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群英技 >

第13章

三国之群英技-第13章

小说: 三国之群英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晨与何采经过半年相处,特别在某一次何晨施暴强吻后,感情急剧升温,到最后如漆似胶。而何真日见身体衰弱,数次催促,两人最终大婚。
  婚后第二天,何晨悲催的发现,情义技系统是开启了,可他却在系统何采这个人物属性里,发现技能栏空空如也,一个屁技能也没有。经过系统反复提示,才知道系统情义技的设定。
  系统里设定情义技时给出三种选择:第一,对方武力值认定必须超过50,或者智力值超80,如果其中两个随意达成一个,就能随机生成武将技,并且可转用情义技,这是第一个。可让何晨泪奔的是,何采的武力值才区区的15点,这估计还是她整天舞刀弄枪的结果,而智力值还好一些,起码也达到60。那么第二种选择,就是对方的官职能与自己匹配,前后相差不过三级。看到这里,何晨直接无视,除非自己称王称霸,短时间内不用想。在这重男轻女的世界,有哪个女子能当上官?至于第三个,那就是何晨官阶升级后,把自己的技能赋予对方。这个方法虽然让自己少了一个武将技,但看起来还是相对可行的。
  何晨郁闷了多天,开始过上比神仙还逍遥的日子。
  八月,渔阳人张纯与其同乡张举起兵反汉。张纯等与乌桓大人丘力居结盟,抄掠蓟县,杀乌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郡太守刘政、辽东郡太守阳众等。聚众十余万,屯于肥如。张举自称天子,张纯号弥天将军、安定王,二人移书州郡,声言张举将代汉为帝,要求汉帝退位,公卿奉迎张举。灵帝诏发南匈奴兵进讨张纯,因南匈奴反而未果。
  九月,何晨领太守何苗之令,开始领兵扫荡诸县黄巾余孽叛党,并且肃清散关至宛城一路,无数绿林草莽俯首,或诛杀,或招降,不一而足。历时三个月,南阳郡平,百姓欢欣,拖家带小复乡,宛城日渐繁华,何晨声名雀起。
  十月,长沙郡人区星自称将军,聚众万余人,攻打郡县,起兵反汉。汉廷以孙坚为长沙太守,进剿区星义军。孙坚至郡,施设方略,身先士卒,一月之间,即将区星军讨平。孙坚因其功得封乌程侯。
  十一月,张纯又使乌桓峭王率步骑五万,入青州、冀州二地,破清河、平原等郡,声势甚盛。汉廷诏骑都尉公孙瓒率兵进讨。公孙瓒与张纯等战于石门,大破。张纯之乱于是平定。
  同月,太尉崔烈罢免,以大司农曹嵩为太尉,曹操自黄巾平乱后,正式进入朝堂视野。
  腊月,宛城又一次张灯结彩,不过这次是文家。
  原来是文家三子文聘迎娶邓家之女邓秀的大喜之日。
  要说文聘婚事,可是何晨出的主意,何采极力促成。
  文聘虽然为文家三子,但由于庶出,在文家地位并不是很高,但怎么也算是士家门阀。
  而邓家在南阳宛地位不如文家,但自汉中期邓况徙居南阳后,因邓禹助光武帝刘秀破王匡、刘均等军,名震关西。天下平定后,绘图于云台,居二十八将之首,一跃而成为东汉最显赫的家族。其间虽然几番沉浮,邓家仍然屹立不倒。邓秀其父邓昆乃邓禹之后,官拜从事中郎,其兄邓师虽年青,但已封户曹史,为郡守从事。
  这个邓秀人如其名,秀秀气气,知书达理,也颇有几分姿容,为人端淑,举止大方。只是其生母早逝,又不为后继所喜,故在邓家也过的极为凄苦,此番与文聘喜结良缘,也算是门当户对,朗才女貌。
  此次大婚,最为高兴的不是文聘、邓秀,也不是何晨、何采,而是文老夫人,文聘的母亲。文老夫人数次张罗婚事,要么对方看不起文聘出身,要么姑娘相貌平庸自己又不中意,再加上文家反对,几番折腾下来,最后还是两手空空。
  此事成后,文夫人老怀大慰,甚至激动的数次落泪。
  文聘与邓秀喜结连理,何采在何晨的指使下,出力甚多。其中最大的阻碍便是文家。要知道文家虽未与何家结死仇深怨,但两家小默擦不断,在生意上也有不小冲突。本来文家是极力反对的,但在何采努力下,甚至搬出宫中太后,如此高压,加上文聘成年后已出文家,另立家业,文家只能无奈接受这个现实。
  数日之后,文聘家。
  “儿啊,何城令这么器重你,对我们又是照顾有加,数次登门前来拜访,就算文王拜姜尚也不过如此啊,你就答应了吧。”文老夫人此时望着桌上密密麻麻的礼品,又望着坐在椅上低头沉默寡言的文聘,叹了口气,轻声劝说道。
  文聘已有二十出头,相貌虽然不是很俊秀,但给人感觉很硬朗。四四方方的国字脸,鹰眼狮口,身材虽然中等,皮肤也有些黝黑,但看起来十分结实健康。
  “是呀夫君,这也不是什么坏事,难得何城令这么看重你,你就去帮帮他吧。”邓秀也在边上轻声轻语劝说道。
  “儿啊,娘知道你顾忌文府感受,可你也不能为了这样,就放弃自己前途啊。何家又怎么了,文通,文杰还不一样在南阳当差?再说了,何城令这几个月做下来的事情,娘都看在眼里,杀寇诛贼,除暴安良,可把这宛城治理的井井有条,繁华更胜从前。何城令造福一方,跟着他也不会辱你的武艺呀。你呀,就是有时候脑袋转不过弯来。”
  “娘,这些事情孩儿会考虑的,你就不用操心了。”文聘有些不耐烦道。
  “好吧好吧,我儿长大了,翅膀也变硬了,娘管不了你了,你爱怎么就怎么吧。”文老夫人见苦口婆心一大堆,仍然没见儿子回心转意,到最后也赌气的往边上一坐,理也不理文聘,只顾自己在那里生闷气。
  这下文聘慌了,不耐之色都飞到西伯利亚去了,急忙起来前上扶住老夫人手臂,焦切道:“娘,你别生气,此事孩儿会慎重考虑的。”
  “免了,你清高,你忠义,你不用顾忌我这个行将就木的老太婆想法。”文老夫人正气在上头,哪里听的进文聘的话。
  “娘,你怎么这样说话,孩儿答应就是了,明日就去城府。”文聘只能无奈缴械投降道。
  “还是不用了,为娘不想逼你做不愿意做的事情。”文老夫人气呼呼道。
  “娘,孩子知错了。孩子是心甘情愿的。”文聘这个纯爷儿大为头疼道。
  “真的?”文老夫人还是有些怀疑道。
  “千成万确。”无奈之下,文聘只能发誓,斩钉截铁道。
  “哎,那就好,娘也是为你好啊。”文老夫人双眼婆娑道。
  “孩儿自然明白。”文聘安慰道。
  ……
  走出房屋,文聘吐了口闷气,脸色有些阴沉。
  要说这个何晨,自己也观查数月,一开始也认为是个英雄豪杰,值的深交。但随后发生的事情,让自己改变的不少看法。能与邓秀结为连理,他们夫妇二人的极力摄合,起了不可估量的做用。这一件事情上,自己还是十分感激的。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把事情前后串连起来,怎么感觉都像有所预谋,如果真是这样,这个何晨的心机也太过深沉可怕了。还有件事,何晨历时三月平判,如今南阳皆平,正是止戈刀兵,马放南山之际,而这个宛城令却一反常态,日夜加紧操练兵军,更是数次前来相邀,这其中包含着什么目地?难道?
  文聘忽然疯狂的想起一个可能,难道他也想起兵?或者是说,何家想起兵造反?以何家现在的权势……想到此时,文聘不由不寒而栗,如果真是这样,那天下之不幸,百姓之不幸啊。
  不行,自己必须要弄清楚其中的原因,假如何家还不知足想谋逆造反,那也不要怪自己不仁不义了。想到此时,文聘瞬间下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PS:第一卷到这里差不多要结束了,在这里蛤蟆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蛤蟆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但会努力改进的。由于最后几章一直在铺底,总体感觉剧情平淡,但从第二卷开始,蛤蟆相信会给大家一个波澜壮阔,热血沸腾的三国英雄年代。到时候希望大家也一往支持。


第二卷 京都风云 第一章 序幕的拉开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中原忽变,天下刀兵四起。
  二月开始,黄巾余部纷纷起事。郭太等于西河白波谷,攻略太原郡、河东郡等地。汝南葛陂等黄巾也先后响应。
  三月,太常刘焉以天下兵寇不息,上书灵帝,建议改刺史为州牧,以重其职。灵帝为镇压此起彼伏的起义,遂从刘焉之议,改刺史为州牧,并选派列卿、尚书出任州牧。由于州牧握有一州行政兵马大权,位高权重,而朝廷又无力控制,形如割据政权。最终演化成为汉末诸侯割据分争的局面。至此,诸侯争霸中原开始正式拉开序幕。
  八月,灵帝置西园八校尉,以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等,就连大将军何进,也要听蹇硕命令,两人矛盾日渐激发。
  时间的年轮,就在刀光剑影中,转到了公元189年。
  三月,汉灵帝死,朝野哀鸿,皇子刘辩即位,为少帝。少帝时年十四,何皇后被尊为皇太后,临朝听政。何太后以其兄大将军何进与太傅袁隗共参录尚书事,执掌朝政,形成外戚专权之局。
  而灵帝在世时本想以皇子刘协继位,临死以刘协托付宦官蹇硕。
  灵帝既死,蹇硕便想诛杀何进,立刘协为帝,因何进有所察觉,其事未果。何进既掌朝政,蹇硕心不自安,乃与宦官密谋诛杀何进。但中常侍赵胜素来与何进交往甚密,将这事情告于何时,于是蹇硕被杀,又将其所统禁兵悉归于已,由此取得西园八校尉的指挥权。
  蹇硕之死,何进与宦官撕破脸皮,彻底绝裂。但由于宦官势大,何进无法一网打尽。
  而宦官张让、段珪等由于何进内有太后声援,外又手握西园八校尉兵权,日夜心惧受怕,开始连合宦官,密谋诛杀何进。
  何晨抱着尽人事,听天命的想法,半旬一封百里加急文书,连发三封。走何府线路,送呈何大将军,言诛阉臣须当机力断,不然反受其乱。
  然何进却少成大事的杀伐果敢,面对何太后的犹豫不决,宦官连成一片的忌惮,一时拿不主意。后听从中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的主意,召前将军董卓等人引兵入京,以让何太后下决心除去宦官。至此,何晨知事不可避免,董卓入京后,彻底葬送东汉政权,拉开诸侯纷争,群雄逐鹿的局面。
  此时的宛城,随着何真去年病逝,何苗又调离为河南尹,何咸(何进之子,何晏之父)又卧病在床,何家谪系中,竟无一强势擎天人物。但好在此时何家权势滔天,无人敢惹。而何晨在宛城扎下的根基愈见稳固,把宛城治理的井井有条,甚得人心,时日一久,渐成何府在南阳代言人。何府虽权倾朝野,但何晨为人却甚为低调,平日刻意结好各大豪族,利益皆沾,又礼贤下士,声名威望愈隆,甚得其它家族拥护。时有南阳安众人刘望之、习授等学识渊博,胸有韬略,又有南阳博望之人吕常,弓马娴熟,武技皆通,闻晨贤德,前来相投。
  此时宛城文有李严、刘望之之流,武有廖化、文聘、娄圭、吕常之辈,军容日盛。
  要说李严,对于何采嫁于何晨之事,久久不能释怀,其间数次想罢官而去,但在何晨极力挽留下,这才勉强答应。
  何晨眼见数次上书何进有如石沉大海,自知事不可为,开始思虑何家即将而来大变。日中则昃,月满则亏;盛极必衰,物极必反。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而何家在步入权力的巅峰后,虽然盛极一时,但也为日后的衰败埋下深深伏笔。再过数月,宦官便假何太后之诏,杀何进于宫里。何进一倒,太后又受宦官挟持,两大支柱一去,何家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败。自己书信中虽然直言利害,但何进此时正处人生最巅峰时期,眼高于顶,目空一切,对自己所言也极不在意。在这种情况下,何晨只能开始自救。当日与何采大婚时,何晨就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如今情况果然还是照着史书演绎。
  但五月底,何晨却收到一封密信,这让他喜出望外,情不自禁大呼:天助我也。
  信是何进来的。
  信上只有简单的数字:“速起郡兵,入京除阉。”
  原来何进终是对前将军董卓不在十分放心,加上何晨连连加急密令,终于动心了。一来何真在世时,便书信多封,言何晨武文双全可堪大用,已让他起好奇之心。二来宛城终是自己起家之地,何府更是自己根基所在,由何晨领兵北上,可依为膀臂,威摄京都。三来何采自小甚得太后喜受,如若让其从中进言,必坚太后决心。
  而何晨知道,经过自己数年努力经营,终于开始煽动蝴蝶的历史翅膀。
  城府里。
  宛城里一干何晨所倚重的人皆肃然而坐。
  何晨经过数年磨砺,身上已有上位者淡淡威严,只是中堂轻轻一坐,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便弥漫整个大堂。所有人都安静坐在那里,更有少数人被何晨犀利目光扫过,情不自禁的稍稍低头。
  大堂静的落叶可听。
  一股沉重的气氛慢慢弥漫场中。
  良久,何晨轻轻一咳。
  众人心里一懔,所有人精神高度集中。
  何晨手里拿着信笺,从椅上站了起来,缓缓在中间走动,在众人的注目中,扬起手中的信笺沉声道:“何进大将军今日密信到此,召我领兵入京,助其除阉。事关重大,特请诸位前来商议。”
  “竟有此事?”场中所有人齐齐惊愕。
  “正是,自高祖立大汉王朝,建都长安以来,已历经三百多年。几间浮沉到汉灵帝时期,阉官结党,把持朝政,搜刮民肤,百姓民不聊生,苦不堪言。如今更是到了风雨飘渺,摇摇欲坠关键时刻,何大将军虽有心力振朝纲,但无奈宦官势大,如今招我领兵入京,助其除贼,诸位意下如何?”何晨双眼扫视全场,语气激昂道。
  “何城令,此乃千逢良机,正是天赐我等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如若能肃清宦官,必可还我大汉一个朗朗乾坤。”李严第一个激动出声道。
  “正方所言有理,纵观历代王朝更迭,皆有宦臣影子在里。秦统六国后,正是太监赵高发动望夷宫政变,至秦二世胡亥死,秦朝开始分崩离裂。汉初年,高祖鉴于秦亡教训,间用文士充中常侍,以抑制宦官势力。但元帝以后,宦官势力复萌。至哀帝更是不事政纲,宠爱董贤(太监),才二十二岁便拜为大司马辅政。时常同起同坐同睡龙榻,后便有了断袖之癖由来。如今张让、段珪等中常侍把持朝政,败坏朝纲,肆意妄为,何将军此举,正是上应天意,下顺民心。城令切不可坐失良机啊。”接着出声的是刘望之。
  “城令,此番若能除去宦官,还望城令体恤苍生,进言何将军,少些朝堂纷争,多为天下百姓谋福啊。”这是吕常,一个敢言敢当之人。
  何晨点了点头,自己虽然靠何家上位,并且取的一些成就,但有些忠义之士还是对自己十分不屑,对于何晨招揽也是视若无睹,此皆因何进以外威之身,把持朝政,对天下百姓疾苦惘然不顾,却只和宦官争权夺利,深深不齿。
  “城令,属下却以为有些不妥,何大将军虽然本意处阉,但以外戚之身调兵入都,难免让人心生疑虑,若有人造谣中伤何将军,言调兵入京蓄意谋反,那恐怕有损将军之名啊。”娄圭却有所顾忌,担忧道。
  何晨深以为然道:“子伯之言有理,此事不可不防。”
  何晨想了想,带着疑问的眼神向文聘望去。
  文聘沉着一张脸,两眼微微耷拉,双手轻轻颤抖,仿佛感受道何晨的目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