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张辽新传 >

第257章

张辽新传-第257章

小说: 张辽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荀谌手捧着茶杯笑着,他虽然是颍川荀家的子弟,也自认为才华出众,可是面对着老资格的河北名士沮授、田丰,他依旧不敢狂妄自大。且不说沮授在冀州的人望,但田丰进入官场的时间就比他那个侄子荀攸还早,才是真正的老资格。
    “若不是沮公,田公之意不愿任职,哪里会有谌的出头之日。”荀谌谦逊的说道。
    “你休要自谦!荀家子弟若论及气度格局,那自然是以荀文若为最。可只单论应变、智谋,荀家出仕的几个人中没有谁能硬压他人一头。便是你荀友若,若非袁车骑那里私下倾轧过甚,你如何会名声不如荀、荀攸?”田丰老气横秋的说道。但是他也有这个资格,在袁绍昔日的谋士中,只有他和沮授、审配的资格最老。
    “嗯,元皓言之有理。友若啊,如今你在幽州,也算有了用武之地,当可尽情施展才华才是。”沮授因为对张辽的好感。并不介意帮他培训一下后辈,夏侯尚等人可是常常能得到沮授的指点。
    不过张辽这厮哄人地手段也着实厉害,从曹操那边的老人程昱,到老师郑玄,岳父曹嵩。加上面前的沮授、田丰,全都被他哄得高高兴兴。可见后世的社交知识确实用处极大,诸位不可不学啊!
    呵呵!有点跑题。咱们言归正传。
    “文远,现在你可以暂时放宽心了吧?”沮授略带调侃的说道。
    这是因为从去年,即建安六年夏末开始,张辽就始终将防备乌桓进攻地这根弦绷得极紧,即便是严冬。他也发布了《严防死守令》,命令边境各要塞城池的守军谨防乌桓及其他势力的偷袭。各地都有明暗哨位,包括烽火台在内,每天十二个时辰始终有人轮换着值守,就连新年也不例外。/不过过年后就是春天,开春时的气温将会绕过厚厚的积雪融化,那时候北疆的道路将不会比经历过夏季的暴雨更好。反而因为气候。没有夏季干得快。这就使得有心进攻之人必须延迟日期,乌桓人可没有曹军那样强大地水军可以无视泥泞的道路。
    “其实我更希望的是在冬季进攻。那时候乌桓人为了避寒。他们必然集结在一处,有利于我围歼他们。只可惜我军的动机作战装备数量还是不足。使得我只能保持小规模的战斗烈度,真是浪费了我特意挑选出来的这些比较适应北疆严寒的士兵了。”张辽无奈地说道。
    说到底还是棉花地产量不够。虽然土地不缺,但曹军连年征战。相比棉花,他们更需要的是粮食,再加上曹军地随着地盘的扩大增加,但棉花地种植却不是一两天能解决的,所以曹军地棉田的规模一直无法满足全军地需要。不过在长安,棉花种植已经扩大了规模,夏侯渊和钟繇在看到张辽建安六年冬季的无奈后,可不愿再将来他们进攻西北时也如此无奈。
    “没想到那原本被用来观赏的植物,如今却变成了战备物资,甚至是极为重要的战备物资。文远的眼光果然独到啊!”沮授叹道。
    棉花的使用源于张辽这已经不是新闻了,若是后世将“中国棉花应用之父”或者“中国棉花实际使用第一人”的名头安在张辽头上也不会令人奇怪。
    “现在曹军正是因为大规模使用了棉花才得以能够于冬季出战。难道文远就不担心别人也学了过去,反让曹军吃亏?”田丰还是那般喜欢和张辽抬杠。张辽耸耸肩,潇洒的将双手一摆,说:“这有什么,最多就是大家重新回到同一条起跑线上罢了。再说了,领先一步、步步领先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张辽能够如此笃定是因为他在第一次将棉花的战略用处摆在曹操面前时就挑明了这种可能,并向曹操提出对棉花种植计划以及棉花的使用技术要严格保密的建议。从那个时候其起,曹军没占领一地都会将经验丰富的农夫请走,并根据他们的特长进行分类,比如:种花的、种菜的、种粮的、饲养的……但凡是这些人,曹军一概全家养起来,并让他们将各自的技术叙述出来,一旁有专人记录,最后整理成册。///虽然此时尚未成书,但是可以预见,浙江成为中国第第一部农业书籍,提前原本历史上的贾思勰德《齐民要术》三百年。而棉花采收后的处理方法及设备也是机密,其他诸侯即使同样种植棉花,在不知道如何让棉花能够使用前是不可能追上曹军的。那些包含着棉籽的湿乎乎的棉花不经过处理就塞进棉衣中可是很让人难受的。
    “倒也不能全部考虑装备的问题,原本我也认为大戟士是天下难得的精兵,毕竟是能够正面击败白马义从的步兵嘛!可是真正见识到了文远麾下的将士我才明白,原来大戟士也不过就是曹军中普通精兵的水准,根本就不如曹军真正的精锐,甚至要论及配合作战,大戟士连普通曹军都不如。可见精兵不单是要实战,训练同样重要。文远派出去的那些士兵,不单素质极佳,更兼机灵。小规模出击。沾过累积下来就不小了,截止到今日,一千余士兵累计出击八千多次,总计斩首三千七百余级,战马八百余匹。其他各类牲畜合计三千多头,并绘制了详细的幽州六郡及周边地图。此等战果不可谓不大也!”沮授说道。
    “那些斩首和缴获也就罢了,真正让我看重的倒是地图。那个李奇确实有才,他地部下不单将如今我军控制的六郡地图详细绘制出来,更是将边境线推到古长城一线,还将足迹深入辽西、辽东,从令支、海阳直到柳城一线。以及辽东沓氏到平郭一带也有了详细的地图。这对于我军将来东进有着不可替代的帮助。这些士兵当给予重奖才是!”荀谌有些兴奋,这全因为曹军全新的地图绘制手法。虽然只不过是后市中小学地图册地简单水准,但绝对要比这个时代的地图精确无数倍。
    “只是可惜幽州军至今也未曾达到计划中的数量。”田丰在袁绍那里几乎处处被人压制,到了张辽这里虽然没有正式的官职,整个人却轻松起来。而张辽和他的一群部下纯属好战分子,若不是张辽还能控制住分寸,估计幽州早已经战火纷飞了。这也是让田丰感觉兴奋的地方。所以他对幽州军至今未能满编十分遗憾。
    沮授如今是越发的淡然。他也不用再像以前那般时时刻刻要注意着保护好田丰。故而在不露峥嵘之前,他就像一个和蔼地邻家大叔。
    “元皓。曹司空如今辖地八州,带甲百万(要算上预备役)。军粮必然吃惊。加之如今邺城就囤积了双方三十万兵马,并州又有数万兵马正在作战。相比已被包围的腹心之地,幽州自然要稍稍延后一些。”沮授微笑道:“这也不错。可以让文远准备的更加充分一些。我可是看到过文远在伯仁那里的一份计划,相当的激进。”
    “哦?”田丰、荀谌同时被挑起了好奇心,“说来听听。”
    “文远,你来吧。”沮授抬手示意张辽来说。
    张辽也不推辞,这里都是可以信任的人,将这个几乎不可能实施的计划说出来也没什么。
    “沮公言及地那份计划应该是我一时兴起所作地,核心就是在幽州有了足够的兵力之后,分三路东进。一路向北,从平岗包抄。一路走滨海道,直攻柳城。最后一路是水路,由水军运送步兵登陆辽西或者辽东,具体决定将根据当时情况而定。用意也无非就是希望能够在一次连续作战中就解决幽州地大部分问题,以节约兵力和粮草。不过此计划实在是过于激进,而且太险,虽然沙盘上的兵棋推演可能性不小,但真到了实战,能有三成胜算都算老天保佑了。故而我根本就是作为一个可能,一种备用和对枢密司那群家伙地一次练习。”张辽说道。
    幽州的沙盘在场地几人都能随意接近,对于地形地貌,田丰和荀谌更是一清二楚,所以他们听完张辽的话,也不由得心中倒抽一口冷气。
    确实太过用险!不过若是曹操能在结束了邺城战事后将大部分军队北调,也不是不可能一战定乾坤!
    这就是先后出现在田丰和荀谌脑海中地念头。
    “可是无论如何,这都要等到邺城之战结束才行。也就是说,如今我们的军力防御有余,进攻不足,还只能等待……”张辽撇着嘴无奈的说。
    接着,张辽又说道:“不过详尽的计划总比事到临头手忙脚乱的好。只要条件成熟,进攻立刻就能开始,一点时间都不会浪费。乌桓、鲜卑还有公孙度,这些分裂势力我是不会允许他们始终存在下去的。”
    张辽的话语中又一次流露出杀机,其余三人顿时对被张辽划为分裂势力的这几家心中生出怜悯,让张辽这个曾经并州鲜卑誉为“苍狼”的家伙顶上可不是什么好事。愿他们的神会保佑他们!





    第三卷 第357章 出行!
     更新时间:2009…8…28 19:46:51 本章字数:3679


    以汉族为主的农耕民族,包括历代被汉族同化的游牧民族在内,他们与发源于长城以北的游牧民族之间的战争从第一个中原政权的建立之初就开始了,并一直延续了数千年,直到满清统治中原之后,长城一线才真正得到了安宁。虽然随后就是沙俄从北方而来,其他西方列强从海上而来,但这已经不再是内战,而是实实在在的国战。
    但就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战争,历来就是胜负参半。秦皇汉武大败匈奴,有用金帛将同样受到匈奴欺压的鲜卑人当成雇佣军,让他们用匈奴人的首级从向汉王朝换取钱粮,于是有了匈奴人的西迁。唐太宗、唐高宗父子连续用李靖、李、程知节、苏定方等名将征讨突厥,又再度用金帛诱使当时还显弱小的回纥、契丹等族做雇佣军进攻突厥,逼迫突厥同样西迁。明朝也是利用朵颜三卫抵御鞑靼,清朝更是让蒙古人自己内乱。可见要对付这些游牧民族,中原政权限于骑兵不足,步兵的效用比太差,干脆就启动了“以夷制夷”的战略。虽然也有养虎为患的例子,不过只要能保证中原王朝的稳定,边疆也就能够稳定。
    面对着幽州大批的游牧民族,熟知历史上那些做法的张辽有如何会放过这种花钱雇人办事的好事呢。反正盐巴海边盐场多得是,黄金、白银在东瀛也不少。茶叶虽然麻烦些,可也不是难事。只要能让游牧民族自己先乱起来,再从他们手中换取大量的皮毛、战马和牲畜。付出些金银珠宝什么的张辽并不在乎。只是张辽却始终卡着铁器地交易,坚决控制流向边疆的铁制品,军备用品和原料是严格控制出口的。
    而且张辽很清楚,一旦北方的游牧民族被统一起来后就一定会以南侵为主,从匈奴的冒顿单于,鲜卑的檀石槐以及后世的契丹、党项、女真、蒙古这些少数民族政权,无一不是如此。故而,始终保持着北方游牧民族众多的部落和首领,对于想着军事、文化同时进攻的张辽确实是一个相当好的条件。
    张辽找了个空闲时候,拉着田豫、卢毓和夏侯霸等人出了城。他要到城外地军营去看看那些被严寒和大雪憋了数月地士兵们。
    如今正是化雪的时候。厚厚的积雪化成水渗入土地,让人看上去整个世界似乎有点像被羊啃过地草地一样,黑一块。黄一块,间或还能看见些白色的冰坨子。在这黄白黑三色中间,也能够看到星星点点的绿色。也只有这些绿色才能让人感到春天真到来了。
    虽然大地因为融化的积雪变得十分湿润泥泞,但从蓟县到城外军营的道路是张辽让士兵们闲暇时修地,不但夯的结实。更是在路面上铺上了碎石。黄土和碎石紧紧地夯在一起,,加上略带拱形的路面和道路两边地排水沟。这条路并没有受到雪水太大的影响。马蹄上地蹄铁敲击在路面的碎石上,发出清脆悦耳地声音。让张辽被郁闷了一个冬天的心情顿觉大好。
    “国让,若要让北疆稳固。强力震慑不可少,但对胡人地内部分化更是耽误不得。如今我欲将此事托付阎柔。你看他可能胜任?”张辽扭头对身旁的田豫说道。
    “此事……”田豫眨眨眼,略略考虑了一下后说:“此事让阎柔来做应该没什么问题,毕竟他在胡人当中关系众多,而且在普通的牧民中间也算是信誉卓著之人。何况将军的策略也并非一味打杀,而是致力于分化胡人的贵族和普通牧民,这并不会让在胡人中长大的阎柔反感。甚至他还会因为将军能让普通牧民生活的更好而努力地去做到最好。”
    “有什么原因吧?”
    “将军明鉴。阎柔被掳为奴隶,生活在鲜卑人部落中,那些鲜卑大人对其非打即骂,若非部落中的牧民暗中帮他,给他吃穿,他如何能活到今日。他也是恩怨分明的汉子,成年后常常帮助那些牧民,否则也不会有如今的人脉。对普通牧民有利却不利于那些贵族大人的事情,阎柔是不会拒绝的。”田豫解释道。
    “好。那你近期就跑一趟广宁。将此事交待给阎柔。让那个徐邈也同去。告诉他。我不要听天花乱坠地叙述。我只要看实际地效果。”
    张辽说地这件事可是和沮授等人讨论了一个冬天地。虽然军事对抗和隐性地经济控制都已经开始做了。不过尚未全面展开。如今就是要阎柔借着他地人脉关系将此事全面展开。
    “诺!回头我就去办。”田豫应道。
    张辽不喜欢一本正经地再正规场合布置安排任务。他地很多命令都是在这种场合下下达地。但是最晚也就是几个时辰后。正式地公文就会颁布。所以田豫在这一年间也已经习惯了。何况他身边还有一个和张辽共事了好几年地孙乾在。
    张辽巡视军营也不单单是为了看看士兵。本来入春之后就应该踏春踩青。他张辽大将军如今虽然没有妻儿跟在身边。不过一个人带着一群粗汉子也能出来溜溜马。让憋了一冬。被上好地饲料喂得有点发福地战马出来运动一下。减减肥。否则自己那好好地一匹阿拉伯战马就得被毁在马厩里。要是在战场上马失前蹄那可就更加糟糕了。
    张辽现在地马厩里可是好马不少。除了现在他正骑着地“胭脂”之外。从糜家弄到手地那一公一母两匹年长地阿拉伯战马还老树发新芽。产下一匹小马驹。最让张辽感到高兴地是。这匹马驹竟然是母地。也就是说。张辽如今有一匹壮年地阿拉伯公马和一匹阿拉伯母马驹。若是能从北疆那里弄到好马。就是配种改良战马也没问题。但让张辽觉得最可惜地便是吕布地那匹赤兔马。竟然被人骟了。如今只能在曹操地马厩中养着。张辽可不会骟马。他还指望着自己地战马留下最好地种子呢。至于战斗时。张辽马厩中如今也有不少战马了。到时候挑一匹出来骑乘就是。
    原本曹军只能通过张辽的兄长张和在北方有渠道的商人买马,现在不但并州到手,就连幽州也控制住了一半,采购马匹的渠道已经通畅,所考虑的就是如何购买到更好的战马以及建立起自己地军马场。虽然蓟县附近没有上好地马场。可是只要能够将如今的边境线向北推。就立刻能获得不少绝好的马场。清末地木兰围场、解放后的红山军马场可都在北边呢,这些地方才是张辽准备在幽州建立马场的目标。
    但是这还需要解决胡人的问题,毕竟这些地方现在都被乌桓和鲜卑人控制着。张辽让田豫尽快让阎柔行动。也是为了他公私两便的利益。马场可不一定都是公家地哦!
    “将军!将军!”
    张辽突然听到身后有人喊他,回头一看,却是夏侯霸催马赶了上来。
    “仲权何事?”
    “将军,到了营中可否让我留下?”
    看着夏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