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山渐青 >

第156章

山渐青-第156章

小说: 山渐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臣还真有点怀念当初卖画、摆棋的生活,与世无争,如大隐隐于市,最让臣念念不忘的是,臣竟然赢了当今天子十贯钱,不知此事会不会记入陛下的起居注,呃,陛下,您可千万别忘了把这事告诉起居郎,这样臣也可以青史留名了。”
    许清说完,耍魔术般从袖子里mō出十贯交子来,对着赵祯晃了晃,把赵祯笑得眼泪直流。
    阎应也笑脸通红,开口说道:“夏宁侯,就您时下做的这一桩桩大事,将来史书上给你单独立传都够了,还用得着这个?”
    “那怎么一样?就算阎公公说的是真的,那也不如名字列于陛下之后来得荣耀。自古以来,能单独立传的臣子不少,可凭下棋赢天子钱的,怕就我一个。”
    “呵呵,好好好,子澄放心,朕一定让起居郎把此事记上,呵呵…”
    “陛下圣明!”
    许清和赵祯之间,偶尔会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这对赵祯来说是难得的休闲时光。其实就冬季大棚之事,许清在筹划之初就跟赵祯说过,还美其名为皇宫提供冬季蔬菜。事实上现在大棚的产出也有半数是贡给皇宫,否则的百亩的大棚,也不至于每天才售卖百来斤蔬菜。
    研发司的人参与其,只是为了开拓他们的视野,及积累一些经验。赵祯对此事了解甚深,王拱辰现在拿这事来弹劾许清,君臣俩人都没当回事,大有当笑话看的意思。
    聊完此事,俩人又将话题转到西北军情上,这次突来的大雪,对西北有好处也有不利之处,好处在于,李元昊的小股骑兵抢掠行动无法再实施了,这样大雪严寒的天气,骑兵根本没法出动,否则那是会冻死人的。
    同时驻兵兜岭的种世衡也松了。气,终于可以把大部分兵力撤回驻地了,这种大雪封山的情形,党项人是不可能再发动大规模反攻了。
    不利之处就在于上次龙卫军左厢刚调往西北,尚未参加什么战事,大雪便来临,既未起到实战练兵的作用,这两万五千骑兵到了西北,人吃马嚼,加大了朝廷物资转运的难度。
    “陛下不必担心,将来对夏作战,龙卫军左厢总是要派上战场的,现在先让他们熟一下那边的气候环境也好,如今在军事上臣不怕花钱,就怕练不出一支强军来,只要他们在西北不放松训练,多花些钱也是值得的。”许清尽量轻松地开解道。
    “目前也只能如此了。对了,当初跟随你到西北的教导营,这次做得很不错,前后共歼灭了近两千夏军,俘获了三千多匹战马,尹洙给他们报功的奏章上,特意夸赞了这事。呵呵,他们这以抢马为主的做法,例跟子澄你十分相象啊!”说到后面,赵祯又微笑起来。
    许清心也欢喜,嗯嗯,总算没白教这些儿郎们,知道马儿的重要xìng了。这次赵野他们看来是有望升官了,上次渭州大战,他们在实职上都没有提升,若两次的功劳算在一起的话,赵野功劳足够升个都指挥使了,马良春他们再上一级,成为营指挥使也在情理之。
    但这个级别将领的升迁一般赵祯都不会直接过问,许清也就没有在他面前说什么。赵野他们的功劳在那里摆着,若是到时有人敢从作梗,自己再去找人理论不迟。
    最后许清又提了一回兴武举的事,毕竟练兵大比武开始后,必会淘汰下许多不称职的将领,如韩琦所言,举武举已迫在眉睫,这样才能补充进去一些新鲜的血液。
    许清提出兴武举、办武学,除了确实为朝廷选拔些将领之外,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以此举带动整个大宋的尚武之风,经过近百年的偃武修,大宋的风鼎盛,武风极弱。
    除了西北及真定太原一带边境外,大宋内地民风已经极为软弱,否则当初王伦也不可能以百十人连下数州,象楚州城不下二十万百姓。王伦带着百多人竟能轻松占领,而几乎没人敢反抗,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
    若换在西北一带,王伦那点人怕是连一个村子都进不了。要知道陕西一带,时下百姓自发组织的乡兵,其战力甚至不输于直规禁军。
    未完待续。l;/g;h@。
第二百六十六章 有益身心的运动
    许清在书房甲,拿着一张牢贴细细的琢麽着,为了有个直观的对比,他还从刻印作坊拿来了两份石介亲笔稿件。石介曾多次在京华时报上投稿,这倒方便了许清。
    这份字贴与石介的的笔迹已十分神似,若不是知道内情,许清根本以为这字贴就是石介手书的。许清又让人把红菱叫来,红菱在书画上的鉴赏能力绝对不低,许清自认不如。
    等红菱进来后,许清也不先言明,只说道:“菱儿,来来来,帮我看看石介石直讲手书的这些字风骨如何?”
    许清平时喜好收藏欧阳修、蔡襄这些人的字画,也常让她来鉴赏,红菱不疑有他,拿桌上的字贴及那两份稿件看了看,秀眉轻蹙道:“许郎,石直讲的字嘛!刚劲有余,柔韧不足,虽挺若青松,但运笔之间有些生硬,算起来也只是平之作,若是用于收藏怕是……许郎,你不是会收藏石直讲这幅字?”
    小夫妻俩在家里,红菱说话没那么多顾忌,对石介的字评价是为肯。说到最后她也意识例许清大概不是用于收藏了,毕竟石介的字算不上上佳之作,于是疑惑地问道。
    许清呵呵一笑,揽过他的肩头说道:“我这不是拿捏不准,才让菱儿你过来帮看看嘛!菱儿之才胜为夫十倍,若要收藏鉴赏,自然以菱儿你说了为准。”
    红菱被他夸得有些不好意思,不过论鉴赏能力,个郎似乎真不太高,相起往时凡是欧阳修他们的字,不论好坏,他就乐滋滋地收着,红菱不禁抿嘴而笑。
    许清自己的字也不错,可这跟鉴赏能力无关,鉴赏能力靠的是精研百家之长,见多识广许清以前家境不好,交游也不广,鉴赏能力差些也属正常,红菱心作此想。
    “菱儿你再仔细看看,相公总觉得这幅贴子,与这些稿件的字体有些差异,会不会是别人临摹的。”许清故意试探的问了句……
    红菱又将那字贴与稿件细细对比了一下,说道:“应该都是石直讲手书,这字贴运笔虽然多了少许圆润,但想来这稿件只是石直讲随笔所书难免有些草率但两者在风骨上却是一至的。”
    “好了既然菱儿说这字帖不值得收藏,咱们就不等它了。r》
    红菱靠在他肩头的云鬓透着淡淡的微香,夕阳斜斜的透进门来了,墙边的大花瓶把光线反射到她的脸上,如同一双无形的巧手,为她点染上了动人的晚妆。
    她轻转过身来,双手捧着许清的脸,含笑问道:“别人总是爱收藏前人的作品可奴家见许帮却多是选择收藏蔡襄他们的字画,许郎,你这是为何呢?”
    许清对她眨眨眼然后有些讪讪然道:“这个嘛!菱儿啊,你又不是不知道,相公这鉴赏能力差了那么一点点,前人作品价值虽高,但若一个不小心收藏了赝品,总是不美。蔡襄及欧阳学士他们的字……都是相公亲眼看他们写下的,假不了!呵呵,而且,收藏他们的字画咱们不用花钱!”
    红菱白了他一眼,软软的扑进他怀里轻笑道:“难怪蔡知谏他们每次来,总得留下一副墨宝才能出门,许郎,你不怕他们今后都不敢登门了吗?”。
    “这有什么好担心的,他们不登门,相公我不会杀上门去?还省了我一顿饭钱呢!哈!”
    红菱在他怀里厮磨几下,享受了一下他暖暖的拥抱,见他说得无赖儿,抬头轻嗔他一眼道:“懒得理你,这天色不早,奴家让人准备晚饭去了。”
    许清一把将她揽回怀,在她香唇上美美地长品尝了一翻,才让她带着一脸羞红离去。
    等红菱出去后,许清自已磨墨开始练起字来,心里静静的琢磨着,连红菱都分不出这字帖的真假了,其的意思就耐人寻味了,夏辣家一个侍女,竟将石介的字临摹到了可以假论真的地步,这若是石介的字比蔡襄的还好,这还勉强说得过去,可石介的字最多也就是平之间,且过于刚劲,并不适合女子。
    而这个侍女却花这么大心思来临摹,许清不认为这是她个人行为,只是想不出夏辣最终的用意,石介在士林名声飞扬,但论官位却不高,只是太学里的直讲,很少能真正参与到朝大事来,难道夏辣这么处心积虑,只是为了私人恩怨,想报复当初被石介撰辱骂之仇?
    “大官人,外间陈平求见,说有事禀报大官人您!”这时素儿轻步走了进来并报。
    “让他进来吧,素儿你出去后记得把门关上。”
    陈平进来时还是一身的风尘,上次许清交待过后,他不放心,自己亲自跑咸平去了。
    “侯爷!”
    “好了,起来,这此虚礼能免就免吧,先坐下喝口茶再说!”
    陈平刚坐下,一抱拳便说道:“侯爷,经属下了解,状告王纳喜的人叫连家声,祖上也曾做过工部郎,如今虽然家势不如以前,但也还有几百亩良田。
    王家因有王拱辰在朝庇护,这些年通过各种手段兼并了万亩土地,如今已经成了咸平最大的地主。王纳喜把连家四周的土地兼并完后,又看上了连家这几百亩良田,从去年开始,就上门找连员外商议购买,被连员外一口拒绝。
    王纳喜于是指使人堵塞田间渠道,连家的田地在间,以至取水灌溉都难,连家的佃户下地要经过王家的地头,时常被王家以踩坏庄稼等各种借口殴打。
    从去年开始,被打伤的佃户已不少于十人,佃户们胆战心惊,许多人甚至不敢下地干活,今年秋收时,连家又有一个佃户被打成重伤,连员外的长子连云咽不下这口气,跑到地头与王家理论,双方争执之下再次动起手来,连家共有十多名佃户被打伤,连云被打折了一条腿。
    双方曾因此把官司打到县衙一次,但王家人多势众,说是连家动手在先,并用门板把二十多人抬到了县衙,扬言都是被连家打伤。这种官看书}}就来整理司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咸平知县吴新阳最后半了王家给连云赔了二十贯医药费,此事便不了了之。
    就在十多天前,王纳喜突然找到连员外,说是要置办酒席为前阵子打伤连公子的事道歉,希望双方从此和解,并找了县里的的主薄汪奎韩为调解人,连员外见有县主薄在场,不疑有他,而且他家的田地被王家的围在间,若双方长期闹下去,吃亏的总是连家,连员外于是接受了王纳喜的邀请。
    宴席之上,王纳喜果然当面给连员外道了歉,并说要为他大哥王拱辰的官声作想,今后会和睦乡里,并郑重承诺殴打佃农的事不会再发生,王纳喜请来歌舞宴乐,席间以道歉的名义频频向连员外敬酒,加上主薄汪奎劝饮,连员外很快被灌得醉眼朦胧,之后,主薄汪奎认为,口说无凭,让双方鉴定一个书面和解协议。
    连员外于是就签了,还当场摁下了手印,此事过后两三天,王纳喜便拿着一份田产**契约找上了连家,**契约上,**价格、田数样样标明,而且还有连员外的亲笔签字和手印。当时看了之后,连员外当场晕了过去。
    醒来后连员外知道是前几天着了王纳喜的道,他先找到了当时在场的一名歌妓,许以重金让她为自己作证,便一纸衙到了咸平县衙,还通过祖上的关系,找到了雍丘知县说情,此事案情重大,知县吴新阳不敢再等闲视之,开始细作调查,然而就在此时,王拱辰自京反乡,当日在王家宴请了一回吴新阳,第二天吴新阳开堂问案,直接半了连家履行契约,将土地**给王家,连员外因此一病不起。”
    许清听了沉声问道:“这些你是从何得知的?”
    “禀侯爷,属下亲自找上连家向连员外了解过,并询问了众多乡邻,只是王拱辰回去后和吴新阳说了什么,属下无法查实,而且那主薄汪奎毕竟是官身,没有侯爷的吩咐,属下等也没敢妄动,侯爷,您看是不是把那汪奎弄出来……”
    许清扫了他一眼说道:“此法对付马胜这些小人物还行,但用在汪奎这种人身上是不行的,即使他在你面前把一切都认了,过后他也会说是在你们挟迫之下才作的伪证,此举不但没用,还会将咱们拖进去的。好了,让咱们的人都回来吧,此事你们不用管了。”
    “侯爷的意思是……
    许清把杯一放,淡然笑道:“你们无权直接介入调查,这种涉及官员私下交易的事,再忙活下去收获也不会很犬,朝的御使言官们都在猫冬呢,这些天阳光不错,不妨让他们出来活动一下筋骨;相信有很多人乐意给自己的功劳薄上,加上这浓浓的一笔。”
    “侯爷高明!”
    “高明个屁!”
    做了这么久的官,若是连这个也不知道,许清自己撞头死算了,御使言官们的职责,就是纠察武官员不法事,这事不让他们去让谁去?而且许清已经想好了人选,嗯!王素这人就不错,是个连皇帝都敢拉下马的主,咸平也就几十里地,让他出去活动一下,应该砷身心很有益处的。
    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七章 潘楼街丽人行
    一辆轻车,刚直不阿的王素王大人出京了,而且老的是南熏门,许清在司农寺得知了这个消息,不禁翘起了二郎腿,哼起了小曲儿:嘿唉!老虎在林管一山哩!母猪进园拱……嘿嘿,这个形容不太好,对不起王大人的高大光辉的形象,许清赶紧打住。库》
    过了一阵,司农寺的小吏又听到少卿大人的签押里传出另一个唱腔:同台做你对手心连戏,浪漫台上另一片天地,一生转折极神秘……**、紫禁城,永乐大钟千古鸣,啊!我一生……只想可演着一场好戏!
    那种方言及唱腔小吏们没听过,不过少卿大人走南闯北多了,说不定是南方新流出的唱腔,少卿大人跟那些名妓们学来的也不一定,他们可是听说了,少卿大人风流倜傥,在江南期间那些名妓冒着严寒追随于身后。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听出来了,今天少卿大人心情不错,各人脸上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脚步随之轻快起来。
    午过后,许清坐车来到大宋银行,这阵子由于发行交子的事,许清常常地两头跑,刚进签押房,就意外地看到张远长乐呵呵地随后进来。大概是有些不适应北方的寒冷,身上穿得极为臃肿。脸上也包着极严实,许清差点没认出他来。
    “我说老张,你包得这么严实,可别让咱们保卫部的人,误以为你是来抢劫金库的才好!”
    “呵呵,侯爷,小人熟门熟路的,倒不怕他们不认得,倒是侯爷又出京两月,这回没再被人拦在大门外吧!”
    “谁敢!本侯如今也是驴车换宝马了,哪个不长眼的再敢拦本侯,爷非用交子把他埋起来不可!老张你要不要试试,要不你用交子埋我也行,哈哈哈……”
    “不不不,小人哪敢啊,小人那点钱全投在银行里了,剩下的还不够侯爷垫脚,小人算瞧出来了今儿侯爷一定有喜事这一脸春风吹得小人浑身舒泰啊……”
    “啧啧,老张,以前没见你这么能说会道啊!是不是刚吃了哪家院里姑娘嘴上的胭脂,这滑溜的!呵呵,好了,咱们说回正事,你不在江南嘛李清阳他们眼看就要舁海没请你带路?”
    说起正事张远长也收起笑脸答道:“李东家他们出海的事,我安排家里的管事带着,这管事以前也是长年随我出海,侯爷但可放心,这眼看就要倒年底了,不瞒侯爷,小人进京是坐等分红来了。库r》
    许清听了点点头,这出海一来一回怕要过年才能回来这年底银行不但要分红利,还有说好他们退出一部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