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山渐青 >

第116章

山渐青-第116章

小说: 山渐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墙角的腊梅已经绽出细细的花苞,或许哪天再来一场风雪,它就会悄然开放,香透满院。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那母亲一样的腊梅香,那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突然想起前世的母亲,许清停下脚步,呆呆地看着枝上的花骨朵,往事变成那么清晰又那遥远。
    “许郎……”
    许清被红菱的声音惊醒过来,回头看去,楼前的走道上,红菱静静的站着,眼中有隐隐的泪光,见许清望来,她柔柔地说道:“许郎要是想娘亲了,不如红菱就陪许郎去给娘亲上一柱香吧!”
    许清上前轻轻揽过她的纤腰笑道:“你呀,别多想了,我只是突然想起一个叫余光中写的一首诗而已,走!上楼去!”
    “余光中是谁?奴家怎么没听过,刚才许郎哼的小调就是他写的嘛?”红菱仰着俏脸,有些好奇地问道。
    许清在她的琼鼻上轻轻一弹,眨眨眼笑道:“你又不是神仙,哪能什么听过呢?呃!说错了,咱们家菱儿不就是天仙嘛,不过呢,就算是天仙也不可能什么都知道嘀!”
    他一把抄起红菱的长腿,把她抱起,一边向楼上走一边说道:“菱儿,那天听你说小颜那螃蟹走路般的舞姿是你教的,我这才醒悟,想来我家菱儿舞姿一定很动人,今日难得空闲,本大官人要好好欣赏欣赏!”
    红菱正想嗔怪他这乱七八糟的说法,却突然想起些什么来,急急地说道:“许郎,快放奴家下来,玉儿姐姐在楼上呢!”
    不用红菱提醒,许清已经看到一身白衣胜雪的梁玉站在小厅里,眼光正从他和红菱身上迅速的移开,抿着嘴儿看向窗外的小湖,美丽的脸上浮上了一抹淡淡的红晕。
    许清有些尴尬的把红菱放下来,这下撞车了,他讪讪地问道:“玉儿,什么时候过来的?呃,那个……那个你家的手套卖得怎么样?”
    “噗!”
    两声轻笑分别从红菱和梁玉口中响起,许大官人看看俩人笑得花枝乱颤的样子,顿是恶向胆边生,一个凌波微步跃到梁玉身边,一把将她横抱而起,在梁玉一声惊呼中,往她额头上亲了一口,才狠狠地说道:“你也别想跑,两个小妮子,敢取笑为夫!”
    红菱一看形势不对,轻盈的跑下楼去,等许清转过身来,只听她在楼下娇笑道:“许郎好好惩罚玉儿姐姐吧,奴家先去准备晚饭了!”
    “子澄,还不放我下来,你……你……”
    许清看着怀中玉人满脸酡红,娇躯轻颤的样子,呵呵笑两声,这才放她下来。
    “好了,这只是对你取笑亲夫的小小惩罚,看你以后还敢不敢?”
    “子澄,你再胡说!”
    许清不理她的抗议,自顾在躺椅中靠下来,轻声问道:“玉儿,你会跳舞吗?”
    “你个登徒子!”
    梁玉娇嗔一声,也跑下楼去了。许清无奈地摇摇头,随意问一句,怎么又登徒子了呢?
    一个人无奈摊摊手,静静斜躺着,看楼下秋千无人,在西风中轻轻摇晃着……
第一百九十七章 迎神赛会
    河东路潞城知县黄原述,在兴修水利时偷工减料,被巡察御使弹劾。
    京东西路任城知县吴志远,与奸高谢东财勾结,垄断哄抬工程用料价格,被巡察御使弹劾。
    淮南东路庐州知州陈木怀,置朝廷政令不顾,贪污工程款项,于兴修水利一事上,敷衍塞责,无所作为,被巡察御使弹劾。
    江南东路宜城知县王熙贤,在兴修水利时偷工减料、中饱私囊,被巡察御使弹劾
    淮南东路盱眙知县覃静山,在兴修水利时私自加役,巧立名目中饱私囊,被巡察御使弹劾。
    在接到巡察御使上报后,这几个枉法的官员立即被赵祯下旨革去了官职。这次大举兴修水利,牵涉面十分广,大宋这么多州县,官员众多,出现一些中饱私囊的现象早已在许清预料之中。但看着手上的资料,许清眼神冰冷,心里仍有一股怒火在熊熊燃烧。
    这次大宋银行拨款一百五十万贯兴修水利,数目看似挺大,其实分配到大宋各个州县之后,根本没有多少。这笔钱其实只是用来购买工程用料的,人工费用并没有算在里面,即使如此,许清还担心不够。
    当初和范仲淹他们商议时,也只能提议重点照顾那些主要产粮区,如今再让这些地方官员这个贪点,那个贪点,还谈什么兴修水利?
    许清的怒火不只因为这些贪官,他是被‘巡察御使弹劾’这几个字刺激到了。半个月前,司农寺提举司近千名吏员便撒到了地方上,负责青苗款的前期宣传,和监督水利工程的整修;如今近千人还不如王素他们十二个巡察御使,这让许清情何以堪?
    虽然这些吏员不象巡察御使一样,一发现问题,就可以强力介入调查取证,但这毕竟是近千人啊,如今上报的问题聊聊无几,怎么能不让许清怒火中烧!
    许清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慢慢地喝着,直到把情绪稳定下来,才对门外的小吏说道:“去,把于寺丞和张主薄叫过来。”
    等于清泉和张正进到签押房,许清把手上的那份名单丢给他们看,淡淡地问道:“二位看到了‘巡察御使弹劾’几个字了吗?”
    经许清一语点醒,于清泉终于明白问题出在了哪里,他作为提举司的主要负责人,脸上充满了愧色。
    “于寺丞,咱们公是公,私是私,我不要听你解释什么,咱们一千人还不如人家十二个人,从今天算起,我再给你们二十天时间,若还是这样,我这个司农寺少卿,会去向陛下请辞,但是,在我请辞之前,你要做好另谋高就的准备。”
    许清说完,于清泉站起来一揖到底,然后一言不发的奔了出去。许清看了看剩下的张正,和声说道:“张主薄,仓储司分散在各地的吏员也不少,这个时节仓储司应该比较空闲,你让他们也抽调人手,查探所在地的水利整修情况,若你们仓储司能先发现问题,一经查实,我保你官升一级。”
    张正听了顿时面露喜色,能不喜嘛?许清一来,他从八品的官衔就升到了从七品,别小看这次升迁,有些人熬了半辈子未必升得上去,许清今天又作下这般许诺,怎么不叫他干劲十足。
    他也象于清泉一样,来了个一揖到底,坚声答道:“许少卿请放心,我马上让各地常平仓调派人手。”
    许清看他斗志昂扬的样子,淡淡地笑道:“前提是,别误了仓储司的本职工作就好。”
    张正出去后,许清一个人在签押房里踱起步来,这次大举兴修水利,不只是关系明年是否会大旱的问题,主要还是为提高大宋的粮食产量,为将来的征战提前做好粮食储备,否则到时就算大宋银行有钱,买不到粮食也是枉然。
    伟人说过,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即使是后世那种资讯发达的时代,尚且需要领导亲下基层掌握第一手材料,自己作为这次浩大工程的策划人和执行者,光坐在京城里听报告算个什么事?
    每年春秋两季,大宋各地都会有迎神赛会,京城也不例外,所谓的迎神赛会,就是把神像抬出庙来游行,并进行祭祀,以求消灾赐福。
    而京师各衙门按贯例,也会在这一天将衙门库存的不用之物及废纸卖掉,作为本衙门官员及吏役聚餐费用,大家合乐痛饮终日。司农寺如今百事繁杂,哪里还顾得了这么多。许清不清楚这些,他这个少卿大人不提,也没人敢乱来。
    进奏院里却是另一翻景象,进奏院是各地藩镇在京城的官邸,类似后世的驻京办事处,置有进奏官,负责奏章、诏令及各种文书的投递承传。
    苏舜钦这个进奏院提举如今也是意气风发,他今年只有三十四岁,得范仲淹举荐入主进奏院。苏舜钦还有另一个身份,他是杜衍的女婿。而且他一直也主张新政,所以他这个职位虽不是最关键的,却是革新派的核心成员之一。
    今日迎神赛会,难得放松一下,苏舜钦按惯例把进奏院一些不用之物卖掉后,准备和吏员宴饮一翻,然而进奏院里都是跑腿办事的小吏,精于诗词文章的人不多,苏舜钦自觉无趣,想起许清和集贤院的王益柔等人来,于是吩咐几个小吏去请人,王益柔等人很快便到了进奏院,去司农寺的小吏却扑了个空,回报说许少卿进皇宫去了。
    王益柔也是个豪爽之人,跟许清也算相熟,他对苏舜钦说道:“莫管他了,子澄如今怕是没空闲来赴宴了,据说司农寺如今连小吏走路都带着小跑,今日迎神赛会,各个衙门皆设酒宴,唯独司农寺还在忙碌着。”
    史馆检讨王洙也笑道:“比起夏宁侯,我等惭愧啊!不过苏提举既然把我等请来了,这宴席还是要开的。”
    是这么个理,苏舜钦一看,好家伙,这人来的可不少,集贤院校理于约、江休复;太常博士周延隽;太常丞、集贤院校理章岷;著作郎、直集贤院、同修起居注吕溱;校书郎、馆阁校勘宋敏求;将作监丞徐绶等全都来了,这些人平时智趣相投,都属于革新一派,其中几个和他一样,还受过范仲淹举荐。苏舜钦看看进奏院卖废纸所得的十来贯钱,这哪够啊,他只好把负责置办宴席的进奏院右班殿直刘巽叫进来,自己掏了十贯钱垫上。
    王益柔一见乐了,朗笑说道:“本以为你们进奏院比集贤院好点,没想到也是穷得丁当响,今日难得各位聚在一起,咱们不如各凑十贯银钱,请些歌妓来一起助助兴!”
    各人纷纷应和,苏舜钦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既如此,那就让各位破费了!”
    负责置办宴席的刘巽拿到银子,正想出去,太子中舍李定正好走进大门,他扬声说道:“等等,本官也凑个份子!”
    苏舜钦本就不耻李定为人,上次和许清那官司打到开封府,闹得人人皆知,加上李定平时爱摆官威,欺压良善,虽是晏殊外甥,苏舜钦等人却不愿与之为伍,他皱了皱眉头说道:“我等这种粗劣小宴,只怕会坏是李中舍的胃口,李中舍还是移驾其它衙门吧!”
    苏舜钦这话便是明着拒绝李定的加入,刘巽听了径直出去了,李定脸色不停变幻着,除了尴尬,更多的是恼怒,他一拂袖子,冷哼一声出门而去。
    “痛快!与李定这种人共饮,没得败了咱们的酒兴!”王益柔看着李定灰溜溜的走出进奏院,大呼痛快起来。
    没多久,刘巽便让附近的酒楼把酒宴送了进来,一帮志同道合的同僚相邀入席;暖暖的阳光照在梧桐树上,请来的歌妓散坐树下,鼓瑟调琴,随着绵绵的乐韵,歌舞翩翩。
    “自范公入主中枢以来,与夏宁侯大兴农桑,与韩枢密裁撤军中老弱,我大宋中兴可期矣!来,各位同僚请满饮此杯,共贺之!”
    苏舜钦话一落,王益柔等人纷纷举杯豪饮,对他们这些主张革新的人来说,目前朝中形势一片大好,确实让人心怀大畅,喝起酒来爽快异常,一群人畅谈着朝中的革新,一边推杯换盏。
    在悦耳的舞乐声中,不觉半醉的王益柔那种文人的狂放尽现,击桌高歌起来:醉卧北极遣帝扶,周公孔子趋为奴……
    酒酣耳热的众人纷纷叫好,相互唱和起来;许清若是在此,说不得又要感叹这时代的公务员真幸福。
    酒宴一饮便是一个多时辰,等进奏院的小吏全部散去,便只剩下王益柔十来个人,意气未尽的王益柔提议道:“咱们不如将这些歌妓遣去,另招军中女妓来侍酒如何?”
    苏舜钦答道:“这恐怕不妥吧?”
    “有何不妥,太白常言,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如今这京里哪个衙门不在欢饮?”
    一对十,苏舜钦被说得心意放宽,便让刘巽去把军中女妓请来,散坐席间,一时莺歌燕语,再次把气氛带上了**。
第一百九十八章 舜帝故里
    小小的山包上,一片松林在四周落叶乔木的映衬下,更显得苍翠欲滴,西风掠过,卷起阵阵如浪的松涛,一只苍鹰静静站于高枝上,锐利的眼神紧紧盯着树下的洞穴,一只肥头肥脑的灰兔,正在洞口小心翼翼的探出头来,一遍遍地打量着四周,苍鹰耐心地等待到,只等兔子离窝稍远一些。
    突然,一阵轰隆的马蹄声自小山包后面传来,大地也为之轻颤,受惊的兔子一闪便窜回洞中,高枝上的苍鹰啸鸣一声,仿佛箭矢一般冲天而起,于淡淡的云天之上,俯瞰着大地,只见山包背后近百铁骑,如同一阵疾风从松林边卷过,路上卷起的黄尘如蒸腾的气浪,翻涌不息。
    “侯爷,过了济水,再前行不远便是齐州了,咱们是否在齐州停留?”奔驰的马背上,荆六郎大声问道。
    黑寡妇以它一惯高傲的本性,通常都不容别的马匹跑在它前面,所以一路过来,许清总是一马当先,此刻听荆六郎问起,许清回过头答道:“齐州滨临济水,济水两岸是重要的产粮区,这次自然要好好查看一翻!”
    许清次此出京,赵祯临时给他冠了一个巡察使的职务,和巡察御使只有一字之差,但却完全不是一回事,巡察御使是朝中常设官职,他这个巡察使跟招讨使差不多,都只是个临时官职,事了回京就会撤销,近似于钦差大臣的味道。他这次主要任务是巡察各重要产粮区的水利兴修情况,对六品以下官员有权直接罢免。
    身后紧随的是龙卫军的一都人马,个个都是身高近六尺的壮汉,除了沿途保护许清这个巡察使外,还负担着私下查探的任务,毕竟许清一个人不可能面面俱到,每到一地都须把这百人撒下去,亲到田间地头查看水利整修情况。
    许清此次砸下一百五十万贯,他可不想这些钱便宜那些贪官污吏,提举司的无所作为令他恼怒异常,他深感光在京在坐等消息不是办法。于清泉也被他一脚踢出了京城,沿着京兆府一线直下成都府,成都平原自古就是重要的产粮区,将来若征伐西北,成都府必将成为最重要的后勤供给地之一。从成都府运粮出关中,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路上的损耗。所以此次大兴水利,在资金上成都府是重点照顾的地区。
    许清则亲自奔赴东南,先察看京东一带,然后南下江淮,司农寺留下张正在京主持,加上还有范仲淹这个寺卿在背后坐镇,许清不虑有失。
    自出京开始,沿路察看了许多州县,花了近十天,终于进入齐州地界。
    济水之上架有索桥,许清一行牵马而过,然后并不急着入城,而是沿河而下,先行查看一翻,河边沃野千里,不少村落点缀其间,鸡犬相闻。民间将十月欲称小阳春,这是寒冬到来前一段和暖的时间,正是最适合大修水利好时节。
    “老规矩,两人一组,天黑前在齐州北门汇合!”许清在马上大手一挥,身后一都人马化作四出的侦骑,向各个路口飞驰而去。
    许清带着身边剩下的荆六郎和五个护卫,也沿着济水飞驰东去。刚走两三里,就看到河边新建起了近十架高大的水车,水车带起的河水沿着新修的渠道轻快地奔流着,田间还有一些附近的村民,在护理着新种下的小麦,许清勒住缰绳,下马来到水车旁仔细察看起来,这边敲两下,那边踢两脚,感觉还算结实,然后从马背上拔出长刀,往新修的水渠挑砍了一番,光是肉眼看还不行啊,豆腐渣工程一般表面同样光鲜的。
    不远处一个老农早就注意到几个人的怪异行为,荆六郎几个人高马大,虽然一身风尘仆仆,却更显彪悍,老农本不敢上来搭话,但见到许清还有破坏水渠的意思,终于忍不住出声制止道:“这位大官人,使不得啊,这水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