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张辽新传 >

第244章

张辽新传-第244章

小说: 张辽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赶话的说到这份上。鲁肃确实有点傻眼了,幸好张辽很快给了大家一个台阶,两人打个哈哈,将此事忽略过去。但同时,两人的心中都存下了疑惑。张辽感觉南方之事并非那般简单,而鲁肃则坚信曹操平定北方之后必然要南下。
    “适才肃也不对。还望张将军见谅!”鲁肃也顺着张辽给他的台阶下来了。
    但是,刚才的事情已经让鲁肃不能再就求亲一事谈下去了,于是鲁肃干脆真的和张辽开始闲聊起来,他要看看这位被周瑜、孙策一致称赞,又是当代学宗郑玄地弟子的张辽究竟是否如传闻中的那样学识渊博。
    但是让鲁肃吃惊的是,张辽虽然在经学基础上有着明显的不足,但是在算学以及格致方面却有着让他难以企及的知识结构。而且在经学方面,张辽虽然基础不足。可是缺经常能够阐发一些观点新颖。论述明确,让人深思的论点。张辽的出身让鲁肃并不怀疑他基础不扎实地情况。可让鲁肃不得不佩服张辽德却是张辽那种开阔地思维和独特的创新观点。
    但张辽这些观点却根本就不是张辽自己地。他前世虽然学地文科。但对于传统国学并没有系统地学习。再加上他穿越后也是武将。那里会去研读这些经学典籍。这就是鲁肃感觉张辽基础不扎实地缘故。然而。在前世。张辽在闲暇时也曾经因为当时地风气而拜读过大师级学者王国维、杨守敬、梁漱溟等人地著作。对于其中包含着大师们思想精华地大段文字记忆犹新。和鲁肃谈文。又不想输阵地张辽自然而然地就将前世记忆中地东西一点一点搬了出来。也不去理会自己原本那不做“大盗”地想法了。
    如此一来。兴致上来地鲁肃也不管刚才和张辽有些小小地不快了。他开始和张辽一同探讨起经学中地一些问题。希望能借助张辽那独特地思维对自己地能够起到提高地作用。
    张辽更是不想再和鲁肃谈及什么公事。也顺势将话题全部转移到学术讨论中来。虽然已经成为了“大盗”。但是一直还保持着清醒地张辽始终控制着讨论地范围和节奏。让自己拿本就不多。更没有形成系统地知识点没有完全暴露。在避免让鲁肃彻底看穿自己地同时也保持着一份神秘感。张辽认为这有助于将来在心理上对鲁肃这位孙权手下地重臣形成一种优势。将会使得曹军在南下时占些小小地便宜。
    可是一旁地周泰却有些不耐了。张辽和鲁肃谈论地东西对于他而言显然有些过深。他如今也不过时认识些常用字。能写信看书而已。若要钻研学问。那可就真地是难为他了。听着两人口中说着那些完全听不懂地话。周泰地屁股坐不住了。
    始终没有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到和鲁肃地谈话中去地张辽当然在第一时间发现了周泰地情况。然后稍稍一动脑筋就明白周泰如此举止地原因。
    张辽正好不想再和鲁肃谈下去了。否则他那点存货就要荡然无存了。为了以后还能在人前充充场面。底牌还是要多保留下一些地。
    “子敬,我等还是暂歇吧。看幼平的样子,应该是坐不住了。”张辽寻个空挡,将话题打断道。
    鲁肃正和张辽聊得过瘾,可事涉周泰,鲁肃就不能不管不顾了,毕竟对于这个忠心耿耿。又憨直爽快的武将,鲁肃心中还是极为欣赏的。倒也不能只顾着自己痛快而忽视了周泰。
    “罪过,罪过。肃一时不慎,到是冷落了幼平。”鲁肃笑着向周泰表示了歉意。
    张辽心中暗骂。这小子,你说不慎。那岂非连我也一并算进去,真是个狡猾地狐狸。真不知道那个罗贯中怎么会将这么狡猾的家伙描述成一个老实憨直的木头的。
    可是周泰倒确实是个老实人,还未等张辽开口,他自己有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张将军。鲁赞军,泰是粗人,打扰两位雅兴,该是周泰说抱歉才是。”
    “哈哈哈!幼平如此知礼,哪里能以粗人视之。不过辽也是武将,深知武将不耐清谈。此乃辽之疏忽。”张辽很快就做出了回应。
    接着,张辽不待周泰、鲁肃开口,快速说道:“既如此,倒不如请子敬和幼平到我家后院小校场转转,也算散散心,如何?”
    周泰心中自然是千肯万肯,但他们此行是以鲁肃为主,在鲁肃不发话之前。周泰是绝对不会表态的。甚至他连一点表情都没有流露。
    这一点足以让鲁肃和张辽两人同时在心中对周泰表示赞赏,不同地是两人的出发点截然相反。一个要大力提拔,一个则是要让自己的部下小心周泰。
    “也好。在屋里坐久了。出去活动一下倒也不错。”
    鲁肃本身也是个剑术好手,被周瑜邀入孙吴军中后也统带过一段时间的士兵,他确实想知道被称为曹军中精精锐地曹军士兵究竟如何强悍,这次能亲眼看到张辽的士兵倒也是个机会。
    你有情,他有意,三人自然很快就从客厅来到了小校场。当他们还在围墙之外的时候,就已经能够听到围墙内清亮的兵器撞击声和近百人的呼喝叫好之声。
    在得到了张成提前通知的曹昂他们早已经准备好了,和张辽地亲兵们在一起,一部分人在一边练习马术,一部分人则围在一堆逐个挑战,宗亲子弟们根据喜好自行决定自己的位置,但在校场的一个角落中,曹植和张辽的长子张震却在曹昂的指导下练习剑术。
    张辽家的小校场不大,但也足有后世两个足球场大小,比武的,骑马的,都能够互不影响。看到校场上龙腾虎跃地汉子,熟知兵事地鲁肃和周泰不由得心中震惊。虽然看不出这些士兵配合作战的能力,但曹军战阵早已天下闻名。而这些士兵地素质和实力才是让鲁肃和周泰吃惊的地方。要知道,一支军队中最强悍地士兵多是将领的亲兵,可曹军这里却全然不同,曹军的将领亲兵轮换制度根本就没有保密,所以鲁肃、周泰自然知道。而且他们也知道,曹军最精锐的士兵全都集中在曹操的虎豹骑和虎卫军中。可是张辽这些亲兵的实力却根本就不逊于孙策的亲卫,那些在马背上的士兵也同样展示了高超的骑术。这使得鲁肃对曹军的实力判断又提高了一个等级。
    这就是张辽要达到了另一个目的,借着让他们观察自己的亲兵的实力来震慑一下孙吴的势力。这种方法在后世多得是,一遇到国际上的大事,各强国就纷纷搞什么军事演习。张辽之前在青州也玩过这么一出,现在不过是故技重施罢了。
    鲁肃、周泰算的镇定,一直到他们离开张家,他们的脸色都没有任何变化,然而张辽却已经知道,他的目的达到了。鲁肃会重新评估曹军的实力,急报孙权的。
    “主公,那鲁肃和周泰已经走了,主公为何还在此发笑?”张成见张辽还立在门口微笑,他看看大街上似乎没什么人,赶紧走上去提醒道。
    “啊?哦!”张辽回过神来,知道自己走神了,立刻转身进门,一边走一边还自言自语道:“鲁子敬果然不凡,可在哥哥手里也得吃瘪。呵呵呵!”
    (鲁肃走后张辽突然抚额大悲:“完了,让鲁子敬看演习我忘了收门票了。要知道如今经济危机,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张成问道:“主公,何是门票啊!”
    张辽给了张成脑门上一巴掌,道:“笨啊!就是月票喽!记住,下次有人来看演习,记得收票!”)





    第三卷 第337章 给孩子希望!
     更新时间:2009…8…7 19:26:10 本章字数:3701


    “小四,你小子别瞎教。。教坏我儿子,那可是会让你老爹损失一员未来的将军的!”
    这声音相当的大,大到让校场中所人的人都为之侧目。但当他们看到说话的认识张辽之后,赶紧就将头扭了回来。可是他们最初的举动已经被张辽看见,张辽冲着那些做缩头状的士兵吼道:“看什么看!你们的训练都完成了吗?刚才是因为有客人,我就不说你们了。如今客人也走了,都给我将训练场恢复原样,一项一项完成今日的训练!快去!”
    最后一声大吼让那群士兵蜂拥而走,他们在张新的带领下要到存放训练器械的地方将原本收起来的器械再统统搬出来。
    看见士兵听话的去恢复校场设施,张辽微微一笑。刚才他也不过是稍稍发泄一下,之前和鲁肃说话实在是太伤脑筋了。
    走到曹昂他们练武的角落,这里只有曹昂、曹植和他的儿子张震,其余的人大部分都在练习马术,虽然他们自己的马术本就不错,可是和张辽身边这些从战场上回来的人相比就差远了,何况张辽那里还是最为重视骑兵训练的,曹军骑兵中曾有过青州骑兵才是真正的狼骑这样的传言。这些宗亲子弟对此可是知之甚深,能得到张辽军中骑手的指点那可是不会轻易放过的。
    “见过姑丈(爹爹)!”
    看见张辽过来,曹昂、曹植和张震早已经收起了手中的长剑,向张辽行礼。
    “行啦,在家中用不着如此多礼,否则我不是还要向你这个大公子行礼?招呼一声就足够了。”张辽摆摆手笑道。
    说完,张辽就走到张震面前,蹲下身子,看着自己的儿子说:“儿子。练武很累吧?”
    “嗯!”张震用力的点点头,随即说道:“不过娘说过,我是大将军张辽的儿子,天生就是要成为将军的,所以从小就要好好练武。所以……嗯……所以震儿不怕累!不怕!”
    张震用他那专属一孩子的稚嫩的声音说出这样一番大气地话让张辽心中一乐,可是他立刻就乐不出来了。张震脸上的汗水让他明白,自己的儿子已经消耗了大量的体力。虽然给儿子练习的剑是特意用的木质短剑,缩小并减轻了重量的,但对于一个仅仅五周岁的孩子。。还是有些嫌重了。
    张辽知道。过度地练习不但没有好处。反而会伤害到小孩子地身体。他从怀中掏出手绢。将儿子头上地汗水擦掉。然后站起身。对曹昂说道:“子修。休息一会儿吧。”
    “是!听凭姑丈吩咐。”曹昂颔首应道。
    “姑丈。我刚才教震表弟地可是史阿师傅教我地剑术。你怎么能说我瞎教呢?”一旁地曹植一直对张辽刚才那一嗓子耿耿于怀。见张辽说话一有空头就立刻插了进来。
    不过这小子周岁才八岁。就算是照着老规矩算也才十岁。不过是个可爱地小正太。他那还带着婴儿肥地小脸拼命作出那种生气地表情却让张辽和一旁地曹昂都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我说小四啊。你史阿师傅教地剑术确实不错。可那只适合应用在单对单或是十余人地战斗中。你震表弟将来是要从军地。要学地就是大开大阖地战阵中地功夫。这种细腻小巧地剑术确实不适合他。若是从小养成了习惯。将来就不好改正了。所以姑丈才不能让他练习这种技巧。而是只练习最简单地招式。明白了吗?”张辽可不会板着脸用辈分儿来训人。这也是小辈们最喜欢地一点。
    “哦!”曹植似懂非懂地应了一声。随即又拽着张辽地胳膊。昂着头说:“姑丈。姑丈。你以后能不能不要叫我小四。听起来很不好哦!”
    这句话更让张辽乐不可支了。他呵呵的笑着,俯下身子对着曹植那可爱地小脸,微笑着说道:“你这个要求姑丈当然可以答应,不过不叫你小四,姑丈要如何称呼你呢?”
    张辽对这种小孩子希望得到长辈承认地心态相当的了解,当初他自己也就是这么过来地,这是人的天性,古今中外盖莫如是。
    “嗯……嗯……对了!姑丈可以叫我小植或者植儿。”曹植低下头想了一会儿,仰起头说道。
    “哈哈哈!”张辽闻言大笑,“小子,你本就是我地侄儿嘛!”
    张辽故意混淆发音逗曹植玩也让曹昂在一旁忍俊不止,他知道自己的姑丈不是个严肃死板的人,但他也很少能见到张辽如此风趣的。倒是一边只有五岁的张震见怪不怪,虽然张辽这个父亲经常因为要走作战而长时间不回家,可是只要一回家就会陪着他们玩,所以他对自己父亲这样的举止根本就不在乎。
    “不,不,我是说……”
    曹植话还未说完,张辽就一把搂住曹植的肩膀,说:“小子,姑丈知道你的意思。无非就是看见三个哥哥都有了表字,被别人这样称呼让你羡慕。对不对?”
    被张辽一句道破自己的小心思,曹植不由得低下了头。
    “臭小子,还害臊呢。”张辽亲昵的搂着曹植,扭头对曹昂说道。
    接着他又回过头,对曹植说:“小子,你看看你的三位兄长。子修且不说了,年纪放在这儿,还有着你父亲征剿黄巾时独撑曹家门户,起兵讨董后更是随军历练。你二哥子桓不但文才不俗,剑术更是一流,接人待物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成熟。子文虽然不如两个兄长,可也是自幼好武,常常纠缠着军中将领学习,如今武艺可算是你们这一辈儿的第一人,未来必是军中猛将。可你,一来年纪尚幼,二来也没什么建树,即使你父亲想提前赐你表字也没有借口啊!所以你先得取得些成就才行!”
    曹植听了张辽的话。眨眨眼。张辽这样以平等的态度和他交谈可是他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就算是他的父亲曹操和他的那些老师也从未用这种语气和他说过话。但是张辽这样的态度却让曹植心中那渴望被人重视地心激动起来,他觉得这个姑丈真是个好人。
    曹昂看见自己这个一直都很骄傲、很老成的四弟在张辽面前竟然露出了孩子样顿时觉得很新鲜,不过想想这位姑丈的本事,曹昂又觉得这很正常。也只有自己这个姑丈会如此正经的和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讨论未来的问题,也只有自己的姑丈有这种能让小孩子信任的气质。
    一边的张震可不懂他地父亲和表哥在说些什么,他只是知道自己的父亲对这个植表哥很亲热,但是却并没有想对他这个儿子那样亲热,于是他也就没什么介意的。倒是校场中骑手呼喝的声音和另一边热火朝天的训练更能够吸引这个小孩子的目光。毕竟这么热闹地场面也只有在他的父亲回家后才能出现,一旦父亲出门,这些叔叔们就都会跟着父亲离开的。
    曹植此时对张辽这个姑丈倒是很信任了,小孩子就是这样,只要你对了他们地胃口,那他们立刻就能将你当做朋友。虽然古时候的人成熟很早。但不到十岁的孩子还不属于成熟地行列。
    “姑丈,那你说我该做些什么才能让父亲觉得我好呢?”曹植用他那稚嫩的声音问道。
    张辽听到这个问题不禁心中暗叹,无论何时的孩子。他们都希望自己的父亲能够关注他们。后世还好,一对夫妻一个孩子,可此时。曹操的妻妾就不下十人,孩子更是一大堆。再加上他平日里忙于公务,更没有多余的时间来陪着自己的妻儿。如此说来,曹昂倒还算是幸运的,至少他幼年的时候曹操并没有这样地繁忙。
    张辽想到这里,不由得扭头看了看曹昂。他很清楚地看到曹昂的眼中也露出和他相同地意味。这时候张辽又看到站在曹昂身边却扭头看着校场内的训练地张震,张辽心中打定主意,孩子还是少一些好,自己绝对不能让自己的孩子也有曹植这样的心思。
    回过头。张辽看到正用期盼的眼神看着自己的曹植。心中又一次叹气。他吐出一口长气,脸上再度漾起笑容。对曹植说道:“小四,姑丈听你的姑姑说你喜欢到姑丈的书房看书。是吗?”
    “对啊!姑丈的书房里书好多啊,虽然很多书我都看不懂,但是也有能看懂的。不过我更喜欢姑丈书房里挂着的姑丈写的字。听父亲和文若先生他们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