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赤色黎明 >

第90章

三国之赤色黎明-第90章

小说: 三国之赤色黎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退守藩,逆臣两个词才是关键,退守藩并非是弘农,他本是天子,董卓的任命自然不合法度,所以不需要承认;逆臣则不仅仅包括董卓这种臣子,连他弟弟刘协不也是臣弟么?

是故他这是抱怨,抱怨刘协坏了刘宏的计划!不过他不会明说,反正他也要死了!显然,刘辩是知道刘宏计划的,只可惜最后却是被刘协的小聪明给破坏了!如此,刘宏最后的算计,也以失败而告终了!

不过现在呢?先不说刘宏已经在巴郡打好了基础,只要自己真的愿意,说不定真的可以帮助刘辩在巴蜀安定下来!只是问题是,自己要不要那么做!?

“朕想过了,这次爱卿功劳卓著,这四年自治区建立后,吴越之地的山民也没有继续叛乱,且爱卿普及教化,百姓知书达理,甚是难得。

只是这吴越之地那么大,没有受到恩惠的山民也有不少,是故打算扩大自治区。把泾、歙、故鄣、于潜、大末、乌伤、诸暨、富春、钱塘和余杭几个县城,划入自治区治下!

从此爱卿这个区长,对外也可以自称郡守了!”刘宏见李煜没有当即发言,立刻就给出了他的筹码。新增十个县的辖区,自治区的范围直接增加一倍以上,这真的是大手笔!

“臣愿效犬马之劳!”李煜还有什么好反驳的。(未完待续。)

被人忽略的那些女人背景

这里主要是总结一下,那些三国时代的女人的背景问题。很多人都知道她们是历史美女,但她们成为历史人物的妻子或者小妾又有怎么样的背景,且与各位探讨一下。

首先就是唐氏,这是刘辩的妻子,她出身于颍川,历史上刘辩被毒杀,她就返回了故乡颍川。很多人知道这个女人,但她还有另外一层身份谁知道?

这要从另外一个人说起,那就是中常侍唐衡,从桓帝开始崛起,甚至连同与宦官单超、左悺、具瑗、徐璜合谋诛灭外戚梁冀,封汝阳侯,时称“五侯”。历史对他的评价就是贪暴,不过他有一个女婿却没办法让人忽视,那就是颍川荀彧。更没有人知道,唐衡的故乡,其实就是颍川郡,与荀氏也是同乡,甚至于唐氏也是同乡。

从这点不难看出,唐氏或许是唐衡的侄女或者侄孙女,毕竟一个地方的唐氏宗族多少拈亲带故。换言之刘辩娶了唐氏,就和颍川荀氏带上了点亲戚关系,若是唐衡的之女,甚至刘辩和荀彧还是连襟关系,就如同后来的孙策和周瑜。考虑到荀彧对大汉的忠贞不渝,我个人认为,荀彧就是刘宏留给刘辩的肱骨之臣,只可惜刘辩被废,一切都付之东流……

第二个便是丁氏,曹操的妻子丁氏,说真的我的确没有太多的证据。毕竟没有人说过丁夫人到底是出身哪里,不过有个人却值得注意,那就是出身在泰山郡NC县的丁原。丁原虽然是并州刺史,但却是在泰山郡出身,泰山郡和曹操的沛国谯县有点距离,但也不算太远,所以丁夫人到底和丁原有没有亲戚关系很难说。

要知道,随着刘宏驾崩,宦官就招外将入朝支援,其中一人是董卓,这是必然,因为他是董太后的族人,也算是帝党;另外一个却是并州刺史丁原,换言之他其实也是帝党。那么为什么是帝党,要知道他几乎没有和宦官打过交道?

但若是丁夫人和他是亲戚,那么相当于曹操就和他有关系,曹操是不是帝党?实际上他的爷爷曹腾就是大长秋,真正的帝党,所以曹操身上其实也是被打上了帝党的烙印。通过这层关系,帝党就和丁原有了联系,丁原就成了不为人知的帝党。好吧,这是我脑洞大开的结果,反正谁能证明不是呢?

第三个是甘夫人,甘夫人是刘备在徐州纳的小妾,关键当时陶谦的妻子也姓甘。当然我不是说陶谦的妻子在陶谦死了之后改嫁给刘备,而是说甘夫人或许是甘氏的族人,比如侄女什么的。陶谦或许没有女儿,所以就通过甘氏的侄女来和刘备联姻,如此刘备和陶谦的两个儿子,也就带了点亲戚关系。如此就算让位与他,至少也不担心刘备暗害了他们。

甘氏很多人都知道,是白玉美人一个,不过她的背景很少有人关注。当然这也是我的一个猜测,是不是都无所谓。毕竟这并不影响历史大局。

这是我发现的三个女人的背景,甚至这些背景带来的一些历史线索。很多人写三国直接只想着收集这些美女,但很少有人关注她们的背景。美女其实哪个朝代都不缺,而这三个女人的背景,才是她们真正有价值的地方。被忽略了,价值至少不见了一半,希望各位看官,尤其是写历史方面的作者朋友注意一下。

至于更多的,很遗憾我没有进一步发现,你们谁发现谁补充,大家一起努力,把三国的历史完善得更加完整,或许也是个不错的结果。

第30章杨浪说杨赐

刘宏的筹码其实并非那么十多座县城那么简单,要知道自治区以南,扬州中部地区几乎都是原始的蛮荒之地,这里几乎没有任何县城存在。

一开始自治区有歙县和大末县挡在前面,所以不好继续往南扩张,这下这两个县城都属于自治区治下,那么李煜要往南扩张,只怕就没有任何人能抵挡了。

他甚至可以修建若干条直通中部地区的道路,然后在那里建设若干座城池。只要这些城池只和自治区接壤,那么这片区域完全可以发展成了自治区的大后方。

有山林环绕,山路崎岖难走,一般人很难进入到这里面来。若李煜想要,在里面藏兵十万,只怕外面的人也未必能够知道。

关键还是这里数以百万计的山民,这里不仅有大量从各地逃到这里的难民,甚至还有一些未必发现的生番部落,这人口加起来可不少。

刘宏相当于,就是把那么大一片地区,都给划入了自治区治下。李煜的治理范围,何止提升了一倍那么简单,少说也有三到四倍以上!

以那么大一片地方,换取必要时会的北上支援,这笔买卖太划算了。李煜甚至想着,把到时候想办法把刘辩弄到巴郡,同时把刘协留下来,让董卓和诸侯们自己闹去。

换了个皇帝,只怕还没办法弄出刘宏这种手笔。也多亏了刘宏本身不是一个甘于平静的存在,否则他或许可以安安稳稳渡过半辈子,然后在群臣的威逼下禅位给某人就好。

或许是身为大汉皇帝,刘氏子孙,所以容不得他妥协吧?只是现阶段他还能拿出怎么样的筹码来拉拢别人?尤其是,李煜这个有地盘,而且又有二万大军就在雒阳城外的存在!

刘宏甚至相信,自己若是想办法弄死他。不管世家是不是不爽李煜,先不说有可能会教唆那群军队攻入雒阳。本身也会制造昏君擅杀功臣的舆论,甚至借此逐渐庞大的义勇军入京勤王,直至逼迫他退位为止。

或许,这是被害妄想也说不定。不过纵观大汉末代几个皇帝,哪个不是死于非命?就算没有,也得逼出被害妄想来了!

要拉拢,官职没什么意义,那些世家门阀头上都顶着三公的名头,但实际上他们依然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只怕就算是封王他们都不屑一顾。

说难听点,西汉本来采用的,就是以勋贵对付世家的手段,但从刘彻那一代开始,勋贵就被灭得差不多了。没有勋贵的遏制,以至于世家就蓬勃发展起来。到了东汉,延续西汉的政策,以至于勋贵根本得不到重用,是故世家门阀进一步膨胀起来。

现在才想起玩用勋贵遏制门阀的手段,又哪来的那么多勋贵可以册封?就算封了起来,他们又哪里有那么多的实力拱卫汉室?更别说,有些事情只需要把‘祖制’搬出来,什么事情都可以解决了!历朝历代,君王想要改革,臣子搬出来最多的,不就是‘祖制’么?

活该他们尊孔,尊孔意味着仁义道德,关键还是孝道方面维护。君王要当个仁孝之君,那祖上制定下来的祖制就不好随便更改,结果却是作茧自缚。

既然官职没用,那刘宏当然只能真的出点血了……

反正送出去的,都是蛮荒之地,关键至少自治区明面上还属于大汉管辖。前年开始第一次向朝廷输送税赋,据说一年的收入比中原富庶之地的三年还要高。

记得当时,他就借故革除了十多个县令的官职,并安插帝党的人上位。关键还是若没有自治区这两年输送上来的这笔税金,只怕去年宫殿翻修,都没有这个钱。

谈话差不多到这里就好,该交代的事情已经交代。不过刘宏还是看重李煜,所以留他下来用膳。又询问了一下他儿子李昊的事情,问问自治区里面的事情。

李煜也是能说就说,不能说就想办法忽悠过去。说到这些士卒为什么那么精锐,李煜表示士卒待遇好,而且抚恤高,关键还是每天都坚持操练。

刘宏当即表示:“要不爱卿留下一两个人,帮助朕操练一下军队如何?”

李煜开始还以为对方大叔那挖自己一两个人,好在只是要训练军队,这才松了口气。随即就想到,黄巾之乱后,刘宏的确是建立了西园八校尉。不过如今看来,似乎他已经开始计划着要建立这支军队。

说到底,刘宏需要一支真正能掌控的军队。哪怕这支部队很多都要分出去给那些世家门阀子弟,但只要能控制几支,那就能在关键时刻帮助他很多事情。

“只要陛下能够提供足够资源,那么臣倒是可以留下两人,专门帮助陛下操练部队!”李煜想了想拱手回道。

“这个自不成问题!”刘宏点了点头,对李煜的态度还是很满意的。

与此同时,在雒阳杨阀的府邸里面,今天处于休沐状态的杨浪,直接从正门回来了。一开始门房不给他进来,到底他几乎没有来过这里。

这段时间找关系的军人多得去了,早些时候就有不少武官,打算走太尉杨赐的门路,结果都被他们轰了出去。杨浪上门,自然也被他们当做是来走门路的武官。

谁知道对方来到门前,却是对他们高呼:“通报族叔,且说弘农杨浪求见!”

顿时门房就吓到了,要知道杨赐就曾经说过,若有个自称杨浪的过来,那么就放行。如今杨浪那么一叫,他们哪敢怠慢,更别说那一声族叔,就已经点明了他和杨赐的关系。

门房立刻通报,杨赐闻言居然是亲自出门迎接,就连门房见状都不免咋舌。如今杨赐已经是当朝太尉,位列三公,非当朝权贵他已经很少亲自出迎。更别说这年轻人明显是后生,如何劳得动他老人家亲自出来迎接?

只看两叔侄却是笑脸相迎,然后客气的进入了院子之中。虽然有说有笑的,但跟在杨赐身边那么多年,门房只觉得两人脸上的笑容,完全就是应酬式的笑容,没有任何感情,真是奇哉怪也!

“炼钢的技术?没想到惊涛居然连这种技术都能弄出来?还有这个,居然是水力磨坊?”杨浪和杨赐进入书房之后,他就拿出了不少的技术资料出来。

这些都是自治区已经淘汰的资料,经过李煜同意,杨浪这才带了出来。但对于这个时代来说,不少技术还是比较先进的存在。

“技术要多少有多少,只是不知道叔父今后打算如何处理?”杨浪突然问了句。

“贤侄此话可有什么含义?”杨赐此刻却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起来。

“这次北上,李煜已经把高产作物在中原地区推广了出去。如今豫州、南阳和司隶地区只怕很快就会大量种子高产作物,世家门阀对这三种作物的封锁,只怕已经失败。

粮食价格会大量下跌,传统的粮商已经赚不到钱。百姓甚至是那些佃户手里,只怕也会有更多的余钱。

到时候,他们也需要给自己盖新房子,这就需要砖石和水泥;他们需要添置家具,这样就需要木材和木匠;甚至他们想要启蒙,自治区推出的《启蒙丛书》就有市场,甚至会带动纸张的市场和雕版印刷市场。

高产作物出场,也会带动磨坊业和粮食加工业的繁荣。如今趁着这些还未见端倪,杨氏若出面,则可迅速抢占市场,甚至垄断某一行业的市场。若继续以传统粮食行业来经营,只怕以后发给族人月例的钱,都不够了!”杨浪劝道。

没有哪个世家能够离开钱,没有钱就会失去很大一批族人的人心。族人团结起来,目的就是通过资源集中的方式,培养几个精英族人。当这些族人出仕之后,又通过官方的渠道,来反馈到族人身上。

但本质上,就是为了赚取更多的钱!没钱就给不了族人月例,给不了月例,族人就有可能会为了生活不得不贪。一旦被揭发出来,被革职姑且不说,对家族的名声也有打击。

真正的世家子弟不必贪污,主要就是家族就是他们最大的后盾。若家族无法提供足够的经济来源,别的不说,日常的交际交流所需要开销的钱财就不在少数。缺乏了人脉,那么家族也就失去了大量重要的盟友,如此就很容易遭到别人狙击。

以前农田产出不足,粮食能够卖出大价钱,甚至能成为官员的俸禄。再加上近年来天灾人祸不断,导致粮食价格进一步提升,这才让世家大族的日子很好过。

只是若高产作物横行,那么粮食的价格必然暴跌。到时候这些世家大族,还能维持那么风光的日子?别的不说,难道他们还有钱,招募那么多私兵了?!

没有了私兵,在即将到来的动乱时代,只怕会有更多的世家,会湮灭在历史之中。

杨浪所言,就是让杨赐趁这个情况还没有出现,让杨阀逐渐朝着商业方面转变,不能继续依靠土地来供血了,至少不能成为主要供血源。

“那以贤侄看来,什么行业比较妥当一些?”杨赐沉默了半响,却是笑眯眯的问道。

这一刻,他的确是被说服了。作为杨阀的当代家主,他必须要有所决断才行……(未完待续。)

第31章进一步说服

探讨进行了大概两个时辰左右,杨赐本来年纪就有点大,连续做两小时那是受罪。

但是为了家族的发展和繁荣,他必须要坐下去,否则的话心中的忧虑就放不下来。最后探讨好,确定杨氏主要垄断关中地区酿酒和棉花种植加工业后,才算松了口气。

关中地区土地干旱,不太适合种植粮食。不过却有种植高粱和麦子的习惯。这是酿造啤酒和粮酒的原材料,更别说还有玉米这种适合酿造包谷酒的材料。

杨赐已经决定,大量发展酿酒业,尤其是高度酒方面,垄断整个关中的酒类市场;至于家族另外发展的行业,便是李煜弄来的美洲棉花,这种棉花纤维长更适合纺织,关键是杨浪还给他弄来了棉纺方面的技术。

杨赐却不知道,这是李煜暗示的结果。本来后世棉花的主要产地便是关中地区,当然年山东等地也有,主要是在北纬1846度之间。关键还是杨家和自治区已经初步达成了友谊,以后陆续在杨家这里采购棉布或者棉花,也比在南方自己种植方便一些。

这个运输问题必须要得到解决,否则的话成本难免还是会高出一些。而趁机推广棉花也是李煜的一步棋,若是能够让中原地区到处都种植棉花,到时候棉布还少了?棉布多了,这价钱难道还能高了?

长此以往,百姓至少也能每年买上一件棉袄,冬天就暖和了。又有火炕,消耗的柴火就少了,到时候那些比较殷实的家庭,就有更多的资金买书了。冬季漫长,最适合在家里读书写字,久而久之民间说不得自发的就能完成启蒙教育。

别的不说,只要识字率达到民国年间的程度,那么李煜就有把握发动革命。

也有不好的地方,那就是大量穿着了棉衣的军队,抗寒性也能有所提升,甚至能够在冬季发动突袭。关键是冬季救援能力下降,前线城池压力会有所提升,但这是相对而言。

在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