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山渐青 >

第242章

山渐青-第242章

小说: 山渐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骑还没冲近,就听马上汉子喊道:“陈大哥,可是陈平陈大哥?”
    六骑如风卷到,在三丈外一勒缰绳,战马齐声长嘶人立而起,然后重重地踏在地上,这奇异的一幕让街边的百姓都忘了喝彩了!
    “陈大哥,小的是刘忠啊!陈大哥方才大喊夫人,敢问车上可是许招使夫人?”
    六名报捷士兵齐齐翻身下马,头前一个出声询问道。
    陈平这才看清,这厮不正是原龙卫军里的刘忠嘛,难怪认识自己,他一拱手道:“车上正是侯爷夫人!如今没事了!你们不是回京报捷的吗?还不快去!”
    六人一听车上果然是许清家眷,顿时推金山倒玉柱,单腿跪倒在地,大声说道:“不知车上是许招讨使夫人,今日得罪,来日小人等一定亲到府上领罪,小人等有天大喜讯禀报夫人,许招使已率三军平定兴庆府,生擒李元昊!许招讨使一切安好!请夫人放心!”
    几个冲着狼狈爬出车来的红菱和梁玉抱拳一拜,也不再多说什么,起身上马又飞驰而去!
    红菱和梁玉怔怔的对望一眼,许久没回过神来!
    “少爷好利害!少爷好利害!平定兴庆府,生擒李元昊!红菱姊姊!玉儿姊姊!少爷平定兴庆府了!胜男!胜男!你听到了吗?你爹爹平定兴庆府了!很快就要班师回京了……”小颜舞着双手,浑不知此处何处,今夕何夕,嘴里连珠炮似的嚷个没完!
    红菱和梁玉醒过神来,眼中泪珠儿顿时噗噗直掉!
    街上无数的百姓看到这一幕,得知这两位竟是平夏主帅许清的夫人后,突然报已无比热烈的喝彩声,满街的百姓纷纷躬身施礼!向这两位英雄的家眷致敬!
    便是一向镇定的的梁玉,在如潮般的喝彩声和问候声中,也有些手足无措,许多妇人主动上来扶着她们,嘘寒问暖!这一刻,让红菱她们感觉是无比的幸福,多少个失眠日日夜夜,多少担心,多少忧虑,这一刻都得到了补偿。
    只有小颜还在无忌的欢笑着,象只快乐的百灵鸟!许清的荣耀,就是她的荣耀,因为,他们是一起的!
    “红菱姊姊!玉儿姊姊!还有小胜男,!咱们快回府,把这喜讯告诉晏姊姊她们听!快啊!”
    感谢上官挤骨、尘埃、华夏~黄帝、*懒*、哈哈叶几位朋友的月票支持!请受昊远一揖礼!
第四百零七章 后续安排
    赵祯在接报大军已平定兴庆府,并生擒李元昊时,欣喜若狂之下,仿佛失去了理智一般,这段时间许清已经给了他太多的惊喜,但没有一次象这次重大,平定兴庆府,生擒李元昊,这就等于是正式宣告西夏灭国了。
    西夏真的灭国了?赵祯感觉还象在做梦一般,西夏这个搅得大宋疲惫不堪,外忧内患频生的恶邻竟然灭国了!
    赵祯甚为失态的霍然站起,双手猛然一拨,哗啦一下把御桌上的文牍全扫落地下,仰天哈哈大笑起来,笑声中带着掩饰不住的旷放和傲气!
    这让侍候一旁的阎文应诧异不已,他服侍赵祯十多年了,何曾见过这个老实宽厚人这般狂放?从心里上说,阎文应觉得赵祯从未有一刻象现在一样,更具君王威仪过,眼中突然露出的那种睥睨的气势,让人不敢对视!
    其实也不怪赵祯如此,他毕竟只有三十出头,总还有些热血之性,再则历数千年,除了开国皇帝,有几个能帝皇能灭人一国过?
    前年西夏还把大宋压得喘不过气来,两年一转,立即将其来国!这等功绩,只要是个人,都会意气风发起来。
    阎文应和许清结成了战略同盟,此时不失时道:“官家,夏宁侯以年未弱冠之龄平定一国,当初官家选定夏宁侯为三军主帅,足见陛下慧眼如炬,明见万里,今次夏宁侯立此大功,怕是要成为大宋最年轻的以功封王的人了。”
    “没错!阎文应啊!子澄立此殊功,若不封王天下人岂不说朕薄情寡恩!哈哈哈!容朕想想,封他个什么王为好!”
    阎文应见赵祯还没反应过来,想是高兴得没边了,只得再度笑呵呵地说道:“官家,想当初咱们在洪家桥遇到夏宁侯时,何曾想到他竟能成为官家肱股之臣,辅佐官家取得这般千秋功业,说来夏宁侯的功绩倒不在军功,奴婢觉得治政才是夏宁侯的强项。这样的人才,官家封王也不为过,只是不知如此一来,要羡煞多少天下人了!奴婢听说,到七月夏宁侯才满十九岁,真个是连奴婢也不禁心生羡慕呢!”
    阎文应这话说得极为有艺术,先用洪家桥勾起了赵祯惦念旧情的心态,再说许清不以军事见长而以治政见长,等于是间接告诉赵祯,西夏平定了,但官家你还应该重视许清的理政能力,再则点出许清以冠之龄封王会引来全天下人的‘羡慕’。手机小说站点(wap。zzzcn)
    赵祯听了这话,笑容一收,果然沉吟起来,想起当初选拔三军主帅时,晏殊等人反对许清,而贾昌朝等人却热烈拥护许清的场景,若是许清此时便封王,等于是害了他!
    许清出征后,不平西夏,誓不过横山,当自刎三军阵前,以谢自己这个君王的一翻誓言,赵祯自然听说了,想到许清以命相酬之举,赵祯没来由的感到心中一阵温暖,许清的所作所为,确实没有辜负自己对他的信任!想到这,赵祯含笑看了阎文应一眼,也没再说什么!
    高兴之下,赵祯显得十分大方,不但那六个报捷的士兵每人赏了两百贯,还立即招来两府执宰,也不询问他们的意思,断然下旨将前几年增加的税赋一律减免。
    对此两府执宰也没说什么,立即由翰林侍诏拟旨,用过玺印之后,由中书省下发各地。
    他们这么爽快的答应给百性减免赋税,跟许清随同捷报一同送达的战利品粗略清单不无关系,大宋在这次伐夏之战上,总花费了近两千万贯,但不算获得的土地资源,根据许清他们的粗略统计,光马牛羊驼这些牲口,价值就不下于六千万贯,还有河西及青唐等地的收益未算呢!大宋这次是赚大发了,这些文官总算是明白了一个道理,打仗是花钱,但若能象许清这样横扫一国的话,那打仗可就比挖到金矿都来钱快了!
    第二天一早,赵祯带着两府两制大臣前往太庙拜祭,宣示功绩,告慰大宋先皇;在这些行动中,赵祯个人的威望也在悄悄而迅速地提高着,一份份歌功颂德的奏章堆满了他的案头,把赵祯的文治武功夸得堪比唐宗宋祖。
    当然,也有不少文官担心大宋会因此走上重视军功,重用武人的道路,劝赵祯适可而止,偃武修文奏章也不少,甚至有人把这次伐夏之战说成妄动兵戈,取罪四邻,非圣仁君主所为。
    圣仁君主应当是什么样的?在他们看来,自然是修德以使四夷感佩臣服,而非以武力灭人之国。
    还好赵祯还没迂腐到那种地步,对这样的奏章一律留中不发,开玩笑!伐夏大胜不但使他这君主拓土万里,扬眉吐气,而且获得了许多且且实实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不傻都知道,什么修德以使四夷感佩臣服,只是骗骗外人的鬼话。
    朝廷现在也没时间去理这些人,和捷报一起送达的,还有许清种世衡几人的联名奏章,叙说迁民之事。
    西夏的党项人赵祯他们早有腹案,当初就已拟定,将半数以上党项人迁往荆湖南路,目前那边人口还很少,开发力度低下,许多地方还是无为区,荆蔓丛生,烟瘴满路,让党项人去开发正好。
    然后再将大宋国内大量失地百姓迁往河套,那里被党项人开发得差不多了,有塞上江南之称,宜耕宜牧,这样一来也解决了大宋许多失地百姓离乱的隐患,现在许清他们提议青唐也照此办理。
    说来许清的假道伐虢之策,一直被赵祯他们保密着,除当日在场的几个重臣之外,其它人一律不知,到现在还真以为是唃厮罗背信弃义,先对宋军不利,才招至许清他们奋起反击的呢!以至于朝中声讨唃厮罗的声音甚至盖过了声讨李元昊。
    迁党项之民不难,但要迁大批百姓前往河套、河西却不是轻易的事,党项人在迁移的过程中,生死由命,但这却不能用于大宋百姓身上,现在再加上一个陇右,朝廷的压力可就大了。
    许清他们的提议在天章阁里很快就得到了通过,迁民实边这是古往今来中原朝廷经常采用的办法,其好处不言而喻,既解决了国内人口拥挤,流民纷起的困局,又解决了边境的安定及军队供给问题,可谓是一举多得。
    天章阁里,一众大臣达成一至后,唯独曾亮这个老头儿愁眉不展,这次伐夏,大宋算是掏空了国库,还从银行借出了千万巨款,虽然许清他们的战利品清单上说嫌了多少多少,但截至目前为止,那还都只是纸面上的数字,曾亮一个仔儿也没见着,如今迁民又迫在眉睫,怎不教他愁眉苦脸。
    赵祯也理解他的难处,轻咳一声说道:“曾卿不必烦脑,国库无钱咱们君臣都知道,这样吧,朕先从内藏库里拿出两百万贯,解决迁民的先期所须,至于后续款项,则从军队缴获上想办法吧!”
    赵祯现在说来也挺有钱的,他原来在很行里投入了五十万贯作干股,如今这部分干股的红利皆归内藏库,赵祯也不是那种守财奴,有钱总会拿出来解决朝廷的燃眉之急。
    曾亮感激涕零地上前拜谢过赵祯后,接着说道:“陛下,据许招讨他们所言,缴获的金银等钱物并没有多少,合计也不到千万贯,真正值钱的都在牛羊马这些牲口上,上好战马朝廷是不可能出卖了,但一些劣马以及牛羊骆等,还应尽快出售一部分给百姓,以补足国用;
    目前迁民一项,臣初略估算,怕是花费不下千万之数,再则二十万将士大胜回朝,到时陛下总得厚加封赏,这一部分少也会耗银数百万贯。加上阵亡将士的抚恤等等,这些都是大项开支;而且大宋缺少耕牛,眼看春耕在即,及早变卖也能促进生产。”
    曾亮说得头头是道,他现在恨不得亲自带着三司的人马杀西夏去,再刮几层地皮才甘心,仗是打赢了,估计也赚了不少,但想到接下来一样样巨额的开支,曾亮就感觉心里发虚。
    赵祯转头望向晏殊与范仲淹等人问道:“各位枢相以为然否?”
    晏殊这些天极为纠结,他很担心许清打败仗,但现在战果如此辉煌,他又开始为许清个人担心起来,赵祯一问起这事,他立即说道:“陛下,曾司使言之有理,目前兴庆府虽然已平定,但河西及青唐仍战事连绵,老臣认为,朝廷当及早派为接手河套民事,以使许清他们能安心战事,及早平定河西及青唐,收兵回朝,减轻朝廷的后勤压力。”
    晏殊这话既是为朝廷好,也是为许清好,他是不想许清在此时过多插手民事了,二十万骄兵悍将归于麾下,再对民事任意指手画脚的话,更容易受人垢病。
    范仲淹接口道:“陛下,此次伐夏共派出了二十五万厢军与民夫,现在河套战事已经结束,辎重所需压力就小了许多,臣建议就地从这二十五万厢军及民夫中,调派一部分人,先行押运一批马牛羊回来发售,但河套地区终究是要发展畜牧的,所以发售多少,如何发售,朝廷应该把章程细拟出来,还有迁民之事,也要慎之又慎,以防有些地方官员贪赃枉法,流民不迁,反而去迁那些有田可耕的农户。”
    范仲淹这话可谓是一语中的,失地流民迁走对地方官固然好,但迁有地的农户他们获利更厚,你家二十亩田,好,把你往河套一迁,这田就是咱们的了!这样的事情绝对有可能发生,不得不防!
    感谢j015176j、混吃混喝等死!两位投来宝贵的一票!嗯嗯,今天是月尾了,各位有月票的别过期作废了,投来吧!
第四百零八章 贼配军的荣耀
    若想防止地方官员弄虚作假,贪赃枉法,朝廷除了加强巡察力度外,也没有什么办法可想,这又回到了吏治问题上,看来吏治不肃清,总是不行啊!赵祯又不禁想起许清拟定的方略来:军事扩张——分流官员——回头以大胜之威肃清吏治,裁撤冗员,合并朝廷臃肿机构!
    经范仲淹这么一提,赵祯肃清吏治的决心又增加了一分。
    接下来皇帝与一班重巨就迁民,官员派遣,新拓之土的治理,远景的规划,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一一商讨,共花了两天时间,拟出一个可行章程来后,才拿朝堂上公议,这不免又有一翻波折,没办法,谁都想在其中分得一份好处,好在赵祯与一班重臣早以达成了一至意见,大体上总算是按他们商定的原议通过了。
    复两日,接报河西方向狄青等人以犁庭扫穴之势,迅速夺取甘凉数州,战事节节胜利,正向瓜沙及青唐进兵后,赵祯再次下旨,大赦天下!
    前几日他刚刚下旨减免前几年加的赋税,如今又大赦天下,大宋百姓被一个个惊喜弄得举国欢腾,仿佛过年一般,街上到处是奔走欢庆的人群,爆竹声声,彩台结就,百戏竞演,朝野皆是一片歌功颂德之声。
    贺兰山,天上海东青展翅翱翔,地上战马声嘶驰骋,许清带着数百亲卫呼啸着驰过山前,人人跨弓带箭,轻装肥马其势如龙。
    河套地区彻底平定了,许清也怕自己功高震主,民政方面主动撂下,多交由庞籍这个能臣来处理,而军事方面,狄青与李承武在河西犁庭扫穴,进展顺利,河套地区还有一些零星的清剿,以及分兵驻守,这些事情一安排下去后,许清倒成了个闲人。
    打猎本就是他的最爱,何况贺兰山是天然的好猎场,山中多有马鹿、獐、狼、盘羊、金钱豹、石貂、蓝马鸡等等,与这比起来,在东京城外打几只野鸡野兔那也叫打猎?
    于是闲来无事的许清带着荆六郎及种谔、马良春一众人,呼啸塞上,引弓山林,好不痛快。
    “侯爷,据说秦山在鸣沙城被人射了一箭,正中左臀,哪个……兄弟们都传说,那一箭疑是侯爷您射的!”荆六郎看着前面箭术很是出彩的秦山,有些不着调地说道。
    身边的赵野等人不禁暴出一阵狂笑,众人的目光齐涮涮地瞄向秦山的屁股,吓得这厮两股不禁一缩。
    许清刚刚射杀了一只獐子,这是目前为止,他猎到的最大的猎物,心里正高兴,不想荆六郎突然说起这事,顿时气得直吹胡子……呃!胡子还吹不到,于是干瞪眼道:“荆六郎,兴州到东京,黄河可是绕了一个大弯,我看你还是早点下水,先往回游吧,否则怕是赶不上大伙的庆功会。”
    “别!侯爷,小的也算没给你丢脸,虽然不是第一个登上兴州城头,但绝对是第二个,要怪就怪任东桥那厮不识趣,竟来跟我抢第一!”
    许清哈哈大笑起来,那天荆六郎真不算落后,但到底被任东桥这个悍将抢了先,让荆六郎差了那么一步,这几天他因此都患上抑郁症了。
    “荆六郎!知道第一跟第二的差别吗?”
    “侯爷请说,不过小的觉得差别应该不是很大!”
    “差别不大?我告诉你,第一跟第二的差别就是,第一可以在第二头上拉屎;还有!第一是破处,第二是破鞋!”
    许清说完,身边轰然的暴笑差点让贺兰山上造成一场雪崩,赵野他们是荆六郎的老上司,虽然随着许清的身份日渐加重,荆六郎这个‘侍卫长’也水涨舟高,但在赵野这些和许清一开始就共患难过的老鸟前面,荆六郎可不敢把他们怎么样,他被笑得耷拉着脑袋,最后恨恨地瞪了秦山一眼,仿佛秦山被射中屁股是大罪。
    秦山现在好歹也是斥侯营指挥使了,一夹屁股狂冲而去,笑声更加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