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红色苏联 >

第46章

红色苏联-第46章

小说: 红色苏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乌斯季诺夫放眼过去,说话的是基里连科,克里姆林宫的二号人物,总书记勃列日涅夫最信任的智囊!

“在岛国,美国驻扎了重兵,我们直接向岛国开战,必然会与美国发生正面冲突,我们还没有做好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准备,我们必须要慎重,不能因为我们的好战,而将整个苏联拖入战争的泥潭!尤其是,这样做不值得,我们的重点是欧洲。”基里连科说道。

听到这话,乌斯季诺夫的心里甚为不悦,他知道,基里连科表面上说得大义凌然,其实完全是为了他自己的利益,或者说,是要杀自己的威风,是要压自己投靠他!

上次在基里连科跟安德罗波夫起冲突之后,乌斯季诺夫谁都不帮,本来这是官场老油条的正确的选择,但是,可惜基里连科的心眼太小了,容不下人,对基里连科来说,不帮助他的人,就是他的敌人。而后来,大家都知道了,基里连科上次要炸的那艘军舰上,居然有安德罗波夫的孙子在!

两人的死仇算是结下了,不能有左摇右摆的人了,必须要做出选择,究竟站在谁的一边!

乌斯季诺夫根本就没有在意基里连科发出的邀请,所以,现在基里连科就开始给乌斯季诺夫使绊子了,如果乌斯季诺夫在会后答应了基里连科的邀请,那基里连科肯定还会在下次会议上话锋一转,支持乌斯季诺夫。

可惜,基里连科并不知道,乌斯季诺夫的性格,是强硬的,更是极度地厌恶这样的做法,基里连科只能是将乌斯季诺夫推到对立面上去,只会让基里连科死得更快。

谁都知道,勃列日涅夫总书记最近精神头有些不足,在某些问题上,更加在意下属们的发言,尤其是基里连科的话,很多时候都会让勃列日涅夫总书记采纳。

果然,听到了基里连科的话,勃列日涅夫总书记说道:“我们绝对不畏惧战争,但是,如果我们要主动发起一场战争,那就要看看我们究竟能获得多少的利益了。我们现在的重点,依旧是欧洲,那里才是资本主义的根源,我们即使获得了太平洋的霸权,也不能跨越太平洋去征服美国。”(未完待续。)

PS:  PS:刚刚忙活完,唉。。。各位大大久等了。。

第一百二十章军权最重要

总书记的意向,就是稳重,要是用华夏的话来说,就是中庸,历任的苏联总书记中,勃列日涅夫是最庸庸无为的一个了,但是,却又在位时间最长,得到了所有人的拥护。

只有经历过大清洗,经历过寒冬般的斯大林时代的那些政治上的幸存儿们,才会更加珍惜现在,他们正是需要一个没什么能力的人来当总书记,才能够保住自己的位置,自己才有享受不尽的权力和财富,才能够过上这种最舒服的日子。

要是手下人全数通过,那勃列日涅夫也就会顺应手下人的意思,打仗就打仗吧,一切都是为了苏维埃!但是现在,手下最看重的人都不同意,勃列日涅夫当然不会拍板。

又讨论了几件无足轻重的小事,会议就这样散了,乌斯季诺夫握紧了自己的拳头,基里连科,居然这样打压自己!真是太过分了!

尤其是,最后基里连科走的时候,望着乌斯季诺夫的那个眼神,让乌斯季诺夫相当愤怒,那个眼神表达的意思很清楚,跟着我,只有跟着我,才能在******里混下去。否则,你的什么提议,都不会通过的!

一旁的安德罗波夫,看在眼里,整个过程,他都是一个旁观者,同时,他也知道,最后的时机终于到了!基里连科不管惹谁,都不该得罪乌斯季诺夫,

所有的人都离开了,安德罗波夫和乌斯季诺夫两人最后离开会场,就在走廊里,安德罗波夫向乌斯季诺夫说道:“乌斯季诺夫元帅,你的提议,我是非常赞同的。我们东进,在太平洋上打开一个缺口,就会在冷战中获得新的突破,现在,帝国主义将我们围得死死的。在西欧,我们除非真的打一场世界大战,否则我们根本就无法突破西方世界的封锁。”

“可惜啊,那个基里连科的官僚主义太严重了。”乌斯季诺夫说道:“这个家伙。是怎么混进我们******里的?还获得了总书记的信任!”

“乌斯季诺夫元帅,我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这件事。”安德罗波夫说道。

军权!不管是谁当总书记,都必须有可靠的人掌握军权!所以,安德罗波夫如果有野心。就必须要跟国防部长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到了那个时候,只要获得了国防部长的认同,别人再不同意也没办法!

乌斯季诺夫跟安德罗波夫的关系本来就不错,只是在基里连科和安德罗波夫的斗争中,乌斯季诺夫保持了中立,而现在,基里连科的咄咄逼人,终于让乌斯季诺夫反感了,这就是最好的机会!

“什么办法?”乌斯季诺夫问道。

“元帅。假如我们******的高层里有人暗通外国,想要叛逃到西方去,您觉得该怎么处理?”安德罗波夫问道。

“坚决打击!”乌斯季诺夫说道:“军队会全面支持!”

等的就是这句话!安德罗波夫知道,在这个时刻,基里连科已经完蛋了。安德罗波夫迟迟没动手,就是想要等军队的表态。

现在,勃列日涅夫虽然身体还不错,但是,接班人的位置,已经有不少人在惦记了。想要顺利地成为下一任的苏维埃的总书记,那就需要从现在开始,不遗余力地打击自己的对手,而且。还不能露出任何破绽!

莫斯科高层里,暗波涌动,而就在远东,局势也愈发地恶化起来。

3月,对于远东来说,依旧是寒冷的季节。可以看到四周都是一片白雪皑皑,而头顶上,小雪花还在不断地飘落。

萨哈林岛,一个长条形状的岛屿,矗立在苏联远东地区的东部,是远东的一个屏障。

由于位置合适,所以,萨哈林岛在苏联的战略中相当重要,除了岛上的空军和防空军的基地之外,更主要的,就是上面还有战略导弹的发射阵地!

美苏争霸,之所以进入冷战,就是双方都有大量的核武器,如果一旦双方起战争,进入热战,数千枚的核弹头,可以将对方彻底轰成渣。

而在对轰的过程中,显然,对方的核武器基地,就是首先要打击的目标。将对方的核武器销毁在地面上,对方就不会有威胁了,也正是如此,双方都会在乎第二次的核打击力量,美国重点发展弹道导弹核潜艇,而苏联则是各种方式都有,比如,还有自己特色的铁路机动的弹道导弹,有多轮驱动的越野底盘的导弹。

而这些都是补充,陆基导弹始终是最重要的,像现在的萨哈林岛,作为对付美国的前沿阵地,岛上就有专门瞄准美国的战略导弹阵地。

这就是高悬在美国人头顶的利剑!如果真的起了核战争,这个基地里的弹道导弹,将是第一批飞往美国的导弹!

为了保护这里的弹道导弹基地,同时也是保卫苏联的领空,这里同样驻扎了防空军的部队,还有地面雷达部队。

此时,夜空已经漆黑,越向北,白昼的时间就越短暂,黑暗的时间越长。

不过,皑皑白雪,反光照亮了大地,整个萨哈林岛就这样笼罩在冰天雪地的景色之中。

岛的东部,一座大型的雷达站,此时,无数穿着棉衣的苏联雷达兵,正在忙碌着。

就在两个小时前,一股巨大的狂风袭击了这里,一棵大树被狂风卷起,重重地砸在了雷达天线上,导致了这座雷达站彻底瘫痪。

一辆吊车此时正在展开,将这棵树吊起,在寒风中,哪怕是适应了苏联严寒的士兵们,都感觉到有些刺骨的寒冷。

“好了!”终于,经过两个小时的抢修,雷达恢复了原貌,雷达兵们搓着手,进入了温暖的雷达房。

“西蒙诺夫,打开雷达。”连长向自己的手下说道。

随着各个按钮拨开,经过了一分钟左右的预热,终于,雷达屏幕上出现了一条清晰的亮线。

“一切正常。”西蒙诺夫说道,他摘下羊皮的帽子来,抖了抖上面的雪花,突然,眼睛睁大了:“报告,有一架大型飞机,正在向我们的方向飞来,距离三百公里!”(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一章发现目标

大型飞机!其实,一个半小时前,勘察加半岛上的防空基地,就曾经发现过一个大型目标,只是稍后这个目标就消失了,他们也没有上报。

而现在,这个目标,正在向着萨哈林岛的方向飞来!

如果对方不改变航向的话,半个小时,就能飞越己方上空!这里可是苏联的远东战略导弹发射阵地!

紧急情况!通过电话线路,情报被迅速地上报,同时,卡缅内伊鲁契伊基地里,刚刚驻扎在这里的592防空团,接到了出击命令。

紧急拦截!

两架苏15战机,外表看起来仿佛细长的海鸟一样的战机,在停机坪上启动发动机,尾焰照亮了地勤的眼睛,这个时候出击,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在天黑之前,跑道上已经被清理过一次了,而现在,积雪又有几厘米厚,不过,即使如此,也必须要保卫好祖国的领空!

奥西波维奇上尉坐在座舱里,今天正好轮到他战备值班,这个出击命令,让他无比清醒,这种时候,一定是紧急情况!

打开加力,尾部的两台P13Ф300涡轮喷气发动机,爆发出70千牛的推力,推动着战机,在皑皑积雪的跑道上,快速滑跑,很快,就拉了起来。

跟米格25比起来,这种发动机的推力差得很远,不过,在当时,尤其是在赫鲁晓夫非常反感飞机,只热衷于导弹的时代,能够将苏15研制完毕,投入生产,就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了,在推力不足的时候,只能采用这种细长机身的方案,通过减小飞行阻力来达到一个较快的飞行速度,华夏的歼八几乎也是同样的思路,虽然格斗能力很差。但是它的作战目标本来就是入侵的轰炸机,能够快速起飞拦截,才是最主要的。

机翼下面,挂载的是两枚R98导弹和两枚R60导弹。标准的拦截挂载。

苏15截击机很快消失在了漆黑的夜空中,地勤人员很快就连尾焰都看不到了,而在自动化的防空截击系统里,这两架截击机正在前往预定的航路上。

“467。467,航向260。距离二百。”耳机里传来清晰的地面雷达引导员的声音,奥西波维奇上尉扣上了氧气面罩:“467收到,立刻将航向转向260,距离二百,准备拦截。”

推动操作杆,战机开始向着右侧转向。

漆黑的夜空中,什么都看不到,在夜间飞行,比白天的难度要大得多,尤其是现在。完全地依赖仪表进行飞行,更是考验飞行员的本领。

向右看了一眼,僚机就跟随在自己的一侧,两人的飞机上都开着航行灯,这也是为了防止误撞。

扭过头来,奥西波维奇上尉打开侧面的几个开关,现在该给自己的前面的台风M雷达提前预热了,希望在这漆黑的夜空中,自己的雷达可以尽早发现目标,而不是仅仅依靠地面人员的引导。

很快。雷达出现了反应,目标应该是架大型飞机,己方的机载雷达,在五十公里之外就捕捉到了!

“468。468,准备拦截。”奥西波维奇上尉呼叫自己的僚机,同时,修正航向,向着目标飞去。

夜色依旧漆黑,想要目视发现目标是很困难的。但是,奥西波维奇上尉必须要这么做,只有先目视确认,才能够进行攻击。这是冷战期间的没有约定却已经不成文的规矩了。

还好,很快,在奥西波维奇上尉的视野里,就出现了一个亮点,对方开着航行灯!

稍稍向后拉油门操作杆,战机开始减速,此时,他低头看了一眼雷达屏幕,距离八公里,已经能目视发现!

两架细长的苏15,向着目标飞去,在三公里的时候,奥西波维奇上尉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是一个大家伙,从头到尾都亮着灯。

交叉而过之后,两架苏15在后面的空域里转向,然后再向前追了上去。

此时,奥西波维奇上尉的心里在纳闷着,怎么回事?如果是入侵的美国人的侦察机,此时一定会关闭所有航行灯的,现在开着灯,从模样上看,好像是己方的一架运输机,难道,是高层来试探己方的反应速度的?

美国情报部门的飞机通常只沿着苏联的边境线飞行,而西方的商用飞机不可能载着乘客飞到既定航线几百英里外的苏联军事重地。

592团布置到萨哈林岛已经有半个月的时间了,最近参与了战备值班,就碰上了这件事,看来是远东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总部那边派出来的,考验一下己方的反应速度?

想到这里,奥西波维奇上尉已经没有刚刚那么紧张了,他推动操作杆,小心翼翼地靠上去。

刚刚是迎头对飞,一闪而过,而现在,从后面靠上去,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这架飞机了,奥西波维奇上尉带着他的僚机,一左一右地靠近这架飞机,可以看到,机舱两侧都有两排的窗户,里面全部都亮着灯。

不,这是一架民用飞机!而且,根据里面的灯光和窗户的形状,可以看到这是一架波音飞机!

“萨哈林,萨哈林,467报告,467报告,目视观察,这是一架美国的波音客机,这是一架美国的波音客机。”

“能看到客机里面的人吗?”耳机里又传来了声音。

“报告,完全看不清。”

虽然窗户上亮着光,但是从里面的窗帘已经被拉上了,所以,看不到里面是否有人,也同样看不清驾驶舱里面的人。

客机的形状,是确定无疑了,但是,这并不能认为,此时飞行的就是一架客机!要知道,美国空军中的一些侦察机,比如,常见的RC135,就是用客机来改装的,而现在,这肯定是个针对苏联的阴谋!

想要冒充客机,冒充迷航的客机,来苏联远东地区侦查,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在上级没有命令传来的情况下,奥西波维奇上尉保持着密切的跟踪。

远东防空军如临大敌,信息在快速地上报着。(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二章开火击落

莫斯科,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国防部里,乌斯季诺夫揉了揉自己的眼睛。

这几天要处理的事情很多,尤其是下方军队的一些调动,增加远东地区的军事实力,虽然总书记还没有同意在远东进行军事战争,但是这种正常的军队调动,只要乌斯季诺夫做主就行了。

按照乌斯季诺夫的想法,再加上去年冬天发生的一次军舰叛逃事件,借着这个机会,乌斯季诺夫加强了远东地区的海军实力,调动了数艘驱逐舰级别的军舰过去,经过漫长的航行,那些军舰都已经到位,这将极大地提高远东地区跟美国抗衡的实力,在陆军和空军上,远东地区不落下风,只有海军,远东地区还是差一些。

不过,海军的主要任务,就是护航,北海道离库页岛的距离很近,从库页岛前往北海道,装备可以运输得相当迅速,而岛国人的战斗力很差,乌斯季诺夫有很大的把握打好这一仗,为苏联争取到远东的优势,打破帝国主义的包围!

到时候,如果美国人默认这一现状,也就算了,如果美国人想要反击,想要扩大战争规模,苏联也不怕!自从进入冷战,苏联一直都处于守势,现在,苏联的国家实力,已经能够支持苏联冲破西方世界的围堵了!

而且,美国人敢吗?美国人连个越南都打不过,灰头土脸地离开,美国人肯定没有勇气再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战争,美国人只能默认现状!

可惜啊,这个关系到苏维埃未来的重要的一次行动,居然就被那个基里连科给否定了,这家伙,简直就是苏维埃的罪人!

他难道看不出来,如果己方获得了北海道,会为己方争取多大的战略优势吗?

现在,乌斯季诺夫也只能寄希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