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骁骑 >

第346章

骁骑-第346章

小说: 骁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瑾好生把握,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我意已决,公瑾不必多言,立即执行命令吧!”

“诺,末将领命!”事已至此,周瑜不再推脱,恭声应道。

“如此甚好,战事全权托付给公瑾,我放心。你们都忙去吧,我和无瑕、云萝回郡府歇息了。”待周瑜接令之后,李利欣然颔首,当即带着滇无瑕、马云萝头也不回地转身下楼,径直走向郡守府,俨然是甩手掌柜,大战在即却带着娇妻美妾享清福去了。

目送李利夫妇三人离开,周瑜当即镇定心神,神情肃然看着城下的局势,厉声令道:“众将听令,发响箭,传令虎贲营正面进攻!”

“诺!”张辽、许褚和一众随时待命的将领接声领命,当即张辽大手一挥,三名早已准备多时的弓箭手迎空放箭。当箭矢飞到高空时砰然巨响,声响尖锐刺耳,足可声传数里。

城下正与三名蛮将缠斗的典韦,乍闻响箭升空,心神剧震。

霎时,但见典韦催马加速,迎面冲向两名蛮将中间,迅猛之势与此前判若两人。临近两马之际,典韦身体一滑,从追风马背上滑落下来,既而单脚踮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左手戟疾掠而过,将右边蛮将拦腰斩断。旋即,典韦纵身跃上马背,反手一戟将背道而驰的另一个蛮将刺落马下。

瞬息间斩落两员蛮将之后,典韦夹紧马腹,迎战稍稍落后的第三名敌将,右手奋力一戟荡开匈奴弯刀,左手戟瞬息跟进,直接洞穿蛮将胸膛,将其斩落马下。

手起刀落间,典韦再斩三员蛮将,随即他提缰跃马,大手一挥,暴喝道:“虎贲营听令,随我冲阵,杀!”

嗒嗒嗒轰隆隆!

紧随典韦一声令下,两万蓄势以待的虎贲营铁骑应声而动,策马扬枪,汹涌如潮般冲向蛮军战阵,直奔位于中军阵前的於夫罗杀将而去。

就在城下虎贲营冲阵的一瞬间,周瑜解下佩剑,紧握手中,令道:“张辽听令,率领五千金猊卫战骑冲破敌阵,不得恋战,直取蛮军大营!”

“诺!”张辽躬身领命,当即疾步下城,而五千名金猊卫铁骑早已列阵等候,只待城门开启即可疾奔出城。

“许褚听令,立即整军,随我出城杀敌!”随着周瑜厉声下令,许褚应声领命而去。

“子敬,城池就交给你了!”转身离开城头,周瑜扭头对鲁肃叮嘱道。

鲁肃欣然点头:“公瑾大可放心,我定不负所托!”

“子敬沉稳,我放心!”周瑜重重点头,当即带领亲兵下城,与许褚会合。

旋即,随着城门缓缓开启,张辽一马当先,带领五千金猊卫紧随虎贲营之后冲向蛮军敌阵。而后,周瑜、许褚率领一万余郡府兵疾奔出城,会同城下李暹率领的三千郡兵,再跟着战骑之后杀将上去。如此,於夫罗大军正面的西凉军便有四万之众,其中战骑多达两万五千人。余下六万步骑则潜伏在蛮军两翼之后,听到响箭升空后,大军立即出动,从蛮军身后直插两翼。

第576章弓弦惊战骑纵横

哒哒哒!

两万虎贲营铁骑策马飞驰,以肉眼难及的速度逼近蛮军阵前。

在骑兵铁蹄下,两百多步间距,急剧缩短。

眼看四员战将被汉将典韦斩杀,而今汉军又突然全军出击,迎面狂奔而来。勒马阵前的匈奴单于於夫罗怒目喷火,鼻息如牛,气得脸颊铁青,咬牙切齿。

当即他横刀阵前,怒声喝道:“勇士们,汉奴正在向我们扑来,让汉奴见识见识我大匈奴铁骑的威力!听我号令,鲜卑战骑出战!”

“嗷呜”

一片狼嚎声中,三万余鲜卑战骑像野狼一样嘶吼叫嚣,手持弯刀、背负弓箭,跃马挥鞭,嗷嗷叫地冲出战阵,迎面冲向典韦率领的虎贲营。

嗖嗖嗖!

鲜卑战骑前部刚一冲出战阵,中部一万战骑紧随其后,而后部一万名战骑则是双手脱缰,搭弓驰射。随之密密麻麻的箭矢呼啸升空,越过鲜卑战骑前部,既而倾斜直下,犹如一片乌云般扑向正要与鲜卑战骑接战的虎贲营铁骑,冲在最前方之人赫然是虎贲统领典韦。

在蛮军箭矢升空的一瞬间,典韦第一时间就知道这些异族施展出惯用伎俩,试图借助骑射灭杀虎贲营冲在最前方的战骑,而后蛮军趁着前部溃败之势,迅速突破前阵,杀入阵中,大杀四方,一举打垮自己帐下的虎贲铁骑。这是异族铁骑最擅长的攻击手段。

在北地郡驻守两年有余,典韦早已熟知这种战技,先后经历过大小百余战,起先也吃过大亏,随后吸取教训,便不再惧怕异族骑射之技。

“散!”正当箭矢倾斜下坠之际。一马当先的典韦突然勒马人立而起,暴喝一声,高举双戟向两边挥舞。

霎时,紧跟身后的五千余虎贲战骑骤然分散开来,而跟在他们身后的战骑则同样向两边分散疾驰,错开头顶上空急坠而下的箭矢乌云。但是,典韦身后的五百亲兵卫队却没有向两旁闪躲,但见他们身体一歪滑下马背,单脚勾住单边马蹬,藏身于马腹之下。单手单脚快速无比的起落踮地,其节奏与马蹄起落完全一致。

如此以来,他们就不至于落马,更不会被自己的坐骑践踏而死。

这五百名亲兵卫队都是从三万战骑中精心挑选出来的健儿,个个身负二流身手。全是百里挑一的骑术高手。两年来,这批人经历过上百次征战。阵亡一批再补充一批。如此千锤百炼之下,终于组成眼下这支精锐的亲兵卫队。

嘭嘭嘭!

唏聿聿!

头顶上方的箭雨如期落下,咻然簇响,扎得偌大一片地面上满是羽箭,尘土飞扬。然而刚刚还密集拥挤的虎贲战骑早已奔向两侧数十步开外,只有寥寥百余骑躲闪不及。被流矢射中,落马身亡,余下数千铁骑安然无恙。避开箭矢之后,汉骑再次聚拢。直奔敌阵中军杀来。

同一片箭雨之下,典韦挥戟击落数十支箭矢,使得自身和坐骑追风马分毫无伤。而紧跟他身后的五百卫队则在箭雨下落时,迅速拉开距离,借助战马疾驰速度前行。一番箭雨之下,三十多匹战马被射成了刺猬,栽倒毙命,而藏于马腹的亲兵则趁势脱身,飞身跃上其它马背,继续策马冲锋。不过仍有十几个亲兵脱身不及,被战马绊住摔倒在地,其中八名勇士中箭身亡,剩下几人被同伴拉上马背,两人同骑一马,带伤继续战斗。

待一轮箭矢过后,五百亲兵损失三十余骑,仅有不到十人阵亡,余下尽皆安然无恙。不过很多战马都被流矢射伤,好在战马身躯巨大,生命力远比人类顽强,只要没被射中要害,即使射中十箭八箭,一时半会儿也不会倒下,仍然可以继续飞奔征战。

何况,这些箭矢都是从头顶落下,一般不会射中马蹄,扎在战马身上只能让战马吃痛之下跑得更快,却不会立即毙命。更何况,虎贲营战马都有简单的兽皮防具,护着马头和马颈,将战马伤亡降至最低。

“杀!”一轮箭矢过后,典韦率先与鲜卑骑兵接战。但见他手持双戟驱马飞奔,乍一交手便将两名敌兵斩落马下,随之双戟飞舞,掀起一阵血雨腥风,双戟所及之处,无人能挡。而紧跟身后亲兵卫队同样与鲜卑铁骑交锋,手起刀落,杀敌技法娴熟干脆,一击毙命,数息间斩杀数百名敌骑,寸步不离地跟着典韦冲阵。

嗖嗖嗖!

就在典韦率部冲进敌阵的一刹那,又是一阵急促的箭雨呼啸升空。不过这次箭矢是飞向鲜卑战骑的头顶上空,射箭之人自然是典韦帐下的虎贲营战骑,他们仅比异族稍慢数息,乃是看到蛮军骑射后方才搭弓驰射,予以反击。

骑射并非只有异族骑兵所独有的本领,西凉军八个主力骑兵营之中,除了辎重兵和伙夫之外,几乎没有不会骑射的骑兵。至于骑射的精准程度么,却是因人而异,有好有坏,但大多数将士的骑射之技都还不错,最起码和异族骑兵相比,却是毫不逊色,而且箭矢更精良,杀伤力更大。因此,眼前这般正面冲阵之战,骑射兵士只要将箭矢射出去,高度和力量没有问题的话,即使射不中人也能射中马,杀伤力远在鲜卑骑兵骑射之上。

“啊嘭嘭嘭!”

果然,当汉骑近万支箭矢相继落下的一瞬间,数百名鲜卑骑兵被流矢射中,当即惨叫连连,人仰马翻。随即,又是数百名敌骑被前面栽倒的战马绊倒,伤亡迅速扩大,待一轮箭矢过后,鲜卑战骑至少折损千余名战骑。

究其原因,虎贲营边打边训练的两年之久,绝对称得上是训练有素,故而典韦一声令下,身后将士立即就能做出回应,四散开来。相比之下,於夫罗大军虽然兵马众多,却是隶属不同阵营,临时凑到一起。而蛮夷铁骑对付不擅马战的步军还行,打家劫舍更是一把好手,但是与西凉铁骑面对面地冲阵厮杀,打阵地战,两者之间的差距立刻凸现出来,蛮军缺乏统一训练的弊端显而易见,根本无法掩饰。

鲜卑前部冲锋铁骑受挫,使得后面紧跟而来的战骑前路受阻,冲锋之势骤减,战阵陷入混乱。此消彼长之下,虎贲营铁骑先后冲进敌阵,大肆砍杀,生生凿出一条血路,杀进鲜卑铁骑后阵。

恰在此时,张辽率领五千金猊卫战骑尾随而来,凶猛如虎地杀进敌阵。如此以来,两万五千汉军铁骑比之三万鲜卑铁骑厮杀到一起,单凭数量就不比蛮军差多少,加之鲜卑铁骑攻势受挫,已经处于劣势。因此,金猊卫铁骑就如同压垮骆驼的一根稻草,以一往无前的勇猛冲击攻势,在最短时间撕开敌阵,直奔鲜卑后阵冲杀过去,而此时的鲜卑后阵其实就是於夫罗所在的中军。

不过於夫罗亲自率领的中军实力很强,而且还是一支拥有四万余众的战骑。这支战骑就是南匈奴老王率领的匈奴铁骑,暂时听从於夫罗调遣,拱卫中军。

眼看三万余鲜卑铁骑顷刻之间就被汉骑攻破战军阵,死伤惨重,如今距离中军不过二十步之遥。一瞬间南匈奴老王神色大变,满是皱纹的脸颊上沟壑纵横,哭丧着脸,松松垮垮的眼皮上下乱跳。

“单于啊,看来你先前得到的消息有误,谁说西凉汉军久疏战阵,兵锋已挫,士气低靡!你看看眼前这般情形,汉军竟然如此凶悍,哪有一点疏于战阵的架势?”南匈奴老王板着脸对於夫罗埋怨道。

看着眼前这种情形,於夫罗同样是眉头紧皱,脸颊微微苍白,眼底充斥着惊骇之色。他无论如何也想不通,一个月前还龟缩城中不敢应战的汉军,为何摇身一变竟有如此强悍的战斗力?

尤其是紧随虎贲营之后杀进军阵的黑甲骑兵,一路杀来横冲直撞,杀得鲜卑铁骑节节败退,近乎没有反击之力,简直勇不可挡。最显眼之处在于,这支汉军骑兵装备精良,战马披甲,兵士身着黑色战甲,从头到脚只有一双眼睛露在外面,余下全部包裹在铁甲之内,就连鼻子都有铁甲防护。所携兵器甚是精良,清一色丈五长柄战刀,看上去像大刀,却没有大刀的背弯弧度,细看又像大剑,两侧开刃,既能挥砍又能刺杀,端是罕见的奇形兵器。

“老叔此话何意?难道我们现在还能从容撤出凉州,退回部落吗?”於夫罗满脸阴沉地反问一句,却又担心身边这位部落中德高望重的族叔生气。

于是他深吸一口气后,低声解释道:“老叔应该知道,随着西凉李利强势派遣军队进驻边境之后,两年多来,我南匈奴部落从未踏足汉境半步。以往我们每天入秋之时都要出兵秋猎,劫掠汉人郡县,抢夺粮食、布匹和汉人女子过冬,藉此壮大部落实力。

但是,最近两年我等族人根本不敢踏入西凉边境半步,再也没有抢到一粒粮食。更甚者,戍边汉军每个月都要出兵劫掠我南匈奴部落,动辄出动上万骑兵将边境方圆百里之内劫掠一空,无论老幼一律掳走,如今这些人正在给汉人当奴隶,青壮之士则是给汉人修建官道和城池。老叔啊,我堂堂大匈奴勇士难道沦落到这种地步了吗?”

於夫罗满脸不愤地道出南匈奴近两年来的血泪史,说得声情并茂,以至于南匈奴老王听得老脸羞红,惭愧地低着头不敢正视於夫罗。

第577章千军破悔之晚矣

(求保底月票!感谢书友121126打赏支持,多谢!)

在於夫罗眼神灼灼的注视下,匈奴老王深感惭愧,很多尘封已久的往事一股脑地涌上心头。

於夫罗称他老叔,其实他并不是於夫罗的叔叔,而是与於夫罗同根同源的部落族长。

几年前,南匈奴单于羌渠被杀,理应由於夫罗继承单于之位。怎奈羌渠遇害前派遣於夫罗领兵驰援汉庭剿灭黄巾叛贼,由此贻误时机,没能趁着羌渠在世时赶回部落。待羌渠死后,须卜骨都侯篡位继承单于之位,於夫罗见势不妙,又不敢贸然返回部落,便羁留在上党郡静观时变。

次年,须卜骨都侯被杀,单于空缺,於夫罗满心欢喜地率众返回部落,期盼着能够继承单于大位,提领南匈奴部落。不料却被各部落贵族所阻,承认他是南匈奴单于,却不让他进入部落领地,从而迫使於夫罗只得返回上党,与白波贼联合,四处劫掠度日。

事情已经过去多年,或许於夫罗至今都想不明白部落贵族为什么不让他返回部落,但这件事情南匈奴老王却是一清二楚。因为於夫罗无法继承单于之位,他虽然不是幕后主使,却也是隐藏在暗处最大最得力的帮凶。

整件事情都是於夫罗的弟弟呼厨泉一手策划实施的。当初羌渠遇害之事就有呼厨泉的影子,那时他与须卜骨都侯交往甚密,希望须卜骨都侯支持他登上单于之位,更希望得到须卜骨都侯部落的支持与拥护。不承想须卜骨都侯精心策划除掉羌渠之后,反客为主,自己登上单于之位。转而追杀呼厨泉。

被逼无奈之下,呼厨泉只得屈膝求全,遵奉须卜骨都侯为单于,蛰伏待机。次年他便联合各部落贵族刺杀须卜骨都侯,随之一举成功,没想到这个时候於夫罗要回来继承单于之位。这让呼厨泉大感憋屈,却又无可奈何,又恐於夫罗事后查到其父羌渠之死与他有关。因此他只能联合部落贵族一致反对於夫罗回归,以部落大权换取族长的支持。此等好事,南匈奴老王自然不会拒绝。当即欣然应允,极力阻止於夫罗返回部落。

结果,一切正如呼厨泉所料,南匈奴老王出面联合各部落贵族,将於夫罗排挤在外。不得回归部落。不过各部落贵族和族长也承认於夫罗是南匈奴单于,但仅限于单于之名。却无单于之权。就这样。於夫罗顶着南匈奴单于的名头在外流浪,依靠手中原有的兵马打家劫舍,与白波贼为伍,苟延残喘至今。

此次匈奴老王之所以同意出兵与於夫罗结盟,正如於夫罗所说,自从司隶和西凉二州被李利平定之后。数十万西凉大军进驻边境,致使南匈奴这两年来生计困顿,一日不如一日。最为致命的是,西凉军常年出兵劫掠匈奴部落。一旦哪个部落被西凉军抓住,那就是劫掠一空,人畜一律带走,而后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

这是自大汉开国以来,南匈奴人遇到的最冷酷最无情的军队,与汉庭对蛮夷部落的宽仁怀柔政策截然不同。而这恰恰是南匈奴人最害怕的事情,一旦失去劫掠汉境的秋猎,他们就没有布匹挺过寒冷的冬天,没有粮食挨过春荒,无法生存下去。而并州各郡早已被他们抢劫一空,大多数百姓不是逃难到其它州郡,就是躲进城池栖身。

如此坚壁清野的处境,生生将南匈奴数十万人逼到绝境,前两年冬天冻死饿死的族人不在少数,如今又是秋季来临,冬天也不远了。这是第三个冬天,如果部落还抢不到足够多的粮食和布匹,只怕今年冬天死去的族人将是去年的数倍,至少几万族人挨不过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