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幻之盛唐 >

第698章

幻之盛唐-第698章

小说: 幻之盛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陷入混乱的穆斯林军再次证明了他们失去了纪律之后,是如何的脆弱——正面的拜占庭军团步兵以盾墙突刺战术勇猛地将对手逼得节节败退,两侧的轻步兵快速杀上了高地,用投枪和弓箭驱散了穆斯林军的两翼,逐渐将敌人的核心队伍三面合围起来。
    而山坡下,随着独角兽旗的举起,重新整队集结完毕的禁卫骑兵举起了长枪,排着方阵队形,不紧不慢地朝着河口的阵地逼了上去:战局至此胜负已定……
    遥远的伊朗高原北部,刺夷城(今德黑兰附近),刚刚迎来全新的一天。
    刺夷城坐落在辽阔的伊朗高原北缘,厄尔布尔士山脉南麓的平原上,郊东、西、北三面为厄尔布尔士山脉和成弧形状的丘陵环绕。由于充沛的地下水,让这座城市在历史上以喷泉和花卉出名,
    这里也是古老的大陆公路北线分支,一个重要中转地,因此不大的城市中,堆簇满了高耸的建筑,古老的拜火祠、教堂,新建的清真寺,错落有致的分布在城市中,体现出一种古朴而又具有活力的精致,
    城中的绝大多数居民,都是波斯人的后裔,并在顽强的在阿拉比亚人的统治下,坚持着自己的传统语言,
    但现在这座城市,已经陷入战火和恐慌之中。
    无数的搭索勾住了并不算高的城墙,在号角声中,轻装的泰伯里山民开始勇猛地爬上城头,他们高声发出战斗的呐喊,挥舞着钝斧与钉锤让守军脑浆喷溅。
    作为城墙上街区警备官之一的默德尔也在惊恐和焦虑中煎熬这,这些敌人不知道是怎么出现在城墙下,作为遍布山脉中的要塞堡垒及其守卫,竟然事先没有发出一点告警的消息,
    (事实上,经过了多年的走私和贿赂,再加上泰伯里人天文数字的重金收买,守卫中部分具有波斯血统的后裔,主动放弃职守带着满载的金钱离开,给敌人让出一条通道)。
    只感觉四处都是尖利的鬼魅的呼喊,数年前的那场战斗在他恐惧的内心又复活了,他大脑一片空白开始歇斯底里的大喊,此时一个干瘦的泰伯里人高声叫着对他举起了斧头。
    默德尔条件反射着将长矛抵了上去,只觉得自己的矛头扎进了一处非常柔软的地方,那个泰伯里人狂叫了几声,随着喷出的鲜血倒了下去。很快,数名泰伯里人又涌上了城头,默德尔想用力把自己的长矛从那具死尸肚子上拔出,但是一名泰伯里人迅速地将手中的斧头掷出,默德尔只觉得肩膀被重重地撞击了一下失去了知觉,他松开了想拔出长矛的手,企图保持着重心,但是踉跄了几步,他觉得脚下一空,利索地从城道上滚了下来……
    此时城中火光四起,难民们哭喊着企图向城的南门奔逃,在人流中,城市长官铁青着脸骑马向人流方向,相反的战事最激烈的北门奔去―――他已经命令在总督府顶楼燃起烟火,而城外那守卫山口的士兵见此便得知城池不保,而他们会留住性命撤退,向行省总督报告这一消息……
    “务必将我的敕令,传达到更多的城市……”
    “那些呼罗珊本地的代表,必须缴纳更多的赎金,才能获得免于追究他们资敌和协助侵略者的行为……”
    “如果不能达到我的要求,那就派兵去自己拿……并允许那些士兵,宣示王朝的愤怒和权威”
    正在木鹿城中布置军务的麦海迪,突然接到了一封措辞非常激烈求援信:
    “谨启阿拉真主的代言人,人间美德和公义的守护者和执行者,伟大的哈里发继承人,东部诸省的保护者:在上个月里,于吉巴勒省接壤的泰伯里叛军,突然越过了厄尔布尔士山脉的天险,像狼一般涌入了我们的家园:抢劫我们的牛羊、焚毁我们的清真寺、杀害我们的奴仆和商人。”
    “这些北方的叛党,根本就是嗜血和动乱的化身!为此所有的族长、首领和贵族代表一致决定,组建起民防军,抵抗他们疯狂的攻击。”
    “但在短时间内,我们缺乏足够的守卫军,只能任由他们肆虐在城市之外的村庄市镇,恳请最贵而伟大的殿下,在进军之余,为我们派来一支后援……”
    “封锁消息,”
    仅仅一个片刻就有了决断,
    “什么……”
    侍从副官震惊的愣了一下。
    “封锁消息,……将信使禁闭起来,我说的还不够明白么”
    麦海迪随手将纸草的书信丢进熏香的火笼里,
    “这只是敌人的故作姿态,以山脉的险峻和崎岖,能够穿越的敌人,必然是数量有限的……”
    “不要为他们的虚张声势而分散了我们的力量……”
    “为了伟大的事业,局部地区的牺牲,是不可避免的……”
    木鹿城东南的哈里河,两岸全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夏秋之交那一人多高的牧草在温和的风吹拂下前后摇摆着,引出一阵阵的绿色波浪。
    沿着河岸驻扎的营地中,穆阿维叶团的小队长安里沙,挎着藤条篮子刚刚领取晨礼之后的早餐,是用粗碾的麦粉和发酵的乳酪,做成的糊状面食,但今天破天荒的发给几颗椰枣干,还有小片风干的骆驼肉。
    这样也是投入战斗前或是高强度军事任务的征兆和信号,将可怜巴巴的肉片吞进肚子,在半饥半醒中煎熬了一晚上的身体,才多少发出一些满意的咕噜声,而不是象喝多了稀汤一般,尽是晃荡的声音。
    圣战者的序列式按照地域和亲缘上的同乡族类等关系进行编制,因此拥有大大小小的番号多达上百个。既有兵团、联队、大队、中队等番号,也有杂七杂八的战斗团,虔诚军、护信者之类的称号,当然大都是名不符其实的。
    作为圣战者中,除了少数穆阿维叶团这样,因为彪悍善战传统,表现比较出色而获得亲睐少数存在,其他都得靠自己就地解决,或者用战利品从军需官那里交换所需。
    随着赛里斯人的清野坚壁和当地居民的逃亡,通过传统抄掠手段,他们所能获得的补给也越来越少,掉队的番号的却是越来越多。
    沿着河流搜索被打散的塞里斯残部,是他们眼下的任务,。
    夏风飘扬中,对岸一名轻装的骑手正在河边让坐骑饮水,一边抚摸着身旁马儿的光滑的鬃毛一边警惕地望着大河的南岸。这时他渐渐感觉到脚下的大地在颤抖,并且越来愈剧烈起来,原本平静的水面也开始不安地泛起波浪,马儿喷了几口气便不安份地挣着他手里的缰绳绕起了圈子。
    这位骑手定睛向着南岸那广袤无垠的草原望去,发现一支庞大的骑兵队伍正在缓缓移来,甲胄反射的光芒宛如海市蜃楼一般夺目,只有那面旗帜让人不会看错。
    “赛里斯人进攻!赛里斯人进攻了!”那个骑手上了马,高呼到。
    这时在河两岸的草丛中,纷纷立起了许多人与马,他们原本安逸地卧在那儿休息的,看来唐军的到来彻底打搅了他们的美梦。
    “还愣着干什么,快去通知木鹿城中的诸位大人,其余的人渡过河去抵挡住敌人的攻势!”
    唯一一名将领大声鞭策着部下飞身上马。
    沿着河流的行军路线上,不停地有追逐的骑士,被射落马下,被藏在尘土中的拦索绊倒,信使、探哨、尖兵的遭遇战和狙杀活动,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
    龙武军的青龙旗、神策军的飞黄旗以及安西军的血红战旗并辔而行,在他们的身后四部五千名着半身明光和山文的具装骑兵,三千名套着整片金属胸甲的城傍骑兵,他们小跑齐步前进的马蹄声正是让河流和草原战栗的来源。
    而在骑兵方阵的两翼和后方约莫二万唐军步卒,他们身穿连身明光铠,手执步槊和刀盾,背负弓弩,以一辆辆大车上插的旗帜为中心,构成一个个小队列,也在紧紧跟随着大部队的步伐。
    更远处的地平线上,队形散乱,马步错杂,像阴云的一样的仆从军和藩属部众,以半里多的距离缓缓跟随着跟随着,发现敌人后,其中的骑兵随即开始加速,甩开步队从两翼掩进上来。
    为什么自古以来稍微像样点的正规军,都要求统一整齐的服色和队列,然后用不同职能的旗帜来进行区分,不仅仅是指挥上便利,同时也是对士气的鼓舞和对敌人的威慑,前后左右都是自己易于辨认的友军服色,无疑是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也更有利于统一步调协同作战。一旦达到万以上的数量,那就是视野中极具冲击力的压迫感。
    哈里河一带驻扎防守的,还有马赞兰兵团数千骑军,他们用本民族特有的骨哨,咻咻互相打着招呼,在腿上绑上了马刀背上了箭囊翻身跃上马儿,一起渡过了河流,企图在南岸重新设防遏制住唐军的攻势。
    像是插进油脂里得利刃一般,轻松的将列阵分割开来,随即散开,又像是浇进雪地里的滚水一般,迅速将剩余有序的抵抗者,变成铁蹄利刃之下慌乱奔逃的羊群。
    “另一只赛里斯兵团出现在奈撒……”
    “号称十万大军的先头……”
    木鹿城中因为这个消息,而变的一片鸡飞狗跳。
    蓝顶大清真寺的建筑工地上,前呼罗珊总督,现任的工程监督卡塔赫,刚刚坐在牛车上离开。
    他一下变得苍老了许多,让他的头发一夜之间变成彻底的雪白色,与之而来的还有关于他再次失宠失势的消息。
    作为他的奴仆、门客和随从,也减少了许多,这些人多是连夜不告出走,或是私下改投别家了,以免受到他的牵连。
    晃荡的牛车突然停了下来,然后拐了一个弯,到一条僻巷中,一些蒙面缠巾的人簇拥在左右,车夫扑倒在地生死不知。
    “敌人?,刺客?”
    随即他自嘲的笑了一下,暗杀自己这么一个已经无权无势的老人,没有任何的意义,或是仇家落井下石的清算?。
    一个被绑架的前总督,除非被人刻意在麦海迪面前提起,否则短时间内也没有人会在意他的下落把。
    心念转过数闪后,其中一个人拿下面巾,露出一张熟悉的面容来。
    “你居然还敢出现在我面前……”
    他有些震惊的看着眼前黑发男子,手脚和胡须也随着气愤的心情,颤抖起来。这名辜负了他的信任和提拔,让他变成识人不明引狼入室笑料的赛里斯奸细,居然敢出现在他面前。
    “来取走我的性命么……”
    随后他想到如今的处境,也释然了。
    “不,我是来看望您,并带来一个故人的消息……”
    赛特解释道
    “薇达对您的恩德一直念念不忘,并希望在适当的机会,予以报达……“
    “报答……”
    老人冷笑了起来
    “用更大的阴谋算计我的同胞么,可惜我已经没有这种价值了……”
    “当我们的军队重新降临统治这片土地,需要一位如您一般睿智而富有经验的当地人的帮助。”面不改色的赛特,稍微组织了用词继续道。
    “以减少不必要的伤亡,让百姓从战乱的伤痛中尽快恢复过来”
    “你觉得我会因为暂时的挫折和落魄,而背叛我的国家和信仰……”
    “无声无息的死在偏僻的角落里,或者是如您所愿,”
    赛特依旧笑容可掬的道
    “但是为这个国家奋斗了一生,那些人回报了你什么……”
    “胡奈特家族也曾经是这片土地古老的统治者的一员,难道您不愿意恢复祖上的荣光……”
    “我的家族,已经是最显赫的阶层之一……”
    “如果您的家族已经不复存在了么”
    赛特突然冷笑了起来。
    爆发出一阵像野兽一样的怒吼,然后以呜咽为最终收尾
    “我不能相信你们,但我需要一个承诺……”
    ……

第七百一十九章指挥戎虏坐琼筵5

    第七百一十九章指挥戎虏坐琼筵5
    “相关的责任人,必须为此出付出代价”
    “我们的情报组织都在做什么,”
    “敌人已经逼近我们,并在奈撒站稳脚跟,才由我们前线的士兵得到消息……”
    “首席大臣拨付东方的,每年数十万第纳尔的招募和训练费用,难道都丢到阿姆河里去了……”
    “那是因为敌人得到了当地人的指引和协助,”
    也有当地出身的官员辩解道
    “袭击并摧毁了我们在索格底亚的众多地下据点和外围眼线,”
    “忠于王朝的密探和眼线大都为国殉难了,。”
    “他们还装扮成当地人,劫杀我们的哨兵和斥候,仅有极少数人能够突破封锁带回已经延迟的消息来……”
    木鹿城中,麦海迪亲自召集的紧急军事会议上,已经吵嚷成一片,推诿责任的,指责对手的,借机发难的,乘机索要更多物资和补给的,让充满肃穆气氛的殿堂,变成市场一般的喧嚣。
    击溃了赛里斯人的战线后,占局并没有马上呈现一边倒的局面,像是蓄力已久的一拳打进了棉花团中,大多数力量都消耗在空处,然后被棉花团中暗藏的尖刺,割的鲜血淋漓。然后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人力,将这些尖刺逐一拔除掉。
    因此当新的敌人出现的时候,就像是打开了某个魔盒一般,让圣战大军内部积累下来的矛盾和争议,变成了众多的分歧。
    那些圣战者们几乎是一触既溃,从属正规军序列中,已经有五个来自行省总督的地方兵团失去了联系,大多数幸存者的回报就是,听到雷鸣一样的声响,然后前方的部队,就像潮水一样溃败下来,在敌人骑兵的追杀下四散奔逃。
    “敌人使用了前所未见的新式火器?。”
    “那就派出我们的石油精部队,对抗敌人的火器。”
    “可以请统帅大人发布新的动员令,从后方召集更多的预备兵员……”
    “不可能,圣战已经让我们从内沙布尔到伊斯法罕的抽调了大量的青壮年……已经对地方的的农业生产和手工业造成不良的影响”
    “如果需要更多的兵员,就必须深入到偏远的乡村中去,然后将召集到城市中重新武装和编队,再调到东方来,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况且无论是财政还是后勤上,都难以维持下去……”
    “那就用呼罗珊的土地为抵押和担保,向那些商人强行借贷……”
    “或者可以宣布圣战者都能在东方,得到一块土地……”
    “我们哪里有那么多可以分配的空余土地……难道从各位贵人的名下分摊么”
    “可以没收那些投敌嫌疑的当地居民家产……无论是穆斯林还是非穆斯林”
    “是否收缩前线兵力撤退,然后留下那些圣战者作为殿后,分散敌人的注意力,以保全那些最有战斗力的正规军……”
    “这是一个耻辱,我们还没有对敌人尽全力,就不得不灰溜溜的踏上逃亡之路,应该将提出这种荒谬怯弱建议的人吊死……”
    “我们还有足够的士兵……支持两线作战……”
    “还可以从当地的居民中获得补充……”
    “无论如何那些赛里斯人都是外来者,远比不上我们在这片土地上的便利和熟悉……”
    “不要再说了……”
    一个声音让所有的喧哗顿时闭口,作为东部战区最高统帅的麦海迪已经做出了决定。
    “派出信使,用最快的速度召回北方的部队……”
    “我们必须集中力量击败眼前的敌人,才能考虑继续扩大战果,或是考虑转移的事宜……”……
    枪如林,旗如丛,人马如云风萧萧中,我也骑在马背上思考问题。
    麦海迪,阿拉伯语中,意为“蒙受引导者”或“被引上正道的人”。经典《圣训》预言:他是世界末日来临前的一个有宗教领袖性质的人物,是穆斯林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