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山渐青 >

第119章

山渐青-第119章

小说: 山渐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元瑜被王拱辰说得连连点头,脸上焦急的神色慢慢隐去,由衷的赞叹道:“王中丞思虑周详,下官佩服万分,受教了!”
    王拱辰很享受这种感觉,对于自视甚高的人来说,自己的策略得到别人的认同和恭维,是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他故作淡然地接着说道:“更重要的是,君玉你别忘了,不久就要举郊祀大礼,郊祀大礼之后照例会有大赦,咱们把案子办早了,到时苏舜钦等人便可得到大赦。为官这么多年,你应该也知道,郊祀大礼前几天定的罪却不在大赦之列,咱们只要能在那几天把案子定下,那就等于是铁案了,就算范仲淹等人赶回,想翻案也再无可能!”
    刘元瑜听完是打心眼里佩服起王拱辰来,把范仲淹等人算计得细致入微,到时虽然还有晏殊有杜衍在,但这两人中晏殊性子恬淡,杜衍作为苏舜钦的老丈人,审案之时按例是需要避嫌的。
    自己这边连同贾昌朝、章得象、夏竦等人在内,一个性子恬淡的晏殊绝对不是对手。王拱辰甚至连郊祀大礼后的大赦都考虑到了,刘元瑜承认自己不可能思唐得这么周详。
    想到自己急匆匆的举动,不有些惭愧的站起来向王拱辰施礼道:“王中丞之言如醍醐灌顶,下官豁然开朗,今后一切但凭中丞大人吩咐,下官奉令行事便是!”
    王拱辰哪里不知道他刚才有抢功的想法,如今见他服软了,心里无比的舒畅!他乐呵呵地客气道:“君玉不必自谦,此次若不是你发现了范仲淹等人的把柄,咱们尚不知要等到何时呢,说实话,本官也等得心焦啊!”
    两人相互谦让一番,才记起还有一个李定静坐在一边,王拱辰满脸笑意的转头对李定说道:“李中舍的才华本官早有耳闻,晏相是李中舍的舅父,理应举贤不避亲才是,然却让李中舍长期屈居一个六品的闲职,这是晏相的不是啊,这次李中舍不畏强权,敢于站出来检举不法官员,这等大义之举朝廷理应大力表彰,李中舍放心,事了之后,本官一定向陛下保举李中舍,一个知州的实缺,想来才足已让李中舍施展一身才华。当然了,如果李中舍想在京中为陛下分忧,朝中也是有很多实缺的嘛!”
    李定听了心中一阵狂喜,起身对王拱辰大礼参拜起来。(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二章 沂蒙山小调
    或许唐纪晓这个主薄原本就有不错的干才……【只是一直被关泗中他们压制着,或许是因关泗中他们的下场就摆在眼前,唐纪晓被许清激发出了所有的潜能。总之经过一下午的组织,第二天一早,唐纪晓总计动员了近七百人,开始对淄。”县周边的农田水利大力整修。
    派出斥探王伦去向的十几个士卒,到第二天早上仍未见返回,几十个乱兵本来算不上什么大事,如果王伦等人直接上山落草,或许在这当口许清懒得去管他们
    但看情形却不是这么回事,王伦这群乱兵辗转数州之地,如今各州紧闭城门,连出战都不敢,难保王伦他们不心气大涨,继续这样流窜下去,说不定会象滚雪球一般,越滚人越多。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啊!大宋如今失地的流民本就不少,这等于是给王伦他们提供了壮大的土壤,许清自己又是推广旱地作物,又积极准备向外扩张,说到底也都是想着把这些失地的百姓安置好。别自己这边丙起步,例让王伦先拉着这些百姓去造圌反了。大宋如今虚弱不堪,一但内乱,只会便宜辽国和西夏这两个虎视眈眈的左邻。
    斥探王伦去向的士卒未回许清也不急着离开淄……”县,一大早跟着唐纪晓亲下田间地头,监督水利工程,淄”县城西侧有笼水流过,向北汇入济水。沿着笼水两岸是大片适合耕作的土地,但长期以来由于地方官圌府对水利投入不足,或者是根本不重视,离笼水河稍远些的田地灌溉都有问题。
    许清他们要做的就是架起水车,修建水渠,尽量将灌溉范围向远处辐射。然而许清到了河边,却发现河道两边地势比较低,水车可以弄得高大一点,但河岸附近一段的水渠也必须砌成高架水渠,才能让水向远处流去,问题是全部用石头砌起高架水渠的话,先不说分配到淄县的资金够不够,光是这么浩大的工程就不是淄。”县能承担的。
    唐纪晓也看出问题的关键来,一脸为难的找到许清商议对策,有些忐忑不安的说道:“巡察使大人,淄。(看小说就到)”人力有限,加上朝廷不准让百姓出劳役,这修建起来,怕这…”
    许清摆摆乎,他何尝不知道面临的困难,按正常的做法,灌溉面积肯定不能照顾到多少。有什么简易的方法,把沿河一段水渠架高呢?
    在田间悠转了许久,把后世的方法都想了个遍,还是不得头绪,看着附近满山的竹林发了一阵呆后,却突然找到了个勉强可行的办法。
    在河边砌一个高大的蓄水池,水车把水先蓄到水池里,然后用竹子做成简易高架水渠,从蓄水池从把水引出去,一根竹子引不了多少水,那就多置几十根,做成几十个管道,汇在一起引水量也相当可观了,隔一两里再建一个蓄水池,如此把水引向远处。这些竹子用一年或几月不成问题,腐烂之后,换新的也费不了什么事,缺水之时农户自己就可以换。
    这是目前资金和人力都不足的情况下,唯一可行的办法。许清把方法跟唐纪晓说明,让他按此施行。唐纪晓如获至宝,干劲十足的去施行了。
    几百人迅速行动起来,运石砌池,伐木代竹,打造水车,欲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些厢军在关泗中手里连城门都不敢开,在许清和唐纪晓的督促下,做起事来倒也卖力。
    到下午之时,派出探查王伦行踪的十来个士卒终于回来了,征衣沾满黄尘,脸上神色疲惫不堪,许清询问之下,竟是一日一夜几乎没有休息,直接驰马到了密州城下才返回。
    带人去查探的都头李光男一脸凝重地说道:“侯爷,属下查到王伦等人已南下海州,据说海州知州一听王伦到来,便弃城而逃!海州已落入王伦一群乱军手中。”
    “什么!该杀!”
    若不是李光男言之凿凿,许清都有些怀疑他是不是在开玩笑,这世界也太荒谬了,四五十个乱兵,竟吓得一州知州弃城而逃。(看小说就到)
    自己昨天还在骂赵明诚是窝囊废,没想到转眼就真遇到了这么多窝囊废!这是真的吗?自己是不是也带着荆六郎他们横扫他几个州,称皇称帝算了!
    “那附近驻军呢?淮阳军、涟水军呢?可有什么反应?”
    许清很快冷静下来,现在不是骂这些窝囊废的时候。淮阳军驻地在宿迁附近,和涟水军正好对海州(连云港)形成半包围之势,若是这两军能够迅速反应,王伦等人未必能够坐大。
    “回侯爷,属下没查到淮阳军和涟水军的消息!”
    许清点点头,李光要他们在这么短时间,能查到王伦入海州已经很不错了。想到润州民乱时宣毅军那群歪瓜劣枣,许清眉头又皱了起来,大宋内地禁军已糜烂到极不堪的地步,单纯寄望这两军的反应,恐怕有些不靠谱。
    不怕虎一样的敌人,就怕猪一样的战友啊!论实力,王伦几十个乱兵本不足虑,随便哪个县组织起来,都能将几十个乱兵解决掉。可现在偏偏连知州都弃城而逃了!
    淮扬一带是大宋重要产粮区,也是这次兴修水利的重点区域,真让王伦在淮扬一带坐大,后果不堪设想,若王伦真是个雄才大略的人,如今他们攻下了海州,趁着声势大盛之时招兵买马,发展壮大不是不可能。
    许清双手扶额吐了一口长气。沉声问道:“李光男,你们既然到了密州,那么当初王伦到密、青两州时,密、青两州闭门避战可属实情?”
    李光男恨恨地答道:“属下在密州城打听过,王伦来时,密州知州辛尽忠、青州知府陆时迁确实下令紧闭城门,任王伦等人在城外抢掠!”
    许清看了看将要沉入西山的夕阳,只好让李光男等人先好好休息一夜。
    他则连夜给赵祯上了一份奏章。范仲淹他们不是一直想裁撤沉员吗,就让他先拿这几州的官员试试刀吧!
    第二天一早,天丙蒙蒙亮,许清就带着护卫冲出了淄。”县城,青州也顾不得再去了,直接从淄。”抄近路南下沂州。快马急行半日便进入沂蒙山区,道路变得极其难走,群山峰峦叠嶂,烟笼密林,山谷沟壑纵横,有些地方还得下来牵马而行,摊上这种道路,急也急不来,许清只得苦笑,早知道走青州、密州一线还好。
    看到前面开路的荆六郎裤子都被荆棘勾烂了,露出白花花的大圌腿,许清不禁哑然失笑!一群人对这一带路况都不熟,本想抄近路快点,没想到近路这么难行。既然急不来,许清也就放开怀抱,不就是几十个乱兵吗,说不定自己到时,淮阳军早把他们灭了!
    他对荆六郎打趣道:“六郎啊!没想到你这厮大圌腿这么白,啧啧!跟翠薇院的姑娘有得一比!你可小心了,可别让山贼瞧见了把你抢回去做压寨夫人。”
    许清的话弓来一片轰笑声,荆六郎随许清久了,浑不在意的回话道:“那啥?若是山贼都象侯爷这么英俊潇洒,属下去做做压寨夫人倒也无妨!”
    夏宁侯爷被噎了一下,恼羞成怒地大呼道:“荆六郎!你这厮再拿本侯爷跟山贼比,看爷不扒了你的皮!”
    众人正边前行边取乐,山林中突然有沙沙的轻响,许清即时举手止住众人的行动,别刚说山贼就真遇到才贼才好,不用许清吩咐,一都人马迅速刀出鞘,弓上弦,这种崎岖狭窄的山道上摆阵是不可能了,只能抢占有利位置。
    荆六郎带着十来人迅速扑进林中察看。突然一声虎啸自林中传出,身边的战马大都变得躁动不安起来,例是黑寡妇相对镇定,猛打了个响鼻,鬃毛微微竖起,一双铜铃般的大眼盯向林中。
    听到虎啸,许清反而放下心来,就算来三两只老虎也不怵它,身后这百名壮汉可不是那些窝囊废,刀枪弓箭皆全,收拾几只老虎不成问题。
    果然,只听到林里一阵弓弦声,随即又传来一阵虎啸,只用一盏茶工夫,荆六郎他们便拖着一只斑谰的大老虎。脖子等处插着十来支长箭。
    山贼没见着,例成了打虎英雄!荆六郎乐呵呵地说道:“王爷,这赶了大半天的路,正好兄弟们也走累了,不如咱们就先弄点吃的再赶路如何?”
    许清想想也是,大伙也都饿了,可别光顾着赶路,一个二个走得精疲力竭,路上真遇到撮小毛贼就让人家给收拾了,那才叫冤!
    得到许清颌首,荆六郎乍呼呼的喝道:“兄弟们还愣着干什么?赶紧生火烤虎肉啊!”
    荆六郎几人则乐呵呵地把老虎往小溪边抬去。许清由着他们来,反正这年头打虎不犯法,只是老虎肉用烤的,等下能啃得动吗?对此许清很是怀疑。
    不管如何,半个时辰后,两世为人的许清终于尝到一次虎肉。荆六郎很识趣的把虎皮给许清收拾好,再把剩下的虎肉装在马背上,一行人再度出发。
    翻山涉水,除了哒哒的马蹄声,还有那某位侯爷那如‘黄莺出谷’的沂蒙山小调:
    人人那个都说哎
    沂蒙山好
    沂蒙那个山上哎
    好风光
    青山那个绿水哎
    多好看
    风吹那个谷穗哎
    遍地香(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三章 天降圣捷指挥
    夏宁侯爷的小调没多久就哼不出来了,这时的沂蒙山可不像小调里唱的那样,风吹那个谷穗哎遍地香。U点com
    走了几十里,连个山里人家都找不到,难怪当初这里会成为‘老区,啊!三几万人往这深山老林一钻,就是飞机大炮也没奈何啊!许清他们当夜只得宿于山林之中,天气进入初冬,夜里寒气逼人,还好林间不缺柴火。
    燃起几堆篝火后,留几个人站哨,众人便抱着刀弓在火堆边入睡,许清半夜被冻醒了两回,起来换哨的荆六郎,把那虎皮用树枝撑在他身后,挡住了背后的寒风,这才稍为能安睡一刻。
    第二天又赶了一天山路,傍晚到沂州县时,众人样子都有些狼狈,为了不让人再误当山贼。许清先在林里换上了自己的官服,才敢往沂州城去。
    荆六郎这厮还敢打趣道:“侯爷,其实咱们做山贼也不错,这沂蒙山就是不错的地盘,没事咱们就下来抢几个州县,把那些窝囊官的女人全抢回去给侯爷做压寨夫人。”
    许清踹了他一脚说道:“现在我宣布,这沂蒙山是你荆六郎的了,你自个回去做你的山大王吧!”
    在一片笑声中,许清放慢马速,正声道:“少废话,出山后就该咱们干活了,先入城打听王伦他们的情形再说。”
    沂州城守军倒没有狗血到再把他们当山贼!许清他们进城之后直赴州衙,路过的市面上虽已看不出发生过叛乱的痕迹,但街边的百姓看着他们的眼神,还带着谨慎小心,分明还没从叛乱的阴影中走出来。
    街市看上去也比较凋弊,衣衫褴褛者极多,一些脸黄肌瘦的小孩看得许清心情变得沉重起来。也许,大宋的穷困州县里,这样的现象还不知有多少。京城及江南一些大城的繁华,掩盖不了大都分地区的穷困凋弊。
    大宋这些年多次加赋加役,对那些大城里的富户或许影响不大,真正受苦的永远是这些斗升小民,越穷困的地区越可怜,赋税不会因为你穷困而少加半分。(看小说就到)
    沂刚刚官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儿,瘦瘦小小的,连头发都花白了,巡检使被杀,虎翼军叛乱,出了这么大的事,他这个知州罪责难逃,加上王伦等人如今肆虐各州,他正惶惶不可终日,突然听说朝廷的巡察使到了沂州,官帽都没戴稳便赶出衙门来迎接。
    “下官沂州知州童万全拜见巡察使大人!”
    许清看在他老弱不堪的份上,倒没有当场给他面色看。他的责任自有朝迁来追究,自己现在先要弄清王伦等人的情形再说。
    进到衙门里许清便迫不及待地问道:“童知州,听说王伦一群乱兵攻陷了海州,如今情形如何,乱兵还在海州吗?”
    童万全眼神有些凝滞的答道:“回巡察使,前几日王伦这股反贼便离开了海州,再度南下攻占了楚州,听说如今已又弃楚州而去,具体去向下官也不清起…”
    许清一听,一股血气又往上涌,恨恨地咬了咬牙根才强压下去,沉声问道:“那淮阳军与涟水军呢?没有出战吗?如今王伦一伙发展到了多少人?”
    童万全感觉许清语气越来越不善,须发微颤地答道:“淮阳军和涟水军没听说出战,王伦一伙攻打楚州时,听说已经发展到一百多人马M”
    听到这许清无力地坐在椅子上,他已经没心思生气了,只感觉到悲哀而可笑,确实可笑,从王伦攻陷两个州城,人马还只有一百来人看,王伦此人绝对谈不上什么利害角色,根本就是些只顾眼前的流匪,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攻城陷池所向披靡,让许清听起来就象在听神话故事,可这样如同闹剧般的神话故事,竟活生生的在大宋上演了。
    “荆六郎,马上派人先行打探王伦等人去向,我们休息一下随后下楚州!”
    “喏!”
    许清让童万全给准备了饮食,草草用过饭后不顾夜色将临,带着人马又匆匆往楚州赶,从沂州到楚州,就算他们轻装快马,少也要近两天时间,没力法,路太难走。
    以大宋这些窝囊官的表现,迟一天说不定又让王伦他们多攻陷一州,许清在飞驰的马上突然意识到一个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