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医圣记 >

第96章

医圣记-第96章

小说: 医圣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次姜重檐帮了他们的忙,李氏和李八郎就对他们兄妹俩改观。之前觉得姜重檐行事怪异。后来倒也能理解。

他们兄妹年纪小,自然要处处谨慎。到了陌生地方。不肯和其他人打交道,也是情有可原的。

这么一想,就觉得姜重檐和姜妩还不错。

邻居不错,就没那么着急搬家了。

“我自有安排。”陈璟道。

说了会儿话,他哈欠连连的。

回来时候,他们再也没有在路上落脚,是一路回了望县。陈璟一连睡了十几天的船,睡眠并不好。

他要好好补个觉。

李八郎也回房看书去了。

李氏犹自高兴。

她和清筠梳洗后,清筠替她散发。

两人歇下,李氏问清筠:“这一路上,可有好玩的事?”

清筠沉默了下。

她犹豫了片刻,最终只是说:“就是坐船。”

“坐得惯吗?”李氏笑问她。

“嗯。”清筠点头。

想了想,清筠又把陈璟治好宗德堂管事的话,告诉了李氏。

“央及的医术,已经是炉火纯青。”李氏欣慰道,“没有他治不好的病。。。。。。。”

清筠很赞同这话。

想到这里,清筠也心头一热,心跳得有点快。

东家那个人,医术真好,人也好。

想到他轻吻过她的耳垂,拉过她的手,为她穿鞋时将她的脚握在掌心,清筠心头的涟漪阵阵荡开。

“还是等过些日子再说。”清筠沉默想了想,“等东家铺子里的事都忙定了,正式开门,大家有空,再告诉太太。”

“太太定要生气的。。。。。。”想到这里,清筠又觉得内疚和害怕,不太敢主动讲。

说了会儿话,李氏就睡着了。

清筠却久久难眠。

暗黑中,她默默叹了口气。

——*——*——

第二天,陈璟到了辰初才醒。

醒来之后,李八郎已经把水打好了。

陈璟笑道:“出门之后,早上都起不来了。”

李八郎笑笑,只是对他道:“遇到了杨老先生,告诉他你回来了。他说,上午让你抽空去他那边坐坐,大概有话同你说。”

“好。”陈璟道,“我吃过早膳就去。”

吃早膳的时候,陈璟心想回头拿一千两银票在身上,想着先去杨之舟家,和他说说话;然后再去找孙伶牙,看看宅子的情况。如果好,今天就定下来。再去木匠铺子,把他定制的药柜取回来。

今天应该很忙。

所以,早膳他多吃了两个肉饼。

“回去你就去药铺吧。”陈璟又对清筠道,“以后每天都要早早去药铺,多少进出都要记下来。”

“是。”清筠低低道。

她脸有点红。

李八郎瞧见清筠这样,不由笑了下。

陈璟没有留意。

*

ps:先更一章,第二章要到凌晨之后,大家明早起来看吧,抱歉啦!

第152章忙碌

陈璟吃过了早膳,拿了银票放在身上,从玉苑河河堤上走,去了玉苑河杨之舟家里。

杨之舟也刚刚吃过早膳。

瞧见陈璟来,杨之舟笑道:“上次走,未同我作辞。这次回来,又不主动到我这里,还要我同永容说,你才知道来。”

陈璟忙给他道歉,笑道:“着实抱歉,您老见谅。”然后又道,“这次从药市带了些好东西回来,回头送您点燕窝、天麻什么的。”

杨之舟气笑了。

“难道我没吃过燕窝、天麻?”杨之舟问。陈璟把他当成了没见过失眠的乡下老头子,让杨之舟又好气又好笑。

“这是我的心意嘛。”陈璟哈哈笑。

他插科打诨,来转移注意力,免得杨之舟深究不放。

“老爷子,我的药铺,叫玉和堂,您意下如何?”陈璟问杨之舟。

杨之舟听了,微微笑了笑,道:“玉者,石之美也,喻君子之德,圣人为能和。央及仁心仁术,与这铺子名字相得益彰,甚好。”

“您过奖了。”陈璟道,“其实这是我家先祖取的名字。而后落寞了,没人记得。”

杨之舟微笑了下。

顿了顿,他对陈璟道:“央及啊。。。。。。”

他神色蓦然严肃了起来。

陈璟知道他有话说,立马正襟危坐,道:“老爷子,您赐教。”

杨之舟就笑了,缓缓道:“没什么可以赐教的。只是。从此之后,就是匠人了,怕你难以适应。”

“我还好。”陈璟道。

“从前你是陈举人的弟弟。是个学子。你治好了病家,病家感恩戴德。等你做了匠人,你治好病家就是内分之事,旁人看你的时候,就将你压低了一头。你要知道,这些事是不可避免的。”

杨之舟笑道,“你还年轻。长辈、老人告诉你这条路不好走,你未必肯听。况且,路都是走出来的。旁人觉得艰难。你陈央及未必走不好。往后,就要坚强几分了。。。。。。。”

杨之舟知道,陈璟未来的路,并不好走。

但是哪一路又好走?

世上碌碌之辈着实太多了。

有人走科举。一辈子都没有考中;哪怕考中了。也没有机会选中官职;等做了官,也许一点小事得罪了人,从此贬官到贫寒之地,壮志难酬。

杨之舟觉得,生于普通白衣人家,原本没什么选择。

自己擅长的路,才是最好的。

只有,他很喜欢陈央及。有点不忍心这孩子将来吃苦。他都能预见到陈璟将来会遭遇什么。

“多谢老爷子教诲。”陈璟道。

杨之舟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陈璟坐了会儿。和杨之舟说了说一路的趣事,还把他在清江药市抬价的事情,也绘声绘色告诉了杨之舟。

杨之舟听到这些逸闻趣事,也觉得不错。

说了半个时辰的话,陈璟道:“今天比较忙。等铺子正式开业,我再来请您去喝酒。”

“好。”杨之舟笑道。

陈璟就从玉河巷离开。

他先去牙行,找到了孙伶牙。

孙伶牙瞧见陈璟,惊喜不已:“陈官人,您外出回来了?小人等了您很久。小人手头暂时有了好几处的宅子,都是西街附近,您可要去瞧瞧?”

“这个自然啦。”陈璟笑道。

上次他付钱痛快,孙伶牙觉得他这个人不错,就特意将几处好的宅子,留给了陈璟。

他带着陈璟,先去看了两处。

都是三进的宅子,修建得精致。

“锦里巷的宅子,看上去更好。”陈璟偏向第二间。

锦里巷就在西街后面,不到半刻的路程。这边大概有十来家住户,有商户,也有读书人家。

这里离街上近,院子又很好,陈璟觉得最合适不过了。

他回头,又把那处宅子,前前后后仔细看了几遍。

这宅子大门口,有处敞地,种着两株高高的槐树,虬枝盘结;磨砖对缝的院墙,有老藤盘踞,这个时节已经掉光了叶子;朱红色的大门,是崭新的;推开大门,门口对峙着两间门房。

进了大门,两面抄手游廊,围绕着五间大房,这是外院的大堂和书房、外厢房;顺着抽手游廊,两侧种满了杨树和桐树,到了尽头,就是垂花门。

进了垂花门,就进了内院。

内院门口,有处宽敞至极的穿堂,穿堂后面,两步仍是游廊,游廊外头的空地,是花圃;内院也有五间上房,带着四间厢房。

在游廊尽头,有个小小角门。

进了角门,后面仍是一大块空地。

这后面,就是后花园。

后花园里,有处院子,三间正房,带着四间小耳房,像七弯巷的宅子。这后花园有门通向后街,也有侧门直接到外院,更有角门到内院,非常方便。

陈璟想:“过两年我要成亲了,内院正房肯定是我的妻子住;如果大哥迟迟不归,侄儿又没有长大成人,他和大嫂可以住在这后花园,既方便他们进出又一家人相互照应;若是大哥回来了,这后花园可以作为我的小书房。。。。。。”

想着,就越发对这宅子满意。

这宅子,有他们七弯巷住的宅子十倍大。

“锦里巷的宅子,自然要贵些,陈官人您也是知晓的。”孙伶牙笑道,“那处宅子,主人家着急出手。若是现钱呢,您给个整数,七百两;若是先付二成,两年内付清,可能要七百五十两。”

孙伶牙紧张看了眼陈璟,生怕陈璟不同意。

他可是跟主人家打了包票。说陈璟肯定要付现银。这样的话,主人家给他的酬金,多少三倍。

“我付现银。”陈璟道。

孙伶牙大大松了口气。笑道:“跟陈官人做生意就是痛快!锦里巷的院子,已经收拾出来了。您付了钱,房契过到您名下,这宅子就可以住了。”

“先等等。”陈璟笑道,“我要先找匠人,查看各处的屋脊房梁。若是木头都是新的,而且没有生虫。我再买。”

“这您放心。”孙伶牙笑道,“您只管请人来看,这宅子是前年才做的。崭新得很。”

“那好,等我看好了,就把房契过到我名下,当即会给你现银的。”陈璟道。

孙伶牙道是。恭恭敬敬把陈璟送出来。

陈璟就去街上。寻找了木匠,让他跟着,去了趟锦里巷,把那宅子前前后后看个遍。陈璟没让孙伶牙陪同,只让孙伶牙在大门口的门房处等着。

木匠仔仔细细查看,花了将近一个时辰,对陈璟道:“老爷,正屋的屋脊门窗。都是崭新的木头,没有生虫。只是后花园西边的凉亭。木头不太好。”

那个凉亭,看着就破旧,陈璟原本也打算拆了的。

“不妨事的。”陈璟笑道。

确定了这宅子和孙伶牙口中所言不差,陈璟当即给了他现银,又和他去了趟县衙,把房子过户到了他自己的名下。

这么一来,就花了大半天的功夫。

转眼就到了末时末。

陈璟连忙去木匠铺子,问:“我的药柜做好了吧?”

那掌柜认识陈璟,笑道:“陈官人,早就做好了,您才回来?”

当时陈璟订做药柜的时候,告诉了掌柜,他要去趟外地,可能一个月才回来。

“是啊。”陈璟笑道,“既然好了,赶紧运到我铺子里去吧。”

陈璟把剩下的钱给了,掌柜就派几名伙计,把药柜抬到了陈璟的铺子里。

药柜很高,能一直衍生到药铺一楼的顶。

送柜子的伙计帮忙装好、订好。

数不清的小药柜,上门都已经用铁牌篆刻好了各种药材的名字,送货的小伙计和陈璟他们,一齐将小柜子合上。

不知不觉,天就黑了。

这一整天又过去过去了。

陈璟的大嫂不放心陈璟,让李八郎到铺子里来找陈璟。

李八郎看到他这里仍是兵荒马乱,铺子里乱七八糟,估计要收拾到很晚,就帮忙一同弄,让扫亭回去报个信。

陈璟他们一直忙到亥初,才将这药柜收拾妥当。

药柜足足有两人高,到了一楼的楼顶,大约上千个小药柜,琳琅满目。

陈璟让朱鹤去买了两把梯子。

“光把这些药柜上填上药材,也要花费好几天的功夫吧?”李八郎感叹道,“真不容易啊。”

“开业之初就是这样。”陈璟道。

药柜终于装好,小柜子也合上了,陈璟松了口气,对众人道:“趁着夜市还有吃的,咱们先去吃饭吧。”

陈璟自己也没吃。

朱鹤他们点头道是。

大家就去夜市,吃了东西。

吃完之后,陈璟和李八郎、清筠回了七弯巷。

已经快亥正三刻。

陈文恭和陈文蓉兄妹俩已经睡下了。

李氏在灯下做针线,等着陈璟他们回来。

她神情倦怠。

陈璟看她这样,估计也没有精力说话了。况且,陈璟自己也累得不行,于是想着,明早再把宅子买好了的事情,告诉大嫂。

简单洗漱之后,陈璟就睡下了。

可能累得过头了,他竟然睡不着。

他想了很多事。

也想到了沈南华。

上次见到沈南华,还是中秋那夜。。。。。。

“等忙好了,去趟沈家吧。”陈璟在心里打算,“让沈长玉引荐,去给十娘的父母请个安,先混个面熟。”

第153章离去

次日早上,陈璟把房契和钥匙,拿给了他大嫂。

“搬家的事,就靠您和八哥了。”陈璟笑道,“药铺那边,我是忙不过来了。怎么搬、什么时候搬,您看着办。”

李氏愣了下。

她没想到这么快就买好了。

“你终于把宅子买好了?”李八郎则笑了。陈璟是从端午节之前就说要买房子的,现在都十月底了,拖了整整半年。

“是啊。”陈璟笑道,“地方非常好,上午你和大嫂过去瞧瞧,就是锦里巷第三家。”

他把具体位置,告诉了李氏和李八郎。

李氏只是笑笑。

她拿到钥匙,感慨万千。

“央及,咱们现在这宅子,你打算怎么办?”陈璟要出门的时候,李氏突然问他。

陈璟笑道:“这宅子是您和大哥的,自然是听您的。最好留着,也许往后用得上。这里很好,离河很近,很方便。”

李氏笑了笑。

“药铺事多,你去忙吧。”李氏说罢,催陈璟走。

陈璟点点头,喊了清筠。

清筠连忙跟上陈璟。

他们俩就去了药铺。

到了药铺,陈璟对朱鹤道:“您去把咱们铺子的牌匾做好。木板要结实的花梨木,用白玉镌字。”

“您放心吧。”朱鹤笑道。

陈璟就亲自挥笔,用了“玉和堂”三个大字,交给朱鹤。让铺子里照着这几个字临摹。

“东家的字写得好。”朱鹤赞了句。

陈璟的字,勉强过得去,说不上好。

朱鹤去做牌匾。陈璟则认药,然后伙计们把陈璟说的药材,都放到药柜的小柜子里去。

三个小伙计里,阿吉差不多的字都认识,阿祥和阿来则认不全。

大家磕磕绊绊,一上午才装了四十多种药材。

朱鹤到了午时,才回了铺子。对陈璟道:“东家,已经置办好了,三日后取匾。花了三百文钱。”

陈璟点点头,说他知道了。

这中间,他们休息了半个时辰,吃了些点心。喝了点水。

大家在药材堆里。都是灰头土脸的。

下午的时候,陈璟继续认药,伙计们拿小柜子过来装。

阿祥认识的字不太多,于是陈璟说“天竺黄”,他把镌刻着“天仙藤”的小柜子拿了来,他只认识“天”字。

这种问题,阿吉也闹过;让他拿“白术”的柜子,他把“白蔻”拿了来。

“一个个的。都给老子用心些!”朱鹤气得大骂,“这拿错了不打紧。回头病家抓药。你们也拿错了,那就是毁了铺子的声誉!往后,东家还怎么做生意?

要不要我寻根戒尺来,你们才肯用心?”

几个小伙计被骂得噤若寒蝉,都不敢吭声。

朱鹤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长,他们更加敬畏朱鹤。

陈璟第一次见朱鹤发火。

治下要严明,才有纪律,这些孩子才肯用心学习。

故而,陈璟没说话。

一连忙了三天,才把全部的药材装好。

装好了之后,陈璟又花了三天的功夫,仔仔细细检查了两遍。他的伙计连字都认不全,药材更无法分辨真假,万一弄混了,这药铺就开不下去了。

“药材关乎病家性命,是要小心仔细的!”陈璟也这样对伙计们道。

药材全部装好,陈璟回来检查了两遍,牌匾也做好了,接下来看个好日子,就可以开业。

“朱掌柜,您去找个先生,寻个好日子,咱们铺子就正式开业了。”陈璟对朱鹤道。

朱鹤道是。

忙妥了之后,陈璟回了七弯巷。

他大嫂和李八郎已经看过了宅子,非常满意。

李八郎赞陈璟有眼光。

“离药铺很近。”李氏对陈璟道,“咱们也要尽快选个日子搬过去。这样,你和清筠到药铺去也方便。”

陈璟点头,笑道:“大嫂您看着办。”

李氏笑了笑。

对于七弯巷的宅子和邻居,李氏是很舍不得的。

但是这地方的确很逼仄,陈璟交友不便,李八郎读书也不安静。

换到锦里巷那个大院子去,大家都方便。

李氏很为陈璟和李八郎着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