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山渐青 >

第227章

山渐青-第227章

小说: 山渐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书主角杨逸以一个私生子身份出场,性格会较许清强悍,忙着还身体原主人风流债的他,偶然遇到被贬到杭州的另一个私生子章惇,从此卷入了纷乱的政治漩涡中;
    章惇性格更为强悍,眼里只有黑和白的界定,挖墓鞭尸的事都敢干,两个私生子的组合,将让大宋朝的君子们瑟瑟发抖,且看主角他们是如何把司马光之流从神坛上推下来,砸个稀巴烂。
    第三百八十章围点打援
第三百八十一章 有女胜男
    第三百八十一章有女胜男
    东路军利用围困米脂城的机会,成功了实施了一场围点打援的战役,月屏谷一役歼敌两万六千余人,夺取战马七千余匹,铠甲军械不计其数,就算成功逃回银州的人马也半数带伤,这次西夏的五万援军差不多算是全废了
    惟吉的惨败,让整个定难五州一片风声鹤唳,原来各州防守的人马就嫌薄弱,现在折损几万人马后,更是雪上加霜,大有人人自危之感大胜二十万辽军积攒起来的士气一扫而光。
    士气这东西确实是难以说清,有些缥缈虚无,但它却实实在在能让你三千胜十万,也能让你十万输给三千;而且它常常地在胜败之间不停地转换,胜则士气如虹,败则军无战心就是一生征战的将军也不可能在惨败之下,把住士气这样东西
    而它却又常常是决定一场战争胜败的关键
    米脂城里的守军就是被士气这东西折腾得不轻,若是一直没有援军还好些,估计他们心底还能保留着一线希望,死守下去,但援军的惨败让他们彻底绝望了,张愈他们取得月屏谷大胜之后,正准备回头收拾米脂城,人家却不用他们费劲了,很干脆的出城投降了事
    一河之隔的河东方向,在富弼的主持下,很快派来厢军接手绥德和米脂两城,这些厢军用作野战肯定不行,但作为城防部队使用,还是可以勉强胜任的,至少维持一下城中秩序,保护一下粮道什么的还凑合,反正前面有禁军顶着
    战役的拉开,最紧张的通常不是战场上的将军和士兵,而是在后方等待战果的朝廷,赵祯是个经不起失败的人,一遇失败他很可能选择退缩,许清深深明白这一点,所以规定三军来个报喜不报忧,一但打胜仗,就要第一时间把战报送回东京,一但遇到挫折,则需要尽量拖延战报,争取以更大的胜利来弥补后,再一齐送达。
    这是无可奈何才作出的决定,如果东京城里坐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或是宋太祖那样的人物,许清便不会担心半道被人扯后腿。
    作为三军主帅,需要考虑的绝不单单是战场上的事,朝廷的风向才是最紧要的问题,后世的岳飞就是最好的例子,明明王师北定中原有望,却只能望着开封的城墙含恨退回;这次伐夏,绝不容出现这样的事情,许清打算那怕是抗命,也要一举踏平西夏。
    东西两路大军的开战大捷以八百里加急送回了东京,信使全选些嗓门大的家伙充当,一到万胜门使扯开嗓门将大胜的消息不停的喊出来:
    许讨招可是说了,你能有多大声就喊多大声,把万胜门喊塌了都无妨,咱们抓到李元昊后再让他去挑砖重建就是。zzzcn飞速更新
    两场大胜歼敌近四万的消息瞬间引爆了东京城,朝廷上下更是弹冠相庆,成日守在枢密院的赵祯接报时,有些失态的拍案而起,大声叫好着。
    自从许清领兵出征以来,赵祯就没一夜睡安稳过,总怀着一颗忐忑之心,生怕有个万一,这下终于可以长长的舒一口气了,谁都明白,这样的大战开局的胜负是极其重要的,这关系到二十几万大军士气所在
    有了这两场大胜,朝廷再次加大了后期粮草及军械的调拨力度,前面许清虽然在西北囤积了大量的粮草,但谁也不知道仗会打到什么程度,正所谓有备无患,可别到最后输在粮草上,那才是冤大头了
    值得一提的是,幽州方向传回一个消息,说耶律宗真派人到幽州各城贴出大量告示,这厮极其搞笑,告示上写着‘躬驱锐旅,往覆危巢;方迩贼廷,乞修觐礼’之类的话语,意思就是说他御驾亲征,将西夏打得哭爹喊娘,所以西夏才不得不重新来求和,称臣罢兵;
    特别是‘方迩贼廷’一句,将西夏视作一群乌合的贼众,嗯嗯,李元昊确实有些贼性难改,人家耶律宗真也没说错;
    为什么别处不贴,偏偏来幽州一带的宋辽边境贴这样的告示,宣称他打了大胜仗呢?
    这当然是贴给大宋看的,反正辽国就他耶律宗真出身长跑世家,跑得快才逃了回来,想骗辽国人那是不可能的了,那就骗骗大宋吧大宋向来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来着,应该能骗过去,可不能在大宋这边落了面子。
    耶律宗真可真有意思,如今大宋都发起伐夏大战了,他在西夏的一举一动无不在宋军细作的注视之下,此时还想来充大尾巴狼连赵祯看了这份凑报都笑翻了茶杯。
    好了,咱们把镜头切回兜岭,这东西两路大军打得人仰马翻,看看咱们的许大招讨在干嘛,怎么就没听到一点动静呢?
    很无语,人家老种和老庞在打生打死,许大招讨还在玩鸟呢
    没错,就是在玩他那两只海东青
    他给两只海东青一只取名‘千里眼’,一只取名‘偷窥’,没办法,千里眼只有一只,另一只只能委曲一下了
    不过也不要紧,又不是让你去偷窥女人洗澡,而是让你去偷窥夏军调动,这偷窥也是正事儿嘛名正言顺的,不怕
    让许清心情大好的还有一个原因,家里来信说红菱顺产一女,母女平安,这可是老爸的贴心小棉袄啊
    他一下写了十页的信笺,给红菱带去了一千句问候,还为女儿取了个小名叫胜男,没错,谁说好女不如男?且往我许家长女这边看
    兜岭十万大军早已准备就绪,人人把刀弓擦了又擦,就等着夏军向两翼调动的消息,再则中路军也不可切入过快,这得掌握好分寸,否则东西两路大军受阻在边沿,而中路军孤军突入心腹的话,那就失去了相互响应的作用,容易让西夏各个击破。
    现在中路军即使不动,也能牵制住西夏很大一部分军力,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猜到大宋不可能放着葫芦河这条捷径不走,而光从两则突进,中路军打的并不是偷袭战,而是打算以一种强劲的攻击力,一举冲破前方的所有阻拦,若战略目的达成的话,用这种方式也能打夏军一个措手不及。
    一接到东路军渡过黄河,兵锋直指西夏西寿保泰军司驻守的天都山,而东路军兵围银州,先锋直指石州之后,许清一声令下,十万大军外加三万负责辎重的厢军汹涌出兜岭关城,如同铺天盖地的沙尘暴,向西夏境内的第一个要隘、也是西夏在葫芦河一线唯一的关隘赏移口冲去。
    赏移口虽然算不得太险要,但失去兜岭这道铁关之后,西夏也只能在此重新建了一道防线,因为一过赏移口就真的是一马平川,整个葫芦河流域到灵州一带的平原,再无险关可守。
    十万大军滚滚向前,东西两路的大捷传来,作为主力的中路军却一直被憋着,许清就是要憋得他们嗷嗷叫,果然,一出兜岭,这些憋得慌的家伙就象十万出笼的猛虎一般,六万步军于前,三万辎重军居中,狄青带着四万骑军压后。
    为什么把属于攻击兵种的骑兵放在后边?
    别急许清再菜也不会菜到这个程度,再说还有狄青他们这群悍将在呢,自然不会犯这种常识性的错误;
    关键就在赏移口这儿,西夏一年来花了老鼻子力气修建防御线,总不能让骑兵去攻关吧?所以,等出了赏移口,才真正到骑兵跃马扬鞭的时候,现在还得看步兵的;
    就是这样,憋坏的赵野等人已经是非常不爽了,恨不得请命让他们骑兵下马步战攻关,争这中路军出兵的第一功,为此被许大招讨一脚踹出了帅帐,才不得不悻悻作罢
    赏移口有西夏一万大军驻防,许清的命令只有一个,首战一定要打出气势来
    中路军要的就是一股气势气冲斗牛,气吞万里如虎
    具体的作战步骤他反而没有过多干涉,全由狄青、李承武等将领制定
    没错,我只管大的战略走向,然后等着看结果,具体每一仗怎么打是你们的事打不过提头来见,全打输了我自刎
    就这么回事,他绝不会象赵老2那样,十万大军连一个营怎么作战都要细细去指手划腿,那和找死差不多
    经过三十里行军,赏移口摇摇在望,十万大军立即摆下阵型,辎重兵居后,骑兵分驻两翼,中军一扎下,前军三万人马在梁成栋和任东桥带领下,一刻不停的备起战来,赏移口并没有关城,两则是斜起的山岭,中间通道部分宽约半里,山岭不险,花大力气建永久性关城不偷值得,之前西夏因苦,一时也无力大建关城,但西夏人还是用土坯垒起寨墙,高达两丈多
    远远就可看到,寨墙上夏军已严阵以待,各种守关的器械如投石车之类的不在少数,特别是两边山岭上各用石条砌起了寨堡,由上而下使用投石车或是床驽箭矢,可对通道上的攻关一方造成大量杀伤。
    关城外被夏军挖出了三道壕沟,深近两丈,宽有三丈,只在左右两边接近石堡的地方各留出了一条丈把宽的通道。
    这攻关战没有太多的作战方式可供选择,就是看双方的器械,拼悍勇,这次狄青等人制定的攻击计划也相对简单,抢攻两则石堡,每边各有五千神臂弓手负责压制,三千人马持盾抢攻,等两边寨堡被压制住后,然后再来个中间突破
    任东桥和梁成栋各镇一边,摆好攻击阵形后,随着震天的鼓声响起,陷阵兵矢冲而出如同两条翻腾的巨龙
    第三百八十一章有女胜男
第三百八十二章 赏移口之战
    赏移口的夏军守将是乞黎真,此刻他就在右过的城堡上,大宋十万大军的军阵铺陈出十多里,望之不见尾,战鼓声摧山谷摇,十万宋军以刀击盾,口中发出猛虎般的‘唬唬唬’声!
    十万人发出的声浪,汇聚成一场看不见的风暴,直冲赏移口的防御堡寨,那种惊人的气势仿佛下一刻就能把寨堡摧毁一般。
    随着鼓声急擂,大宋磅礴的大阵中冲出两路人马,如巨龙出海,森森的兵锋耀日生寒,直冲寨堡而来!
    “快!!投石车!床驽!发!”
    乞黎真持刀在手,奔到投石车后面,嘶声怒喊着,哪个士兵稍慢一点仿佛就要一刀砍下去,在气黎真的指挥下,一块块沉重的巨石很快腾空而起,如同泰山压顶向宋军冲锋的路上砸去。
    轰隆隆!巨石砸落地上时,地面都为之震荡不已,由于巨石多是圆型,落地之后滚球般冲出去几十丈,若是正好砸在军阵之中,必定会犁出一路的血肉。
    还好投石车的准头有限,十多块大石只有两块砸中宋军冲锋的队伍,即便如何也造成了几十人的死伤!
    嗡嗡嗡……
    宋军的神弓射程不差夏军的投石车多少,不过由于是仰射需要拉近一些距离,一冲入二百五十步,几千名神臂弓手张弓齐射,漫天的箭雨腾空而起,在天空中交织成两道愤怒的厉芒!呼啸着向夏军城头罩去!
    无数的复仇之箭带着可怕的劲道,透甲入肉,夏军寨堡上顿是惨叫不绝,血洒城碟!
    这次宋军的神臂弓手根据许清的吩咐,采取了三段射击的方法,一队射完第二队射,等第三队射完基本可保证第一队重新上好弦了!
    如此往复,漫天的箭矢就象爆雨泼洒,没个间断的时候,加上神臂弓强劲无匹的穿透力,让寨上的夏军头也不敢抬,还有一千弓手专选那些箭术精准的士兵,他们不参与齐射,而是自由选择目标进行点射,尽量往敌军将领身上招呼!
    果然,一万神臂弓的压制,加上夏军的防御工事比较粗简,城上投石车砸落的石块顿时变得更为稀疏,左右两条抢攻的巨龙抓紧机会,奔涌如潮,前面的士兵扛着一根根原木,冲到壕沟过,迅速将原木竖起,架到壕沟之上,接着是手持木板的士兵冲上去,将木板架在原木上。
    任东桥是那种悍勇异常的战将,他亲自冲锋在前,推开夏军预留通道上的阻隔,大声喊杀着向左边山上的寨子堡抢攻上去,主将悍不畏死,身后的士兵有感于此,更是奋不顾身,冒着夏军的滚石擂木狂冲而上,一具具带着倒勾的云梯一架到寨墙上,倒勾紧紧扣入城碟中,上面的夏军想推都推不倒。
    宋军举盾抢登寨墙的同时,许多士兵在墙下点起火把,引燃一个个手雷,奋力向城上扔上去,夏军这些寨墙只有两丈多高,从到下完全可以把手雷扔进寨堡里,寨中一时轰隆连声,弹片飞射,硝烟弥漫,加上后边的神臂弓手由齐射变作点射对夏军进行压制,让城上的夏军死伤成片。
    两边寨保一被压制住,宋军大阵上瞬间又涌出上万大军,直冲中间的壕沟,依然是原木加木板,迅速在三道壕沟上搭起供步兵冲锋的通道。
    此时宋兵六万步兵已一次性投入三万余人,中间突破的一下就涌上一万五千兵力,依然是冒着夏军的巨大石弹,从搭起的通道中猛冲,巨石和床驽发射虽然威力惊人,但毕竟速度缓慢,数量有限;
    宋军一冲入二百五十步,立即以近万具神臂弓齐射压制,这次大宋伐夏准备了五万具神臂弓中,就有二万三千具在中路军,神臂弓的射程远远超出了普通硬弓的射程,夏军想以弓箭还击都办不到,这就形成以强凌弱的绝对优势,宋军不计成本三段射击,瀑雨般的打击让夏军欲哭无泪。
    没错,就是欺负你党项秃子,我可以把你射成刺猬,你却射不到我!当然除了那几具还在拼命发射的投石车除外。
    但这也是付出的惨烈的代价才能发出一颗石弹来,因为投石车所在的地方,就是宋军神臂弓重点打击的地方。
    利用这种压倒性的武器优势,中间几百宋军冒死突进,一举冲到夏军垒起的土坯墙下,这次之所以来这点人,是因攻击方式与两则坚固的石条寨堡不同,冲到墙下的宋军不是直接攻城,而是下蛋一般,将一个个火蒺藜垒在土坯墙下,迅速将引信拧成一股绳,几处地方同时点燃,跑,亡命的往回跑……
    轰隆……
    十几个巨大的蘑菇云冲霄而起,整个战场为之一窒,战鼓都暂时失声,夏军那些简易的土坯墙哪里经得起这等强度的轰炸,如同孟姜女哭倒的长城,崩塌如一道碎泥堆成的土堆,许多夏军的残肢断臂被炸飞数十丈远,散发着碜人的烤肉味儿!
    爆炸声一落,早已准备好的一万大军便冒着浓烈的硝烟冲杀而出,仿佛泊岸之惊涛,一往无前!
    呼啸的杀气能将胆小的人吓死!没有多少阻碍,中间的一万大军便以摧枯拉朽之势一冲而过,对幸存的夏军进得围杀!长枪穿肠而过,大刀劈臂袅首,宋军过处,一地的肠穿肉烂,人头滚滚!
    慈不掌兵,许清早以给三军一道命令,尽可能的消灭党项人的有生力量,不管是为了战争的顺利,还是为战后有效的掌控河套地区,必须将党项人青壮尽可能多的砍杀!
    这个民族以深深打上了李元昊一家几代的烙印,并且建起了国家,形成了神秘的精神符号,以及内在的凝聚力,这样的民族一但从新发展起来,绝对不甘人下,会继续象李元昊一样,一反再反!
    只有大力的削弱他,然后另迁他地分散安置,全部生活汉化,禁绝他们保留党项部族的一切生活习惯,才可能慢慢将之同化,要不然就得象后世的蒙古人一样,所过之处,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