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宋时行 >

第204章

宋时行-第204章

小说: 宋时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九儿姐何在?”
    “方才我出来时,九儿姐正在书房里。”
    玉尹闻听。便笑了笑,挥手让芮红奴去做事。
    他轻手轻脚的走进庭院,却见庭院里那棵大树郁郁葱葱,树荫下两排厢房里,静悄悄,没有半点声息。
    自玉尹走后,这小院便冷清不少。
    幸好还有高家娘子和芮红奴高泽民等人,倒也不缺乏生气。
    燕奴在书房里……玉尹走进厅堂,循着那木制的楼梯,轻轻走上去。他来到书房门外,就见一个身材婀娜的女子,正背着身子,整理书案。玉尹直看得心头火热,强抑着内心里的喜悦,慢慢走到那女子身后,猛然张开手臂,一把抱住了她。
    一双大手,便覆在两团丰腴上。
    只是这手一放上去,玉尹便立刻觉察到了不妙。
    燕奴的身材极好,许是习武的缘故,肌肤颇有弹xìng。胸不大不小,是那种极标准的桃形,玉尹的手刚好可以捂住。可这个女子的胸,明显要比燕奴的大……虽丰腴细腻,却又似乎少了些弹xìng。哪怕燕奴刚生了孩子,nǎi水很充足,也不该是……
    玉尹吓了一跳,忙松开手退后两步。
    而那女子,在遭逢这般袭击后,也发出一声惊呼。
    只见她猛然回首,看清楚玉尹之后,先是露出一脸的惊喜,却旋即又一脸通红。
    “小乙哥,怎地回来了?”
    “你……”
    玉尹也看清楚了那女子,同样目瞪口呆。
    这女子,对玉尹而言,并不算陌生,赫然正是那李观鱼李秀才家的娘子,杨金莲。
    “杨娘子,你怎在这里?”
    “小乙哥……你何时回来了?”
    玉尹话音未落,屋外却传来了一声惊喜的呼唤。
    但见燕奴俏生生站在门口,正惊喜的看着玉尹。算起来,燕奴已经十八……在后世,这正是个花一样的年纪。可是在宋朝,十八岁的妈妈,这年纪已是不小了。
    但说到底,她终究还是个孩子。
    便是当了母亲,也始终是一个孩子!
    不过,燕奴眼中还带着一抹疑惑之sè,看了看玉尹,又看了看杨金莲,“金莲姐姐却是怎地?”
    “这个……”
    都怪红奴那小丫头,提供虚假情报!
    玉尹嘴巴张了张,刚要解释一番,杨金莲已开口道:“小乙哥方才回来,把奴当成了九儿姐。吼了一声,却把奴吓到了。”
    唔,这个解释,却有些合理。
    燕奴立刻嗔怪道:“小乙哥怎恁不晓事,而今也算是有官身之人,怎可没有分寸,吓了金莲姐姐。”
    “是啊,是啊……却是自家有些莽撞了!”
    杨金莲脸上的红晕已经下去。神sè也恢复了正常。
    她轻声道:“此事也怪不得小乙哥。九儿姐莫要说了……说到底,还是奴不小心!
    小乙哥方回来,想来也饿了。
    奴这就去火上做些吃食……对了。昨rì二姐走时还说,要奴去帮她做些针线活。待会儿奴做好了吃食,自去二姐那边。”
    说完。她朝着玉尹微微一福,便俏生生走了。
    玉尹站在那里,待杨金莲下了楼,才快步上前,来到了燕奴身前。
    就见他一把将燕奴搂在怀中,而燕奴也一改之前的稳重,用力搂住了玉尹的腰身。
    两人都没有开口,只是静静的站在那里。
    好半天,燕奴才从玉尹怀中挣扎出来。一脸喜sè道:“小乙哥,快来看看咱们的女儿。”
    女儿?
    玉尹到现在,才知道燕奴生了个女孩子。
    不过,他并没有感觉到失望,毕竟从后世重生而来,在他脑海中,男孩儿女孩儿并无太大分别。都是自己的孩子。又有什么值得去纠结。听燕奴这么一说,玉尹便立刻兴冲冲的随着燕奴出了书房,来到一旁的卧房里。原来,燕奴先前是在和杨金莲整理书房,却不想女儿突然哭闹。便过去哄了一会儿,才闹出了误会。
    女儿。白嫩嫩,小脸红扑扑。
    正闭着眼睛,睡得很香甜……
    玉尹跪坐在床边,看着睡梦中的女儿,忍不住伸出手,拂过了女儿的脸颊。
    “小乙哥,你看她像谁?”
    “自然是像九儿姐,若真个似我,怕就要出事了。”
    “可是,却是个女儿家。”
    “女儿家又怎地,我正想要个女儿,将来长大了,必然也是个小九儿姐。”
    燕奴先前还有些担心,害怕玉尹会不喜是个女儿。如今听了他这番话,紧张的情绪,也一下子得到了缓解。
    “那要唤作甚名字?”
    “便叫小九如何?”
    “嘻嘻,奴是问你,她的大名。”
    玉尹想了想,轻声道:“不指望她长大能有什么成就,只希望她能快快乐乐,顺心如意。
    便叫她玉如,怎样?”
    玉如?
    燕奴歪着头想了想,旋即露出灿烂笑容。
    “便叫做玉如!”
    +++++++++++++++++++++++++++++++++++++++++++++++++++++++++
    看了一会儿女儿,玉尹才和燕奴出了卧房。
    两人在书房里坐下来,玉尹忍不住询问,杨金莲的事情。
    原来,李观鱼死后,杨金莲被抓进了开封府大牢。本来那萧庆,还想要通过一些关系,把杨金莲讨要过来,顺便询问真凶。在萧庆看来,杨金莲被关进大牢后保持沉默,便足以说明了问题。她也许并未参与其中,但一定知道,那凶手来历。
    时秦桧对此事,倒也没有拒绝。
    不过就在萧庆快要得手时,茂德帝姬却突然插手进来,硬生生把杨金莲要了过去。
    开封府尹便是太子赵桓,也是茂德帝姬的哥哥。
    既然茂德帝姬开口,他自然不会拒绝,便顺理成章的送了过去。
    茂德帝姬让杨金莲躲在李清照府上,一直待萧庆等人离开东京……到二月时,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除滑州知州,而李清照正好要返回青州老家,整理归来堂的金石文物,所以便带着赵九等人离开了东京,先去滑州与赵明诚相会,而后就要返回青州老家。
    李清照一走,杨金莲便无法留在李清照的家中。
    而茂德帝姬因与蔡鞗闹了别扭,更常年留在宫中,不肯还家。
    好在此时,李观鱼的事情已经过去三四月,早就风平浪静。只是当杨金莲返回家的时候,那处宅子却被人占了!而占了那宅子的人,正是李宝的大徒弟吉普。
    用李宝的话说,这宅子是李观鱼留下。怎可能给一个外姓人?
    更不要说,杨金莲还有杀夫的嫌疑……李宝买通了开封府的胥吏,很顺利便把那房子,过到了自己名下。可如此一来,杨金莲便真个是无家可归。而周遭的邻居,更是对她指指点点。无奈之下,杨金莲离开了秀才巷……只是偌大东京,她举目无亲。一个人孤零零在汴河长堤上。便死了的心都有了。
    幸好当时。燕奴和高家娘子路过。
    高家娘子倒是认得杨金莲,也知道杨金莲的故事。
    于是和燕奴说了一下,却使得燕奴同情心泛滥……二话不说。就把杨金莲从长堤上拉下来,还带回了家中。
    一开始,杨金莲也不认识燕奴。
    虽然她在燕奴那里做过工。可是却没有和燕奴接触过。
    当她得知燕奴竟然是玉尹的妻子后,立刻就生出了离去之意。只是燕奴好说歹说,才算把她留下来。反正家里房子空的很,张择端等人都去了杭州,倒也不显得拥挤。
    杨金莲之后,就在观音巷里住下。
    帮着燕奴整理家务,特别是燕奴身子大了后,更细心照拂。
    哪知道……
    “小乙哥,金莲姐姐是个可怜人。便收留了她吧。
    奴以为,她绝不会是杀夫之人,否则李娘子又怎可能为她作保收留?此事,定然有蹊跷。若是奴知道是谁害了金莲姐姐,必不与她善罢甘休。小乙哥,好不好嘛。”
    玉尹听了,直呲牙。
    是我杀了李观鱼。难不成你也要和我算账吗?
    只是这些事,他无法和燕奴说,否则定会惹来是非……不过,说到底,还真是他害了杨金莲。而今杨金莲落到了这种地步。与他当初杀死李观鱼,可谓是密不可分。
    把杨金莲赶走?
    玉尹狠不下这心来。恐怕燕奴也不会同意。
    可留下杨金莲……这整rì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还真个是有些尴尬。万一杨金莲心怀不轨,想要暗中报复该怎么办?有道是rì防夜防,家贼难防……更不要说还有一个襁褓中的婴儿。
    玉尹思来想去,觉着还是要把这件事,和燕奴说清楚。
    就算是留下杨金莲,也能多一份提防……
    想到这里,玉尹走到窗边,恰好见杨金莲走出院门。
    他深吸一口气,咳嗽了一声,“九儿姐,留下杨娘子我没意见,但有件事情,需要你知晓。
    那杨娘子的夫君李观鱼李秀才,便是死在我手中。”
    “死在你手中……啊!”
    燕奴大吃一惊,不禁张大了嘴巴。
    “这件事,说来话长。”
    玉尹便把他在偶然机会知晓了李观鱼的身份,而后便趁着离开东京的机会,把李观鱼斩杀的经过详细与燕奴知晓。
    “杨娘子对李观鱼的事情,并不是很清楚。
    说句不好听的话,她也是个受害者。那rì若我不杀了李观鱼,只怕她便要被李观鱼那鸟厮,送与虏人四太子完颜宗弼。我之前说染了风寒,那是在骗你。事实上,我是在和虏人国师,就是那个和师叔决斗的珊蛮善应交手时,被他打成重伤。
    幸亏偶遇茂德帝姬和李娘子相救,才保住了xìng命。
    那时候我又不敢在东京逗留,于是便匆匆离开,与少阳他们汇合,赶赴杭州就任……当时,说来真个凶险。如果不是茂德帝姬相救,安叔父送我的药丸保命,只怕早已成了枯骨。”
    燕奴小脸煞白!
    她怎会想到,这里面还有如此周折?
    听到险恶时,几乎喘不过气来……待玉尹说完后,燕奴也有些犹豫了!
    杨金莲的丈夫,不管是什么原因,也是死在玉尹手里。万一她……
    可是,若她真个要报仇,自己怀孕时,她有大把机会可以害自己。这些rì子来,亏了有杨金莲的照顾,燕奴才算是顺利分娩。小女孩怀了身子,情绪非常多变。虽说张二姐和高娘子都有这方面的经验,但年纪相差太多,终不如同龄人贴心。
    “小乙哥,那你说怎么办?”
    燕奴不敢再自作主张,把决定权丢给了玉尹。
    不过,她还是轻声嘀咕了一句:“说来金莲姐姐若要报仇,大可在开封府说出你的名字。
    奴怀了身子的时候,金莲姐姐也最是亲近。
    若她存了恶念,奴和小九,也都活不长……奴知道,小乙哥杀了金莲姐姐的夫君,定是对的。可是小乙哥也害得金莲姐姐无家可归。她一个弱女子,身无分文,又该如何是好?”
    玉尹这下,可真是头疼了!
    赶走杨金莲,他狠不下心,会有愧疚;可留下杨金莲,又总觉着不太安全,难以放心。
    这让他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决定才好。
    “九儿姐的意思,自家如何不知。
    既然如此,便听了九儿姐的话,且让她先留下来。你我只要暗中观察,多多提防就好。
    杨娘子看上去,也不是那等坏人……”
    可这话,连他自己都无法说服。
    罢了罢了,自己造的孽,便自己担下。
    玉尹咬了咬牙,最终做出了一个决定。
    燕奴听罢,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
    就这样,rì子一天天过去。
    身处东京,这消息比在杭州时要灵通许多。加上有朱绚帮忙,所以玉尹对前方战事,更是非常清楚。
    局势,似乎越来越险恶。
    八月初,易州戍将韩民毅在金军尚远离易州时,便率部投降。
    韩民毅是渤海人,也是张觉的老乡。很明显,张觉的结局给韩民毅敲响了jǐng钟,甚至有可能早在女真人出兵之前,便已经做出了决定。对此,玉尹也是束手无策。
    同时,这花石纲已交送完毕,按道理说,应该有敕命过来,让他们回还杭州。
    虽然玉尹并不想离开东京,但这一直迟迟不见动静,也让他的心里,多了分忐忑不安……未完待续

第251章 再遇柔福
    原创月的开封,景sè怡人。⑸
    正是秋高气爽的好时节,却又一丝yīn霾,笼罩在开封城的上空。
    大宋时代周刊率先刊载了易州戍将韩民毅率部归降女真人的消息,一经流传开来,顿时引发起开封百姓的惶恐和愤怒。一时间,街头巷尾,酒楼茶肆,人们谈论的话题,莫不是以此为中心。相反,昔rì曾名扬开封的玉小乙重回东京,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孰重孰轻,大家自然分的清楚。若太平时,似玉尹这种人,最能引发出来话题。可是当战事将要来临时,人们心中更多的是一种惶恐……
    朱绚高尧卿在舆子行茶楼上,款待玉尹。
    玉尹回到开封已有多时,两人却是第一次和玉尹相见。
    “而今局势,究竟如何?”
    玉尹忍不住询问,却换来了两人的沉默。
    半晌后,朱绚轻声道:“虏贼派人前来,再次言官家割让中山、太原与河间三镇。”
    玉尹一蹙眉头,未曾开口。
    倒是高尧卿一拍桌子,恶声道:“虏贼贪婪,言而无信。
    此前方得了百万缗岁币,而今却又言三镇之说。秦会之无能,丧权辱国……此前他与虏贼盟约,便失了方寸。如今虏贼挥兵复来,他又再三言虏贼兵势强大,不可与之抗衡……他,他,他甚至言,可以割让中山河间两地,与那虏贼谈和。”
    玉尹闻听一怔,眼中闪过一抹疑惑之sè。
    他和秦桧认识,但出于后世对秦桧的了解,所以一直若即若离,不肯与之深交。不过,通过几次聚会,玉尹隐隐约约可以感受到,而今的秦桧,似乎是个坚定的主战派,对女真人颇为不屑。可怎地这没过多久。秦桧就变成了一个和谈派?
    想到这里,玉尹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秦桧而今拜御史大夫,也算是位高权重。
    他已经改变了立场,恐怕朝中的主战派,会越发感受艰难吧。
    想到这里,玉尹心中只能苦笑。
    苦苦挣扎一载半,原以为他已经改变了许多东西。可到现在才发现,他改变的只是一些细节。而大势方面。还是没有变化。照此趋势发展下去,秦桧还是会变成历史上那个秦桧……玉尹第一次,有一种无奈感。这种无奈感。让他非常憋屈,心头似乎有一团火在燃烧……徽宗皇帝不去,只怕于大局。产生不得变化。
    “李伯纪,而今如何?”
    高尧卿一怔,犹豫片刻后道:“李伯纪还是原先那样子,在朝堂上屡次反对议和,不得官家所喜。”
    “那……大郎呢?”
    “大郎……”
    朱绚和高尧卿都知道,玉尹所说的‘大郎’,是李纲之子李逸风。
    “大郎而今却了不得,不到一年便做了获鹿主簿,虽只是个紧县。却得了从八品的衔。”
    紧县,是宋代的一种称呼。
    比如在京城之内的县城,名曰赤县;京城之外,京畿之内,名曰畿县;有人口四千户以上,称之为望县;三千户则换做紧县。三千户以下,两千户以上。唤之上县;两千户以下,千户之上,名为中县;凡人口不足五百户者,皆称之为下县。
    获鹿,位于真定府。
    而原先真定府指挥使张所。在年初时调回京师,为监察御史。
    从高尧卿话语中。玉尹听出了些许不屑之意。
    想想也是,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