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幻之盛唐 >

第128章

幻之盛唐-第128章

小说: 幻之盛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景教我也不算陌生了,作为后世在考古学界上算一件大事件,西安出土一块石碑,正面写著“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并颂”,以叙利亚文汉字撰写的了景教在中国发展兴盛的情形。也成为考古史上东西方文化交流研究的重点。
    据说有唐一代,秉持一个大开放和包容一切的态度,对外来宗教是奉持的是不干涉,也不鼓励的有限态度,因此这些外传宗教,在中土的历史上都留下了诸多多员文化的浓重色彩,景教正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被称做最早传入中国的教会。
    景教的始创人为叙利亚人聂斯脱里,其起源西方文明史上,继325年的尼西亚会议和381年的君士坦丁堡会议后的431年第三次泛天主教会议——著名的以弗所宗教会议(见电影达芬奇密码)。
    早期的天主教教会并没有教皇一说,由定期召开主教联席会议决定重大事务,
    当时由于野蛮人入侵的文明大破灭,古罗马大量文献遗失和毁灭,对残存教义的阐释和理解的分歧,在教会中产生众多的流派,当时主要按照地区分为罗马、安提阿、耶路撒冷、君士坦丁、亚历山大五大派系,其中做为罗马帝国灭亡后数百年来,全欧洲天主教和文明的中心,君士坦丁派一向是教会中主导力量。
    :。说”主张耶酥就是上帝在现世的化身,代表了人性的一面,玛利亚只是天主降临的一个载体,不值得崇拜,引起主张圣父、圣子、圣母三位一体说的,亚历山大派教宗奚利尔的猛烈抨击,二者各自拥有安提阿派和耶路撒冷派教宗的支持,最终演变成上帝神性与人性的全宗教的大争论。
    而五大派中最为弱势的罗马派,适时作为调解者和公证人介入,于431年在小亚细亚省的以弗所城,召开了全欧洲200主教组成的乏宗教会议,就重新修订和解释圣经,天主教神话的创造,宗教人物的历史和传说的定位等重大问题,进行协调。但是实际上这次会议的最后的受益者,却是天主教罗马派。
    在会议上并
    除矛盾,甚至发展到四大教派相互开除教籍,相互宣异端的。到了会议的尾声。利用四大教派激烈的争端影响到帝国的安定和教会团结为由为借口,罗马天派教宗大利欧第一世,勾结拜占庭皇帝狄奥多西斯二世,以政权力量强势介入,宣布聂斯妥里所创立的学说是异端,将聂斯妥里其及追随者全部流放东方,在聂斯妥里客死埃及后,又故技重施,宣布其理论为正确,流放亚历山大派教宗奚利尔及追随者。
    通过这些四川变脸式的拉一边打一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巧妙手段,天主教罗马派,最终清洗和镇压了教会其他派系中的不同声音,在帝国的支持下压倒性的获取了教会主导权,进而废除了传统的主教联席会,确立了罗马教会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于四五一年的迦克墩会议,将罗马城的大主教(教宗)大利欧第一世加冕为首任教皇,开创了1500年至今的罗马教廷时代。
    而被流放带东方的聂派教徒,却没有因此消亡,波斯境内继续发展,曾先后以亚述教会名义传教,随着东西方交流的频繁和商路的发达,这些思,因此聂斯脱里派教徒被中土人称做景教,他们膜拜的上帝,也被称做光明天。
    “不过本朝不是有明律。化外人只许在化外居地行其俗么”
    我想起一条例律,毕竟这成都算是内地,可不比长安这个万国来朝地大都会。
    原来按照《唐律。名例律》中,唐代对外事务的主要原则“诸化外人,同类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
    所谓化外人就是唐朝统治的王化之外的番人,泛指一切外国人。即同国籍外国侨民在中国犯罪的,由唐王朝按其所属本国法律处理,实行属人主义原则,不同国籍侨民在中国犯罪者,按唐律处罚,实行属地主义原则。这是最早的涉外法律条文。其风俗、信仰也依律同之,因此按照《唐律》,这些域外宗法,只能在其族人聚居区立寺自参自修。
    见我露出对这话题的兴趣,温哲也有些得意了。
    “说起来这些景教,在本朝也算一个异数”
    原来这景教比较特殊,与同期的其他外传宗教不同,传入尹始就走地是上层路线,其积极性的救赎行善说,在唐朝上层社会。颇有些影响。
    “早在贞观九年(635),安息国有大德阿罗本。携经书至长安,赏识房相。最终获见于太宗,以学识才华得赏,特许在中土传教,于长安义宁坊建寺一所,度僧二十一人,为中土景教之始祖”。
    听的我心中了然,所谓大德,用来形容学富四海的高深之士。显然最初的安息人阿罗本,是作为知识渊博的学者身份获得太宗欣赏地。而是并不是一个传教士。
    “等等,我没看错把”
    我一时眼尖,居然那些信众高举的诸圣徒的画像中,居然有中土饰样的人物,再仔细看来还有好几位,皆是冕冠缨带,而且服色玄带尚黄,其中还有个女人摸样,心中的震惊和讶然难以言述,要知道从古到今的教会,一贯有男尊女卑的传统,景教又是不提倡崇拜圣母,难道是……
    “那个啊”
    我的目光所向,温哲却是见怪不怪的淡然一笑接口道
    “那是本朝历代君王像,在高宗年间,大德阿罗本以学资卓见,被封为镇国**主,特准破例在长安胡人居坊以外传法,自此景教大兴于世,天下各州传法布道,皆在景教寺庙里供奉历代君王像,与天主一同朝拜”
    见我盯着那件神牌,又补充道
    “那个女像就是大圣天皇后”
    我顿时无语了,把中国的皇帝和上帝放在一起参拜,而且还有武则天也在里面,这些家伙地本土化,也算有足够创意了,要是放在西方简直是异端中的异端,难怪一个时间很短地宗教,居然在相当程度保守和排外的中土能够很快兴盛起来。
    说到这里,我却想起一桩近代地著名公案,那是天主教再次传入中国后,同样在礼拜堂内悬挂康熙等画像,但是却引起了罗马教廷的愤怒,特意发布了著名教皇禁约,赦令中国的信徒不得祭拜祖先,不要服从官府的管理等等,结果就是很长一段时间内,天主教被当成邪教和洪水猛兽的清洗运动。
    这种有中国特色的国情,还真是无独有偶。
    “到了本朝天子,只是改景教寺庙为大秦寺,礼遇兼之,陛下南幸,大量长安番人,随走至蜀地,亦是以此番降生节之请,也没有多少公议。”
    “大人别看只有这些人”
    温哲结束道,他笑了笑说
    “这些敢出来示众的,仅是教中最虔信的少数,多数人很是相当低调地奉拜,不喜为世人闻”
    看见底下站在露天中对着十字,那些虔诚齐声吟唱的信众,仿佛沉浸在理想地天堂,面上尽是满意幸福的表情,我心中不由叹然。
    所谓乱世人命如草芥,身家飘零,越是困苦中的人,越发格外苛求心灵上的籍慰,宗教就是最好的麻醉剂。这也就是为什么欧洲文明大破灭的暗黑时代,教会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更加茁壮发展的原因。
    而这些景教中人,显然很会把握机会,不但利用游街拉人气,适时当场放赈一些粮物,再加上街市上高调宣扬一些诸如死后得救赎之类浅俗易通的教义,也算让成都士民印象深刻了,对日后发展信徒的基础大有禆益。
    看着其中一些中,在白披下露出的特有服色,显然我的流民大营和门下诸坊里也有人受到渗透和影响了,不过我并不怎么放在心上,除去所谓信仰自由的理由,中土传统的力量,也足以将任何外来的事物,改造成有中国化的东西。
    而他们的辉煌,也就剩下6、70光景了,熟悉这段历史的我也知道一些,虽然景教以上层路线获得了较好的发展环境,但也有先天的不足,他们在民间的根基相当薄弱,一旦失去上层建筑的宽容和支持,他们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数十年后的景教就是在那场道家佛门争斗的著名会昌法难中,景教被殃及池鱼,从此走向式威。
    待他们走远后。
    “卡卡”突然一个清脆可爱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索“你也要过节么”。

第一百九十六章 隐隐帝乡远,瞻瞻肃命虔

    “回殿下,我是保罗派,信奉的是圣特奥多尔和大天使萨麦尔,所奉的仪制与他们不同的”侍立一旁的大白鹅骑士周英奇,沉声道。
    我顿时大奇,圣特奥多尔也就罢了,他是罗马时代军人的主保圣徒,圣特奥多尔是罗马世界皈依基督之后,为上帝而献身的圣人,用来激励所有的罗马士兵为心中的信仰而奋战。
    而萨麦尔,却是圣经中堕落的大天使,拥有着十二翼和赤色之矛,身后跟随着散播死亡的地狱之犬,他也是通常所说的代表七宗罪的地狱七恶魔王之一,在历史上却是身为罗马人的守护者和君士坦丁堡的守护大天使。
    至于保罗派,就更别说了。
    “就是那个信奉善恶二元论,禁止偶像崇拜的保罗派”我忍不住开口道
    他惊讶的表情一闪而过,随又老老实实应声“正是”
    这保罗派当然不是为了纪念后世某只以保罗为名的种马而产生的
    因为对圣经旧约的解释和引申的分歧,早期的天主教教会派系之一。
    保罗派最早诞生在定居在小亚细亚的帝国平民,属于小市民和贫苦农民的教会,大多由贫苦的流民和士兵组成。罗马帝国的教堂大多存放着昂贵典雅的圣父圣子雕像,这样的参拜活动花费不是他们所能负担的起的,没有钱财供养那些昂贵的大教堂和繁复奢靡的圣职礼仪,
    因此,主张恢复原始基督教朴素的面貌。并声明神界是和人界截然不同的二元世界,任何把神用人的模样雕刻出来的雕像,都是大逆不道的魔鬼行为。认为现世是罪恶的,耶酥是上帝派来考验世人的魔鬼,他们也因此被指责为缺失信仰的群氓而被取缔,于是他们最终揭竿而起,疯狂地捣毁教堂和圣像,虽然屡经迫害和镇压,却曾经小亚细亚建立起自己保罗派共和国。可以说,他们也是后世宗教改革中诞生的清教徒和新教运动最早的原型,其主张更接近被后世称做新教的基督教,只是他们失败了。
    既然耶酥是魔鬼,保罗派的信徒自然不会去庆祝魔鬼的降生日了。不过我好奇他好歹是个军事贵族的家门,怎么也会去信仰这种贫民的东西。
    “你的祖上是小亚细亚人把”
    “是”
    保罗派诞生于拜占廷帝国的小亚细亚行省,影响最大,因为在常年抗击东方大食等民族的前线,有保罗派信仰的军人,依靠战功而成为帝国新贵,也没什么特别,
    关于保罗派,我又想起另一宗可能正在发生的历史大事件。
    “那你知道圣像破坏运动么”随我又自嘲道“你既然是保罗派,怎么会不知道,现在当政的还是利奥三世么”
    “现在是新皇君士坦丁五世时代,他也是坚决的清教者”他惊色越浓,却是恭恭敬敬的回答道
    作为自称从泰西回来的人,自然,对那里的事情不可能不知道一些。
    事实上作为考古队的众多目的地,多是曾经战火纷飞,宗教和民族问题复杂的争议地区,为了不引起一些不必要的争端,在事前没少恶补过相应历史风俗。
    作为西方文明史上重要的转折点,圣像破坏运动也是天主教诞生以来,君权和神权的第一次表面化的冲突。
    创立当代伊苏里亚王朝的前皇帝利奥三世,原是有着叙利亚血统的军人。同诸多外族血统的罗马东罗马的皇帝一样,他也是崛起于行伍之中,凭着军功晋升到高位,官至安纳托里卡军区司令,成为小亚细亚军事贵族的新兴阶层。因为718的君士坦丁保卫战中,以希腊火大破阿拉伯海军,立下不世之功,赢得了“拜占庭的救星”的殊荣而,为部下拥立为新皇帝,确立了伊苏里亚王朝的统治。
    在他统治内,国家残破,民生凋敝,而天主教获得正统地位之4世纪,教会的势力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以至到了畸形发展的地步,当时教会的经书称:“人类分成两半,一半是僧侣,另一半是俗人。”僧侣人数的实际数字虽然达不到人口的一半,因为特权和信仰的便利,但他们所占有的土地却几乎占了帝国的半壁江山。而且不用交税,享有世俗法治外权,而缺少制约的特权和地位,也让教会成为**横流,藏污纳垢的所在,成为国家政权的一大毒瘤。
    在大部分军事贵族和部分主张革新的神职人员支持,对传统教会开刀,发起了清查教会,没收教会的土地、财产,勒令大量神甫、修女还俗结婚等内容,著名的圣像破坏运动。
    他得意的继承人,现任的皇帝君士坦丁五世,更是配合阿拔斯王朝灭掉了倭马亚王朝,并夺回了整个小亚细亚和
    部分地区。继续了前任的政策,并进一步借助保罗▋|部分地区。继续了前任的政策,并进一步借助保罗▋|部分地区。继续了前任的政策,并进一步借助保罗▋|部分地区。继续了前任的政策,并进一步借助保罗▋|部分地区。继续了前任的政策,并进一步借助保罗▋|部分地区。继续了前任的政策,并进一步借助保罗▋自下而上的运动为契机,继续对教会下手。
    为此利奥三世、君士坦丁五世两代君王,已经被罗马教皇开除了教籍,宣布为公敌。
    其本质,与中国历史上被称为三武一宗法难的毁佛运动是一样的,都是寺院庙观和宗教团体占有了国家太多的土地和人口、财富资源,因为威胁到政权的稳定和收入,而被强制取缔的国家行为。
    所谓圣像破坏之说,来自于圣经。
    早期的基督教强调精神信仰,禁止偶像崇拜。但天主教随着它的发展也像许多其他宗教一样,逐渐走上了偶像崇拜的道路,圣像和圣人遗骨被修道院供奉起来,愚昧的群众认为对圣像的顶礼膜拜可以使自己趋利避害,而带给了修道院滚滚财源。而且对各圣徒的偶像崇拜有把基督教引向多神论的危险,这严重违背了天主教作为一神教的本质。天主教内部本身就有人对此十分不满,而利奥三世正利用了这些硬伤,发起了向教会夺权的轰轰烈烈的“捣毁圣像运动”。
    统治者利用了同样反对偶像崇拜的保罗派,从社会底层发起对传统教会的清洗运动,取缔一切教会封圣人、圣迹、圣像的运动,前后斗争与反复,进行了长达百年。
    经过以弗所会议,仇恨与分裂的种子已经埋下了,又经过这次运动,让教会内部的裂痕与分歧越来越大,所谓天无二日,为了与天主教罗马的主流派区分,拜占廷皇帝掌握下的君士坦丁教会自称正统派,也就是后世东正教的原形,罗马派主张的圣父圣母圣子,三为一体说,认为人是不能直接对神诉求,需要通过一个中保,即圣母玛利亚,这也就是后世天主教徒习惯口中念玛利亚的来由,而正统派信奉的神性二元说,即上帝既有神的一面也有人性的一面,而玛利亚只是凡胎俗体,圣子降临的一个载体,不值得崇拜,这也是后世东正教和天主教决裂的最大分歧之一。
    这也是一神教最大的弊端,唯一的信仰和世俗权利的唯一性,要么对立起来,最终在不可避免的神权与王权之争的内耗中走向消亡,要么强行统一,就象伊斯兰国家一样变成政教合一的畸形产物。
    而只有混乱的大小诸侯相互争战时代,才是教会能够凌驾于世俗之上的至高地位,以及权势和信仰蓬勃发展的沃土,一旦有国家完成政权统一和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