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山渐青 >

第244章

山渐青-第244章

小说: 山渐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根据马达林查的情报,目前黄头回鹘的首领叫夜落纥。达克,自称是甘州回鹘可汗夜落纥家的后代,但事实上很值得怀疑,夜落纥家族据说早就没有后人了,想来这个夜落纥。达克不过是想借原甘州回鹘可汗的名头,以便自己的地位更加巩固而已。
    到咱们碗里来抢食!就要做好碍刀的准备,此次狄青不但是想教训一下黄头回鹘,若是不出意外的话,他是打算把这个部落一起灭了!
    看到瓜州汉人血泪洒黄沙那一刻,两万多宋军无不跟着热泪盈眶,想当年,回鹘人也是欺负咱们同胞最多的胡人之一,甚至不下于吐蕃人。
    这支全骑兵呼啸着冲过当金山口,人人热血沸腾,别说是祁连山之南,就算狄青带着他们打到古波斯去,估计此刻也没有人皱下眉!
    说来黄头回鹘控制的领域就是后世的柴达木盆地一带,北面是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南面是昆仑山,西接黑汗国,西北翻过阿尔金山便是西州回鹘抽空的蒲昌海。
    狄青他们从沙州出发,自当金山口往南正好直扑盆地的中心地带,黄头回鹘控制区内没有一座城,连夜落纥。达克住的都是帐蓬,位置也不是长年固定,通常是会随着季节变化而迁徙。
    这让狄青他们不得不先派出大量斥侯查探,投降过来的党项人异常卖力,马达林查主动请求让他的降兵全撒出,既是作斥侯查探,也是为大军‘筹集’军粮,他们很快抓来一些回鹘人询问,得知夜落纥。达克驻帐在一个大柴旦的地方!
    没什么好说的,狄青带着大军就直奔大柴旦而去,所过之处,回鹘人被抢掠一空!就准你去俺们,换俺们抢抢你又如何?
    第二天一早,大概南行了两百里,狄青三万人马与迎上来的夜落纥。达克二万多人马不期而遇!
    两支军队一支背景是雄壮的昆仑山,一支背景是巍峨的祁连山,在旷阔的草原上,两支军队越来越近,角号声声,天风浩浩荡荡,万马奔腾的场景看得人血气翻滚,到二里处,回鹘人大队停了下来,冲出一骑向宋军靠来。(更新本书最新章节)
    马达林查问:“狄将军!咱们停吗?回鹘人停下来了,大概有话要说!”
    “打完再说!”
    狄青不但不停,反而冲得更急,身后三万大军紧随着他,队形在慢慢的收紧,逐渐变成一个巨大的三角形,锋芒毕露!如锥而进!
    狂奔中的马达林查心里可真不是滋味,以往说打完再说的,通常是他们党项人,现在大宋的将军竟然也会这么说了!这大概就是西夏灭国的原因吧,当然,这也是黄头回鹘的悲哀!
    对面的夜落纥。达克也愣了一下神,他们黄头回鹘说来与大宋并没什么深仇,至少夜落纥。达克是这么觉得的,以前大宋最西的疆域不过是秦州以西,黄头回鹘前身甘州回鹘还曾与大宋交好,多位可汗接受大宋册封,现在自己不过去抢了一下西夏的沙州,怎么宋军竟一句场面话都不说,就冲来了呢?
    看着宋军变成骑兵冲锋贯用的三角阵形,傻子也知道有话等下再说了!只不过,两里距离有些短,可怜的夜落纥。达克同志刚才不应该靠这么近的,太不应该了!骑兵全力冲锋之下,两里距离不过刹那功夫!
    回鹘军停了下来,想再很快提起速度变阵没那么容易了,而狄青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停顿过,如同暴风中的一片黑云,席卷而来!没什么口号,三万人象一柄沉默的利斧,光是那慑人的锋芒就足了杀人于无形。
    两万多回鹘大军才刚刚从新起步!狄青的三万人就象巨斧猛劈过去!狂妄的气势仿佛连同回鹘人身后的昆仑山也要摧毁一般,如雷的蹄声掩盖不了回鹘人惨死的哀嚎!宋军所过之处,如巨龙翻滚,劈波破浪,坠马者变成肉泥,奔逃者带着一身的鲜血!
    没有丝毫的悬念!两万回鹘军被三个来回,冲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接下来就是漫山遍野的追杀,或是跪地求饶的瑟瑟发抖!连夜落纥。达克都成了瘸脚的俘虏!
    “我回鹘人向来与大宋交好,何以狄将军一声不响就杀来!这岂是大宋礼仪之邦应有之举?”被绑到狄青马前的夜落纥。达克,一脸不服的说道。
    不得不说,汉人礼仪之邦的名声真是太深入人心了!仿佛人人都是伸着脑袋任他们砍的才正常,以至夜落纥。达克此时还问出这样的话来。
    “交好?交好你还去沙州抢掠?不知道那是我大宋百姓吗?”或许狄青与许清接触多了,多少沾染了些许清的习气,说起话来能把人气死!
    果然,夜落纥。达克涨红着脸道:“沙州本是党项人的,与你们大宋有何关系?我们回鹘多年来也受尽党项人欺压,此时出兵有何不对?”
    “夜落纥。达克,我也不与你去辩驳以前沙州是谁的,你们不对之处正在于‘此时’两个字,若是你们早些时候出兵,确实与我大宋说不上什么关系,但你千不该万不该,在‘此时’去,因为李元昊都是我大宋的了,原本西夏的这些城池,你说是不是也应该是我大宋的了?”
    “这……就算我们不对,但不知者不罪,大不了我们向大宋赔礼道歉,还回抢来的东西,狄将军何至于一见面就……”
    “夜落纥。达克,你放心吧!过些天大不了我也向你赔礼道歉就是!”
    说完这话,连狄青都意识到自己说话真的有些象许清的腔调了,看来真跟许清学坏了!他身边有龙卫军左厢的将士,此时早不顾一切的大笑开来!这俩兄弟,这还真是俩兄弟!
    狄青花了三天时间,不由分说把整个黄头回鹘的地盘扫荡了一遍,刮得干干净净的,得战马十三万多匹,牛羊一百多万头,人十六多万口,别的没了,呃,还有十几万顶帐蓬!
    狄青不管不顾的,先在黄头回鹘的地盘与黑汗国、西州回鹘、高原吐蕃各方交界处,刻字立碑,宣示大宋主权!
    今后,这一块地儿都是俺们的了!
    你们谁想过界最好先掂量掂量!
    许清接报这个消息时,小心肝儿一阵剧跳,脱口就问信使:“我大哥他现在带军打到何处去了?”
    信使回答说已经收兵回沙州,许清没来由的松了一口气,接着有有些失望,总之不知怎么说。
    接报的第一反应,他是担心狄青是不是打到葱岭那边去了!那小弟我得派多少兵力去接手城防啊?俺还没做好准备呢!
    至于后来有些失望,大概是葱岭以东已经被他凭直觉的归为大宋领土了,现在还要等等,没能痛苦而快乐地派兵去接防,有些失望!
    不管如何,许清算是真正明白了,狄青就是一头猛虎,原来被人关在笼子里,这次自己是不经意间把笼门打开了!于是,有了气吞万里如虎之威!驱驰万里如入无人之境!
    三天!只用三天就将黄头回鹘席卷一空,许清猜想,现在朝中大概还有人嚷着,要去交好黄头回鹘和西州回鹘呢!因为一但打下河西走廊,就会直接与这两股势力接触,也好,就让朝中那些官儿慢慢思索怎么去交好黄头回鹘吧!
    话说李承武带着三万步兵在后面追狄青,结果连人家的浮尘都吃不到,等他赶到凉州时,前方已经来报,说黄头回鹘都被狄青打包卷回来了!
    这下李承武发狠了!再不抓紧点连汤都喝不到,他干脆把大部分辎重都扔在了凉州,甘州等地的城防也不去接了,三万步兵变成骑步兵。
    也就是骑着马的步兵,现在大宋马儿多得是,可惜步兵有了马也不能一下子变成真正的骑兵,但骑在马上赶路总会快一些不是!
    李大将军带着三万‘步骑’就这样沿着喀罗川,绕过大雪山后,再沿着宗哥河杀上了青唐城。
    一路所过之处,吐蕃人总是惊疑不定,灵州城下许清他们虽然尽量封锁消息,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唃厮罗五万大军的结局终究是要传回来的,李承武说是智将倒一点也不过分,知道消息封锁不了,干脆从原拔尔通的部属选了许多吐蕃人,让他们回来散布消息;
    一人说一样,有人说唃厮罗五万大军被灭了;有人说唃厮罗正在与宋军围攻兴庆府;有的说唃厮罗抢得大量财物,正在发愁怎么运回来;有的说唃厮罗归附大宋了。
    总之,就是要把水搅浑,青唐一带的吐蕃人接到的消息千变万化,众说纷纭!这下好了,真实的反而没人听了,人们都下意识地选择自己愿意听的来相信。
    不管他们信怎么,青唐总共也就剩下两万老弱在家,还是分散在各个城池,就算他们相信,全集到青唐城来,李承武相信凭自己三万人马也一样攻得下来!
    在吐蕃人愕然的目光中,三万人马嗷嗷叫着杀向青唐城!
    感谢丁丁球球、tvk9j、徐歪歪、彩云天、霞光初现昨天的宝贵月票,几位多是老朋友了,一直以来给昊远的支持不断,心里一直很感激!谢谢你们!各位让昊远心想事成,在此也祝各位心想事成!
第四百一十一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
    青唐城在唐代叫鄯城,安史之乱后,吐蕃人夺取鄯城,因城池四周山上林木参天,青翠葱郁,所以吐蕃人称为之为青唐城。
    青唐城规模宏大,围长二十里,共有八座城门,城中分为东西二城,西城是王城,建有宏伟的议事大殿,宫室,寺院、行政机构、贵族宅院。
    东城是商市,店铺林立,各国商人云集于此,甘州回鹘与于阗国灭亡之后,两国大量商户迁徙到青唐投奔唃厮罗,仅于阗、回鹘商人就有数百家之多。
    同时党项人控制河西走廊之后,对往来于大宋与西域各国的使臣与商队大肆掠杀,河西走廊的丝绸之路彻底被隔断,商人们不得也改走青唐城,翻山经黄头回鹘控制的柴达木盆地行商,这也使得青唐城进一步繁华起来。
    李承武带着三万嗷嗷叫的宋军冲到青唐城下,倒没有立即攻城,在城上守军惶恐不安、疑惑不解之中,递上了唃厮罗的一份手书,唃厮罗写得很明白,自己带出的五万大军已经正式编入大宋禁军,让自己治下的青唐羌内附大宋,做光荣的大宋子民。
    唃厮罗的儿子、妻子、留守的将相将唃厮罗的手书一一辩认,没错!印信也没错!这下为难了,大王下令做大宋的顺民,可是这么大的事也不回来商量一下,就下这样的命令,其中肯定另有隐情。
    问题是青唐五万精锐大军已经成了人家大宋禁军了,若不是如此,想来唃厮也不会下这样的命令,所以这‘情’不管隐不隐,真隐还是假隐,他们能怎么办?
    听令行事还能有个好下场,若是奋起反抗,先是得罪大宋,同时名义上也背叛了唃厮罗,而且还得看看城中不到一万的守军,打不打得过人家宋军再说,如今西夏都灭了,青唐五万大军也成了人家盘中餐,剩下这几个歪瓜劣枣,能抗得住大宋新胜之师吗?
    青唐城里的吐蕃人很是纠结,说心里话,他们是不想归附大宋的,谁不知道自己占山为王比做人家的顺民逍遥自在,而且一但做了顺民,大宋会如何对待自己这些人,还不得而知,青唐城里群龙无首,乱糟糟地合议了一翻,决定先派出个使者到城外问问什么情况再说。
    于是,李承武的大帐里迎来了唃厮罗的大相禄尊普,唃厮罗在大宋虽然只受封为节度使,但在自己的地盘却是以赞普自居的,所以同样设了大相这样的职位。
    有什么样的领导,就有什么样的手下,唃厮罗平时很是儒雅,来的这位大相也是位儒雅之人,从文城公文远嫁吐蕃高原起,吐蕃人就开始大力吸收汉人文化,几百年过去,吐蕃人也很是出了一些儒雅的人物,禄尊普就是这样的人物。
    进帐之后,他长身给李承武施了个汉礼,说道:“李将军,我是秉着十分的诚意而来,希望李将军也能坦诚的予以相告。当初大宋遣使来我青唐,要求我青唐共同出兵伐夏,如今我青唐顺从大宋皇帝的旨意,精锐尽出,合击西夏,为何事成之后大宋却背信弃义,连我青唐也要一起吞并呢?这岂君子应有之道?关于归附之事,我们希望赞普回来之后,再共同商议,如此重大的事,凭一份来历不明的赞普手书就定下来,这岂不如同儿戏,所以,我们请李将军上奏大宋朝廷,先将我们赞普放回,其它事容后再议。”
    李承武也很客气,说来唃厮罗一直与大宋交好,双方倒没有什么仇恨,而且朝廷对待青唐羌与党项人也有区别,若他们真能归附,倒打算和平解决。
    “禄尊普大相,事到如今我也不瞒你们,你们赞普很快便会进京,接受我大宋的封赏,而你们那五万青唐军,也确实已经编入大宋禁军……”
    “这是为何,大宋为何如此不顾道义!”
    “禄尊普大相不要激动,听我把话说完,至于为什么会这样,且听我细细道来,青唐军出兵一同伐夏,本来我大宋也是非常感激,两军合兵攻下灵州后,我军分驻黄河两岸,许招讨觉得只剩下兴庆府与静州未下而已,夏军其时已成瓮中之鳖,用不着这么多大军一齐留在兴庆付,便打算让唃厮罗率青唐军与种经略的西路军回师扫荡河西;
    谁知当夜唃厮罗听信拔尔通谗言,竟想趁我军分驻黄河两岸之机,突袭我东岸大营,抢夺所有缴获后,凭着青唐骑兵快捷之势,再回师抢占整个河西,一举壮大青唐。
    当夜我西路军突遭袭击,整个大营被毁,伤亡无数,最后幸得许招讨及时派军来援,才平定青唐军之乱,唃厮罗后来悔恨不已,承认是自己一时起了贪念,听信了拔尔通谗言,做出这等背叛盟友之事来;
    为表悔过之意,于是同意青唐归附大宋,让我等拿着他的手书来接管青唐城,禄尊普大相,事情经过就是这样,你若不信,我可以从军中找出数百原来的青唐军士卒,你可以一一询问是不是这么回事;
    当然,你也可以到东京后再亲自向唃厮罗询问,青唐军虽然不义,但我大宋依然会善待唃厮罗,善待青唐羌,我军接管青唐后,会将青唐羌与大宋子民一同视之,绝不会有分别!”
    李承武最后句说得斩钉截铁,没错,许清说过,青唐羌归队后,绝不会让他们有所不同,装束、礼节、接受的教化,一律会与汉人一样,甚至会比汉人还汉人,今后再没有青唐羌之说,连所有的官方文献都会将‘青唐羌’三个字抹去,所以李承武此刻这话说得是大义凛然。
    禄尊普听了李承武的话,脸上神色变幻不断,李承开说得合情全理,若唃厮罗真这么干,而且成功了,那么青唐羌就真的赚大发了,宋军在大受打击之下,能不能再攻下兴庆府尚未可知,更不可能有余力来跟青唐抢河西了。
    到时整个河西收入囊中,加上大量的战利品,吐蕃高原及四方胡人将会大量来投靠青唐,青唐的势力将会强势的、迅速的崛起,甚至超越当初的西夏,就算等大宋缓过气来,也不怕大宋举兵来报复了。
    有如此巨大的利益驱使,加禄尊普对上拔尔通此人的了解,此人确实一直很有野心,他向唃厮罗进这样的计策也合情合理,所以李承武说完后,禄尊普心里是选择相信这事了。
    当然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大宋给四周蕃邦谦谦君子的形象太深入人心了,人们下意识地就认为大宋不会做出这等背信弃义的事情来。
    禄尊普在李承武的大帐里一时哑口无言,能说什么呢?若真个是唃厮罗背信弃义在先,青唐还有什么理由去指责人家大宋呢?
    后来李承武真从军中找来几百在灵州收编的青唐军,禄尊普对他们一一询问,没办法,他们当夜看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