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幻之盛唐 >

第536章

幻之盛唐-第536章

小说: 幻之盛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愿主上万安……”
    一个风尘仆仆的身影,一进门就高声的,却是我的希伯来人家臣阿罗罕。
    他一身青色龟纹的绫罗袍子璞头方巾,看起来许久不见却是富态了不少。还带了礼物,一只用宝石镶嵌起来的大金牛,据说是河中突骑师突厥的神灵化身,还有十几驮珍贵的纪念品。
    既有帕提亚王朝到撒珊王朝期间的诗集和史志残卷,也有来自古天竺阿育王和伽色腻迦王时代的佛教遗物,比如一些用贝壳和金丝编制的稀有佛教经卷,用佛祖涅槃的菩提树子制作的念珠什么的林林总总也是好一大堆。
    现在的阿罗罕以及不服当年初见的窘迫和困顿,在来自大量人力和资源的投入下,他领导着从安西到北庭乃至河中最大的商业组织之一,由于有来自两大国家官方上的支持和默许,他在这条黄金商路上混的倒是如鱼得水,乃至河中列国之间的地下黑市网络,也有他重要的一份。相比那些小国寡民的城邦列国,富可敌国,也不是什么吹嘘之言。
    “东方庇护所……塞里斯的弥赛亚……”
    直到他把每一件礼单陈述完,我才似笑非笑的慢慢开口道
    “你这些年做的很不错啊……”
    位于拔那汗国所在费尔干那山脉中,白城子的基地组织本部里,充斥着形形色色从大食人统治下逃离出来的武装力量和反抗组织,没有足够的外部因素促发下,依靠这些失意的人或是战败的逃亡者,要想颠覆或者说推翻大食,其实是一种奢望,但用来给大食人添堵,乃至破坏和动摇大食人在何种地区并不算稳固的统治,却还算是是物尽其用。
    但现在这些团体里,最多最活跃的却是来自可萨汗国的希伯来人。从衣食住行到流通交易,都有他们的身影。这显然和他这个幕后主持者之一密不可分。
    “主上真是无所不知,……”
    看着他满头大汗的匍匐在地上。
    “都是我的自作主张,愿意接受您的任何惩罚……”
    这也是长期在千里之外遥控,造成某些鞭长莫及的弊端,我虽然不介意他们的存在,但是让某一方面独大就不好了,必要的监督和制约,是保证长久而稳定的从属关系的保证,这是任何一个上位者基本的认识。像他手下最得力的骨干人员中,就有我家出去的少年。
    “请不要嫌弃我的族人……我的同胞是抱着忠诚和向往的心情而来的……”
    他又抬起头道
    “您的宽容和恩惠,是我们在这个伟大国度的唯一依仗……”
    “忠诚……”
    我微微皱了皱眉头,对自己出身的民族不忘本固然是一种美德,但是因此影响到所效忠的事业,那就不那么令人愉快了。
    “希伯来人不是只忠实于金币么……”
    “请主上明鉴,那是我们同胞中的败类……”
    他伏地低声道。
    “并不能代表所有人……”
    “这么说,可萨国的局势不妙了……”
    我敏锐的察觉到他话语中的信息
    “是大伯克和几位将军的军队,刚刚遭受惨重的失败,汗国失去几乎整个南阿拉斯汗草原……已经有当地的部族,宣布接受大食人的信仰了……”
    “起来吧……”
    我重新开口道
    “我为什么要抛弃你们,你们对我还有些用处”
    “我最讨厌自作主张的手下,但只要你做事能令我满意,这些细节也不是什么特别严重的事情……”
    “既然你们这么想来大唐,我非但不会阻止你们,还会接纳更多的移民,甚至容许你们建立经堂和学校……”
    “但前提是他们遵守大唐的律法和并尊重当地的习俗……”
    “因此,每个希望来到大唐的希伯来人,必须先在拔那汗呆上一段时间,进行登记和适应,学会大唐语言和基本历史风俗……”
    希伯来人或者说犹太人是最重视教育和传承的民族,精于精算和理财,通晓多种语言和文字,善于在经商过程中不断的学习,让有知识的人在他们中的比例很高。因此对我的外域开拓大计,还是有那么些作用的。
    历史已经证明,相比中华文明的丰富性和包容性,在西方遍地蛮荒中顽强坚守自己传统和信仰的西伯来人,就算再来十倍数十倍,也都是被吸收融合的一点都不剩的渣。
    “大唐有许多新开拓的地区,正需要各色的人才,他们将哪里去去证明自己的价值,并视表现给予你们归化大唐的子民身份……”
    我想了想又道
    “一切如您所愿。我的主上”
    他激动的趴下来想吻我的靴尖,却被我躲开
    “少来,我不吃这一套……起来说话”
    他呐呐的站到一边,我又问起现今西域的详情。
    另一位家臣康提辛业务有事缠身,就没法赶回来,所以由他转为述职。
    与负责商业经营方面的阿罗罕不同,康提辛现在领导着河中地区势力最大的佣兵组织,还有好几只马贼沙盗什么的作为外围,风头正盛,拥有好几座城市的私人驻地和至少数千人的常备武装人员,在河中各国都有业务关系,连一些小国君王或是部落酋长,都要对他们客客气气的攀交情。
    当然了,这些武装团体中的上层和骨干,都是与大唐关系密切的退役老兵或是游侠儿,再加上安西都护府官方的庇护和间接支持,经常承接一些商业护送和区域清理,或是治安守卫的任务。让军队腾出手来经营外部环境。
    这次他的人马也参加了远征军在拔那汗国的解围行动,先后动员了接近四千名战士,还从臣服回纥的及嘎斯人中雇佣了几只小部落游牧骑兵参战,因此现在无暇分身……
    薇尔,
    青年赛特心中念着这个名字,轻车熟路的在布哈拉的街道中盘旋着,避开下面偶尔路过的巡逻士兵和报时人,身手轻巧的攀越捷走在一个个高矮起伏的圆顶方垛大小建筑上,
    无论如何,只是想再看看她一眼而已,他如此告诉自己很快找到了地方,相比早前的光景,门庭冷落多了,种满无花果和石榴的庭院中,连仆人都变得很少见,偶尔露出个人也是懒洋洋的没精打采,因此它并没有多费功夫,找到熟悉的房间。
    雕花的窗格内,佳人如昔,就是蒙头梳起代表已婚妇人的发髻,戴上了簇花的阿拉比亚头巾,不由心中一凉,一时间百般滋味涌上心头,
    “小姐……”
    们被重重的推开,脚步冲冲的小侍女走来进来
    “婚礼推迟了……”
    “……”
    少女轻轻抬起眸子,却是没有任何变化,褐色宝石一般的眼眸依旧明媚,但是其中却又一种让人心碎的冷清和木然,让人心碎。
    “因为穆伊尔的家族领地遭受了重大的损失,拿不出足够的聘嫁……已经请求负责见证礼仪的伊玛目许可,将迎礼顺延到合理的时间”
    “那又怎么样……”
    曾经的少女平容无波道
    “叔父,已经被释放回来……我已经对真主宣誓过,要为未来的夫君谨守妇节……”
    “小姐……”
    侍女的情绪也低落下来,带上了继续哭腔。
    赛特心中重重锤了一下,情急之下捏破了窗格。
    轰的一声从漏光的天顶滚落进来一个灰头土脸的蒙巾男子,带着大蓬的尘土泼洒在目瞪口呆的主仆两人前。
    “卑劣的贼人……”
    少女霍然站起用匕首掩住胸口前,
    “就算穆拉尔家族已经败落,也不是你们可以觊觎的……”
    “……”
    满嘴灰土的赛特想说什么,却只吐出一嘴的渣子,伸开少女的匕刃,又手疾眼快的制住小侍女,将她半声尖叫直接堵在嘴里。
    然后就见表情决绝的少女翻转匕首,转眼一抹血痕在雪白的胸颈上格外显眼。
    “住手……”
    赛特顾不得掩饰身份,高喊了出来,这一刻,昔日的妮可,都暂时被压下了记忆,眼中只有阿拉比亚少女那孤落的身影。
    “小雀儿……”
    他呼唤着惊恐的瞪大眼睛侍女的名字。
    “不要做出不可挽回的事情……”
    “你这只连累主人的野狗,居然还敢回来……”
    小侍女震惊的蹲了一下,随即疯狂的扑打撕咬着来人。
    “什么都晚了,你知道么……”

第五百八十八章 检阅

    第五百八十八章检阅
    洛阳城诸门大开,再次迎来献俘**的露布。披红挂彩的游骑,成群结队的奔走在洛阳城的大街巷上,高声唱念这告捷的内容和天子校阅出征将士的通告。
    对洛阳官吏士民百姓来说,短短半年光景这已经是第三次,但显然他们的兴趣依旧盎然不减,因为告捷的规模一次比一次更加宏大,献俘的规格一次比一次高。
    从河西大战中俘获的吐蕃万户、部大将、节度使、都督、军元帅,到关内保卫战所获的种巴结、外相、理事大相、文书臣相,再到这次青唐攻略赴降的吐蕃王,大伦,内大相。代表吐蕃国政权朝野的军将臣官,几乎都成了大唐的战利品。
    一身玄地金衮的天子白,站在大内皇城最外重的大中景光门上,正对着鱼俪在洛水河畔上,漫长的俘虏队伍,他们要通过东西两端的天津桥,绕城一圈。
    如今四边九夷的边蕃和外域大多安定,大唐的宫廷里充斥着他们献上的人质和俘虏。无论是如何英明神武的天子,虚荣心都会得到极大的满足吧。
    圣太宗皇帝励精图治,攻灭东西突厥,令两可汗舞蹈于宫廷,以偿高祖白马之盟的故耻,高宗显皇帝,破薛延陀,规复安西四镇,灭高句丽、百济,献告太庙,以偿太宗东征夙愿……
    现今吐蕃这个与大唐恩怨纠缠百年的宿敌,也被斩于蹄下,作为当代天子,他似乎也有了与大唐历代那些被人称颂和传唱的先帝们比肩的资本了。
    他满心欢喜又百感交集,父皇退位前的话语仿佛历历在耳,
    “我最得意的事情,就是挑中这个女婿啊”,
    “实在艳羡我儿,寡人未得善用,却让你恰逢其时啊……”
    他回味起来,却又有些重新明白于心了,却再次想起当初逃亡路上的戏言,“你想学光武么,我或许可以帮忙,只要能保我做个舒服的弄臣就好了”……
    当初看似玩笑的声声誓言,如今都已经一一应验。也该到了我兑现的时候了。他在心中默念道。
    巨大的喧嚣声,再次将他从过往的沉思中拉回来。
    牵儿携女的士民百姓早就堆满了洛水两岸,连那些靠近沿河大道的城坊墙头角楼上,都簇拥着一堆堆的人头,那些靠近城坊边上拥有高宅豪宇的人家,更是早早在家中高处备好了案几和器物,带着盛装华裳装扮家眷,占好观看的位置。
    被水洗过的青石街道上,
    先出现前导的军乐班子,沿途一路唱奏着《破虏子》,随着他们的行进的步伐,才是吐蕃献俘的队伍,都是由背缚吐蕃贵姓组成,曲折在街道上足足有上千人,他们穿着吐蕃风格的毡衣裘袍,重新配饰上代表本人身份等阶的告身和饰品,虽然看起来还算整洁,却是死气沉沉的充斥着各种颓丧和木然情绪。
    巡街之后,他们的终点在于皇城的太庙和明堂,集体成片跪在那里,由太常寺等衙署的官员,举行祭礼将这个喜讯,告知历代皇帝在天之灵。
    最后只有身份比较尊贵的很少一部分人,会被朝廷挑选出来,给予虚名的官衔,在赐予的住宅内被当做猪一样养起来,等到每年年节大朝的时候,作为接见外藩使臣宾客的仪仗排场的一部分,以示天朝的武功和宽大胸怀。
    其余人都要在那些府兵军屯的田庄、工场、矿山里,以军奴的身份度过很长一段时间。如果想这监管下无休止的苦役和劳作,也可以自请加入敢死效节军,到边境上去拚命,博取一个人身自由。
    献俘过后,在唱奏大乐《浩荡恩》中出现的,是那些新近降伏的藩部头领和国使臣组成的队伍,他们穿着五颜六色的盛装,高举这臣贡的藩物和拜表,垂手低头走在街道上,满是震惊、敬畏和赞美的颜色。
    他们过后,才是天子校阅出征将士的重头大戏。金鼓齐鸣,管吹大作的《得胜班》声乐中
    当是黄披金鳞的少年雍王出现在宫门前的御道上,他头戴金冠身披大氅,骑在**神骏的青海龙驹上,看起来少了几分少年的文质柔弱,多了些行于军伍的英武坚强,很是吸引了无数少女妇人的目光交注,也看的坐在后妃列班里头侧左的沈惠妃,很有些既欣慰,又是感叹之类的复杂神情,
    相比另一侧同样头插八只错金流彩簪子,雍容典静如同宫礼教科书一般规范的独孤贵妃,她隐然成为一众宫中女眷中的焦点,无论是嫉妒还是艳慕还是巴结的心思,都在感叹有这么个儿子,下半生权势荣华无忧了,惋惜就是出身户,没有一个有力的娘家,不然位列朝班高品,也不过是须臾之念。
    不过,这也未尝不是一个可以结交和亲近的契机。一时间,在场的许多人都动起了各色心思来。
    紧随雍王仪仗之后的,是以内常侍,领枢密知事,西北路军容观察大使的鱼朝恩,他身着一袭代表中贵极致的紫衣,镶玉乌纱璞头,看起来有些不伦不类,却是左右顾盼,抑制不住的满面春风得意。
    本来以一介阉宦内臣,是没有必要出席这种巡阅大礼的,虽然只有寥寥数骑黄门扈从,相比旗鼓吹打载道的雍王行仗毫不起眼,但他既然被特旨举旗从列于后,这本身就是一种褒奖和态度。
    许多人不由推测起来,这是否意味着天子经过数年的抑制打压后,重新开始重用中贵内臣的兆头。宰相之中已经有人开始交头接耳,而几位枢密副使,却是表情复杂,显然事前并没有得到消息。
    然后是出征各路总管、镇帅的旗仗,由前驱旗手打着代表他们个人姓字和家族徽记的大旗,亲兵队簇拥左右,拥有品阶和官身的幕僚和属员紧随其后。
    当先的第一序列,自然是代表位阶最高内枢密大人的梁字旗,只是这面旗帜的底色,乃是一只挥舞双钳的硕大红蟹全}文字O}}。,体现出主人家一如既往的恶意趣味,擎旗的乃是昆仑奴出身的家将铁摩勒,而簇拥在他周围的,都是那些梁府少年亲事和武学见习士官出身的年轻军将,虽然看起来普遍的年轻,却不乏已经戴上代表从五品下郎将身份的双日金章。
    然后是代表卫、高、马字诸色旗色,亦是各有特色,诸如卫字旗下擎刀跨剑的游侠儿,高字旗下精神硕毅的白老军,马字旗下高比例卷高鼻的西番面孔……
    然后是北衙天子近卫所属的羽林、龙武、神武、神策诸军的列阵,由本军将军、中郎、中郎将、左右郎将,都虞候等职阶按照序列,组成整齐策马而过的军官团。
    他们都是一色御赐的红黑大氅,头插紫缨,身披大块板金的全覆式明光铠,全身具装的高头战马,银灿灿的铁甲丛林中,只露出一张张面孔,能够区分他们所属,也只有身上的罩衣、甲纹和所擎的旗帜。
    号称历史最悠久,源于高祖长从亲兵的羽林军,用的是紫色麟游旗,玄色罩衣,麒麟甲纹,以纪念随太宗太宗玄甲太岁军;
    出身藩部子弟入大内宿卫的飞骑营,号称眼下北军第一强的龙武军,则是青龙旗,紫底黄边罩衣;选拔边军良健组成的神武军和神策军,则用的是飞黄旗和白泽旗,绯红紫边罩衣和苍青罩衣。
    北军之后,才是南衙十六卫的武卫、金吾卫、骁卫诸军将士方阵,他们亦穿连身裹体明光,插短一些的素缨,却是步骑弓混搭,刀牌弓枪槊戟如林,将配属的神机、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