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山渐青 >

第246章

山渐青-第246章

小说: 山渐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晏殊他们这边同时鸣起的鼓乐声也为之失色,这场大战,百姓们是实实在在得到了很多好处,以前凡有战事就是加赋,现在这场战事变成了减赋,复有大赦!无数失地的百姓有望得到安置,无数的战利品涌入市井,牛、羊、马、毛皮、药材、青盐等与百姓息息相关的东西大幅度减价。你若喜欢党项女子或回鹘女子,还可以卖几个回来做丫环。
    老百姓是实际的,不用你喊什么口号,只要你为他切实创造了利益,他们就会回报你最热烈的拥戴!
    许清本来想表现得稍稍嚣张一点,奈何来迎接的是老丈人,只得小意的远远下马行来。
    在礼乐声中,晏殊带着上百大臣迎上去,先郑重取出赵祯的圣旨当众宣读,褒扬出征将士,然后许清与种世衡等跪接皇帝所赐的御酒,第一杯是敬天地的,第二杯是敬阵亡将士的,第三杯才是许清他们喝的。
    三万大军同声叩拜过圣恩后,这才是许清他们与来迎接的官员寒暄的时候!双方各自恭维一翻,行过场面上的礼节,然后许清、种世衡被请上赵祯派来的仪驾,在万众夹道欢呼声中进城。
    进城也很有讲究,并不是你随意想走哪个城门都行;比如凯旋归来是一定要走西面的万胜门;而且大宋朝一般是不让班师大军进京城的,通常只有奉谕克敌夸功,军队方可列队从西面的万胜门进,穿过大街后从东面的新宋门或新曹门出。
    赵祯这次有旨,可让许清这三万大军按例从万胜门进,接受满城百姓的欢呼观礼,从新宋门出,然后由各军将领带回原来驻地。
    城里更是如潮如海,男女老幼挤在街边,望着这支排着整齐队列,踏着雄壮的步伐进入京城的得胜之师,鼓乐声,喝彩声,爆竹声响遍整个东京城。
    许清想自己的妻女了,相信她们也一定来了,但人山人海,哪里能找得着她们的身影。
    上了御街后,许清与种世衡这些高级将领转道向北,赵祯亲迎到皇城的宣德门,见面那一刻,许清能感觉到赵祯脸上多了一份神彩与威严,目光中充满了欣慰和喜悦。
    “臣许清,率出征将领拜见陛下!”
    “都免礼,各位浴血疆场,平定西疆,宣威于塞上,为大宋拓土万里!有大功于社稷,今日朕没有御驾出城迎接,愧对三军将士!来人!赐酒!“
    许清感觉他是语出真诚,不似作伪,便答道:“臣等只是按照陛下的旨意行事,若说功劳,当是陛下的功劳,陛下夙兴夜寐,殚精竭虑,为平定西疆多年来矢志不渝,方有今次伐夏盛举,陛下功盖千秋…”
    “好了,子澄!”亲自上来扶许清和种世衡的赵祯,突然轻声打断许清的歌功颂德,这个,别人夸也就算了,但自家事自家知,听许清这个第一功臣这么夸,赵祯觉得有些赫然。
    赵祯又上前细细问过种世衡的病情,这才让宦官宣读对许清几个主帅的封赏。
    这个有些意外,正常情况下,这种封赏不是在这样的情形下进行的,而且封赏的规格也是须由大臣们共同拟定的,但从周围大臣愕然的神色中,许清能判断出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这事。
    最后许清的封赏下来后,朝中大臣更是一片哗然,许清觐宁国公,大子少师;赐金万两,绢万匹!
    没有了,就这么多,相对于种世衡与庞籍同样觐国公,后面还有一大串的封赏而言,许清作为主帅,除了钱财多得些外,竟有不如种世衡两人之处。
    黄金万两听起来不少,其实细论来也不算多,大宋现在一两金大概等于十两银,一两银相当于一贯钱,也就是说赐给许清的钱是十万贯!许家捐给大宋慈善会的钱都不止这个数了!
    若不是后面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太子少师衔,许清功高震主遭忌的猜测几乎已不用怀疑。
    太子少师是个很耐人寻味的头衔,各朝品级不同,隋为正三品,唐为从二品,宋承唐制亦从二品,一般由朝中重臣兼领,说白了就是名义上的太子老师,为什么义上的呢,因为少师未必真会去给太子上课,但哪怕太子有朝一日真成了皇帝,你也必须得承认这个师生关系!因为,这是你老爹给你指定的老师。
    与太子少师同等的还有太子少傅、少保两个官衔,合称东宫三少。
    许清别的头衔不加,比如观文殿、资政殿、端文殿大学士之类的,赵祯偏偏给他加了个太子少师,等于宣布许清是未来的宰相一样,问题是,大宋现在没有太子,这个太子少师未免有些虚无飘渺,谁也不敢肯定赵祯是不是拿个太子少师的头衔来忽悠许清。
    真个是君心难测,总之许清这份封赏很是令人浮想联翩,许清的得失已经不是他个人的事,这将会关系到革新派与守旧派谁得势的问题!因此,无数的疑问在中下层官员脑子里转着。
    但贾昌朝这些高级货可不会这么想,大宋的官员从不怕皇帝,赵祯的封赏一念完,这些货竟不管这是什么地方,立即跳出来反对,说许清率军平定西夏,于社稷有大功,这样的封赏会让天下人说皇帝刻薄寡恩,会寒了二十万出征将士的心,会寒了一心为国立功的人的心云云。
    若不知道就里,光听贾昌朝这话,一定以为他是许清的铁杆搭档,在为许清鸣不平。
    王举正他们也跳出来,直接给许清请封王爵!
    许清早有心里准备,他也能猜到赵祯选择在宣德门给他们封赏,大概就是想这些大臣顾忌场合,不要过多纠缠。
    可现在人家贾昌朝等人不理这些,该反对的管你在什么地方,照样反对!
    封王?异姓封王在大宋朝不奇怪,有些外戚凭着裙带关系也能封个郡王什么的,但有一条,异姓真封了王,那他的政治生命也基本宣告终结了!
    您是尊贵的大王,朝中这琐事怎么还能麻烦您来操劳呢?您还是回去歇着吧!
第四百一十四章 大宋的回答
    “君无戏言,众卿是想逼朕在天下百姓面前出尔反尔吗?”
    宣德楼前,赵祯用一种从未有过的语气,一种从未有过的威仪,说出了这句令贾昌朝等人哑口无言的话来,此刻,赵祯的身影变得很高大,那身红色的龙袍象宣德楼上升起的一轮红日,熠熠的光芒让下面的大臣不敢逼视。
    贾昌朝等人悚然而惊,晏殊等人则适时上前,称颂赵祯封赏合理,种世衡等人多年戊边,如今更是拖着病体为国征战,且战功赫赫,在封赏上与许清持平并无不妥,皇帝如此封赏思虑周全!
    宣德楼前的一幕,已经不是许清封赏多寡的问题,是一群大臣看到了一个与往日不同的皇帝。
    接着是带着李元昊去太庙,举行了盛大的献俘仪式,李元昊一家子以及西夏的一干大臣,包括张元等人,都被拉到太庙前,这回张元真个是‘下帝畿’了,李元昊等人光着上身,呃,大宋是礼仪之邦,野利氏、没藏氏这些李元昊的嫔妃没有光着上身,这个嘛!没藏氏虽然身材很好,估计赵老二也非常想看,但他孙子却没这么做!谁让他孙子是仁宗呢?
    此事过后,许清可以先回家了,稍稍浴沐更衣,然后还要到皇宫参加盛大的庆功宴,这个庆功宴正式说法应该叫‘饮至’,和晏殊在城外主持的‘郊劳’一样,都是传承于周礼。
    许清回到家里时,那翻喜庆且不说,倒时见到晏楠时很是意外,她挺着八个月的大肚子,依然娇俏不改,见面时嘻嘻而笑,轻呼一声:“良人!”
    许清听后愣了许久,才哈哈大笑道:“喃喃!以前你可没这么叫过,怎么听你这意思,似乎是说为夫以前不良啊!”
    “嗯嗯,夫君说对了,以前你确实不良!”
    “哈哈哈!打了胜仗连自家娘子态度都大改了,常言道,往者已矣,来日可追!以前再不良那也是过去了,为夫今后争取多打些胜仗,争取做个最良最良的良人……”
    许清大笑着,正要抱起晏楠往后院去,晏楠伸手一指道:“哪!良人要抱就抱咱们家那个小捣蛋,人家打出生到现在还没见过爹呢!再不抱,小心她以后不认你这爹!”
    许清哎呀一声,猛拍自己的大腿,这不是离家时还没这个人儿吗?这一时那啥!别解释了,再解释怕红菱要偷偷哭了!
    许清上前一把抢过许家长女!瞧得口水差点没流下来,还不满四个月,眉眼儿已经可以看出几分象红菱了,嗯,眼睛象自己,黑亮黑亮的!嘴巴……这嘴巴怎么了,怎么扁了?
    许大官人瞪着一双铜玲眼看着人家小姑娘,人家嘴巴能不扁吗?只见小家伙眼睛一个劲的往红菱那边转,嘴巴越来越扁,眼看就要哭出来!
    “嗯?”
    许大官人嗯了一声,他不会哄孩子,但据说他的名字如今在党项人中能止小儿夜啼,这个是不是谣传,在家试试还说!
    许胜男似乎真被吓住了,没有放声大哭出来,眼睛回瞪着他,红菱在一旁看着不敢说什么,清平便有些打抱不平地说道:“夫君怎么能这样,吓着胜男怎么办?”
    “别忘了她叫什么名字,这名字可不是光嘴巴上叫叫的,将来还得真胜过男孩子才行,来,女儿啊!笑一个给爹爹看!”
    许清吓完人,开始小意地逗弄起小家伙来,结果没逗笑,哇一声便大哭出来,那泪珠儿一颗颗的往下掉,这下可把一帮大人给忙坏了!
    “小颜呢?小颜呢?小颜你还快去哄哄胜男……”
    小颜如救苦救难的天使,适时出现在许清身边,咯咯地笑道:“少爷,本来你吓她她不怕的,可你变脸儿太快,胜男怕是没法接受……”
    “这什么话?没法接受,我这个爹还用得着她接受,她不接受我也是她爹!哈哈哈……”
    许清才没象这帮女人一样,大惊小惊的,小孩子哭两声还能对身体有好处呢,据说能增加肺活量。而且这么小的人儿,还知道记仇不成,过两天见多了,还不得缠着爹爹抱!
    许胜男一过小颜的手,立即不哭了,只是一双眼睛滴溜溜转个不停,不离许清身上。
    “乖女儿啊!快快长大,爹爹到时带你去贺兰山打猎去,那边可好玩了……”
    许清絮叨一下,也没能多留,他还要去宫里参加庆功宴,淋浴更衣之后,很快又带着护卫往皇城去。
    宴设计在大庆殿,宴席不但大宋文武大臣、功臣勋贵参加,还有许多小国的使者,大宋把西夏灭了之后,大理、西州回鹘、黑汗国、吐蕃各部族,纷纷派遣使臣前来朝贡。
    连辽国使者也来了,但是对大宋的态度从原来的傲慢变成了‘寒冷’,大有要和大宋断交之意,当初伐夏之战打到一半,辽国就曾派使者前来叫停,可惜大宋没人理会他。
    现在大宋将西夏灭了,兵锋之盛已盖过辽国,加上得了河套、甘凉、青唐等牧马场,从此大宋的战马产量将不少于辽国,一直以来,大宋凭着强悍的步兵就能抗衡辽国,如今再多出大量骑兵,而且没有了西夏这个搅屎棍牵制,辽国人不禁有些脊背生寒的感觉。
    所以辽国使者到来,也摆出一副冷面孔,可惜现在大宋更不鸟他了!若不是西北大量新领土需要时间消化,加上战争利益的转化也需要一两年时间,大宋二十万大军掉头杀入辽国,说不定就能把辽国打成残废,燕云十六州夺回来当不在话下。
    大庆殿里,教坊司的舞伎演乐献舞,大宋君臣齐聚一堂,气氛极为热烈,唃厮罗也被请了来,他的待遇说来不错,封了个安乐郡公的头衔,大宋没有把他当战俘对待,但他一家子这辈子估计别想出东京城啦,至于李元昊,那还得等等,他的待遇可没这么好,还不到他上殿的时候。
    赵祯在殿中再次对许清一干出征将领高声嘉奖,当然,是口头上的,总不能刚刚给个黄金万两,又来个黄金万两,那别人会有意见的!
    “各位在坐的大臣,以及远道而来的各国使者,此次我大宋举兵二十万,一举平定西夏这个祸患,既是为了解决我大宋西北的边患,同时也为周边各国营造了一个安定平和的环境。
    几十年来,党项人兵戈不息,四处侵略杀戮,周边各国深受其患,河西之地被其侵占后,以至东西使团商旅断绝往来,各国蒙受巨大损失,为此我大宋不惜倾尽国用,起兵伐夏,最终以数万将士的鲜血换来了这次大捷!
    我大宋上邦一向睦邻尚礼,对各国皆是以礼相待,从今往后,商路复又通畅,我大宋欢迎各邦国加强往来,互通有无,共享安宁!”
    赵祯喝了不少酒,说起话来很是洪亮,大庆殿里嗡嗡的回响,他说完后,又邀殿中内外臣下共饮了一杯。
    这时西州回鹘的使者站起来,向赵祯施了一礼说道:“尊敬的大宋皇帝陛下,您说的很对,由于西夏这个侵掠成性的国家在,使得周边各国深受其害,大宋出兵讨伐西夏,我西域各国皆是赞同;
    只是,这次大宋为何连沙州以南的回鹘部落,也一并讨伐了呢?无论是我西州回鹘,还是原来的甘州回鹘,一向都与大宋交好,年年进贡,这些年只是由于西夏霸占了甘凉一带,路途不通,双方才断了来往,大宋此次出兵讨伐沙州以南的回鹘,非上邦信义之举,还请陛下给各国一个解释。”
    西州回鹘使者的话,让殿中立即静了下来,赵祯沉吟了一下,没有立即回答,殿中包括许多大宋的朝臣,估计心里都认为这话没错,他们未必支持狄青对黄头回鹘擅自用兵,在一些文官看来,这就是边将为了战功,擅自对外挑起战争的佐证,此风不可长!
    许清立即起身道:“陛下,西州回鹘使者的问题,可否容臣来回答,臣是这次伐夏三军主帅,为何对黄头回鹘用兵臣最为清楚。”
    “好!就请宁国公来回答回鹘使者的问题吧!”
    得了赵祯的准许,许清立即转身对着回鹘使者道:“我大宋伐夏,付出了无数将士的生命,耗尽了国用,方取得伐夏成功,平定了西夏这个为祸各四邻的国家,那么西夏原来的国土、臣民自然是归我大宋所有。”
    这个当然,这个道理各国使臣心里也认同,既然你们说大宋伐夏是正义的,那伐夏付出了这么多,得些回报是正常的,所以许清说完殿中也没人出声。
    “若是伐夏之初,夜落纥。达克使举兵与我大宋共同讨伐西夏,那没得说,可事实是,我大宋已经平定了兴庆府,生擒了李元昊,实际上西夏的国土臣民已经归属于我大宋了;
    这个时候,黄头回鹘首领夜落纥。达克才出兵抢掠,对大宋的沙州百姓多有杀伤,这分明是趁火打劫,将我大宋视为无物,对夜落纥。达克的这种小人行为,藐视我大宋上绑威仪的部族,我军对其讨伐乃正义之举,并无不妥!
    我大宋崇尚和平,但从不惧怕战争!友绑以礼待我大宋,我大宋便以礼回之,尚有犯我大宋者,那我大宋誓必将其铲平,而且还要连根拔起!这就是我许清的回答,敢问回鹘使者可还满意?”
    许清的话说得掷地有声,他是带着三军平夏的主帅,那种油然而生的威势让西州回鹘使者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不光是西州回鹘的使者有这种压迫感,便是在坐的各国使者也无不如此,大宋看似还和以往一样的谦和,但从许清身上,他们却看到了一种劲烈的硬气在内,连西夏都被大宋一举而灭了,他们这些还不如西夏的国家,此时该如何进退,还用说吗?
    各国使者纷纷起身,称颂大宋讨伐西夏及黄头回鹘的正义之举,并一再的表示愿与大宋修好,年年进贡,岁负来朝!对赵祯歌功颂德的话说得滔滔不绝,丝毫不比朝中那些饱读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