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山渐青 >

第265章

山渐青-第265章

小说: 山渐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狄青的西路军比许清的东路军还早一日出击,十万铁骑加五万步兵如潮水般涌出雁门关,轰隆的向北压去,目标——大同府
    辽国西京道除了大同府外,大的城池不多,但地形比河北更为复杂,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极容易设伏,目前辽国在西京道也集结了将来二十万兵力,由耶律重元坐镇。
    狄青亲率十万骑兵于前,李绥宁率五万步兵于后,鉴于辽国西京道大城不多,所以西路军没有调遣太多的步兵,这五万步兵可以说就是为大同府准备的。
    大同府的攻城战基本就看这五万人了,而一但攻下大同府,狄青的十万骑兵就将如水银泄地,向北一路杀入草原,将辽国西京道尽数犁一翻。
    其实府州方面,折继闵还将率两万人马沿黄河北进,攻击辽国西北的宁边州等城寨,但他们主要的任务只是牵制,并不会过多深入,所以他们这两万大军目前没有算入伐辽大军中,而一但西路军受阻在大同城下的话,他们才会东进,增援狄青的西路军,以弥补西路军步兵不足的局面。
    狄青进军之初出乎意料的顺利,所过之处,一些小城寨不是不堪一击,就是望风而降,到怀仁城时,城中守军一见狄青要攻城,立即大开城门,西路军不发一箭,就拿下这个前往大同府路上的最大城池,得降兵近万,一西路军士气如虹,嗷嗷叫着继续向北进发。
    但狄青明白,这并不算,当初太宗北伐时,起初同样顺利异常,连易州、范阳这样的大城都开城投降宋军了,但最终还是兵败幽州城下。
    同理,无论是西京还是南京,这些地方大都是汉人,在见到宋军势大时投降不奇怪,但这些其实无关战争大局,只有攻下大同府,西路军才真正谈得上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十五万大军刚过怀仁城,在通邑岭就迎头碰上辽国大将萧达轩率领的六万骑兵,他们本来是受耶律重元所命,前来增援怀仁城的,谁曾想到怀仁城守军竟然一箭不发就投降了。
    这下子萧达轩有些犹豫了,对面的宋军若是象以前一样,全是步军的话,他六万骑兵拖也能将宋军拖得寸难进,但现在令辽军难受的是,宋军骑兵竟比他们还多了将近一倍,萧达轩有意先撤回,但又心有不甘;
    毕竟辽国骑兵是骄傲的,他们长年在马背上生活,而宋军去年还大多是步兵,就算伐夏后得到大批战马,一年练出来的骑兵,难道就胜得过辽国打小长大马背上的骑兵?
    而且如此一箭不发再度撤退,对辽军士气无疑会有很大的打击,想及这些,萧达轩最后决定,无论如何先与宋军一战再说,至少也要探清宋军这十万骑兵的战力,若是顺利的话,说不定能一举将这些才会骑的宋军击溃。
    而这边的狄青在接到斥侯的并报,说前方出现六万辽国骑兵时,就没打算放过这块肥肉,第一次就带着骑兵迎了上来,十万骑兵没有一次投放进去,而是被狄青分成了三个波次,他就在第一个波次的攻击前锋。
    角号和应,鼓声如雷鸣,旌旗猎猎,战马嘶鸣双方隔着七八里地,如两片贴地翻涌的云层,以无比凌厉的气势快速地接近着。
    直到此时,辽军还有些看不起宋军的骑兵,但他们很快就了
    宋军的骑兵可不是他们想象中的皱儿,这些人基本与他们一样,无不是在马背上长大的,而且辽国几十年没有大的战事,而宋军这些兵源不是来自党项人就是青唐吐蕃、羌人、回鹘人、河西汉人;
    这几十年西北一直战乱不休,相互之间打来打去,可以说这些人比辽军更勇猛,作战经验也更丰富,现在经过大宋一年的整合,换上了更精良的盔甲,更锋利的兵器,得到了更丰厚的粮赏,这绝对算得上是一支百炼成钢的强兵。
    在地动山摇的马蹄声中,双方接近那一刻,突然天地间响起一片闷闷的蜂鸣声,连震耳欲聋的马蹄声都掩盖不了,几乎同一时刻,宋辽两军阵中腾起黑压压的箭矢,如死神放飞的黑鹰,冲破马蹄带起的滚滚烟尘,向对方奔腾的战阵罩去
    噼噼啪啪的撞甲声之后,是无数战马倒地时发出轰隆的撞击声、惨叫声、嘶鸣声,没有思虑,双方都只有放一箭的,一箭过后人人飞快的将弓箭挂回,摘下得胜钩上的长枪马槊,一战马上枪林如聚,锋芒毕露。
    狄青飞驰于阵前,上有狄字大旗迎风飞舞,旗下是他那头披散的长发,被风吹得翻卷不息,加上那副狰狞的鬼面具,组成了杀气腾腾的死神化身。
    以狄青为首,宋军战阵越收越紧,如一块坚硬的铁石一般,随着轰隆的撞击声暴起,双方毅无返顾的对冲而入,狄青的黑铁枪如劈波斩浪的龙头,劈开一片片的血雨,所过之处人仰马翻,残肢满地
    在双方惨烈的对冲搏杀中,无数的惨嚎听得人心惊胆裂,从天空望下去,几乎看不到人马,只见两片巨大的黄土烟尘翻腾着撞在一起,一切的杀戮、生死都隐没有浓浓的烟尘中。
    辽军的骄傲没有了,这第一波冲击他们以六万之数,与宋军三万骑兵对冲,死伤竟然比宋军还惨重,冲过第一波战阵时,辽军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前面又是烟尘滚滚席卷而来。
    宋军的第二波冲击丝毫没给辽军一点喘息整队的机会,夹杂着毁天灭地的气势再次冲进辽军阵中,鲜血、残肢、肉泥还有无穷无尽的惨叫,组成了战场上的一阙悲歌。
    萧达轩在冲入宋军第二波战阵时,已经胆寒了,狄青以最精锐悍勇之士作为第一波攻击,将辽军阵形冲开撕裂后,第二波接踵而来,不用怀疑,即使扛过了第二波冲击,一定还有第三波冲击。
    宋军每一波都是以严密的阵形冲入,而辽军经过狄青的第一波后,阵形已经开始散乱,如此一来,可说是吃了天大的亏。
    等宋军三波骑兵阵全部冲过的话,萧达轩不这六万人马还能留下多少,辽军自认是骑兵作战的行家,可今天在狄青这种梯次的攻击波面前,萧达轩才,原来骑兵也可以这么玩
    狄青是真真实实地给萧达轩上了一课,只是狄青收的学费实在是太昂贵了
    萧达轩再不敢迟疑,在差不多冲过宋军第二波攻击战阵时,命令偏将率一部人马迎击宋军的第三波攻击,而带着大部人马向左掠出,不管是撤走还是再战,至少能赢得一些整队的。
    萧达轩成功了,狄青的这种梯次攻击方式有利有弊,因受地形制,加上要给后面冲的两个梯次阵形留出足够的空间,他的第一波冲击阵形在冲过辽军后,还必须远远的直冲而出,不然后面的梯队会收势不住撞入前阵,那就成自残了。
    萧达轩仗着熟悉地形,掠出左翼后迅速整队,他已经没有勇气回头与狄青再战了,一刻不停的翻过左边的岭脊,副将屠贵喜在冲过宋军第三波攻击阵形后,带着几千残兵也向萧达轩拼命追来,一前一后飞逃而去。
    狄青眼看追之不及,只得作罢,令人快速打扫战场,清点下来,这一战辽军遗尸上万,而宋军伤亡三千,以一比三伤亡取得了一场大胜,这场大战,从遭遇到战斗结束,全部用时不到一个时辰,对于辽军来说,确实是惨烈无比,烟尘散去后,只遗下满地的鲜血残肢,在几十万只马蹄践踏过后,半数以上的尸体根本没了人形
    狄青再派探马之后,干脆让大军下马暂作休息,等待后面的步兵跟上,方才为了迎击这股辽军,他们将步兵和辎重抛在了二十里的后方
    这里离在同府已经不算远了,大概也就一百里距离,和许清的东路军一样,狄青的西路军虽然是以骑兵为主,但在没有攻下大同府之前,同样是以稳为主,扫荡完大同府南面的所有城寨,然后骑兵压阵,步兵猛烈攻城,攻下大同后,才是他们骑兵海阔天空纵横驰骋的时候。
    还有一件事需要马上做,和上次伐夏一样,许清下令,但凡取得胜利,必须立即飞报东京,若抛开怀仁的降兵不算,这一战可以说是对辽开战以来第一场象样的大战,虽然兵力比对方多了近一倍,但一个照面就能取得歼敌一万的战果,而且这是骑兵取得的战果,有着更加不同的意义,这证明大宋花一年组建起来的骑兵,足可一战了战力丝毫不逊于辽国的骑兵,这无疑将给东京城里渴盼胜利消息的君臣一颗大大的定心丸。
    狄青之边大胜,许清的东路军这边也适时开打。
    许清的大军出保州后,梁成栋立即带着五万步兵向西北方向冲出,直取易水北岸的易州,而许清的十万大军一越过宋辽边界,立即就是辽国的容城
    没得说,五万步兵一刻不停的将容城团团围住,任东桥如杀神一般,亲自到阵前指挥,一个个战阵在城下排开冲天的杀气逼着容城里的辽军守军有种窒息的感觉
    感谢上官挤骨、燕云节度使、夏伯、的、白色翅膀的恶魔、鹰刀★、霍霍霍几位老的支持
    有家住燕云的都出来接应、犒军吧,王师已经杀到幽州城外了
    第四百四十五章狄青收费有些贵
    第四百四十五章狄青收费有些贵
第四百四十六章 萧惠选择的时机
    第四百四十六章萧惠选择的时机
    说来自澶渊之盟后,宋辽两国大体上都是相安无事,而神臂弓与手雷这些又是大宋这几年才装备军队的,辽军还没有机会尝过这些武器的滋味,虽然听说李元昊当初被这两种武器折磨得痛不欲生,但那毕竟是风传,没有真个见识之前,辽军甚至还有些不以然。手机小说站点(wap。zzzcn)彩虹*文¥iHong
    容城算是辽国的一个桥头堡,顶在保州到范阳的路上,城中守军也有所增加,兵力已经有万人,但有一点,长期以来辽国都没象大宋那样勤于修葺城池,一是辽国没有那个财力,不象大宋,别说修葺,就算建个新城也跟玩似的,二来是辽国觉得没有那个必要,他们作战是以骑兵为主,这些年来通常也处于进攻一方,再花大力气去修葺城池岂不是多此一举?
    因此容城虽然处在桥头堡的位置,但城高不过三丈,这点高度对宋军来说太寒碜了些,护城河倒是挺宽的,引易水入护城河,宽达五丈,但对于宋军强悍的土工作业能力而言,要填出几个攻城通道来也不过谈笑间事。
    这么一个小城,就交给悍将任东桥去攻了,许清看都懒得去看,只给任东桥四个字:两个时辰
    任东桥听了,火烧屁股般冲到攻城军阵前,对攻城队伍下命令时,这厮把许清定的一下子砍去了一半,变成了一个时辰
    十万大军围住这么个小城,城下黑压压全是枪林,城上的辽军未战胆已寒,咚咚咚重锤擂战鼓,声震心魄,在唬唬唬的吼声中,宋军大阵冲出两万神臂弓手,如潮水般漫到城墙下,刚进入一百五十步,嗡嗡的弓弦声成片的响声,箭雨如云团般冲向城头,去向辽军漫天要价,要的价格很昂贵,辽军给不起,只得能命来抵。
    这十万宋军大多都是当初许清带去伐夏时的老兵,攻城时如何配合,如何最大限挥武器的长处,早已烂熟于胸,神臂弓手一压制住城头的辽军,负责土工作业的士兵立即汹涌而上,每人举一个盾牌,背半袋沙土,向护城河冲去。
    城上辽军终于有射击目标了,但他们总兵力才一万,分散到四面城墙上,一边不几两千多人,宋军光神臂弓手一下就冲上来两万,三方牵制,西面强攻,这种人多欺负人少的打法不光采,但很有用很爽快
    宋军冒着辽军稀疏的箭雨,很快就将西门的护城河填出十丈宽的通道,到这时,辽军连开始的那几部投石车也哑了,再不见有石弹下来,而宋军神臂弓阵中间通道很快推上十门火炮。
    经将作监不断改进,目前的火炮射程已经接近四里,炮管寿命也增加也四倍,造价虽然没降下来,但现在大宋不缺钱许清的东路军这次共带二十门,对付容城这种小城,一下子推上十门,可见任东桥被许清那四个字烫着了。
    十门火炮抵近一里,才一字排开,城上辽军甚至还不这是,宋军就迅速装上了实心,这个距离几乎是平射了,任东桥一声令下,准备好的十门火炮同时开火,轰隆连声,硝烟弥漫,十枚实心弹呼啸而出,最终有七枚准确地击在了城门上,容城这种小城门经不起七炮连轰之威,竟然就这么被轰倒了
    城上的辽军傻了,没见过这么打仗的,这不欺负人嘛我们才射了几个填护城河的,你们就把我们的城门给轰倒了辽军突然很想大声抗议,抗议这种不合战争惯例的野蛮行为
    “儿郎们还等杀”
    别说辽军,连宋军都因这轻易得来的战果发了一下愣他娘的,今后都这样的话,岂不是根本没有登城战了?不管他们想,任东桥又是狂喊,又是令旗猛摇,还加上战鼓猛催,宋军一下子疯一般的冲将上去,神臂弓不要钱的一波接着一波压制住城头的夏军,冲锋的宋军则汇成翻涌的巨龙,从洞开的西门冲进去
    一个时辰,任东桥有些得意,只用一个时辰,他就成功拿下容城,尽俘城中辽军。
    “任将军千万别得意,不过一座小城而已,到了幽州城就没这么容易了,幽州城墙高十多丈,护城河足十五丈宽,四城周长近一百八里,当初咱们攻兴庆府,城墙周长不过十八里,你可以想象一下幽州的雄伟,真拿下了这座雄城,你再得意不迟。”
    听了许清的话,任东桥呵呵笑道其实不用许招讨说,末将也明白,不过这是咱们第一战,能这么顺利拿下来,对士气总是不的鼓舞,末将虽然高兴,但绝对不会忘形,许招讨放心吧”
    赵野他们有些不爽了,整个过程他们骑兵只能在旁边呐喊助威,许清明白,战场上以军功论赏,他们能有这种心里挺好,这样才能激起更强的斗志来。
    容城处在宋辽交界,许清将城防直接交给后方驻军保肃军,他们没有多作停留,再度向北进发,第二天到岐沟关,许清也终于赏到了一回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快意。
    辽军守将是汉人,叫卫长亭,一见许清十万大军蜂拥而来,他领着六千守军立即降了辽国南京道以汉人为主,卫长亭这六千守军也大多是汉人,这些年辽国奸臣当道,耶律宗真又是个狂妄自大的人,对民生不关心,对国内百姓总是横片暴敛,前年第一回筹集二十万大军粮草,被李元昊一把火烧了,接着再筹集第二回,结果最后连二十万大军都玩完了,对于百姓来说,等于是给二十万大军提供了两回粮草,苦不堪言。
    而现在大宋那边却是一片欣欣向荣,开战之前,宋辽之间是互开榷场,互通商旅的,两国间的变化这些幽燕地区的汉人大多是的,加上赵祯对百姓的宽仁之名,各国百姓都有所闻,这也能赢得一部分人心,可以说赵祯的宽仁之名,也从一个则面给许清的军事行动提供了一种帮助。
    过了岐沟关之后,许清他们推进的速度加快了一些,黄昏时分达到范阳城下,范阳城是幽燕地区比较大的一个重镇,辽称范阳,而大宋习惯称之涿州,离幽州(北京市)已经非常近了,只有百来里距离,骑兵几个时辰就可冲到幽州城下,步兵也就一天多。
    涿州是赵匡胤的老家所在,说来宋朝皇帝有些可怜,都做了皇帝了,但故乡却一直沦于异族之手
    赵野他们已经跃跃欲试,想冲到幽州城下去耀武扬威一翻了,许清没有着急,下令一丝不苟的扎下大营,同时重拾当初在灵州那一套,由骑兵掠阵,让人开始在涿州城东、南、西三个城门外挖壕沟,先将这三面封死,使城中守军只能从北面进出。
    之所以这么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