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幻之盛唐 >

第521章

幻之盛唐-第521章

小说: 幻之盛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作为传统王朝的收入来源之一,人丁税和土地税,因为皈依安拉而免除的民族越来越多,而日益减少,因此现在主要集中征服地区的基督徒和西伯来人身上,按照青壮老弱妇孺孤寡残疾分成十二、二十四、三十六个迪那尔汗三等,
    收支中的巨大差额,一方面依靠不断的对外征战扩大版图,纳入更多的人口来征收,另一方面只能靠大量贸易创造的财富来填补。
    作为大陆公路最大的竞争对手,北方的马扎尔人,虽然在阿拉斯汗草原的战争中屡战屡败,但是他们在东西方贸易中占有的份额,却一直在缓慢而顽强的增长着。
    来自东方印度海岸的海盗,已经猖獗到威胁到帝国本土与非洲领土的联系,大量商船在海上失踪或者被劫掠,自马士巴拉河口以南的沿海港口,破产者累累。
    而控制在王朝手中,地中海众多海上贸易线,也因为北非卷土重来的拉赫曼军队,而变的有些不够可靠和放心。更何况他们还有一个最大的竞争对手君士坦丁的罗马人。
    但真正敲响警钟,让巴格达的执政大臣们痛下决心的,还是陆地上进攻埃及的战斗,再次遭到的失利。
    计划中运送海路援军的船只在红海遭到不知名雇佣军的袭击,至少有二十五艘满载士兵的船只被击沉,还有一倍数量的船只受伤,不得不退回约旦的出发港,当伤痕累累的船队,带着整船伤员和尸体勉强回到阿巴克海港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奔震惊了。
    与之而来的是,叙利亚诸行省的军队,在下埃及境内的苦湖附近沙漠,遭到旧王朝的埃及军队和柏柏尔人雇佣军合围,几乎全军覆没的消息。由于海路断绝,战败后五千名呼罗珊骑兵和两万名叙利亚部族军队,只有二千多人走出伊斯梅利亚沙漠,于是王朝在非洲统治的局势,一下变的十分恶劣起来。
    罗马人的海军,嫌疑最大无疑是幕后黑手,他们是这片海域唯一拥有火攻和大船的势力。因此原本只是各行省附庸的阿坝比亚海军,再次迎来哈里发的重视和资助。
    更多来自地中海的商船和海盗,在第纳尔的召唤下进入军队,更多的三层帆桨大船,在幼发拉底河出海口,森林茂密的地区被摆上修造船架。通过征收和贸易,大量来自东部海岸的木材和其他原料,像流水一样输送往马士巴拉等大型港湾。通过幼发拉底河的支系和平底大船,哈里发甚至派人送来了部分原本用作营造巴格达的建材。
    甚至指令由这位杰出的年轻臣子,组成一支特殊的搜索舰队。
    “东方……”
    叶哈雅,看着消逝在天边的那一丝帆影,喃喃自语道

第五百七十五章连响上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洛阳城中洋溢着一种难言的诡异气息
    剑南清炒的小馆子里,口味辛辣的几碟小菜,
    一壶重酿的蔗头春,喝的满身汗水淋漓,原本的矜持和拘谨也被放下来,话题也渐渐转到一些比较敏感的传闻上
    通政司下属奏进院的几个官员,品质最高的也就个青衫的。公事了毕,到这个承福门外衙后街靠断水潭的杂什馆子里小酌,已经变成他们的一些惯例,也是私下交流内幕消息传言的一个场合,有些是跑外递,有的是做内呈,还有的是检理和管档。
    “西路终于败了……”
    一个奏记,醉醺醺的扬起汗津津的脑门,嘿嘿道
    “什么叫终于败了……慎言慎言”
    同伴中人赶忙提醒,虽然天子匡明不以言国事论罪,但被有心的对头听取拿来做文章就不好过了。
    “败的好啊……”
    “朝廷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看你这话说的……”
    “难道不是么,”
    “打了败战,……朝廷就可以有体面的台阶,和吐蕃进行议和了,”
    “那些宰臣们也不用再为流水一样花销出去的孥费,而殚精竭虑,为每一笔出入锱铢计较……”
    “总算可以见好就收,解除军管,修养民力,而用太在意不战而和的物议了……”
    “当初只是看在开府大人的份上,才不好办……朝廷也是骑虎难下啊”
    “臣工们不敢拿圣眷恩荣的开府说事,反正说了也无济于事,便拿卫总管做起了文章……”
    “什么早年结交匪类,什么畏敌坐望,什么至援友军不力,什么私刑将士,什么……”
    “就算扳不倒他,也能打打这帮武人的嚣焰,别以为替朝廷出生入死过,就能尾巴翘到天上去了,相信宰臣们也乐见其成,或许天子也不会出声的……”
    “弹劾卫总管和弹劾那位开府大人又有什么区别,现在坐镇青唐,处断军前的,难道不是这位都护大人么……无非是敲山震虎……”
    虽然口中杯葛着,但还是不自觉抬头顾看了下左右,
    他们都是些中下品的小京官,出于立场和立身的问题对龙武军这个庞然大物,其实没有怎么直接的接触,自然并没有什么直接厉害关系,。
    但是他们平时生计的指望,对那点俸禄依仗甚大,而这些年朝廷的财政一只处于紧张的状况,连天子都带头缩衣节食,省俭用度,连带他们这些官员也被打了折扣,时常延迟不说,发到手的往往还部分是旧物抵充的。
    原本一些公事上的进项,也因为被人盯着紧而变的清汤寡水下来,少不得几下一肚子的怨气。
    好容易朝廷这些年财赋稍稍宽裕一些,却以为北边西边都在持续用兵,靡费巨大而吞掉了大部分增益和出息,他们的进项也没有丝毫的气色,各色物价却是因为日用的紧缺而水涨船高。因此历年下来他们的日子,甚至还不如一些世业的胥吏,少不得他们一肚子怨念。
    抵御外虏非战之过,大家捏捏鼻子也就算了,但是劳师动众的追到青唐去算什么,青唐什么的对他们来说实在太遥远了,遥远到只能凭借时文抄要之类的文抄,才有个模糊的印象。
    相互之间有公事往来,却没有多少厉害的纠结,才能做到一起论事
    “为什么天子迟迟没有西归,因为朝中用度艰巨,文武行驾车马仪卫动起来都要花钱如流水的……”
    “这战事再打下去,西北路光出不入,天子要候年马月才能归还西京啊……”
    “没还京,我们就得在这个寄邸,继续熬下去啊……”
    顿时引得一片愁绪和哀叹声,不是什么人都有实力在两京同时置宅,而朝廷自然不会让随驾的官员露宿街头,但是用来安置落脚的宾馆和官驿的条件,就不敢恭维了……
    新发行的青唐军债,在洛阳大市,专理飞钱交割的大牙行里,也在激烈的起伏不定,事实上这里交割的不仅仅是军债、官寨,也包括了天下众多票号抵店发行飞钱、兑票等代币单据,甚至还有绢丝茶盐等名目众多的大单贵货的凭单。
    “压下去了……”
    “再抛五千单……”
    “行情又被托起来了……”
    剑南会馆之中的赵合德为首一干军从商元老,正满头大汗盯着,跑来跑去的伙计,在大墙上插销的筹子,借这次战败的消息,拉低军债的底单,然后回抽一大笔来。谁知道听了败战的消息,这行情却是诡异的直往上涨。
    对以世代经营西北商路的人来说,世代为敌的吐蕃人是最大的麻烦和不可确定因素,也沿途花费在那些藩部里的打点和结交,也是占据了经营成本的相当比例,但是随着官军克复青唐进据吐蕃,如果能够结好军中关系,这些问题将不再是问题,将零敲碎打的付出,变成一次性省事的通行代价,还是颇为合算的。更不用说是一条具有潜在垄断操作性的新商路。
    在这点上,龙武军及其相关的信誉还是不错的,很多人并不愿意看到官军青唐的失利,甚至在幕后由众多会馆、行社,组成一个强力的资本,支持官军在青唐的开拓……
    习习蝉鸣声中,
    洛阳梁园,刚从宫中觐见回来的萧雪姿,却得到直接前往后园的吩咐,顿时有些疑惑。
    回廊中是三三两两躲在角落里吃冰的少年亲事和家养侍儿们,很有些两小无猜的小儿女情态,她微微笑了笑,随即又叹了口气。家养的这些孤女,也在逐渐长大,如果将来她们没有被一家之主选中的话,就会分配给各位夫人
    却见到临水的亭榭之中,原本用作歌舞演绎的厅下站满了人,最外围的人将她迎了进去,站在一边,
    却阿蛮以下女官四尚为首的妾侍,小小姐梁雨和大小姐梁玉坊为首的一干女孩儿们,还有初晴和阿雯带领的一班侍女们,除了南下理帐的宁凝,留在长安待产的宋谨瑜和陪产的医女正采薇,正在西北的尉迟氏和林素昔外,梁府大多数女人被齐集一堂,
    原本总是笑嘻嘻中日不止忧愁的小丫头,正在难得一本正经的训话,
    “男人在外头为国家打生拼死,流血异域,我们在家中自当全力支持,……”
    “不管别人在外头怎么说,又是如何的物议,我们都是夫君一体的表率,……”
    “什么怨望诋言,不要再出现在外头……”
    “那些帮弄是非,乱嚼舌头的话,更不要去传,”
    “宫里宫外,那些女人放下身段来结交你们,又何尝不是看中夫君的权势……”
    “别被不知天高地厚的奉承,迷花了眼,便不知道本末根始了……”
    “军中朝中,那些仰仗夫君的军民眷属,可都在看着我们呢……”
    “不要给我生出什么掉份儿的事端来……”……
    大非川,伏远城,佛寺中的中军大帐,由于黑堡王宫内,全是被烧死的吐蕃人,层层叠叠的堆积在一起,由于正值夏天,死了太多人的尸臭和油脂味,渗透到建筑的每一个缝隙,根本没法容人。
    所以我的中军只好很有缘分的安排在这所号称吐谷浑故国最大的佛寺当中,据说前身是吐蕃马向的行帐,浸透血水的地方已经被用砂土覆盖过。
    空空荡荡的佛堂下,新的沙盘被组装堆积起来,将乌海之战格局再现出来。
    “卫总管所部,已经退到苦湖,重新站稳脚跟……”
    “只是卫总管奔走辛劳,旧创复裂,临阵受了新伤,目前暂由李副率主持……”
    “北路行营马步各三万,器械尽毁,死伤加上逃散,散亡过半……中军主力的几个重装营,已经打残了,车马辎重十不存一……余将士皆疲沓不振……”
    “那军中人心士气如何……”
    “本部出身还好,只是愤愤不平,思虑再图……”
    “但是别部就不好说了,多有颓言……”
    由于卫伯玉所部的成分相对复杂,因此这一路行军,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来,因为水土不服,环境恶劣,还有负担疲累等因素,进军青海才不到两个月,军中就已经出现异议的声音,特别是那些河陇边军,以及那些地方吸收来的守捉团练,随着战事日久开始人心思归,甚至流露出怨望和谣传。
    到了青海后,唐军过度依赖蕃军的弊病也暴露出来,蕃军也有很大的缺陷,除了横山、断水等少数几只有龙武军整编和训练过的,大多数蕃军的特点是,胜则勇亦,一旦严重受挫,士气和战斗力也很难持久,基本是一溃如决。
    车营和火器有限,弓弩箭矢也补给不足,再加上到敌人熟悉的陌生环境作战,所以唐军将士的优势被很大一部分抵消掉,
    随着吐蕃的清野坚壁的策略,当初吐蕃人在河西遭受的困境,似乎也逐一降临到我们头上。
    而帐外摆着几百颗刚送过来还在滴血的新鲜人头,作为谢罪的姿态,都是率先临阵脱逃的那些藩部首领的脑袋,苏毗王子陵卿赞已经轻骑前往苏毗部的军队中收拢旧部,而青海部一干酋长,还眼巴巴在等着我的裁断。至少在现在,他们还没有足够反抗的力量,不是么。
    想到这里,我微微叹了口气,
    “最终还要我亲自上阵么……”
    不过在此之前,我得先做一件事情,对外召唤到。
    “有请鱼观容使……”
    “戍土令,……”
    脸色还有些蜡黄的鱼朝恩,有些迟疑的看着少年雍王,现在军前由我这个副都护招讨大使,雍王这个大都护安抚处置大使,再加上鱼朝恩观察西北道军容使,已经可以决定军管区内的大部分事务
    由于在他的饮食药物供给中,我多少秘密使人给做了点手脚,让他高原反应的症状比别人要明显一些,在大多数时候有时间参加聆听军中决议,却没有足够的精力做出点什么多余的事情出来。
    “孤觉得的甚好……”
    少年雍王一副大无不可的态度。
    “只是会不会太仓促了一些……”
    戍土令,就是借助军管的权利,发布,将原本位于前线的九曲、独山、衡塞、积石等数十个军城镇戍,就地改制成二线备敌、三线缓冲的府兵,所有边军的屯垦,就地转化成府兵户的永业田,当然具体数目和分配还得等清帐田土户口之后再说。
    而新得的青唐大部,大小百余城,大者如伏远数万口,小者不足千余口,数十万藩部,将按照山川胜要,地理走势,划分为十七个军州,以经略、军使、守捉、镇将等兼同刺史、县令,以驻城为中心,附近田土尽归戍军,随戍随垦,凡将士戍十年即得五倾田契,平时以名下庸奴垦殖之,山林矿藏归于都护府,草场牧地归于傍边的亲藩。
    原本是打算略定吐蕃后在徐徐图之,但是为了安定因为战败浮动的人心,提前拿出来,虽然少了很多预期的效果。
    打赢了吐蕃,作为分配成果的胜利者一切都好说,打不赢不能全功而退,什么都是白搭的……
    乌海城西南,花石峡,被当地人称为紫山的巴颜克拉山脉,在这里被斜斜的劈开一个缺口,露出五颜六色的堆积岩层,
    越过花石峡,就到达了河源水流域以柏海为中心的星宿川,也是吐蕃崛起后与吐谷浑反复争夺的四要之地,西面是通往羌塘和羊同茹的草原,南面是连通孙波茹和多弥的坦途大道,东南是白兰羌发源的白兰山和西山八国为首的西羌众,再往东越过积石山的支脉,就是党项羌发源的饵药之地,
    吐蕃人的使者,带着金银告身和封赏的印信,四散奔走在这些崇山峻岭的道路中,借助这次胜利的余波,努力聚集起新一波的援军。
    吐蕃人的密使,甚至摸到了大非川苏毗部的帐篷中。
    “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
    已经恢复苏毗王号的王子陵卿赞,咬牙切齿的瞪着眼前这些,苏毗各部的族长和元老们,他们的家族武士,轻易就压制了带来的护卫。
    一边口中责问着,陵卿赞的心却是沉了下去,与孙波茹领地来的同族军队汇合却是这个结果,由于他多年积累的班底,在低地损失惨重,再加上和那些青海部协同作战的需要被派出去,又从八色牦牛部吸收了一批部众,在为苏毗立国的共同目标下作战,相比也不会有太多的异心。
    现在原本派出去发动领地内百姓的军队,显然都被这些人给反客为主控制了,唐人高歌猛进的时候他们隐藏在幕后,一旦失利他们就重新跳了出来,重新控制了局面。
    “苏毗人的血已经流的足够了……”
    一个白发苍苍的元老低声道
    “难道一而再再而三的背叛者,会指望重新得到信任吗……”
    陵卿赞冷哼道
    “唐人是外来者……他们的许诺虽然诱人,但是有足够坚守的实力么……”
    “我们已经老了,不想离开世代生活的地方……”
    “悉补野人已经没有足够的力量威胁我们……或许他们还需要我们的力量”
    “吐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