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锦衣王侯 >

第237章

锦衣王侯-第237章

小说: 锦衣王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戚继光的问题,算是杨承祖穿越后闹的一个大乌龙,他前世历史知识平庸,对于戚继光的生卒年全无了解,并不清楚现在戚继光还是个孩子。只觉得既然有了俞大猷,就该有戚继光,结果闹了这么一出。到现在他也闹不清,到底是戚继光还没出生,还是兵部的人没搞清楚。
  眼下不是解释的时候,他只好随便应付几句,想着既然找不到戚继光,回头跟戚景通聊聊也是好的。大家都是山东军官,或许还能认识。
  严嵩这人虽然现在看上去对局势起不到什么影响,但是一个在历史上可以长期把持首辅大位,又能勇于为天子背锅的人,肯定不是等闲之辈。只要自己给他足够多的支持,未必就不能跟杨廷和走几个回合。
  嘉靖因为杨廷和在王府内教导的关系,对于部队的重要性十分了解,甫一登基,就已经想着要培养一只绝对忠于自己的部队。虽然眼下刚登基不到一个月,并不适合编练新军,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个事肯定是要着手去办。
  原本影响新军编成的主要问题就是没钱,杨廷和当政期间,把内库抄了一把,导致内帑无多。开在外面的皇店,属于皇室的皇庄,不是被关闭就是被清退,弄的嘉靖的财政比起在安陆来还要窘迫。一个天子的开销,又远比藩王为大,练新兵的事就只能想想。
  卡天子的钱袋子,也是外朝惯用的限制皇权的手段,只要天子手总可支配的金钱不多,就没办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嘉靖把杨承祖放到崇文门收税,固然是有酬功的因素,也是君臣两人定的计划。由杨承祖出面当恶人刮地皮,搞到经费之后,为日后练兵做储备。
  这回有了江彬的家底,练兵的费用就有了眉目,现在的皇帝由于刚刚进京,各种享受其实还没有跟上,也就还没养成奢侈享受的习惯,紧日子还是可以过的。又想着有了自己的刀把子,就可以不受制于人,所以各方面的需求都可以压一压,一切都为了练兵做准备。
  当初正德手上控制的是外四家军,人马将近十万之数,嘉靖的财力还养不起那么多人,暂时定的编制是四个营。按杨承祖的规划,这四个营作为军官预备役培养,将来是要他们出来做军官,到下面去带更多的兵,和正德所构思的那个武学,性质基本一样。
  一想到练兵的事有了眉目,嘉靖的情绪颇高,心情也好了许多。又有了这么多黑材料在手,纵然不能动谁,但是也多少可以换取一部分利益。不过接下来,嘉靖就又有了一个新的任务,让杨承祖感觉好象是迎面挨了一记重拳,半天没缓过气来。


第五百七十九章旧时恩·今日难(二)

  “朕知道,刘良女是大哥的恩人,你们之间的交情不错。如果这事可以交给别人做,朕一定换个人,可是朕后来想了想,又觉得换人不好。她既然是大哥的恩公,如果我让别人对付她,那不是说不给大哥面子?所以这事,还是大哥你自己处理一下比较好,总之先把人找到,其他有什么情况再说。”
  嘉靖说这话虽然一脸诚恳,但是他话里处理的意思,杨承祖还是听的明白的。自从正德死后,豹房的女人,基本都是被遣散回乡,发回原籍。
  从表面看,这是让她们回家与家人团聚,从朝廷的层面,得算善政。然而这其中大部分女眷实际是已经无家可归,或者说想回也回不去,过惯了豹房里锦衣玉食的日子,让她们做回普通人,实际还是强人所难。
  不过不管怎么样,有的回去总是好事,像刘良女,则是直接不见了踪迹。当初正德临死前,对刘良女有些安排,据说跟她一起失踪的,还有几个宫中的内宦,俱是习武的武监,大概是充当护卫。
  原本像这种没名份的女人,跑了就跑了,也犯不上寻找,可是嘉靖却收到一个消息,刘良女逃走时似乎怀了身孕。
  对于这种消息的可信性,嘉靖也是存有较大疑问,如果正德真的有遗腹子,那自己是否有机会登基都难说。大不了就先由首辅监国,等到孩子出生,再行立天子就好了,何必找自己一个外人。
  可问题在于,这事的问题不在于真假,而在于流言的传播范围,和大家的采信程度。什么事都要讲个名正言顺,白莲教造反与宁王造反影响不同,原因就是后者拥有着名义。
  如果这个流言被有心人利用的话,可可能就会找到刘良女,并挟持她出来造反。只要打出还位于正德血脉的旗号,至少可以让大多数地区的官军持中立态度,那种局面也就难收拾了。
  为防万一,这个人必须被朝廷找到,由朝廷动手处理。当然最妥善的处理方式,就是让这个人确保不会被任何人利用,也确保生不出孩子。嘉靖手下有资格做这事的人不是没有,但是兼具能力和忠诚度的,就十分有限。
  “朱宸这个人的本事,大哥也是知道的,追个白莲教,都能中了对方的计策,被一群绿林强盗耍的团团转,这人的本事也就到这了。至于说到可靠,也说不好,这人啊,在安陆的时候,还是很老实的,可是一进了京,就被这京师的风景弄花了眼。他跟杨廷和走的太近了,若是这一科他的儿子中了举人,这锦衣指挥的差使,也得让他交出来了。”
  朱厚熜顿了一顿,又说道:“京师里有一些店铺,原先是皇店,后来总是亏钱。正德是个嫌麻烦的,就把这里面几个亏钱亏的最厉害的铺子,赏给了身边的太监去做。朕跟谷大用说一声,让他把自己名下的那几间铺子交回来。不过若是交到宫里,估计还是要继续亏钱,还是大哥多费费心,先把那些店经营起来的好。你的侧室里,有几个很善于经营的,在安陆的生意做的就不错,这些店面交给大哥,一定能够做好。还有伯母的诰封,朕也吩咐下去了,先封一个二品诰命夫人吧。将来有机会再加封号。还有,青青姐他们那青龙山的招安,朕也记着呢,不过总得等斗倒了杨廷和在做,现在做,反倒是害了他们。你跟青青姐说一声,让她别着急才好。”
  他也知道,让杨承祖出手对付自己曾经的恩人,颇有些强人所难。不过这其实也是他的一个测试,看看杨承祖对自己是否绝对忠诚。
  他手下不管有人没人,想要做这件事,总是做的成的,让杨承祖做,无非就是故意的刁难。对于自己的心腹,外加隐形的亲戚,这样的刁难总是不太好,是以后面这些就是补偿了。
  柳氏只是杨大兴的一个妾,按理说任何的诰封,都没有她的份。现在给一个二品诰命夫人的身份,就等于是把她的身份抬举成了正妻,将来死后,是有资格和丈夫并葬的。
  乃至以后杨承祖不管娶了哪家嫡出千金,儿媳妇都得对婆婆恭敬起来,不能因为她的侧室身份而小看。这种隐形的福利,远比一个二品诰命身份带来的名义上的好处有用的多。
  “大哥的戏班子都带进了京里,也不必都自己养起来。朕和礼部那边打过招呼,虽然现在是先帝丧期,不适合搞庆典,不过等除服以后,该有的女乐,还是要搞起来。你那个戏班,和演出的戏剧,都是好东西,礼部教坊司那边,也该学一学。所以大哥从班里挑几个手段高明的,派到教坊司去做教头,这事礼部那边也点了头,没人会说什么。”
  “臣谢主隆恩。”
  “大哥你这话就说远了,要说谢,还是朕要谢谢你。这些帐本和书信,就是一个随时可能炸开的雷,你替朕捧在手里,等于是吸引了那些官员和大族的全部火力。他们可能会使出一些手段对付你和你身边的人。说到底,这些危险,你都是替朕承担着,这份恩情,朕记着。宫里的人,朕也不好说谁一定可靠,就算是想为你派些侍卫,都找不出足以信任的人。这实在是有些惭愧了,不过大哥要用谁做护卫,就放手去做,就算是用一些有案底在身的江洋大盗也没关系,朕为他们脱罪。”
  皇帝的诚意和压力,杨承祖都感受的很清晰,从理智的角度上,找到刘良女,然后干掉她,拿着人头向皇帝复旨,是最正确的选择。自己虽然承过她的人情,但是还谈不到是她的死士,为她搭上皇帝的信任并不值得。
  可是一想起两人相识的种种经历,这心无论如何也狠不下来,最好的结果,还是她逃出京师,自己找不到人。至于将来别处谁要是捉住她,那就和自己无关了。
  他这么自我安慰,自我麻痹着,从皇宫出来,一路回了灯市口自己的府邸。刚到门口,就见郝青青站在门首,脸色很是不好看。这个傻大姐虽然并不是不吃醋,不过在杨家女眷里,就得算是性子好的那一型,至少有什么话都会说在明处,不大会暗地里玩手脚。
  杨承祖想来,多半是冷飞霜的到来,让她有些不自在。忙上前拉住她的手解释道:“冷飞霜的事,我回头会跟你细说的,不过她现在只是在咱家当保镖,我跟她没什么的。”
  哪知郝青青听了这话之后,一脸的茫然“冷飞霜?她没来过啊,什么要来咱家当保镖,这么个妖女,怎么能来咱家当保镖,我可信不国她。难道刘娘娘来咱家的事,跟她还有关系?”


第五百八十章旧时恩·今日难(三)

  被冷飞霜放鸽子的愤怒或是对方突然终止合作的疑惑,在刘娘娘到来这个消息面前,已经显的无足轻重,现在就算冷飞霜突然杀出来,把那些帐本和书信全都抢走,杨承祖都不会有什么反应。他拉着郝青青向门里紧走几步,又回头看去,好在身边并没有外人,声音低沉但严肃的询问“你方才说,谁来了?”
  “刘娘娘啊,就是刘良女。真是的,现在正德都死了,她已经不是娘娘了,回自己的家就完了。就算没家,她身上还有钱,到哪不能住下,非要到咱家来干什么?难道咱家是她的娘家?”
  杨承祖没想到,自己刚得到诛杀刘良女的任务,居然目标主动送上门来。他问了一下人所在的位置,就吩咐郝青青去马车里把那些帐本和书信搬进来,自己三两步,就走向了上房所在。
  人还没到,就听到里面传来的抽泣声,另外就是赵幺娘的声音“娘娘不必担心什么,在这里,还是保的住你们这一行人安全的。我赵幺娘是个知恩图报的人,若是现在我不收留你,那还算是个人么?我好歹也是无瑕玉凤,江湖上成名的女侠,我看看在这,谁还敢对你不利!”
  等杨承祖进了屋,发现房中除了幺娘外,就是铁珊瑚,奉剑和捧弓两个丫头倒是没在,不知道被安排到哪去了。房间里一个女人周身着素,脸上戴了一块面巾,将五官遮挡个严实,在角落里一言不发。拉着赵幺娘的手,哭的梨花带雨的,不是刘良女,又是哪个。
  几个月未见,如今的刘良女,比起在三关镇时,精神和气色,都明显差了一大截。神色之间颇为萎靡,状态也不大好。不过如果说以往的刘五儿属于那种明艳照人,让人一见就心生敬畏,如今的她则是楚楚可怜,仿佛一只离群孤雁,又似失巢弱雏。尤其那哭的样子,总是铁石心肠,也难免心生恻隐,继而大生我见犹怜之感。
  再回想过去她颐指气使,俨然无冕皇后的情形,这种巨大的反差,就更让人感慨红颜薄命,心中起了要保护她的念头。她与杨承祖四目相对,两人的目光瞬间撞到一起,杨承祖竟是不敢和她四目相对,将头转向了别处。
  房间里的气氛变的有些尴尬,似乎两人都没想好,该用什么态度来应对自己面前的人。还是杨承祖抢先一步,上前施礼道:“微臣见过刘娘娘,礼数不周,娘娘莫怪。”
  “杨指挥这是成心怄我呢,如今万岁已经驾崩,紫禁城里换了新主人,就是当初那位明媒正娶进来的皇后,不也是在仁寿宫里,陪着皇太后念经?我这个野皇后,还有谁承认?如今我已经是个落难之人,上无片瓦遮身,下无寸土立足,到你这里,寻个安身立命之处。若是你肯给我条活路,就是让我到灶下煮饭烹茶,充个奴婢,我也心甘情愿。”
  她这话所的哀婉,尤其是语调如泣如诉,似杜鹃啼血,让人心内难以安定。赵幺娘忍不住“夫君,当初刘娘娘对咱全家有大恩,咱可不能做那忘恩负义的事,不就是几个人吃饭么,难道咱们还管不起了?”
  铁珊瑚也怯怯的说道:“是啊,刘娘娘当初赏赐了我好多珍宝首饰,我都没动。大不了这些东西我不要了,也能养的起娘娘了。”
  杨承祖看看这两人,摇了摇头,心道:刘五儿这时机找的真好,偏生在府里的是这几个女人,若是如仙在,怕是早就往你的茶水里下断肠散了。
  赵幺娘走过江湖,行事上一直没摆脱江湖气息,总是有侠女的做派。而铁珊瑚是个可爱善良的姑娘,心里都有着帮助弱小,救人危难的念头,也就更吃这套温柔攻势。刘良女这么一哭,两人的心里都受不了,一起帮着求起情来。
  杨承祖并没接她们的话,而是按着当初参见娘娘时的规矩,给刘良女施了礼“娘娘,你对我的恩情,我从来没有忘记过。做人么,是不能忘本的,所以哪怕你如今不在豹房,万岁也已经大行,可是该有的礼数,是不能荒废的。这位是谁?难道是哪派的女侠,为娘娘保镖的么?可否介绍一下?”
  那名穿着素衣,面上蒙了面纱的女子这时站起身来,杨承祖才发现,这女人的身高几乎不在郝青青之下,腰细堪堪一握,两条腿修长笔直,一双小马靴上缝着白布,似乎是在给谁穿孝。
  “我姓马,是跟着刘家姐姐一起来的,咱们没见过,也没什么交情。所以你不用打听我的事,如果你这里肯留我,我就留下。如果不肯收留,我马上可以离开,不过我警告你一点,不要想打我的主意,否则的话,我不会对你客气。”
  这女人的声音冷冰冰的,仿佛一柄刀刺出来,让人听上去就不舒服。刘良女道:“马氏,现在大家都混到这个份上了,你何必还拿着这个架子?现在让你走,你能去哪?真以为凭你那张弓,能走的出正阳门?就算你走的出正阳门,又能去哪,还去投奔你那个兄长,还是为你那死鬼男人守节?承祖,她姓马,跟我一样,都是豹房的女人。她哥哥叫马昂,她以前的男人叫毕春,这两人,你应该还有点印象。”
  杨承祖这才知道,眼前这个不露脸的女人,就是当初怀着身孕进豹房侍寝的马昂之妹,那个精通番语,又能骑善射的女人。看来她现在对正德的情义是真的,在对方死后,还在为正德穿孝。用这种态度,也是在警告自己不要对她有非分之想,这倒也没什么错处。
  他又上前,给马氏也施了个礼,不过马氏并没理会,而是将正面对着墙,只留个后背给他,一句话不说。这时,郝青青从外面走了进来,怀里抱着那装满帐本与书信的箱子,刘良女只一看,就认出了那是什么。
  “这些帐本还有书信落到你手里了,这可是烫手的馒头,拿在手里,可不怎么舒服。还是进宫,交给天家处置,比较妥当。这上面的人不敢跟天家为难,可是却不怕跟你个武官做对,听我一句劝,你这点小身板,可扛不住他们。”
  “多谢娘娘提醒,其实我刚从宫里出来,万岁还跟我提到了娘娘来着。”
  马氏身子一震,手猛的就抄向了身旁放着的那张弯弓,可是刘良女却已经先开了口“马氏,别费那劲了,这几个女人都有功夫,我们不是对手的。跟我想的差不多么,该来的总该来了,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一切都是命数。”
  木箱落地,帐本书信洒的到处都是,郝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