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山渐青 >

第262章

山渐青-第262章

小说: 山渐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读来我听听”
    感谢书友090904050403、燕云节度使、傲剑狂侠、午睡中几位的大力支持鞠躬
    第四百三十九章返璞归真
    第四百三十九章返璞归真
第四百四十章 虚火过盛
    第四百四十章虚火过盛
    出了司农寺,许清带着荆六郎几人向城外的禁军大校场飞驰而去,今天是禁军年前最后一次大比武,赵祯、范仲淹、韩琦等人都会到场观看,许清自然少不了。
    虽然他越来越少插手军中事务,但赵祯依然将他邀上了,前些天赵祯在天章阁曾开诚布公的与他谈了一次,让他不必起心结,不必怕忌讳,就许清观察,至少现在赵祯说的是真诚的,即使有平夏之功,许清也还没有达到让他猜忌的地步。
    大宋的军队构架其实改变不大,不过是将统兵权从三衙转移到了兵部手中,调兵权依然在枢密院手上,而且军队驻防与以前差不多,细分到营级单位,厢级将领依旧虚置,这种构架下,基本杜绝了将领谋反的可能,当然,象郭邈山他们带着几十个人就揭竿而起那另当别论。
    许清功劳再大,回京后一缴帅印,便彻底与军队分割开来,无权再调动一兵一卒,这种情况下,你在军中声望再高也是假事,所以现在赵祯担心的不是许清功高震主,而是担心他自求退身,特别是曹皇后有一回与清平闲谈时,清平无意中提到许清有意去江南购置房产,过那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清平说得轻巧,不想曹皇后听者有心,将此事说与赵祯听,以赵祯对许清了解,他性情懒散、不喜纷争,有这种心态一点不奇怪,这下赵祯反而着急了,这也是他把许清招天章阁坦诚直言,让他不必顾忌的原因。
    许清也算想明白了,以赵祯的仁厚的性格,加上有清平这层关系,就算功劳再大,求个全身而退是不成问题的。到时把所有的实职一撂,顶着个爵位,不用大冷天半夜爬起来上朝,岂不逍遥自在。
    想通了这些关节,许清也没再刻意避开军方之事,赵祯邀他来一同检阅,于是便来了。
    许清进入大校场时,里面已经到了实兵对战这一项,几万大军在场上奋力地搏斗着,在这寒冷的冬天里,竟让人感觉热浪逼人,黑寡妇一进营门就人立而起,来了个仰首长嘶仿佛闻到了血腥味的鲨鱼。
    赵祯在点将台上看到这一幕,不禁与范仲淹等人打趣道子澄姗姗来迟,进门若是悄悄的上台来,朕还未必注意到,这倒好,看朕收拾他”
    许清真不是有意扮酷,实在是黑寡妇这种为战场而生的战马,一见到校场中杀伐的场景便兴奋,许清还不因此被赵祯盯上了,一脸春风的走上点将台来,还想先躲后面与石崇礼他们聊两句,就见赵祯回过头来喝道宁国公,是不是没瞧见朕啊?”
    许清赶紧上前施礼,一脸惶恐地说道陛下,您的身影就象巍峨的高山一样雄壮高大,身上的光芒如太阳般耀眼,臣岂会看不见,只是台下数万将士,无不渴望陛下和煦的目光在他们身上多停留片刻,微臣实在不敢打扰陛下阅军,这才打算过后再上前给陛下请罪。zzzcn飞速更新”
    范仲淹等人听了不禁含笑摇头,赵祯脸皮没他的厚,眼看再说下去,许清怕是又要瞎扯个没完,许清不怕掉价儿,他还怕掉价儿呢,只好狠狠瞪他一眼作罢。
    小样想找咱麻烦,先练练再说吧。
    许清刚想退开,赵祯到正色地问道子澄,你看看台下这些士卒比去年如何?”
    “陛下,臣其实不用看,凭感觉就能感觉出来,台下士卒比原来多了一股浓烈的煞气,陛下若是不信,您让一营没上过战场的士卒出来,不用比,站那儿就能感觉出来。”
    赵祯还没回答,范仲淹微微颔首对赵祯说道陛下,上过战阵的老卒确实有的不同,老臣建议作一些调整,将原来的建制打散重组,让上过战阵的老兵与未经战事的新兵混合起来,以一对一帮带,传授他们实战中得来的经验,这样一样,未上过战阵的新兵也能很快成长起来。”
    许清一听,这个主意还不,伐夏之战中二十万出战禁军,伤亡了五六万,剩余十多万可以说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了,但是,如果对辽开战,这点兵力是不够的,将老兵拆散重组虽然会让他们的战力有所下降,但确实能帮带起一些新兵。
    “范参政此议甚好,不过,微臣认为,也不可将上过战阵的老兵全部打散,臣建议保留一半原有建制,若有战事,便可作为克坚定难的锋锐之兵使用。”
    范仲淹一听,立即从善如流地说道宁国公考虑得比老臣周到,老臣附议”
    对此韩琦与石崇礼等人也点头认可,赵祯自无不允,此事交由枢密院与兵部共同处理。
    越祯这时突然轻叹一声道主要还是粮食啊”
    在场的都是朝廷要员,或军方重臣,谁都如此调整根本就是考虑到对辽开战的兵力问题,一但开战,步兵不是问题,军械也不是问题,银子不是问题,关键是骑兵与粮草需要解决。
    开春时对夏作战,粮草消耗是非常大的,银子可以通过战利品转卖,使朝廷大赚特赚,但粮食却不行,党项人原来就缺粮,战后大量迁民,这也是最耗费粮食的,还好今年风调雨顺,粮食产量有很大的提高,即使如此,京仓存粮也不算丰盈。
    而对辽作战,绝对不要奢想速战速决,必须做万全准备才行,也难怪赵祯有此顾虑了。
    许清想了想说道陛下,其实民间并不缺粮,士绅富户私仓中存粮极丰,只要能从这些私仓之中采购,迅速解决粮草问题就不难了。”
    赵祯有些不以为然,士绅富户私仓中存粮丰足,就连他这个深宫之中的皇帝也清楚,问题是囤积粮食是士绅富户的贯例,有些人家囤积的粮食二三十年也吃不完,这不但是居安思危囤粮备荒的思想在作怪,另外富户往往是通过囤积粮食,粮价高时赚取暴利,同是向贫困百姓放贷,最终达到兼并土地等目的。
    朝廷不是强盗,他们不卖,你总不能强行勒令他们出卖吧?
    许清笑笑,其实想让富户卖出囤粮,也不是完全没办法,通过一些隐蔽的手段操作一下,还是有可能达到目的的。比如让人在暗中散布消息,说在海外新大陆,盛产粮食,每年三熟,传得它有鼻子有眼,传得它邪门万分,一斤茶叶便能换千斤粮,连京华时报也根着发些亦真亦假的消息,然后让李清阳他们大船大船的将粮食运,常平仓再跟着起哄一下,把市场粮价压低,这年头消息闭塞,一时无法分清消息真假,很容易就能造成那些囤粮富户的恐慌,让他们跟着抛售。
    看完禁军比武后,许清悄悄将这个想法告诉赵祯,赵祯怔怔地看了他许久,然后呵呵笑了起来,眼里满是古怪的神情。
    “子澄啊你跟朕说来着,朕没听清楚。”
    “陛下,不会吧,臣明明说得很清楚……”
    “反正朕没听清楚,朕也不会听得清楚,你不用再跟朕说了”
    听了这话,轮到许清发怔了半天,娘的喂感情是这么回事,既想做那啥子,又想立牌坊,好啊老好人赵祯也学坏了
    可不能太吃亏喽许清轻咳两声说道陛下,这个嘛,微臣家中这人丁越来越多,如今清平也有身孕了,家里的用度实在有些紧张臣出门时还想给清平买点人参补补身子来着,可这囊中羞涩……唉,陛下,臣就不和您多说了,看着天色还早,臣还是赶紧往洪家桥去,看能不能卖两幅画补贴一下家用……”
    “好你个许子澄,竟敢讹诈到朕头上来了,反了你”
    “陛下,臣冤枉啊臣只是说囊中羞涩而已,难不成这也要治罪?”
    “罚一个月俸禄”
    “微臣冤枉啊……”
    “两个月”
    “微臣……不冤枉,微臣告退”
    看着许清落荒而逃,赵祯不禁仰天大笑起来
    许清回到家时有此无精打采的,小颜刚好从厨房里出来,嘴巴还在嚼动,不用说,这丫头又到厨房那边偷吃了
    “张嘴”
    “哎呀少爷,你不要冤枉人家,人家没有偷吃啦”
    “张嘴”
    “哼”
    小颜没办法,嘴巴扭了扭,只得张开来,许清一看,她嘴里含着的是一根甘草,看来是真的冤枉她了
    “没事你含这个干嘛”
    “蓝婶说,这季节干燥,含这个能防止虚火上升。”
    “哦还有这等事,,小颜啊,少爷我现在虚火都快烧眉毛了,快给我也来根甘草,不,两根”
    “嘻嘻,少爷,你等着”
    不一会儿,家中侍女便看到许大官人和小颜一左一右,手牵着手,肩并着肩走进后院,两人嘴里不时嚼一下,那动作如出一辙,整齐划一,如同排练过一样。
    “小颜啊找找看,原来的石墨还在吗?赶紧,少爷重出江湖”
    “少爷,为呢?”
    “他,少爷要辞官不做了”
    “好啊”
    谢谢风过江湖不留痕的打赏
    月底快到,同时向大家求回月票吧有票的砸下来,昊远翘首以盼
    第四百四十章虚火过盛
    第四百四十章虚火过盛
第四百四十一章 粮草问题
    第四百四十一章粮草问题
    为大宋私生子》求些推荐票,各位亲,希望能去投些推荐票支持下昊远拜过
    大清早的,许家前院里又是刀枪铮鸣,许清毕竟不象赵野他们天天在军营里摸爬滚打,拼完顾义又拼赵野,再和他硬拼力道便有些吃亏,赵野现在的路子越来越刚猛,许清被他逼得连退数丈才重新站住脚根。{zzzcn/首发文字}
    “行了,今天就到这吧”
    许清眼看拼下去来吃大亏了,立即挂出免战牌,赵野得意地哈哈大笑起来,许清在小厮端来的铜盆里洗手擦汗后,到旁边的亭子里坐下来喝茶。
    顾义不,加上宫中有阎文应照顾,他如今大小也是个官了,手下管着五十班值侍卫,班值本来俸禄就很高,加上现在做了队正,即便许清不接济,也足够他一家子过上小康的日子了。
    前阵子顾义成亲,许清在自家不远处给他置办了一个三进院落,两家如今离得近,他不当值时,早上大都会跑与许清喂招。
    几人围在亭中,赵野与马良春他们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让许清不禁觉得好笑,开口说道情感是久不来我府上,变生疏了,瞧你们一个二个这鬼样子,有话就直说吧”
    王守毅听了抢先说道我听说朝廷要将狄将军调到真定来,我的国公爷啊能不能给我们泄泄底,朝廷是不是有意对北边动手了?”
    “你们啊若不是这样,怕是不会登我家大门了吧偏不告诉你,猴急去吧”
    “别别别,子澄啊,咱们谁跟谁啊?你说,我们一定守口如瓶,绝不泄露半句。”赵野也急,一听许清这么说,立即以旧交情相求。
    许清哈哈笑道还没那么快,现在朝廷粮草还需要筹集,骑兵也需要再训练一段日子。”
    “骗人的吧,粮草我不,骑兵我还不清楚?我大宋原有五万骑兵,加上收编青唐唃厮罗的五万,新招的几万也都是党项、回鹘人、河西汉人,这些人上马就能作战,如今强训近一年了,骑兵还成问题?
    “急你们?你这一军人马平夏之战中,战功赫赫,难不成真个对辽国动手时,还能把你们藏起来不成?”
    “话不是这么,早一点,心里也早有个底嘛”
    几个都是一同出生入死的老伙记,许清倒不怕他们泄露天机,只是目前确实没有达成伐辽的确切日期,关键是粮草问题不解决,一切都是空谈。
    辽国南部都是农耕区,战事顺利的话,或许能通过以战养战来解决一部分粮草负担,但这只是或许,这么浩大的战争不可能将胜负寄托在或许上。
    “实话告诉你们,我也不,朝廷高层虽然达成了尽快伐辽的共识,但具体日期没有定下来,或许是明年,或许是后年,很难说”
    赵野几人听了不禁唉声叹气起来,许清明白,真正上过战场,经过生死大战的刺激后,再闲下来是很难受的,总感觉日子过得空虚无聊,耳边时常会回响着那些战场上的杀伐之声,不光是他们,就连许清伐夏归来后,也有一些不适,很难说清那种感觉,或许战场上的生死搏杀,挥汗洒血的惊险刺激,也象毒品一样,会让人上瘾吧尝过后,一但没有了就会让会浑身难受。
    “别叹了,不管明年或后年,至少你们肯定还有机会,我就不好说喽或许这辈子再没有战场撕杀的机会了。”
    马良春眉头一蹙,说道不至来国公你曾领军伐夏,一战而平,若是伐辽,这朝中再没有人比你更适合出任主帅了,再则陛下是个宽仁的人,对您也一直很信赖,这样有关大宋国运的大战,不交给国公爷您来领军,若交给一个没上过战场的文官或勋贵,到时胡乱指挥,万一战败那可得了?陛下不会不考虑这些吧?”
    就实际情况而论,确实没有人比许清更适合了,还是那句话,文官里头他是最利害的武将,武将里头他是最正宗的文官,加上有平夏的经验在,若出兵伐辽,放眼天下确实找不出一人比他更适合出任主帅的了。
    但朝中之事,往往不是你适合就用你的。
    “此事无须多议,若陛下将来有意用我,我依然不惜一死带着你们上阵,若不用我,也没大不了的,朝中经此伐夏一战,涌现出许多英勇善战之将,也不一定就是我,若光着眼于战场的话,我大哥就比我适合,只不过若是他为帅的话,朝中掣肘必多,他的精力很难全部用在战场上,对我军反而很不利。不管如何,你们莫要放松训练就好”
    最终赵野等人也没得到确切的答案,只得怏怏地告辞而去了。
    许清去了一趟司寺,找来张正几人作了一翻密谈,中午时回到家,梁玉也刚好了,两人对望一眼,含着笑进了书房。
    许清不顾她同不同意,一把将她抱到的膝上坐下,将头靠在她的她发髻间
    “夫君,莫胡闹,还是先说正事吧”
    “没好说的,玉儿做事,夫君放一万个心”
    “你呀,还是先听听吧,这么大的事,万一出了差,我一个妇道人家,如何承担得起,又对得对夫君的嘱托。”
    “你呀咱们是妻,你只管去做,无论出问题,夫君我都会帮你担着,哪怕天塌下来,夫君我舍命也要给你们撑起一片来。”
    许清前面那声‘你呀’是学着她的口气说的,逗得梁玉不禁轻笑起来,主动在他额头上亲了一口便把话引到正题上信我已经发出去了,李东家他们会立即配合行事,各地的商行也会派人暗中散布消息,奴家想了一下,除了常平仓配合外,最好让朝廷也做些配合。”
    “玉儿请仔细道来”
    梁玉被他吻住耳垂,气息有些急起来,轻扭了他一下才接着说道奴家的意思是,找人假扮贡使,由南方信得过的官员接待,然后大张旗鼓的送进京,咱们再在暗中就此配合散布消息,这样的人会更多些”
    许清一听,不禁眼前一亮,不,这主意真不,让李清阳他们在占城等地找几个当地人,假扮成澳洲国的贡使,这年头谁真假,这下好了,不光大量运回粮食,连贡使都来了,你们信不信?
    大喜之下,许清一把噙住梁玉的朱唇,猛烈的吻得她上气不接下气,这才心满意足地说道玉儿不愧是女中诸葛,这样的奇招妙着都能想得起来,夫君是甘拜石榴裙下了,这事不难操作,明儿夫君就让人去办。”
    “夫君不要先跟官家通通气,求得他的首肯吗?”不跳字。
    “他?不说我还不生气,他是又想做……。算了,算了,反正他是不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