肯开城请降。由此可见,孟起请缨说降令尊之事,不提也罢。本将知道你们兄妹是马腾的子女,不愿与亲生父亲兵戎相见,毕竟孝道乃立身之本嘛,这一点本将完全能够理解。这样吧,此战你们兄妹就不必参战了,留在大营歇息几日,待我军攻克冀城之后,你们再继续领兵。对此,你们兄妹俩可有异议?”

“啊!主公、、、、、、”马超和马云萝二人闻言大惊失色,当即失声惊呼。然而,当他们看到李利脸上不容拒绝的神情后,顿时说不话来,神情失落地躬身应道:“末将领命。”

目送马超兄妹神不守舍的缓缓离去,李利不禁摇头轻叹一声:“唉!不是我李利没有容人之量,而是马腾野心太大,不甘人下,根本不可能心甘情愿地归降于我。既然他冥顽不化,那我就打得他无处藏身,穷途末路,到那时,他自然会跪拜在我李利面前乞降!”

“主公所言甚是。”李利话音未落,一直静立在大帐右侧的青年文士突然恭声附和道。

李利闻言后。沉吟道:“哦,孝直有何高见?”

没错,一直站在李利身旁记录整理竹简的青年文士,就是法衍之子法正法孝直。

法正现年不满十七岁,与李利的弟弟李暹年龄相当。眼下他没有正式官职,暂时留在李利身边担任书佐小吏,负责整理竹简和撰写将令,上传下达,绝对算得上是李利身边的心腹近臣。

法正听到询问后,躬身走到堂下。说道:“禀主公,马腾和韩遂二人不同于凉州其他诸侯,与主公麾下的马玩、杨秋、成宜等将领孑然不同。韩、马二人经营西凉多年,势力触角遍布整个西凉二州,可谓树大根深。根基稳固。而今主公欲要一统西凉,平定凉州。必须根除韩马二人的势力。而要除掉韩马二人盘根错节的势力。必须立足于打,挥兵剿灭他们手中的兵马,攻取他们所占据的城池,将他们的残余势力连根拔起。只有如此,主公方能真正一统凉州。否则,即便是他们二人主动请降。主公也不能答应。除非他们愿意交出手中兵马和钱粮,离开凉州,前往长安为官。”

“呵呵呵!”李利闻言朗声大笑,说道:“以孝直之意。本将必须除掉马腾和韩遂二人,才能彻底掌控凉州。倘若本将有意给他们二人留一条生路,又当如何?”

法正神情微怔,思量着说道:“主公若不想除掉韩遂和马腾二人,饶他们一命,微臣建议主公收缴他们手中的兵马钱粮,许以高官厚禄,把他们二人调离凉州去长安皇城为官。随后,主公可以仿照右扶风郡的做法,整饬吏治和郡兵,重新选拔官员接管凉州各郡。或者,主公也可以多赏赐一些金银财帛给他们,让他们做个富家翁,安度余生。除此之外,别无它法。另外,我军此番出征,断不可名义上接受他们请降,实则仍然让他们继续原地驻守。果真如此的话,他们必然拥兵自重,降而复叛,甚至极有可能趁着我军攻略中原时,从背后插上我们一刀。

此前十余年间,韩马二人就是这样反复无常,屡屡化险为夷。每逢朝廷大军征剿时,他们立即上表请降,却仍旧盘踞在西凉境内;随后一旦时局有变,他们便会降而复叛,趁机扩大地盘,私募兵士,一步步坐大。以至近年来,韩马二人割据凉州,自成诸侯,虎视关中和天下。

此乃微臣的肺腑之言,请主公明鉴!”

“嗯?”听到法正最后一句话时,李利顿时剑眉微动,不自禁地沉吟一声。

因为法正自称微臣,而不是属下。

“微臣”这个称谓可不是随便叫的,这是臣下面对君王时的自称。昔日董卓高居尚父之职,凌驾于皇帝之上,故而朝中群臣面对董卓时,自称微臣。除此之外,某些三公大臣府中的嫡系部属,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彰显主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地位,也会自称微臣。

然而,如今法正在李利面前自称微臣,俨然是把他自己当做李利的嫡系心腹,以此表示他对李利忠心不二。当然,这其中也有阿谀奉承之意,刻意巴结讨好的意味很浓。

沉吟之中,李利坦然一笑,对法正说道:“孝直心思敏捷,目光长远,方才所言直中要害,深得吾心。传令郭汜和黄忠二人,连夜清点攻城器械,犒劳攻城将士,明日辰时攻打冀城。此外,飞鹰传信给武威郡李暹,命令李征率领龙骧营和一万步军陈兵金城边境,震慑金城韩遂,让他不敢出兵相助马腾!”

“主公英明。我军与武威李暹将军东西两路对进,两面夹击,韩遂必然自顾不暇,不敢发兵搭救马腾。如此一来,马腾得不到支援,只能以一军之力迎战我军十万步骑,必败无疑!微臣即刻传达主公将令!”法正神情雀跃地笑声应道。

李利满脸笑意地颔首说道:“去吧。以后你多向文和军师请教兵法,执弟子之礼,务必多听多学,戒骄戒躁。待你学有所成时,我军必然要对中原各州用兵,到那时建功立业的机会极多,本将希望你学以致用,光耀法家门楣!”

法正闻言神情一震,激动不已地躬身应道:“多谢主公恩典,法正誓死效忠主公!微臣告退。”

看着法正满脸喜色地快步离去,李利满脸笑意的喃喃自语道:“法孝直果然名不虚传,才思敏捷,着眼长远,可堪大用!不过他眼下终究年幼,言行轻佻,喜怒形于色,还需历练一番方能委以重任哪!”

第350章汉阳之战(二)

翌日。

旭日初升,霞光万丈耀碧空。

晨露渐消,花红柳绿好风光。

冀县城下。

八万西凉大军列阵以待,战马长嘶,气势雄壮。

方圆十里旷野,兵戈森森,旌旗猎猎,强弓硬弩迎长空,投石井栏矗大地。

兵锋强盛,军威如狱。

中军阵前,李利第一次穿着布衣长衫坐镇中军,胯下金猊兽王也没有披甲,金色鬃毛湛湛生辉,兽王之威更胜往昔。

军阵之前,黄忠所部一万步军悍卒严阵以待,士气高涨,登城将士们跃跃欲试,恨不能立即发动攻势。

步军后方,郭汜身着黑色战甲,跃然跨坐在一匹体长近一丈、背高八尺的青骢马背上,手持丈八长柄战刀,神情冷厉,双眸杀气凛然。在他身后,两万青龙营铁骑勒马驻足,迎着朝阳傲然伫立,斗志昂扬,威武不凡。

此番攻打冀城,黄忠亲率一万步军担任攻城主力,车弩阵、投石车和井栏辅助攻城,郭汜所部骑兵接应步军。一旦冀城防御出现破绽,青龙营就会直扑而上,袭取城门,一举攻破城池。

冀城城楼上。

马腾满脸阴沉地俯视着城下的西凉大军,神情冷峻而凝重,眼底掠过一丝被人不易察觉的忧虑。

时下,冀城之中聚集着他所有的兵马,拢共五万步骑。

五万兵马,乍听起来人数不少,与八万西凉军的差距不大,加之又是守城一方,以逸待劳。完全能够守住城池。然而,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城中的五万兵马是如何得来的,别人或许不得而知,但马腾自己却心知肚明。这五万军士之中,真正出自马家军的精锐兵士只有不到三万人,剩下两万多步军全是汉阳郡、汉阳、安定各县的郡兵。这些守城郡兵多为老弱残兵,青壮之士不足六成,又长期疏于战事,良莠不齐,战斗力极其有限。

若是仅仅如此。马腾也有把握守住冀城不失,让李利大军折戟冀县城下,无功而返。最为致命的是,眼下他的嫡系部曲马家军内部也不团结,在战与降的问题上僵持不下。以至于军心不稳,人心涣散。

马家军是马腾起家的部曲。一直以来都由他自己和几个儿子掌管。主要将领中没有一个外人。但是,现如今他的两个儿子和侄子却有向李利请降之意,不愿与西凉军殊死拼杀。

马腾膝下有三子,长子马超,次子马铁,幼子马休。此外。他还有一个颇有才能的侄子,那就是马岱。当然了,他还有一个不受他待见的女儿,不爱女红爱刀枪的“叛逆之女”马云萝。

马铁年龄尚幼。只有十七岁,年轻稚嫩,在军中威信不足,不能服众。马休年龄更小,少不更事,还处在随军历练阶段。现如今,马家军之中真正有能力掌管兵马且又被马腾信任器重之人,就是马岱。

马岱是马腾的侄子。他自幼与马超一起长大,比马超小几个月,处处以马超为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