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之宋武大帝 >

第94章

重生之宋武大帝-第94章

小说: 重生之宋武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场上是讲杀敌数目,杀得越多越好,是以高达一直没有使用手掷式铸铁炸弹,这也是宋军进攻受阻地一个原因。
    很明显,李隽是不打算活捉这些人。  要把他们就地处决掉。  这不是李隽不讲道理,而是李隽另有想法。  这些人都是骜傲不逊地惯犯,要他们改过自新,不是不可能,可能性也很小,与其抓住他们浪费人力去审他们,不如直接在这里解决掉省事得多。
    “太好了。  ”明白了李隽用意的高达兴奋都差点唱出来。  大声下令道:“兔崽子们,皇上说了。  炸死这些狗X地。  手榴弹给老子扔。  ”点燃一颗铸铁炸弹,扔到人群里去,爆炸过后,不少亡命之徒倒在血泊中,血肉模糊。
    高达正直无私,疾恶如仇,李隽的金口一开。  自然是要好好利用一下,不自己扔上一颗,过过瘾瘾,那还睡得着觉吗?
    手掷式铸铁炸弹是宋军最为犀利的武器之一,军卒们早就想用了,只是没有得到命令才一直憋着。  高达命令一下,无不是轰然叫好,手掷式炸弹不要钱似的。  拼命地扔出去。  一时间,赵孟王府里到处是爆炸声,到处都是惨叫声,到处是临死之前的哀号声。
    手掷式炸弹一用,原本就占了上风地宋军更是如虎添翼,完全成了一面倒的屠杀。  只一会儿功夫。  原本还在为了活命而顽抗地亡命之徒死伤惨重,幸存者廖廖。
    这些幸存下来的亡命之徒再也没有了抵抗意志,高达趁机喊话道:“放下武器,都给老大滚出来。  ”亡命徒们非常听话,把手里的武器扔掉,乖乖地走了出来。
    高达要他们站到一起,他们二话也没有,只好照办。
    亡命徒们满以为他们听话就会捡回一条性命,没想到高达充分发挥了李隽给他放开手脚干的权限,命令军卒把那些长相凶恶。  或是眼露凶光。  或是身上有伤疤的拉出来,当场砍杀。
    高达人生经验丰富。  他以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来总结这件事:“在这些亡命之徒中,肯定有良善之辈,但那是极少数,绝大多数都是身负血案的歹徒。  判断他们是不是坏人地方法非常简单,你可以看看他们的眼睛,要是露着凶光,肯定不是好人。  他们身上的伤疤太多,那说明他们参加的武斗不少,也不是好人,杀了活该。  人心里若为善,眼里怎会有凶光?不用想,这种人肯定是欺压老百姓欺压惯了。  至于他们的长相,太凶恶也不是好人,原因非常简单,好人总是慈眉善目,你见过哪个好人一天到晚都是凶巴巴的样子?”
    这话不一定全对,至少不无道理,让人无法反驳。
    望着越来越少的爪牙,一道灵光从心里掠过,赵孟大叫一声:“赵祺,你好狠啊,我上了你的大当,自己把人召集起来,暴露出来给你抓个痛快。  你倒会捡便宜。  你这个奸贼,你这个曹瞒。  ”赵孟也不是傻蛋,到现在终于明白李隽地用意了,可是就是太晚了。
    对于此时的赵孟来说,他真的后悔得要命,那感觉比吃了死苍蝇还要难受一万倍。  他原本打算以谢道清之死来逼李隽下台,然后利用自己在族中的威望继位,就可以名正言顺了。
    当然,他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那就是一旦逼宫不成就来硬的,动用武力,把李隽刺杀掉,把再廖胜功文天祥这些大臣控制起来,等登基以后再来处理他们。
    哪里知道,李隽给他演了一出戏,让他觉得李隽很是为难,看来逼宫成功地可能性很大,他就没有走险棋。  没想到李隽已经暗中布下了天罗地网,一刀切下来,他的王霸雄图转眼成空。  他真后悔,早知道如此,何不当初实行武力夺权。
    可惜的是,这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卖!
    其实,赵孟是王莽一类的人物,既想要名也想要权,世界上哪有那种名利双收的美事,要了权没有名,要了名就没有权,这是自古以来皇权争夺的不二法则,他妄想两样兼得,不栽在李隽手里才怪。
    一刹间,赵孟万念俱灰,拔出佩剑往脖子上一架,就要抹脖子,就在这时,一声枪响,赵孟一声惨叫,佩剑掉在地上,发出一声悦耳的金属撞击声,右手上血肉模糊。  已是给火铳击中。
    许光汉把火铳收起来,大步而来,大手伸出一下掐住他地脖子,象拎小鸡似的拎着就走。  赵孟也有一百四五十斤,要是换过平常人的话,哪里拎得动,不对。  对于许光汉这种力气大地特种部队指挥官来说自然不是难事。
    “赵祺,你好狠啊。  连我寻死都不许。  ”赵孟在心里如是暗骂李隽,只可惜脖子给许光汉捏着,只能在心里骂骂。
    XXXXXXXXXXXXXXXXXXXXX
    接下来地事情非常简单了,就是对赵孟进行审理,为了审理此案,李隽特地要李庭芝牵头,负责审理。  李隽要李庭芝负责审理此案。  而不是文天祥,那是有目的,文天祥这个人太过正直,有时正直得有些让人接受不了,还是李庭芝懂得变通之道。
    李庭芝非常明白李隽地意图,就是要把这件案子往大里闹,闹得越大越好,越是要人们来议论最好。  目地当然是转移人们的注意力。  不再去关注全皇后“亵渎”谢道清尸体一事,就可以保住全皇后了。
    李庭芝是个拥有非常杰出军政才干地人,深体李隽的用心,自然是用心审理了。  再说,赵孟谋逆罪证确凿,从他的王府中搜出了龙袍这些犯禁之物。  他自己熬刑不过也是承认了谋逆之罪,桩桩件件都是铁证如山,根本就用不着刻意去栽脏。
    只要顺水一推,自然是水到渠成了。
    能够顺利打败郭侃,全皇后功不可没,要不是她冒着风险把谢道清死了的事情给捂住了的话,后果会是什么,李庭芝这个军政才干非常杰出的人不会想不到。
    因而,对于保全全皇后一事,李庭芝自然是没有异议。  他一个人在扬州独力支撑数年。  深知这局面得来之不易。  要不是全皇后贤德,把谢道清之死捂住了的话。  现在地局面是什么样,谁也说不清楚,就是李隽没有这个意思,他也要进谏,在他的打理下,赵孟谋逆案很快就结案。
    李庭芝把奏章送上来,李隽略一浏览就在上面批示了三个字“斩立决”。  批示一下来,当天后就把赵孟的人头砍下来了。
    之所以杀得这么快,那是因为杀了他才好给谢道清发丧。  要是先发丧的话,赵孟这头就不好杀了,那是当时的礼仪限制。  先杀,后发丧,一切都好办了。
    赵孟在北伐关键时刻败坏将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胜利,由不得李隽不震怒。  不要说李隽,就是脾性再好的人也会震怒。  李隽取他性命之意早决,才把谢道清的丧事压着不发。
    对于那些爪牙,也是罪证如山,一百个该杀,李隽才不会对这些人手软,毫不犹豫地下旨立即正法。  总共两千多人给拉到菜市口砍头,一个一个地杀下去,直到杀得菜市口血流成河,押送犯人地军卒每一脚下去都会溅起一朵美丽的血花,比起当日与蒙古大军血战的血腥场面一点也不逊色。
    据参加这次杀人行动的刽子手事后回忆:“老子从来没有杀过那么多人,一刀一颗人头。  开始砍的时候,对于老子这种砍惯了人头的人来说,还很是兴奋,砍到后来,一点兴奋劲也没有了,好象那不是人头,和砍萝卜差不多。  这些死囚也真是奇怪,光头地僧人,束发的道士在临死之前祈求,要佛祖,要太上老君救命,老子倒成了佛祖,成了太上老君,就是给他狗X的一刀。  ”
    这些人罪恶很多,老百姓围观,无不觉得大快人心,拍手称快。
    对于参加逼宫的宗亲,除了部分人以外都夺爵,贬为庶民,赵睿就更倒霉了,李隽决定要他在天牢里颐养天年。  象他们这种人十足十的寄生虫,吃饱了饭没事做,只知道仗着自己是皇亲国戚去欺负老百姓,要是放过他们,无异于是对百姓的犯罪,李隽才不干这种事呢。
    留下一笔生活费给他们以外,所有的家产全部充公。
    保全下来的宗亲主要是那些年纪大得走路都要人扶,年纪小得才刚吃奶的婴儿,这是李隽不忍心对付他们才放过了他们。  这些老得走路都要人扶的老人,要是被夺了爵,可能一口气上不来就此死了,对于他们这种人来说,死了反倒可以减轻老百姓地负担,可是李隽狠不起那个心肠,他们才算逃过了一劫。
    处理好了赵孟谋逆案,李隽才给谢道清发丧。
    原本给赵孟挑起地事端就此结束了。  赵孟原本想以此事逼李隽退位,让他想不到的是,他遇到李隽根本就不是对手,在李隽巧妙地安排下,他图谋已久的皇权转眼成空不说,还把自己的性命搭上了。
    上了他这艘贼船的宗亲也跟着他倒霉了。  经过这次事件,宗亲已经十去**,保全下来已经不多了,倒给老百姓减轻了不少负担。  (朋友们:新的一月开始了,来点月票支持一下。  )
第二卷 巴蜀篇 第八章 新战略
    第二卷 巴蜀篇 第八章 新战略
    “皇上,你又在给地图相面了。  ”全皇后走了进来,对正在看地图的李隽说。  声音仿佛黄鹂放歌,又如明珠落在玉盘是,煞是悦耳,动听之极。
    今天她特地换了一件淡绿色衫子,紧贴在她身上,把她的成shu女性曲线突显得淋漓尽致,浑身都散发着一种诱人的魅惑之力,一步一态,步步生妍,美丽得如同一幅画,就是丹青国手也别想绘出这种高贵、不可仰视的气质。
    玉手里有一个银制托盘,托盘上有一个精致的玉碗,玉碗里盛着热气腾腾的汤,香气四溢,李隽不由自主地耸耸鼻子,回头看着她,道:“是啊。  ”
    “来,把这碗汤喝了。  ”全皇后端起玉碗,用勺舀着汤,道:“这是人家特地给你做的莲子汤,也是你最喜欢吃的。  ”舀起汤,就要给李隽喂,李隽现在和她的关系非同一般,也还不至于什么事情都要她来侍候,忙接过玉碗道:“滟儿,我自己来。  ”
    全皇后知道李隽不是一个喜欢要人服侍的人,也不坚持,把碗递给他,道:“快喝了啊,趁热喝了。  ”
    李隽自从和她好了之后,仿佛年青了二十岁,对她的话自然是不会不听,端起碗一口喝干了,眼睛仍是直勾勾地看着地图,仿佛地图有神奇的魅力似的,也许地图比美丽的全皇后更具魅力。
    “又是牛饮。  ”全皇后在心里嘀咕一声,问道:“皇上。  好喝吗?”
    全皇后和李隽重做夫妻后,嘘寒问暖,体贴入微,最喜欢做的事就是让李隽专心国事,不为其他地事分心,这吃喝都是亲自侍候。
    “好喝,好喝。  很好喝。  ”李隽赞赏不已。
    能够得到李隽的赞赏对全皇后来说具有神奇的作用,展颜一笑。  可惜的是。  她的笑容在脸上维持了不到一秒钟就不见了,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李隽接下来的话把她满腔地喜气一下子泄得干干净净,李隽说的是:“你这是什么汤?”
    这话对于正在高兴头上地全皇后来说自然是很打击人了,嗔道:“你看你,汤都喝了还问是什么汤。  每次都是这样,汤是一口喝了。  就知道牛饮,一点风度也没有。  吃饭也是,端着饭碗还看着地图,好象地图上有黄金似的。  ”
    自从处理完谢道清的丧事后,李隽好象突然转了性子,整天对着地图看,其他的事情也不理,行政方面的事情交给李庭芝和文天祥去处理。  军事方面的事情交给廖胜功和柳河子他们,自己是不闻不问,只知道看地图,可能是中了邪,真的是到了食不知味地程度。
    全皇后虽然贤慧,出于关怀。  埋怨几句也是不可避免。
    这本是无意识的埋怨,哪里想得到全皇后的话音一落,李隽接下来的话让她更是把一双凤目睁得老大,李隽说的是:“滟儿,你说对了,地图上不仅有黄金,还有百万雄兵,大宋朝的大好前程都在这上面。  ”
    “皇上,你不是说笑吧?”全皇后的眼睛瞪得老大,吃惊地看一眼李隽。  再吃惊地看一眼地图。  以十二万分惊奇的语气问道:“皇上,黄金在哪里?百万雄兵在哪里?大宋朝地前程要由皇上来开创。  可不是绘在地图上。  ”
    可以想象得到,要是李隽不是帝王之尊,嬉戏不得的话,她肯定是摸着李隽的额头问道:“你是不是昏头了?”
    李隽的话着实太奇怪了,不要说全皇后,要是换作别人也许比她更惊奇。
    “滟儿,你来看。  ”李隽指着地图,道:“我想好了,我们必须实行一种新战略。  这战略一实行,大宋朝的国库将会充盈,百万雄兵自是不在话下,那么,大宋朝的锦绣前程自然是没有问题。  ”重重一下敲在地图上。
    全皇后是个贤德地皇后,可是她对军国之事就有点迷糊了,问道:“皇上,这上面只有山山水水,哪有黄金,雄兵的。  ”
    “正是这些山山水水才是大宋朝的钱袋子,才是大宋朝的雄兵生长之地。  ”李隽看着她道:“滟儿,我前前后后想过了,凭大宋朝的实力,此时大举北伐,实为不智,大宋朝还不具备光复中原,收复汴京的实力。  前些时间大举北伐,我太操之过急了。  ”
    正如李隽所言,南宋此时还不具备北伐的实力,军政未改,内政不修,依然积弊严重,要是此时大举北伐的话,能不能打打赢,还很难说。  现在这局面对于南宋来说是一个意外之财,原因非常简单,谢道清都给群臣发了遣散费,都以为南宋灭定,却由于李隽突然来到这个世界,力挽狂澜所致。  一句话:这胜利不是有准备得到的,而是意外得到的。
    历史规律表明,要想在一场大战中赢下来,取得地不仅仅是军事上地胜利,还要有内政方面的胜利,方能长治久安。  南宋积弊之重,千古之下未有更甚者,就算李隽北伐成功,把大片大片地河山光复,在内政未修的情况,南宋能不能治理好,能不能管理好这些失地,就很难说了。
    历史上一个非常有名的例子就是东罗马帝国的皇帝查士丁尼大帝主导的罗马统一战争,东罗马帝国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重新征服了西罗马帝国,统一了罗马帝国,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最终导致了失败,东西罗马帝国又重新出现。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查士丁尼大帝没有在内政方面有所建树,要不然的话,由他主导的罗马统一战争将会写下辉煌的篇章。
    现在地情况与此颇为相似,南宋是出了名的“三冗”。  冗官冗员冗兵,冗兵在李隽的整顿下基本上得到解决。  由于形势的极度危险,李隽的把大量精力投入了战争,处理军队中的问题,内政方面还没有动过,要想凭借南宋极度低下的行政效率来支撑北伐这样大规模地战争的话,以及大规模重建。  真有点天方夜谭地味道。
    李隽之所以决定北伐,是因为谢道清之死在他的心头埋下子一根刺。  他想的是在自己引咎退位之前造成一个好的形势,让继位者不得不走下去,不得不把光复大业进行到底。  现在,谢道清这根刺已经拔去了,李隽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顾虑,这些天重新审视南宋的形势,才发现其中的问题。
    有一条历史规律:只有高效率地政府才能满足大规模的战争需要。  秦始皇发动的统一战争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当时的秦国虽然为儒家所指责,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秦国政府机构的效率是非常的高,政令可以很快地下达,很好地给执行。
    经过这几天的思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