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幻之盛唐 >

第237章

幻之盛唐-第237章

小说: 幻之盛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一位难兄张均,总算被疏通过判流海南,只怕一辈子也没有机会回到陆地了,不过好在海南现在是我的领地,适当的照应还是可以的,前来拜谢的应该就是他的家人。
    一代名相的后代竟落得叛臣贼子的下场,实在让人唏嘘。不过张均流海南,总算为这一门保全了一丝香火。
    “张氏兄弟的下场,也不知道张云容是怎么想……
    我叹了口气,把注意力转到眼前的这份名单中。
    因为韦老狐狸等人的背后运做,这次议处名单中,和张均一样被流放海南的竟然有八百多人……
    现在海南一地,本地夷汉居民,再加上陆续迁来的流人,在册有近三十万的人口,分为两个州十一个县治,还不包括那些归化的土人组成的侨治州、县,其中成年男子过半,婚姻和生理问题多半是从土著中解决,从另一方面说大大促进了民族融合。
    海南常备的武装力量分为三部分,一支是邑司令所属的亲事军,左右中三营,共计2500人,全部穿甲骑山地马,属于机动反应部队,一支属于两州的团练兵,约有五个营4500人,其中有两个轻装山地营,由归化的熟僚参半组成,用来维持治安的。兼威慑那些尚未归化的内山土人,还有一只就是南海巡检的海军。
    其前身是那些租买来用做移民地船队,后又经过冯崇道不断从广州挖墙角的补充,目前约有大小船上百只,其中五千料的巨舰就有六只,三千料的也有十一只,一千料以下的小船。海南已经能力自造,常备兵员近万,还有一万五千名作为后备役训练的武装水手,其中有近半完成新式船弩的列装和改造,最多可以分做五个独立地作战功能齐全的混合船队,也是海南赖以威慑南海的重要力量。冯越几次出行南海诸国。都是仰仗此为之护航。平时就在海南到广州这条线上巡查。接受有偿护航任务,兼做海上训练。季风和洋流合适的时候。也可以调整配重兼做商船。
    上次海盗袭广州,还敢打海南的主意,就是吃准了这只水军的大船都不在港中,正在佛逝国沿海烧杀抢掠,一时抽不出身来。
    此外,还有海事院地练习船团和水军分学所属小规模地水、陆战营,以及各个深入岛内地开垦团。海南各大工场、种植园。都有配备数量不等武装人员。另外按照援助协定,一些已经归化岛僚大部落聚居地。也会接受海南领的征召出兵,因此那些本想来拣便宜地海盗,一上岸就踢到铁板,陷入了夷汉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而这些流放人员中,绝大多数是前官员,其中不乏前两馆三院六学一监的学士、教授、祭酒,内三省的待诏、舍人,六部九监的司员、部吏,乃至一方刺史、太守这样的人物,再加上他们随行的家眷、仆人,怕没有两三千人,这些可都是代表这个时代高层次地人口啊。
    因此,这叠名录其实是被特意挑选出来,又经过了崔光远相当详细注释和补充地,其材料全部从吏部查举考评的档籍找出来,按照他们地专长和从事的经验,一一圈点归类过的。
    他们将来的命运和用途已经被决定好的,如果他们想获得较好的待遇,就必须为海南做出足够和相应的贡献,也不怕他们不肯卖力的,事实上就算你什么都不会,但凡能做官的多少有文化的底子,也可以去启蒙授学,当然了,如果有不识相,或看不清形势,想作威作福或者乘机将恶习和陋俗带到海南的,我也有的是整治的手段,反正流人的蛮荒之地,少掉那么个把人,也是毫不希奇的。
    这些人运用得当的话,对海南的发展极有益处,如果将来某些人还有起复的机会,海南的经历,也将成为一笔不大不小的政治资源。
    正在我沉思的马踏声声中,马车已经穿过延政门和翎善、长乐坊之间的大街,回到我位于上城来庭坊的大宅。
    (长安城自北向南的地势走向,以皇城的含光、朱雀、安上三门前的广场,和贯穿其中的春明门到金光门之间的横城大街为为界限,分为地势较高集中大部分官署、宅院的上城,和地势较低以商户、百姓为主的下城)。
    我在来庭坊这所的宅地本来是赐给太孙的别院,属于后世政府部委大院性质的高尚住宅区,因此,距离皇城延喜门附近左金吾卫衙门,和位于永兴坊西侧的军营,左右不过两条大街的距离,北边隔一个翎善坊,就是大明宫左银台门内的龙武军驻地,东边有十王宅、南边是南内兴庆宫,都有专人留守,无论有什么事情,瞬息可到。
    没有惊动太多人,就静悄悄的从后门回到家中,正想找人做点什么有益身心愉悦的事情,却发现家里的几个女人都不在,连刚安顿好的宁也不见人影,只有堂下从车队上忙碌搬运土产和礼物的士兵,一问留守的人,才知道,
    我家来远方亲戚了,还是昨天刚来的,我的那些女人都在后园的云兴池陪客人说话呢,顿感诧异无比,我整就一空降的穿越人,哪来哪去的这一门子亲戚。居然还留在府上,这是什么事啊。
    随后,我就全身血都涌上头来,勃然生出一腔子难以抑制的怒气了,刹那间觉得头上变的绿油油的。
    惊喜,真是惊喜啊,我密而不宣回来的消息。还拦下欲通传的侍儿们,就是希望给这几个女人一个惊喜,顺便私察一些走前给她们布置地功课,没想到她们反到给我个大大的惊喜。
    来人正坐在后园临水长廊的亭子里,我家那几个花一样的可人儿,正陪着一个素衣白巾的男子说话,那些穿的女仆装的侍儿。象蝴蝶一样地环绕着其周围。丝毫不避嫌而奔走左右,远远随风传来尽是呢声软语,和呢喃的歌声,
    “七月七日晴,
    忽然下起了大雪
    不敢睁开眼希望是我的幻觉”
    七月七日晴
    黑夜忽然变白天
    我失去知觉看着相爱的极限”
    听那熟悉的嗓音,赫然是四女之中年纪最小。最明媚可人。歌喉最好。轻灵出雪的象LOLI一般地雨棠儿,只是我在亲热时替她们做地情歌。居然用来哄一个陌生小白脸开心,还一头靠在那人怀里笑地格外的灿烂,这个事实让我更加愤怒难平。
    好大地胆子,居然就**到家里来了,是男人皆不可忍,我正考虑起究竟是把这位敢明目张胆,就这么拉着我家女人手。捏着脸蛋。笑的很**的家伙,浇到水泥地里。作成**塑像,还是涂满生石灰沉到护城里种荷花,或者剁碎了做成菜大宴宾客……
    对方显然也看见了我,这才缓缓的起身迎上前来,却也没有丝毫惊慌的颜色。
    但随后看见紧步跟随在对方左右的那两位,我心中顿时咯噔一下,顿时如翻了五味瓶。
    那是一个楮杉霜发斑白的中年人,满脸地褶子,但光滑如鉴地下巴和与年纪不相成的白净,还是暴露了他地身份。我认得他叫金求德,据说原本出身天池宗,本名荆柯受,与上代门主争斗失败后,干脆破门而出,为寻求境界上的突破,以及获得大内密藏的典籍,而不惜断绝性情进入大内,成为与怀石他们一样的秘密供奉。
    似乎是修炼功诀的缘故,他的面貌看起来有些涔人的阴沉,中性化的长眉细眼看起事物来,让人总觉得有一种渺然世事,近乎无动于衷的苍冷而另一位,是个脸圆圆风韵悠然,中年妇人,也不寻常,乃是出自赫赫有名的公孙世家。熟悉的人都唤她做月姐
    自从公孙大娘以剑舞名满京华,而进入宫廷成为供奉之一,在她背后的以剑术和舞姬同样出名公孙世家,也渐渐浮出水面,成为世人的关注的焦点。更成为许多名门大族的女眷,争相聘纳的对象,据说这位月姐甚至比名满京华的公孙大娘更高一辈的人物,连号称京师第一剑士的裴将军,都曾向她请教过,因为剑华如月光佼然,舞如兰绽,是以人称月兰之剑。
    但更让人八卦的是,据说这两人在宫中一些形影不离,因此有秘密传闻说他们乃是后世所形容的秘密对食关系,不过本朝太监可以取妻纳妾,甚至养儿传宗接代。
    这些专门修练高深武功的老太监,长期专注一件事情,未免都有一些怪癖,象我家怀石老太监,如宫之前的本名叫王超,因为没事就喜欢抱块石头抛来甩去的磨成球玩,所以被人称为怀石,自从有了小杨这个记名弟子后,又把乐趣转向了,以激发潜能磨练人体的极限为名,折腾起那些新进的少年亲事来。
    而据说那位深藏不露的高力士,从小就喜欢拿拂尘打苍蝇蚊子耍,因为这手蚊虫不进的工夫,才被老皇帝注意飞黄腾达起来。但身为五肢残缺的公公,依旧对女人感兴趣就很罕见了,因此我一度很恶意的怀疑,到了他们这种年纪,是用什么来继续维持这种关系,难道靠舌头和手指么,还是有其他的道具,因此格外关注了一些。
    更关键的是,这两人也算是太子小白身边的亲信护卫之一。据说这对搭档,当年老皇帝颇为看中皇太孙,而特派到广平王府侍奉的。
    这两活宝一下子出现在我府上,就让人格外惊讶加无比诧异了。
    然后相比形影不离的这两位,我这才留意起隐隐被他们保护在中间的,居然是女扮男装的西贝货。
    “他”年纪很轻,肤如轻雪,容如山黛,虽然只是做男子一般轻容素装,**特有的丰润腴美在她身上体现的很完美,虽然不象我家的萧雪姿、张云容她们那样惊心动魄的美丽,也不象杨太真那样颠倒众生的妩媚。
    但细细看来,却很有一种温柔平和的内韵,让人仿佛觉得只要看到她就很安心,世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让人烦恼的,仅仅那一眼的风情,一下子让我暴走混乱的心态,奔流汇海一样的迅速平息下来。
    “他”正对在亭子里左右顾盼,象是环境相当的熟悉。再联系身边那两位的身份,我心中顿时起了一个很不妙的念头,很有想吐糟的冲动。
    又到了全民大猜想时间

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速之客与私狩

    要知道我家可是前太孙第。
    “那个……,”
    我琢磨了下说辞,小心翼翼的问
    “别告诉我,你其实姓沈吧……是江南吴兴人”
    “妾身确实姓沈……
    靠,后面的话都都听不到了,我顿时耳边响起一阵三流肥皂剧的音乐,一个软绵绵的女声唱道
    “天姿蒙珍宠,明眸转珠辉,狼心狗肺,出名门……”恩,是“兰心蕙质,出名门,,吴兴才女沈珍珠,达理又知书,备位东宫主,……风云起波澜急,珍珠泪悲泣,玉洁又冰清,那堪流言袭,望断西京流传奇……
    小白同学的亲密战友,再下任皇帝的生母,一个据说应该在洛阳已经死掉的人。
    “代宗睿真皇后沈氏,吴兴人。世为冠族,父易直,秘书监。开元末,以良家子选入东宫,赐太子男广平王。天宝元年,生德宗皇帝……
    历史上只有只言片语的短短记述,如果不是因为少年时代那部热播一时肥皂剧,我还不晓得这位。
    她在历史上他不是应该被还不容易找回来后,又在小白出征范阳时失踪了,然后被两代皇帝思念和寻找了好多年,成为大唐的历史迷案之一么。
    怎么就好死不死的失踪到我家来了,,错了,在这个历史时空,应该是她从来就没有正式出现过,自然也没有失踪过。此时还算是个幽灵人。
    小白还真给我送了个大麻烦过来,要知道现任太子妃独孤氏的家族,可不是等闲之辈。
    “原来是沈良媛……沈夫人”
    我稍稍一礼。
    “军上客气了,……
    她说话声音带有吴地软软,笑起来让人很有安宁平的舒服,难怪小白特别在意她,在战火中满世界的找人。连贴身最亲信的护卫,都派出来。
    “殿下素来视军上如师长亦如兄长,每每挂念口中种种……连妾身亦承泽不少地……”
    见我一下点穿了她的身份,并没有太多的惊讶,反而释然的说。
    我一下明白了许多事情,在河北的时候。小白曾经向我秘密借过斩首队和某些特殊才能的人士。到地方上去做一些私人的事情。想来也是多与她有关了。
    到了这一步,太监金求德却在胸口中掏出一封私信。呈到我手中,这才拱手退到一旁。
    这封信没有文头也没有落款,只有用简体写地内容。
    相比电视剧里的总能化险为夷的狗血和浪漫主义情节,现实可要更残酷的多,特别是涉及到帝王家的事情,没有一件是简单的,
    不过至少电视剧里。有一些内容不是完全虚构。她地存在未必不是某些人地眼中钉,总有形形色色希望她能够人间蒸发地。比如曾经是北朝第一后族的独孤家族,好不容易才回到后妃世系地序列,会有什么想法是难以预测。
    要知道历史上的皇宫大内怎么可能会平白无故失踪人的,而且还失踪的还是个皇长孙的生母。
    战争中无数人家破人亡,天家骨肉也不能幸免,在战乱结束后能够破镜重圆,应该是件值得庆幸的事情,但帝王家素来无小事,是非比寻常百姓家更多更复杂。
    特别这沦陷敌后,就有很多事情都变的微妙起来。本来谁都道她已经遇难了,臻表封节,结果还在人世,说她趋身事贼,苟延残喘,本该以死殉节,这言论杀人就够她受了。
    再加上太子正在风尖浪口上,只能进不能退。
    还有目前正得宠地张惠妃谋求立后,一直想把自己地族里女儿塞进太子近身,而作为新出炉的太子正妃独孤氏,也想是不会乐见太孙地生母,来威胁自己的地位,两人劫后重逢想见唏嘘抱头痛哭一团,相聚不得多少,只能好言劝慰,暂时隐蔽消息,才能保全,只待将来承大宝后再正名。
    他又自承身边危机四伏,难以顾及。既不希望她变成别人攻击和利用和突破口,又不希望象前太子的父亲一样,为了保全自身牺牲身边的人,不得不要走到,与自己最新心爱的妃子断绝关系的那一步。
    也只有我见看起来安全,并且可以托付,反正我的女营,已经成全了不少人的名节和将来,而我这座宅子是长安城里有名的黑洞,任何试图暗中接近的人和事物,都会莫名其妙的人间蒸发,目前暂作为亲戚的名义寄住我府上。
    小白秘密把她送过来,既是近乎受人以柄的让人无法忽视的信任,未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间接试探和表态。帝王家出来的人,还真没一个简单的。
    既然成了事实,我也只能接受这个决定,把这个兼具风险与机遇的炭手山芋,继续捂下去。至少到了我目前的权势与地位,还是有一些掩耳盗玲,指鹿为马的本钱。
    等我看完这一贴,揉成一团,金太监一口吞下去,我这才深深叹了口气。
    “这位沈……夫人是奴旧时的相识……”看到我脸色有些异样。尚且不明大部分里就萧雪姿,突然低头求道。
    “留在府上,都是奴的擅做主张,还请主人责罚……
    作为众女之长,她也担负了一些我不在家时的决定,出身名门世家的她一向做的很好,但这次轻率的把人直接搞回家来,就不免轻率了。
    “罚是肯定要罚你的,不过不是现在”
    我轻轻凑到她圆美的耳廊边道
    “晚上洗干净,洗的香喷喷,过来负荆请罪把。”
    “是”她细若蚊吟地应了一声却想到了什么东西。刹那一下子就红透了耳根,娇俏可口的,让人很想把她就地正法掉。
    “妾叼扰府上,已属不安”
    那位“沈夫人”再次柔柔的开口。
    “若是阿雪因我而受罚,妾甚亦当其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