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夺天下 >

第461章

夺天下-第461章

小说: 夺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种各样困难的人才。”
    “他们如果学懂了里面的知识,就算不为官,也可以造福一方百姓了。”楚风笑对李响和王乐两个人说道。
    他们两个人不由点了点头。心里感慨万分。
    楚风知道第一年的科考,肯定会让一大批人倒下去的,因为他们从未接触过这样的题,自然会死一片又一片,可是他不怕,因为第一年科考就是给广大的考生和学子们提一个醒,让他们明白。他们将要应对的是什么样的考试。
    林墨白看到了楚风的试题,里面有关机关术的,有关计算的。他不由说道:“这些题是我们墨家的东西,对于我们墨家的考生来说,不算是太难的。云清。你懂得我们墨家的知识还真多。”
    楚风笑着看向林墨白问道:“我可是鹿门的传人,这一点,你别忘记了。”
    而瞿荣看到了楚风的试题,里面竟然有犯罪个案:“一个父亲杀死了儿子的媳妇,并且偷偷地媳妇给掩埋了,让考生以这个父亲儿子的身份分析其中应该怎么做的道理。分别从两个角度,一个是以律法尊严的角度,另外一个是从父子之情的角度来分析。”
    瞿荣看到里面的案例,忍不住拍案叫好,他说道:“太子殿下。你这个案例出得太好了,不过这对我们法家的考生来说,不算太难,太子殿下,你真是厉害非常。微臣佩服太子殿下你的睿智。”
    孔茹看了楚风的试题了之后。心里惊愕万分。试卷里面有一个例子:“一个叫做天朝的大国和一个叫做倭寇的小国的故事。天朝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因为受到儒家的思想的影响,而使得每一个百姓都是与人为善、仁义忠孝为本的好人。而倭寇是一个弹丸岛国,男子长得十分的丑陋好战、内心极度虚伪,女子温柔善良。当天朝百姓有文字,有朝廷。有律法的时候,倭寇小国的百姓还像野兽一样生活。倭寇小国羡慕天朝的文化,派人到天朝学习文化,天朝的皇帝自诩是天朝大国,允许了倭寇小国学习天朝的文化和知识,还派人将天朝先进的炼铁教过了倭寇,使得倭寇强大了起来。直到有一天,天朝衰弱了,倭寇小国竟然派出军队侵略天朝,还厚颜无耻地言是帮助天朝百姓。让考生就此列出天朝皇帝做错了几件事,并且就天朝所作出的事情,发出什么样的深思,遇到番邦小国,应该如何去做一一列出来。”
    看到这样的试题,孔茹不得不吃惊,因为太子殿下的试题来让他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是对未来的那种深思熟虑。这可比单单考考生那些诗词歌赋要好得多了。他当下对楚风说道:“太子殿下的智慧,让孔茹望尘莫及。孔茹受教了。”
    楚风笑着看向孔茹说道:“我们儒家所提倡的忠信仁义那是对我们自己朋友的,而对那些虎狼之辈,自然不能够遵循忠信仁义。我们不仅要学礼,还要学会分别善恶好坏,这也是重要的。”
    孔茹说道:“没错。太子殿下,你的道理,孔茹明白。当年孔圣人就说过:‘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得。’这样的话,只是这些年来,大家只看到前半句,却将后半句给忘记了。我们不能够只做以德报怨的人,我们也应该做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的人!我们儒家的人,不是迂腐书生,不是只会挨揍,不会还手的书生。”
    楚风听到这话,不由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孔先生你能够这样想,真是太好了。”
    易耿看到楚风的试题,不由也呆了一下。
    因为这道试题是:“有一个叫做精绝古国的国家,一年四季的气候非常的温和,很适合植物的生长,可是这个国家因为太适合植物的生长了,百姓的人口数量越来越多。为了能够有足够的粮食给快速增长的人口吃,这个国家的皇帝,下令砍伐树林,将树林里的树整片整片地砍伐,烧掉树木,用树木的草木灰作为肥料,因此,开始的时候,这些田地都很肥沃。可是三五年过去之后,地里的草木灰的肥料逐渐消失了之后,土地变得贫瘠起来了,种出来的粮食又小又矮,根本不够吃。百姓们又将另外一片树林砍到,用同样的手段来种植粮食。因为这个原因,一片又一片的树林变成了田地。逐渐的,这个国家的森林消失了,而土地因为长期没有植被的覆盖,而逐渐沙化了,成为了一片又一片的沙漠。最后,这个叫做精绝国消失在沙漠里了。让学生就这个现象提出观点,怎么样才能够避免重蹈精绝古国的覆辙?列出怎么样解决多余百姓粮食的办法。”
    易耿看完这道题之后,他心中感慨,自己只懂得种田,却从来没有想过太多的东西,如今看来,自己的思想还是和太子殿下的高瞻远瞩的思想相差太远了。他说道:“太子殿下,你这道题,会让我们农家的考生陷入沉思当中的。也许会让他们的思想得到更大的提高。多谢太子殿下你的指点了。”
    楚风微笑着说道:“易大人,你客气了,你别忘记了,唐国未来的皇帝可是孤王,孤王如果没有这样的忧虑,又怎么可能成为一个好的储君?”
    每一个考官看完楚风所出的题的脸上都写满了惊愕,都陷入了沉思当中。
    楚风看到他们沉思,不由露出了微笑,然后不理会他们,而是转身离开了。过了两个时辰之后,楚风才回来,他们看到楚风回来之后,考官们都有许多话想要对楚风,可是被楚风用手示意他们先安静,先让他说。
    考官们都安静下来了。
    楚风对考官们说道:“几位都是我大唐的国之支柱。我大唐能够有几位的鼎力的辅助,一定可以繁荣昌盛的。开科取士,关系到国之未来,所以几位的担心我是知道的。这份考卷,你们每一个人的手上都有一份了,这份考卷的题目,你们可以带回去,和你们的学生研究。这不算是泄题。”
    考官们都愣住了,一脸不解地看向楚风。
    楚风微微一笑,然后说道:“因为你们手里所拿着的考题并非就是这次科考的题目,只是类似而已。对于那些从未接触过这样题目的考生来说,这些题目未免太过新颖了,因此孤王打算先让他们见识一下这样的题目。”
    “由你们和你们的学生研究这样的题目。”楚风继续对考官说道,“看看你们六位考官的思想是什么样子的。”
    听到楚风这话,这六个人都呆了一下。其实他们刚才就想要请楚风允许他们将这份题带走,让他们回去好好研究,没想到楚风竟然这么开明。
    他们当下道谢,一个个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去和学生们就试卷上的问题进行研究,然后快速地离开了。
    很快的,这份试卷就被楚风交给了开卷有益出版局刊印成了小册子,在大街上的书摊里卖,价格就是十个铜板。这份试卷的名字叫做《科举模拟卷一》。
    石师我等人到襄阳的时候,刚好就是这份试卷四处风传的时候,他们当下马上一人掏钱买了一份这试卷。
    “天啊,这次科考简直和以前的完全不一样。以前都是考什么礼法,诗书,现在竟然考这样的问题。”有的书生看到这份试卷的时候,忍不住叫道。他是那种死读诗书的人,自然无法一下子能够参透这试卷的真意。
    可是石师我等五人看到这份试卷之后,都陷入了沉思。
    这五个人由于都是穷人,都住在了破旧的甘泉寺的厢房里,所以就组成了一个小的团体,他们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交流,竟然有了不少的收获。(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百一十九章:冀州大疫(一)
    。    冀州,信都城。
    刚刚从官渡赶来的文明与无相两个人打马渐近,远远的就看见大概距离信都城大约四五里地方有一处营寨,这营寨十分的庞大,由东向西延伸,一直延伸到了远处的小山丘上。营寨中大旗上写着一个斗大的“唐”字,显然这个大营就是唐军的暂居的营寨。
    这营寨到处都是把守的士兵,戒备非常的森严,更重要的是,这营寨迷茫出一股奇特的味道,像是酒的味道,可是又不是酒的味道。
    如果楚风在这里的话,一定会说:“这怎么有股酒精和醋的混合的味道的?”
    文明看到大军没有张挂白色的招魂幡,不由松了一口气,然后伸手一指对无恨说道:“无恨,你看到了没有,我们的军队里没有张挂白色的孝幡。”
    “看来我们大军里并没有因为瘟疫而死人,太好了!”文明笑着说道。他的身后是五千精兵押解的草药,这些草药用麻袋装着,放在乌篷马车里运载而来。一共有三百车的草药,这是最早找到的草药,因为担心冀州百姓瘟疫太过严重,死人过多,所以文明和和庞涧两个人一合计,就先将找到的草药用马车运送背上,其他的等招集到了再慢慢送。
    无恨点了点头说道:“是的。看来主公说得没错,有那两位前辈在的话,瘟疫的问题应该不成问题。”
    无恨也感慨,他这一路上确实看到了不少百姓因为瘟疫的事情曝尸荒野。沿途的城镇,几乎是家家户户都张挂孝幡的。甚至有些县郡都没有父母官的存在,只有主簿之类的人存在,而本地的那些乡绅们也都是跑的跑,死的死……这个冀州,还真的太过荒凉了。
    一路之上,文明为了赶路。所以并没太多的逗留,毕竟他们这次的目的地是到信都来,给唐皇送去草药的。自然是不可以逗留的。只是偶尔看到因为瘟疫而倒在地上的百姓,文明才会派人送去汤药,只是希望他们的汤药能够挽救这些走在死亡边缘的人。
    “走!”文明对无恨说道。
    一行人马快速地朝着营寨的门口驶去。
    到了营门口。马上就有士兵指着文明等人问道:“什么人?”
    “下官乃是平远大将军,广宁侯文明,奉了太子之命将草药从河南押运而来。”文明当下对那位士兵说道。那个士兵看到文明的旗帜的时候,就猜想出对方就是文明了,可是他毕竟没有见过真的的文明,因此才有这样一问。
    这军队的军纪森严,容不得半点马虎的。他当下抱拳对文明说道:“平远大将军,请稍定,容卑职去通报一声。”
    这位士兵说完就转身一阵小跑进去通报了。
    未几时,就看到张戟父子父子出来迎接。张戟见到文明之后。就说道:“末将见过平远大将军,大将军,里面请!”
    同时招呼士兵们过去,替车队将草药搬进军营大帐当中。
    张戟请文明和无恨进入了营帐当中之后,文明见到大帐当中进入看不到陆俊的影子。不由吃惊地说道:“陛下呢?”
    张戟说道:“陛下如今在冀州城里,如今冀州城里,不少百姓感染上了瘟疫,陛下在城中搭建粥棚和药庐,亲自给百姓施粥赠药。”
    听到这话,文明不由呆了一下。他当下就差点想要骂张戟混蛋了,进入让皇上到重疫区去,还要和那些感染瘟疫的百姓打交道,这不是将陛下往火坑里推吗?他的脸色非常的难看。
    张戟看到文明的脸色难看,不由苦笑地说道:“文将军,你不知道,末将劝说过陛下了,可是他却不听。他的脾气很倔,若是他决定的事情,十头牛也拉不回来。”
    文明看向张戟说道:“张将军,你是陛下的好友,若是你劝不动他的话,谁还能够劝说得了他?这万一陛下要是有什么……那唐国该如何是好?别忘记了,如今冀州千里萧条,这一路过来,千里之内无鸡鸣之声。这一路上,我看到不少百姓……这瘟疫实在太严重了。哎……太子殿下,就是有这样担心……”
    张戟说道:“文将军,你放心好了,陛下身边有两位神医,有这两位神医在,陛下的安全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文明说道:“罢了,我也不多言什么了,这里药材的事情就交给你了。我要进城去看一下,否则的话,我回去也不知道该如何向太子殿下禀报这里的情况。”
    他说着就招呼无恨一起离开了。
    文明走了之后,张戟身边的张银忍不住说道:“爹,这个文明是什么人?他的脾气也真够大的。”
    旁边的张也和张空看了两眼,然后张也说道:“他是太子殿下的军师。太子殿下信任他,而且皇上也信任他。”
    张戟说道“他也是担心皇上的安全才有这样的气头的。哎,别说他担心了,其实我也担心。”
    张空说道:“爹,我们不要想那么多了,不是有两位神医吗?我们现在还是想想该怎么进军幽州吧!我们都停在这里快一个月的时间了。那个林冰雨带着人马,也不知道杀到了哪里了。”
    张戟看了一下儿子张空,说道:“按照这个速度,应该是在范阳了。不过,范阳的城池坚固,而且还是燕王刘平羌的大本营,他们应该是拿不下来那么快的。怎么?你心里痒痒了?”
    张也说道:“爹,上一次我们和那个何必豪打得正兴起的时候,你就横插进来了,我们和他的比试还没有结束呢!”
    张戟说道:“放心,会有和他们对决的时候。不过,得先决绝这里瘟疫的问题。如果冀州百姓不和我们统一一心的话,到那个时候,我们将会更加麻烦。好了,三郎,四郎,你们不要太过计较太多了。”
    他们怎么可能不计较呢,要知道如今自己的父亲可是一个侯爵也没有呢,见到文明这样一个文弱书生摸样的家伙,还要卑躬屈膝的,他们心里自然是不服气的。
    话分两头,却说文明与无恨两个人越过营寨,靠近城门,文明和无恨两个人就看到了在城门副将但见起来的一些列的竹木大棚,而那些为此秩序的士兵、排起长队的百姓,还有空缺当中飘来的阵阵粥香,和那些草药的香味都告诉文明和无恨两个人,这里就是唐军在冀州城设下的赈济百姓的粥场和药场。
    百姓们虽然病容满面,可是一个个的脸上都有笑容,很显然他们看到活下去的希望了。而本来漂浮着死尸的护城河,此刻已经看不到一具尸体了,反而是可以看到护城河边四处都散落着的石灰的痕迹。
    这护城河的河水应该是经过石灰的消毒了。只是在护城河的两边,依然还有人用绳子和棍子拉出了警戒线,上面写着警戒语,提醒百姓不要靠近护城河,也不要捕食护城河里的鱼虾。
    虽然生病的人很多,虽然等着吃救济的人也很多,可是排队领粥和药的百姓十分的遵守继续,没有发现任何的打架斗殴的事情。
    看到这种情景,文明本来有些紧张的内心不由放轻松了,他欣慰地笑了,不过他在众多施舍粥的人当中看不到陆俊的身影。
    “这里没有陛下的身影。”无恨对文明说道,“看来陛下不在这里。”
    文明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是的,看来陛下应该在城里。走,我们进去。”
    “等一下!”突然间无恨叫道。文明勒住了缰绳,回头看去,但见无恨下马,来到了一个粥摊的前面,拍了拍一个瞎子的肩膀。
    看这个瞎子的样子,应该是瞎了好些年了。
    文明不由地皱眉头,这个时候无恨怎么去拍一个瞎子的肩膀呢?莫非他和这个瞎子认识不成?实际上,文明是从未见过可怜的无相,如果见过他的话,应该一眼就看出来这个瞎子是什么人。
    无相的脸此刻经过易容的,主要是他的脸确实太过“恐怖了”,若是以真容出现在这里的话,会吓坏百姓的,所以在不熟悉的人的前面,无相都是易容了之后才出现的。这就是为什么无恨一开始见到这个瞎子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